邵华心底发酸,面上却装作没事发生一样,“好,带这个好,你每搁三个月就有十天假,到时候放假我让你爸去看你。”
秦鑫很委屈,“妈你怎么不来看我。”
邵美琳举手,“我也想去看老三。”
邵华拍拍他两,“别闹,你爸去京市除了去看你,还有正事要办,别忘了,要买四合院呢。”
秦正国是京市人,秦厉跟秦海也是京市户口,一直没迁过来。
不然邵华也不敢随随便便说在京市买房的事。
秦厉这趟去也不容易,还得请假。
听到是正事,秦鑫也不敢闹了。
邵美婵把放在电视柜上的相框里的全家福照片抽出来,“你把这个也带上。”她顿了顿,“想我们了就看看。”
全家福照了许多年了,孩子们刚看照片的时候还觉得挺新鲜的,现在早过了那份新鲜劲,把它当作家里的一样摆设。
秦鑫猛地被塞了这么一张照片,拿着照片看了看,一愣,“嘿,原来我小时候长这样,老四你放心,我到时候把全家福放枕头底下或者贴墙上,一有空就看。”
他又道,“不过我记得咱家就照了一张全家福,我带走了你们咋办。”
邵华道,“我跟你们爸有双人合照,电视柜上还有一张你们四个小孩的合照,拼一下不就成全家福了。”
秦鑫竖起大拇指,“还是妈你聪明。”
邵华白他一眼,“少贫嘴了,赶紧出发,晚了该赶不上火车了。”
秦鑫出发去京市的行程是这样的,他要先去兴市跟国家训练基地的几位领导,以及领导们挑出来的其他苗子汇合,大伙再一起坐火车去京市。
至于从岛上去兴市,会由何老师跟校长负责。
就他们说话的这会功夫,邵华就听到院门外传来何老师的声音,“秦鑫,我们来接你了,你收拾好了吗。”
秦鑫背上行李,转身,目光从家里人的脸上仔细扫过一遍,才应道,“何老师,我准备好了。”
邵华和秦厉还有三个孩子送他出门。
秦鑫努力扬起笑容,朝大家挥挥手,“我走啦。”
邵华没忍住,红了眼圈。
她看着秦鑫小小的身影渐行渐远,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那句歌词。
小小少年,背上行囊。
三个孩子忍不住,呜咽一声,都哭开了。
秦厉也背过身抹了抹眼泪。
*
秦鑫走了,家里还有三个孩子,整天吵吵闹闹,一点也不比往日平静多少。
秦磊跟邵美琳光是一道错题都能吵起来,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非要跟对方证明自己才是对的。
邵美婵一人帮一句腔,也不知道是站哪边的。
邵华扶额,“人家都说一个女人顶三百只鸭子,我看你们三个一个都顶五百只鸭子,咱们家里有一千五百只鸭子,能不吵吗?”
邵美琳叉腰道,“是老大非要给我吵的。”
秦磊撅嘴道,“胡说,是你先跟我吵的。”
看两孩子又要吵起来,邵华索性出门买菜,顺便避一避,省得听了脑瓜子疼。
从菜市场买菜回来,远远就看到路口的大榕树底下坐着几个人。
邵华十分警惕,准备绕道走。
以她多年的经验,这路口的大榕树,那绝对是是非之地。
没承想,她刚走出两步,就被叫住了。
叫住她的不是别人,正是孙连长媳妇跟张来男。
这老些年过去了,孙连长还是没升职,瞧着一个连长就干到头了。
要邵华说,也不奇怪。
孙连长这些年的精力都放在了家事上,他媳妇又天天给他拖后腿,还闹出了邱秀芹的事,风评很是不好,上面能升他才奇怪呢。
孙连长媳妇叫住邵华,一双不大的绿豆眼里闪烁着八卦的光芒,“哎,你家秦鑫真的被国家训练基地的领导看中了,带去了京市?”
