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木杆秤,可以称重到一两百公斤,安宁找了家里的木棍把粮食绑好,她和大队长一人一边把木棍抗在肩膀上称粮食。
粮食不多不少,平称一百斤。
安宁把称和粮食放下:“婶子、叔,我去拿钱,你们等我一下哈。”
粮食一毛二一斤,安宁把十二块钱递给大队长和他媳妇:“叔,婶子今天谢谢你们了,我们家粮食少,要是没有这些粮食,我和孩子们真的要继续饿肚子了。”
大队长媳妇把钱收了,大队长则看向安宁:“现在比58年那会好多了,只要肯干活大家都能吃上饭,58年那会三年饥荒,你干活都吃不上饭。”
“有现在这样的好条件,只要你好好上工,家里还有明宴寄回来的津贴,你们一家饿不着。”
“你一个大人,也不能天天闲着不上工,不上工以后还是没粮食的,你明天去就上工吧。”
安宁不是很想上工,这会去上工要在大太阳底下晒着,她在现代的时候就没干过农活,这会去干农活估计干不一会就会有人看出来她不会干。
她微微笑笑:“队长,您说的话我记着了,不过最近家里有些事,等我忙完家里的事情我就去上工。”
大队长明显不信安宁的话,不过他一个大男人也不好说啥,点点头和他媳妇一起走了。
大队长走了,安宁舒一口气。
她要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在大队里找一个不用下地的活,或者她手头有钱,她看看能不能用钱在镇子上找个活干。
如果能去镇子上,也许她能带着几个孩子一起过去的,到时候孩子也能在镇子上上学。
第11章
连着三天,在安宁镇子上和家里来回跑。这三天安宁把孩子们在大队户口登记的名字和公社登记的名字都改了。但她想找工作的事情却一点头绪都没有。
大队这边只有记分员、书记和小学老师不用去地里干活,这些人员都是大队精挑细选出来的人,轮不到她去做这些活。镇子上的工作更难找,很多镇子上的人都没工作,她想买工作那是难上加难。
在县城没找着工作,安宁只能骑车无功而返。
中午时分,正是下工的时候,安宁骑车回来的时候恰好遇到了从地里回来的大队长。远远的大队长忠厚的声音就飘了过来:
“郑家的,你又休息好几天了,家里的事情忙完该上工了,下午要没事就来地里上工。”
“队长,我家里还有些事情没忙完,事情忙完了,我就去地里上工。”安宁说完骑车飞速回家。
她怕上工,她尊重农民,但是她从小到大就没干过农活,让她干别的活还可以,去地里晒太阳拔草,她真干不了。
不行,得快点想想怎么找工作。不然一直待在村子里,不去上工是不行的。
七十年代讲究集体劳动,一直不上工会被批是逃避劳动、思想不正的。
原主以前虽然极其不喜欢上工,但还是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去地里随便的干点活,应付应付。
她不想下地,不想应付,那就要想想怎么能名正言顺的不去地里上工了。
安宁想着事情,到了家里把自行车立在了墙角,随后对着屋子里喊:“玉姝,今天轮到你烧火了,出来烧火。”
晚春天热,安宁又往县城跑了一趟,想办的事没办成,她也没心情做好吃的,就简单的做了鸡蛋面疙瘩汤喝。
吃完饭,轮到玉航刷碗了,安宁把碗筷放在洗碗盆里,抬步就往堂屋走。
玉航见安宁要走,赶紧喊:“妈,我好几天没上山了,今天能上山去掏鸟蛋吗?上午狗蛋告诉我她姐姐在山上给他掏了很多鸟蛋,妈,我想吃烤的鸟蛋了。”
狗蛋的姐姐真好,掏了鸟蛋全部都给他吃,他想吃鸟蛋,但是妈坏,不让大姐去给他掏鸟蛋了。
大姐不去,那他就自己去,找到鸟蛋他就自己偷偷烤着吃。
安宁听了玉航的话,顿住,看向他说:“正好我也很久没上山了,喊上你姐,我们五个一起去,看看能不能在山上找到些吃的。”
