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是知道的,这位新夫人之所以会嫁到方家,为的就是那三十两银子聘礼,想要用那聘礼给家里的哥儿下场考秀才,这位新夫人不会真的向着娘家,想要拉拔娘家吧?方家的东西可都是两位少爷的!
闻人娇的脑子却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恨恨地看着闻人奚,“你别得意,大丫,等我哥成了秀才老爷,我的好日子就来了,到时候我要你不得好死!”
“那我等着,我倒要看看,闻人澄拿着亲妹妹卖身的银子,还能不能考上秀才。”闻人奚推开闻人娇,拉着小丫迈步回了三房居住的屋子。
没能从闻人奚身上讨到好处,闻人娇的目光更加阴翳了,她恨闻人奚,但就不恨爹娘爷爷奶奶,不恨闻人澄了吗?
她当然恨,只是对其他人的恨意被她隐藏了起来而已。
当初明明只要将银子还回去,她就不用嫁给一个老头子,可所有人都不同意,就连她一直骄傲的哥哥都没有说要帮她,眼睁睁看着她嫁了过去。
将来给她撑腰?给她撑腰她也已经嫁到方家,嫁给一个老头子了啊!
闻人奚说的没错,她哥下场的银子都是卖她换来的,就算她哥将来中了秀才,也是她哥欠了她的,就该给她撑腰。
她是为了她哥才嫁过去的。
闻人娇对方家的家世还是非常满意的,可她幻想中的未来夫君是像她哥这样有才的秀才老爷甚至是举人老爷,绝对不是方老爷这种年过半百,头发都白了的老头子!
想到方老爷她就想吐。
回了房,小丫坐下来,终于想起来问之前就很关心的事情。
“姐姐,那位夫人说,女户要面对什么,立女户不好吗?”
“没什么不好,只是立了女户就不能成亲嫁人了而已,但我本来也不想嫁人。”
“不嫁人?”小丫吓了一跳,这和她从小到大接受的思想观念不同,她从记事起就知道,她和她姐将来是要嫁人的,是泼出去的水,不能给爹娘撑腰养老的,原来还可以不嫁人吗?
那要是不嫁人的话,是不是就要留下来照顾她爹娘了?想到爹娘的偏心,小丫眉头皱了起来。
“是啊,不嫁人,我养着我们小丫就好了。”
“那我也不要嫁人了,我跟姐姐一起。”
没有多犹豫,小丫就做了决定。
闻人奚失笑,这小姑娘根本就什么都不懂呢,不过她能这么为原主着想,也不枉原主放不下她。
姐妹俩在屋子里,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也没有出去,听着外面的热闹自顾自将在镇子上买的包子吃掉了。
闻人澄此时也回来了。
尽管现在正是准备下场的关键时刻,但妹妹回门,他作为唯一的兄长当然不好不出现,最重要的是他心里其实也隐隐有些愧疚,知道闻人娇是为了自己才不得不嫁到方家去的,回来也是给闻人娇撑腰的意思。
闻人奚却记得,原主嫁人回门,闻人澄这个花了她所有聘礼的堂兄可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过。
果然是亲兄妹,就是不一样。
到了下午,闻人奚被村子里的人叫去给一个瘫在床上的老人看病,因为现在在闻人家不方便,所以闻人奚都是上门去给人看病的,在她带着小丫去看病人的功夫,一辆马车驶进了小安村,询问了一圈后停在了闻人家门口。
此时方家那个嬷嬷已经催闻人娇回去了,只是闻人娇不愿意,所以还拖着,看到停在院子门口的马车都惊了一下。
只是从拉车的马就能看出,来的肯定是大户人家,他们家和这样的大户人家可没什么关系,这是找谁?