有时候邵华也蛮佩服孙连长媳妇的,她跟孙连长媳妇都撕破脸好几次了,但人家就是一点也不介意,只要有事,那还是厚着脸皮来找她。
秦鑫去了国家训练基地的事瞒不住,何老师跟初中部校长更不想瞒,毕竟是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人才被上头领导看中了。
这事要宣扬,还要大张旗鼓地宣扬。
校长不仅在学校布告栏里张贴了这事,他甚至还考虑要不要登报了。
登报这事也就想了一下,实际操作不显示。
所以初中几乎人人都知道秦鑫去了京市的事,他们回家跟爸妈一说,口口相传,知道的人还真不少。
更何况,孙志刚跟秦鑫和邵美婵是同班的,班上少了个人,还是个‘仇人’,孙志刚能不上心嘛。
邵华皮笑肉不笑地道,“嗯,是有这回事。”
孙连长媳妇听邵华都亲口确认了,想也不想地便道,“就你们家那熊孩子,有什么值得人家领导看中的。”
邵华心里呵呵,“那你问国家训练基地的领导去,是人家主动挑选的,又不是我们上杆子求着人家选我们家秦鑫的。”
她弯起嘴角,“对了,孙连长媳妇,我记得你家孙志刚也参加了初中运动会的田径比赛吧?”
孙连长媳妇脸色一白,孙志刚是参加了。
孙志刚这几年愈发胖了,跑起来就喘,他连学校里的人都没跑过,更别提像秦鑫一样,跑了第一名,代表学校去参加省里在兴市举办的比赛,才被国家训练基地的领导看上。
孙连长媳妇撇撇嘴,嘴上仍硬撑着道,“你们家秦鑫只是走了狗屎运罢了,我们家志刚前天感冒了,比赛那天身体不舒服,所以才没跑过,不然替学校参加比赛,被国家训练基地的领导看上的肯定是我们家志刚。”
邵华皮笑肉不笑地道,“啊对对对,听说人家领导每年都会从京市到其他省份市县选人,明年你可看好你们家孙志刚,别让他在比赛前一天又感冒了,来年说不准就选上你们家志刚了。”
孙连长媳妇也就嘴上硬,她自己心里也知道孙志刚那点分量,哪怕人家领导年年来选人,孙志刚都不会被挑上,她翻了个白眼,就不吭声了。
张来男听完邵华的话,眼里闪过几分莫名的亮光,“你说的是真的,国家训练基地的领导真的年年都会来选人?”
邵华也不明白张来男为什么揪着这个问,不过这是何老师跟初中部校长跟人家领导打听出来的,准确度杠杠的,于是道,“嗯,人家领导自己说的。”
张来男的眼睛突然亮得吓人,就像燃了一团火似的,她抓着邵华的胳膊,声音十分颤抖,“你说,我们家刘兰刘芳,有可能被选上不?”
第79章 鬼迷心窍
邵华乍一听这话, 还没反应过来,“选上啥?”
张来男以为邵华跟她装傻, “我问你, 我们家刘兰刘芳,有没有可能明年被国家训练基地的领导选上。”
邵华心想,这你问我我上哪知道去。
她还没说话, 另一个在大榕树底下的军嫂接嘴道,“人家秦鑫是因为跑步跑得快才被选上的,难道你家刘兰刘芳也跑得很快?”
张来男撇撇嘴, “不就跑步嘛,谁家小孩不会, 跑步这种东西, 练练不就行了。”
看军嫂不信, 张来男煞有其事地道,“你别不信,我老家隔壁村有个男的, 小时候都走不动道,他奶看这样不行, 天天拉着他跑步, 后来呢——”
一群军嫂被张来男唬得一道一道的,刚才接嘴的军嫂更是忍不住问,“后来呢?”