她下午不想去上工,但是也不能一直在家里躺着,山上吃的东西是最多的,不如跟着孩子去山上看看。
郑家村靠山靠水,村里有些男人有时候会偷偷上山抓野鸡、野兔给家里人解馋,很多小孩子会跑山上找野菜、菌菇、掏鸟蛋,这都是吃食,她上山看看也许能找到些吃食的。
“哦,那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玉航追着安宁问。
“等太阳不那么烈了。”安宁抬头看了眼天上的太阳,这会正中午,太阳挺烈的,怎么都要等到太阳不那么晒了再上山。
安宁并没有让玉航等太久,太阳不那么烈的时候,她就把前几天玉锦挖野菜的竹篮子拎出来了:“走了,去山上。”
几个孩子都在院子里玩呢,听到安宁的话全部都站起来,跟着安宁往外走。
春末的山上,芳草层生,跟着孩子往前走,时不时能看到山上一些野果子树结了不少青青的果子。
大山里物资多,安宁随着孩子走了一段路不仅看到了不少能吃的野菜,还看到了有些枯木上有了半干的黑木耳。
“玉锦,这里木耳多,你们几个跟我把木耳摘了。”
木耳是好东西,木耳炒肉,木耳做糊涂烫,怎么做怎么好吃。今天上山能看见木耳倒时候不错哒。
玉航有些不乐意:“妈,我想去掏鸟蛋,你别捡木耳了,木耳又没有鸟蛋好吃。”
“鸟蛋都在高树上,你去掏?你会爬树?”安宁淡淡询问。
玉航撇嘴不说话,平时都是玉锦爬树给他掏鸟蛋,他自己还真没爬过树。
安宁随手把木耳摘下放在篮子里,也不看玉航,只平静说:“家里还有上次炼油练出来的五花肉,拿木耳回去炒五花肉,又香又好吃。”
“你和我们一起好好摘木耳,摘的多了,回家炒肉吃,木耳炒肉不比鸟蛋好吃?”
木耳的吸引力不大,但是肉的诱惑实在是大,玉航这会也不跑了,蹲在地上就跟着安宁她们一起摘木耳。
太阳落山,村里下工的号子声音响起。
安宁看着竹篮里的木耳,还有些新鲜的蘑菇,心里带着满足:“天快黑了,我们回家吧,回家给你们做好吃的。”
果然七十年代的大山里物资很丰富,她们到了山上先是摘了很多木耳,后面又在好几个灌木丛中找到了蘑菇。
蘑菇和木耳都是好东西,回家做蘑菇木耳炒肉吃。
玉锦拎着竹篮子走在前面,玉姝跟在她后面小心下山。
玉盈亲昵的靠近安宁:“妈妈,我们今天摘的蘑菇和木耳,你不会给姥姥家送去吧?”
安宁顿了一下,随后淡淡说:“不会。”
原主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她来的这几天家里有点啥好吃的,玉盈总是问她会不会给盛家送过去。
盛家那群吸血鬼,是别想再拿她的一针一线。
玉锦在前面听到安宁的话,回头看向她:“那妈妈,这些你要全部都留着炒菜吗?要不要晒一点,留着慢慢吃?”
玉盈仰头甜甜的宠着玉锦笑:“大姐,我们以后可以再来摘蘑菇和木耳的。”
晒起来,谁知道妈会不会送给姥姥家,好东西还是吃到嘴里最安全。
玉锦的敦厚,玉盈的小聪明安宁看的真真切切,她对俩孩子笑笑:“不晒,不过这么多一顿也吃不完,今天做个猪肉炒木耳,明天我去县城看看能不能买到鸡,要是能买到鸡,给你们做菌菇鸡汤。”
家里的孩子一个个都瘦巴巴的,身高还比同龄的孩子矮,要多做点好吃的给她们补补,看身高能不能长高点。
她没有鸡肉票,去公社肯定买不到鸡,上次去的黑市不错,她去黑市看看能不能买到鸡。
跟在安宁后面的玉航,听到有鸡吃,本来累的不想走路了,他这会立刻精神了,拽住安宁的衣服:“妈,我今天乖乖干活了,明天炖了鸡汤,我要吃个大鸡腿。”
“行啊,你听话了给你鸡腿肉吃。”一只鸡,把两只鸡腿切碎,每个孩子都可以分一块,每个孩子都有鸡腿肉吃。
安宁心里想着,耳边听着玉盈和宇航絮絮叨叨的话,迎着微风下山,她心情不错的勾起了唇角。
......
