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大家都很捧场。
短短一个小时,包子、发糕、猪下水都卖光了。
她开心地回到家,拉着闻老太太闻明进了房里,把把衣兜里的钱和票都掏到木箱子上,一分的、两分的、一毛的,纸币硬币都有,还有粮票、工业票,这还是闻老太太和闻明第一次见这么多钱。
祖孙二人睁大了眼睛。
闻老太太问:“哪来这么多钱?”
“今天赚的啊。”闻夏说。
“赚这么多?”
“嗯。”闻夏开心地点头:“我不知道猪下水的价格,就去国营饭店那儿看了一圈,我定了一个比国营饭店稍低的价格,没想到利润这么高!”比卖包子和发糕还赚钱。
“他们都爱吃吗?”
“爱吃!”闻夏斩钉截铁地说。
闻老太太闻明开心地笑。
闻老太太忽然想到什么,赶紧把钱收起来,塞到闻夏手里说:“好好收起来,不要让别人看见了。”
“奶奶你收着吧。”
“我不收,这都是你赚的,你一次给奶奶一块钱,奶奶给你存着就行了,其他的你自己花。”闻老太太转头和闻明说:“明明,你姐姐赚钱的事儿,不许说漏嘴,知道吗?”
闻明慎重地点头。
闻夏笑了。
闻老太太转头就问:“小夏,你会不会太累了?”
闻夏摇头说:“我现在当了会计了,又不用像以前那样干劳动,现在每天跑来跑去,是属于运动,再说了,等我们有钱,我买辆自行车。”
“自行车一辆两三百块,还要工业票吧。”闻老太太觉得自行车这种东西太遥远了。
“以后指不定就有了呢。”
“那你要是觉得累了,咱就停一停。”
闻夏点头,一家三口正要出门时,门外又响起了大队长喊上工的声音,一家子本能地绷紧了神经,闻夏赶紧把新买的猪下水扔进木盆里,倒了白酒,洒一把香料,赶紧要去上工。
“小夏,你还没有吃饭。”闻老太太拿了一个白面馒头给闻夏,说:“拿着吃。”
“这白面——”
“吃吧,你每天太辛苦了。”
“嗯。”闻夏知道闻老太太是疼自己的,中间闻老太太有些冷淡是因为原闻夏不听话,一心恋着渣男,如今闻夏做回自我了,闻老太太的疼爱也就回来了,加上她上次晕倒,闻老太太对她越发好了。
她心里备感舒适,咬一口充满米酵香味儿的白面馒头,跟着闻老太太一起到了生产队,签了个到之后,闻夏就和记分员一起整理新收的棉花。
秉着为人民服务的中心思想,他们和大队长一起把各个社员的棉花送到社员的家中、院中,接着又朝知青点送。
知青点的不少人知道今天生产队发棉花,许多知青都不锁门,闻夏三人就把一份份棉花送进知青门的房里,不得不说一些男知青的房间可真乱。
记分员说:“这还是他们为了迎接我们,专门收拾过的。”
“这叫收拾过?”
“可不是嘛。”
“……”
又来到一个知青房间,虽然和其他知青房间一样,简简单单,但是里面整整齐齐干干净净,闻夏不由得好奇问:“这是谁的房间?”
“这是裴景帆裴知青的。”记分员说:“整个知青点,就数他不同。”
“怎么不同了?”
“干净整洁。”
“哦。”
闻夏环顾了裴景帆房间一圈,和记分员大队长一起送棉花,下工的时候还剩下一家没送,三个送完了以后再回家,闻夏到家的时候,闻老太太刚好做好饭,闻夏吃了就睡个午觉。
醒来后接着上工,刚到记分员那边签到,就看到许多社员聚在一起讨论发棉花的事儿,一个个脸上都带着丰收的喜悦,计划着把棉花弹一弹,给儿子、女儿或者自己的棉袄里填充一些新棉花,这样好过冬。
闻夏就喜欢大家都开心,就在这个时候张玉勤满脸怒气地出现了,大声喊:“大队长!我有事儿汇报!”