“澄哥儿,可是你在书院的那些同窗有事过来找你?”想了一下,何氏猜测道,这也是最可能的事情,一边说着,还一边隐晦地冲着两个弟媳炫耀,尤其是二房弟媳江氏。
她从来没有将三房放在眼里,但大房二房都有一个男丁,她家澄哥儿可比二房的河哥儿要出息多了。
澄哥儿就是她的底气与骄傲。
闻人澄也在疑惑,虽然想不起来哪个同窗会来家里找自己,但此时在方家下人面前也不胆怯,矜持地微笑,随后出了门。
他确实有几个同窗家境非常好,只是猜不到来的是谁。
——他也没想过来找的不是自己。
这么几句话的功夫,马车上的人也下来了,是一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嬷嬷,身上穿着干净的细布衣裙,头上戴着珠花,耳朵上也戴着首饰,像是哪个大户人家的老太君,此时脸上正挂着和煦的笑容。
“这位少爷,这里可是闻人溪闻人姑娘的家?老奴是乾州马府的嬷嬷,今日闻人姑娘在镇子上救了我家少爷,夫人让老奴带上些礼物前来感谢闻人姑娘的救命之恩。”那个嬷嬷对着闻人澄行了一个礼,客套地说。
今天回到客栈,马夫人就让人打听了一下闻人奚姐妹的情况,知道后就让嬷嬷带了东西来小安村一趟。
这也是为了让人知道,闻人奚姐妹救了她儿子,对他们家有恩,若是有人想要欺负,就要掂量一下了。
闻人澄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僵了。
第17章 卖女供侄儿科举17
“马府的嬷嬷?您是不是认错了人?我家堂妹虽然确实叫闻人溪,但她性格顽劣,且只是一个普通姑娘,应该不是救了贵府少爷的人吧?”闻人澄脸上的笑容勉强极了,试探着问。
他忍不住打量马嬷嬷,虽然身上的衣料看上去很低调普通,可处处都透着精致,即使他那几个家境很好的同窗平日里穿的也就是这种了吧?但这居然只是府城一户人家的嬷嬷。
“这位少爷说笑了,夫人已经派人查过,断然不会出错的,而且闻人姑娘心地善良,看到我家少爷有危险救了他,怎么也不会是这位少爷口中顽劣不堪的人吧?”马嬷嬷脸上笑容不变,看向闻人澄的目光却带着意味深长,显然是将闻人澄的小心思都看在了眼里,只是没有明说而已。
我这个外人都知道闻人姑娘心地善良,你这个当人堂兄的居然对着旁人说自家妹子顽劣不堪,不可能救人,这样败坏姑娘家的名声,也难怪夫人会说两位姑娘在家里过得不好了。
闻人澄毕竟年轻,悻悻地收回了目光,“实在对不住,只是太惊讶了而已,大堂妹出去玩了,暂时不在家中,嬷嬷可要进来稍等片刻?”
“大丫姐!小丫姐!有贵人来你们家找你们啦!”闻人澄话音刚落,之前看到马车,在门后偷看的隔壁小孩就激动地一边叫着一边跑出了门,显然是去找闻人奚去了。
马嬷嬷脸上依旧挂着客套的笑容,却没有进屋,“不劳烦闻人少爷了,老奴还是在马车上等着吧,刚才那小姑娘去找出门玩耍的闻人姑娘,想必很快就会回来了。”
声音在出门玩耍上加重了些。
闻人澄脸上有些挂不住,他只感觉自己脸上火辣辣的,如今的他虽然有些小心思,但毕竟年纪还小,没有多少经验,又怎么可能是深宅大院生存多年的马嬷嬷对手,他的那些心思几乎都被马嬷嬷看在了眼里。
里面的人见闻人澄一直没有进去,犹豫了一下也都出来了,何氏作为闻人澄的娘走在最前头,刚才隔壁小孩的叫声他们也听在了耳朵里,纷纷不可置信。
尤其是中午闻人奚回来后刚炫耀了一波的闻人娇。
她根本不相信闻人奚居然会认识什么贵人,此时脸上的表情都扭曲了。
“澄哥儿,怎么不请贵人进来坐坐?”
“这位夫人说笑了,老奴不过是乾州知府马大人府上的一个下人,当不得一句贵人的称呼,老奴在这里等着闻人姑娘就好。”
马嬷嬷笑眯眯的,不卑不亢地说,反而是作为主人家的闻人家人有些瑟缩不自在,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闻人澄心里更加不舒服了。
“乾州知府?闻人奚那个贱人怎么可能认识知府大人家的人?!”走在何氏旁边的闻人娇万万没想到这个贵人居然来自知府大人府上,惊诧的话语脱口而出,声音尖锐刺耳,让马嬷嬷忍不住皱了皱眉。
那个贱人害了她,凭什么命还这么好,如果不是她害得自己嫁到了方家,今天去镇子上,认识知府家人的幸运儿就是她了!
嫉妒愤恨让闻人娇那张脸都扭曲得可怕,这时候却根本没办法隐藏。
大丫凭什么?
她凭什么啊?!