海岛某军区,一群糙汉子下了训练都往部队食堂跑。
郑明宴和杨二柱俩人一前一后往宿舍走。
“郑哥,你回去不给嫂子和孩子们带点东西?咱军区附近有不少老乡,很多人家备了不少海货,你要不要换些带回家?”
“我带了钱和票。”郑明宴沉声说着,加快速度往宿舍走。
“你只带钱和票显得你多冷漠啊?咱们营不少汉子回家都会去附近的老乡家里换些晒干的海鱼,海带带回家。”
“这里海货多,老家又没有,你换些带回家,嫂子得了好食物肯定和你亲近。”
“你这么久没见嫂子,不想她和你亲近亲近?”杨二柱挤眉弄眼,那眼神多少带了点色彩。
郑明宴顿住,深邃的眼睛落在杨二柱身上,一本正经:“你不去吃饭?”
“这不是你一会就要走了,我送你去火车站。”杨二柱收起开玩笑的心思,站直回答。
“有人送我,不用你,你该去干啥就去干啥,别跟着我。”
郑明宴大步往前走,他人高腿长步子大,几秒钟杨二柱就落后他一段距离了,他小跑着跟上:“郑明宴,你等等我。”
“郑团,你在这里啊,我去食堂找你没找到你,有你的信。”通讯室的同事气喘吁吁走来,看到杨二柱前面的郑明宴他快步走过来,把信递给他。
“通讯室今天下午刚刚收到的,是加急信,听说你今天的火车回老家,怕你错过信,赶紧给你送过来了。”
郑明宴把信拿过去,看到是老家寄过来的,收信地址是他以前部队的地址,估计信是转了两手才到这里的。
“嗯,谢谢。”
“郑团客气了,信送到了,我就先走了。”年轻通信员摸摸自己的平头,笑容纯粹。
“嗯。”
通信员走了,杨二柱立刻凑近郑明宴:“嫂子的信吧?郑哥快打开看看?”
郑明宴冷眼瞥了他一眼,没理会,快步往宿舍走。
进了宿舍,郑明宴拿着信扭头看向杨二柱:“你可以出去了。”
“郑哥,你不是要去车站吗?是拿这几包东西吗?我帮你拿过去。”
杨二柱转身去拎包,郑明宴没再理他,背对着他打开了信。
“嫂子写了什么?”郑明宴正看着信,杨二柱突然转头看信,信上的字被他看的一清。
“这,嫂子怎么能这样做?”看着信上的内容,杨二柱抱怨。
郑明宴周身的气息都寒凉起来,他把信收了,从杨二柱手里把行李拿走:“我先回家,信上说的事情,没确定真假,你守住口不要乱说。”
第12章
黎明,天微微亮,村里鸡鸣声阵阵喊醒了还在沉睡中的村民。
“妈,快起来,去买鸡了。”
安宁还在睡梦中,被人强推了几下,迫使她不得不睁开眼。
入眼就看到玉航半跪在床上,推搡着她:“妈,你昨晚不是说今天要去县城买鸡吗?天亮了,可以去买鸡了。”
安宁瞬间回想起昨天晚上的事情,昨晚她做了木耳炒肉,几个孩子都吃的饱饱的,饭后玉航问什么时候做菌菇鸡汤。
她和他说今天要去县城买了鸡,中午就做菌菇鸡汤。
玉航这孩子估计是一直惦记着和鸡汤,平时不喊他起床不醒来的人,今天竟然第一个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