张来男一看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她吸引住了,顿时得意道,“后来啊, 那男的跑得比狗撵得都快, 才八九岁的年纪, 他犯事了他爸要揍他都撵不上。”
邵华听了直皱眉,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一会走不动道,一会跑得比狗撵得都快,摆明了吹牛。
偏偏围观的军嫂们大部分都信了,就连孙连长媳妇都凑过来,“张来男,你说的是真的,练练就行了?”
张来男道,“当然是真的,小孩多蹦两下多跑几圈,筋骨活动开了,跑得比大人都快。”
张来男家跟秦家紧挨着,有时候她起得早能看到秦鑫绕着家属区跑步,于是跟邵华道,“你说对不对,你家秦鑫不也是跑着跑着才跑得快的嘛。”
邵华没答话。
跑步这种东西,一半靠勤奋练习,一半靠天赋,为啥国际田径比赛的冠军多是黑人,因为人家相对咱们来说,个子高腿长,这是没法比的事。
但是先天条件弱,不代表以后没有逆袭的机会。
张来男说到这,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那什么国家训练基地的领导也是傻,不就是一个跑得快点的小孩崽子嘛,至于巴巴地把人从晃儿岛带到京市。”
张来男说的这些话,部分人信了,也还是有一部分聪明的人没信的。
上头的领导又不是傻子,秦鑫要真是只比普通人跑得快一点,人家也不至于把人提溜到京市啊。
那可是大城市,还是什么国家训练基地,冠上国家两字的,有哪个是简单的?
秦鑫都算得上是飞出山窝窝的小金龙了。
所以没人接话。
刚才接张来男话的军嫂是个好事的,问完张来男,又来找邵华问话了,“小邵,你们家秦鑫去国家训练基地,人家给包饭不?”
孙连长媳妇支着耳朵凑过来,“肯定不包,说不定还要缴学费呢,就跟在咱这上学一样,每年不都得交课本费和学杂费。”
张来男附和道,“就是,人家是训练你家小孩崽子跑步的,能不收钱吗。”
邵华就是去买个菜,都能被这两捉住,八卦秦鑫的大小事,简直烦不胜烦,有心刺刺这两,于是道,“不收,一毛钱都不收,人家领导说了,我们家秦鑫是田径的好苗子,去国家训练基地不仅包吃包住,人家还发衣服发鞋呢,听说每月还有补贴,我也不知道这补贴是啥,估计跟咱发工资一样吧。”
一听这话,孙连长媳妇跟张来男从嗓子眼酸到了舌尖。
孙连长媳妇羡慕嫉妒地道,“你就吹牛吧,京市物价这么高,你们家秦鑫都多大了,养一个孩子得花多少钱,不找你们要钱就算了,还给他发钱,当别人傻子呢。”
可不就把你当傻子嘛,邵华笑笑,“你爱信不信。”
邵华要是面红耳赤地反驳,孙连长媳妇跟张来男肯定不信,但她这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两人反而深信不疑。
张来男道,“包吃包住我理解,要杀猪之前也得费好糠养着对吧,但是发衣服发鞋,怎么可能,衣服跟鞋子可不便宜,难道是三五年发一套?”
张来男这话糙理不糙,很多军嫂也是这样想的,纷纷把怀疑的目光投向邵华,摆明了不信。
发衣服发鞋的事又不是什么秘密,这是何老师跟校长打听出来的,估计两人也没少往外说。
邵华索性把她知道的都说了出来,“衣服是一年八套,一个季度两套,说是什么训练服,鞋子是一个月发三双,人家领导说了,这也不一定,毕竟跑步费鞋,要是提前把鞋跑坏了,总不能光着脚跑步吧,所以只要鞋跑坏了,就能跟上面申请,让上面发。”
孙连长媳妇跟张来男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惊讶两个字。
邵华的意思岂不是,上不封顶?!
鞋这种东西,鞋带断了,鞋跟磨损了,开胶了,都能算坏了,可鞋带能换,开胶了能补,鞋跟只要不是磨损得露脚底板,那都不算彻底坏了。
所以坏还是没坏,那都是一张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