那可是知府啊,整个乾州的父母官啊,别说这样她可能一辈子见不到的大人,就是县城的捕快,他们都不敢惹。
“娇娇!大丫是你的姐姐,你怎么能这么说自己的姐姐?”闻人澄反应极快,立刻呵斥道。
知府。
他马上要参加院试就在府城考的,他万万没想到闻人奚居然会对知府有恩,救了知府家的少爷,这件事代表了什么没有人比闻人澄更加清楚了。
乾州知府马大人当初殿试得中一甲探花,若是能得到他的指导甚至是拜师为徒,那绝对是一飞冲天,相反,得罪这样的人家,闻人澄简直不敢想自己会面对怎么样的为难。
但是闻人奚回来后一句话都没有提及,显然是不愿意用自己这份恩情换马大人对他的指导。
这时候闻人澄心里都快被后悔给淹没了,他忍不住想到因为方家的亲事闻人奚几乎已经和大房翻脸的事情,对他也没有一点好感,早知道她会对知府有恩,他绝对不会那么做,肯定会好好当一个兄长的。
只是这时候惋惜遗憾也迟了,得想个办法才行,就算最后实在不行,也不能继续得罪闻人奚了,否则的话看马府对她的感激,若是知道了,随便使一点小绊子,就能让他这次榜上无名。
闻人娇只是脱口而出,说完就后悔了,可她没想到闻人澄居然会为此呵斥她。
她没想到,她才出嫁不过三天,她哥就变了,就不是从前那个护着她的哥哥了,尤其他护着的人还是害了她下半辈子的闻人奚,这就更加让闻人娇无法接受了。
“你居然凶我?你居然为了那个贱人凶我?我是为了谁才……”
“啪!”何氏也震惊闻人奚居然会认识知府家的人,她对这件事代表了什么并没有太清晰的认知,只知道暂时不能惹闻人奚了,但当闻人娇对着闻人澄喊的时候,却反应快极了。
她知道闻人娇想要说什么,所以才不让她说出来,当着马嬷嬷的面毁了闻人澄的名声。
方家的那个嬷嬷脸上的表情抽了抽却没有说什么,只是低眉顺眼地站在那里。
她也清楚,方家虽然富裕,在县城也算是有靠山,但绝对招惹不起知府那样的人家,别说知府了,县令家的都招惹不起,否则第一个收拾方家的就是方家的靠山。
回去后要将这件事和老爷好好说道说道了。
闻人娇捂着脸,头发挡住了表情,似乎被打懵了一般,没有人看到隐藏在头发下面的那双眼睛有多仇恨阴翳。
她的下半辈子都毁掉了,结果她哥,她娘,却护着造成这一切的大丫,根本就不顾她。
一直积压的不满化作恨意,这种恨意在这一刻甚至超过了对闻人奚的嫉妒与愤恨,因为闻人奚和她没有太大关系,她是为了闻人澄才嫁过去的,那些聘礼银子一分都没有落到她手上,花到她身上,全部都给了闻人澄。
然而,拿了她所有聘礼银子的闻人澄现在却为了闻人奚呵斥她。
她娘心里也只有她哥,她只不过是反驳了一句,她娘就扇了她一耳光,她难道说错了吗?难道她不是为了闻人澄才嫁过去的吗?
“娇娇,大丫毕竟是你姐姐,我知道你们私下里关系一般,但不该在外人面前如此称呼她。”闻人澄深吸一口气,只觉得最近什么都不顺利。
他敢惹知府家吗?
人家明确说了,闻人奚救了人家少爷,对马家有恩,你还辱骂人家的恩人,这是什么意思?
马嬷嬷此时差不多已经将闻人家的事情摸了个七七八八,发生的这一切她也没插话,只是挂着得体的笑容看着而已。
这时候,去找闻人奚的那个小孩带着姐妹俩回来了。
马嬷嬷看到走在前面,脊背挺直,明显还没有长开,脸上却沉稳有度的年轻姑娘,顿时眼睛一亮,心里也明白为什么自家夫人对这位恩人赞赏有加了。
在眼睛利的人眼中,一个人的气度是遮掩不了的,马嬷嬷只要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位恩人姑娘确实是个不错的人,当得夫人一句赞赏。
那双眼睛生机勃勃,让人充满好感。
“这位就是闻人姑娘吧?老奴是马府的下人,您今日救了我家少爷,当时夫人太过紧张,没能好好感谢姑娘大恩,回去后为此遗憾,特命老奴给您送些东西过来。”面对闻人奚的时候,马嬷嬷明显少了客套,多了几分真心的感激与谢意,看得闻人澄脸直抽抽。
“你好。”闻人奚将东西放到门边,直起身打招呼,“顺手而已,嬷嬷客气了,今天换一个人也不会眼睁睁看着小小的孩子出事的,而且,贵府夫人已经给了报酬了。”
闻人奚没有直接说那块玉佩以及女户的事情,马嬷嬷闻言也没提,“您说笑了,您的大恩又岂是那点事情可以比的,姑娘不知道,老爷与夫人成亲七载,只得了少爷这么一个孩子,您的顺手为之救了整个马家,夫人说了,乡间不便,给姑娘送些日常可用的东西,也希望姑娘日后有空去府城时告知一声,夫人定然好好尽地主之谊。”
闻人奚想了想,没有再拒绝。
马嬷嬷一看,立刻让车夫将马车上的东西都搬了下来。
知道给银子不好,这对姐妹不一定护得住,送来的都是可以直接用的东西,不管拿来送人还是自己用都体面,最重要的是马府对两人的态度。
日后闻人家若是还想要欺压没人护着的两位姑娘,也会收敛些。
“家里地方小,我就不请嬷嬷进去了。”
说这话的时候,闻人奚态度坦然,完全不觉得这是一件羞愧或者失礼的事情,马嬷嬷看在眼里,眼中的笑意却更加真实了。
第18章 卖女供侄儿科举18
“这次真是多谢姑娘了,我家老爷之前外出视察为了救人被砸伤了腿,夫人听闻这附近远山寺极为灵验,这才带着少爷前来上香的,哪里想到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