大队长看向张玉勤,问:“张知青,什么事儿?”
张玉勤怒气冲冲地说:“我的棉花发的不对!”
话一落音,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闻夏。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美妞甜妞09扔了1个地雷,么么哒。
不好意思,今天有点事儿,来晚了。
明天见。
第15章 让一让
闻夏面色平静地望向大队长。
大队长目光重新转向张玉勤,问:“多了还是少了?”
“少了!”
“少多少?”
“半斤!”
半斤!
棉花种植并不是山湾子生产队的重点种植庄稼,是因为山湾子生产队社员和知青们太缺棉衣,所以才打了报告,拨出一部分田地种植少量的棉花,刨除公粮、损耗等。
按照工分来说,发到每个社员手里只有两三斤,也将将够做一件大人的棉袄御寒了。
所以半斤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闻夏这一上任,就把棉花给算错了。
还算错这么多,这能当会计吗?
所有人又同时看向闻夏。
张玉勤得意地看向闻夏,她正不服气闻夏当上会计呢,没想到闻夏第一件工作就做的稀巴烂。
和她计算出来的棉花量相差了半斤。
她正好让大家见识一下闻夏真正的能力,看到社员们对闻夏的质疑,她心里暗爽,下意识地瞥一眼闻夏。
闻夏依旧从容淡定。
闻老太太却看不下去了,她是知道孙女对待会计是多么认真,正要上前维护闻夏,闻夏伸手拉住闻老太太的手。
闻老太太看向闻夏。
闻夏小声说:“奶奶,我没有算错。”
“可是他们——”
“没关系,我会解决。”
“小夏。”闻老太太皱起了眉头。
闻夏冲闻老太太笑了笑,说:“我相信大队长会处理好的。”
闻老太太勉强地点了点头,望向大队长。
大队长怀疑地问:“怎么会少半斤呢?”
“这就要问闻会计了。”张玉勤阴阳怪气地说。
大队长望向闻夏,问:“闻会计,是算错了吗?”
“没有。”闻夏淡定地说。
张玉勤立马接过话茬说:“你还不承认?”
闻夏没和张玉勤多说,转身对记分员说:“小洋,麻烦你把今年的出勤表、工分表、棉花产量、棉花分配拿一下。”
记分员连忙点头,小跑着回了生产队办公室,没一会儿就拿来了一叠纸,闻夏就着记分员的室外桌子一一摊开给大队长、记分员、张玉勤看,不急不慢地问:“张知青,请问你这个出勤表上是对的吗?”
张玉勤瞥了一眼,不耐烦地说:“对的。”
闻夏继续问:“工分表的月工分都对吗?”
“都对。”张玉勤心不在焉地说一句。
“看清楚了,这个要是都对的话,那么你所得的棉花也都是对的。”闻夏把声音沉了沉,颇有些生产队会计的模样。
张玉勤闻言看了一眼,当即就说:“三月份工分少了。”
“少了多少?”
“少了十四分!四月份也少了四十分!”
闻夏看向记分员问:“小洋,怎么回事儿?”
记分员说:“张知青你三月下旬的时候,和其他知青上山踏青采花,不小心崴了脚了,在知青点休息一个星期,这是没有工分的。”
“除却这个还少了十四分。”
“那是因为你受伤上工,按照生产队规定女同志一个劳动日工分是八分,你带伤上工按六分算,直到四月下旬你的脚才完全好。”记分员接着说:“所以四月下旬你的工分才恢复正常。”
张玉勤瞬间语结。
闻夏扬眉问:“张知青,这些工分没有问题吧?”
张玉勤暗暗咬牙。
闻夏接着说:“这些工分没有问题,那么发给你的棉花就没有任何问题,是你自己记工分记错了,我和大队长、记分员完全公平公正,按规章制度办事儿的。”
闻夏特意加重了“是你自己记工分记错了”,还不忘给大队长记分员和自己戴了公平公正的高帽子。
大队长记分员脸上瞬间露出正义的表情。
大队长更是拿出大队长的派头,对张玉勤说:“张知青,我们闻会计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这次是你误会了,下次你一定注意了,不能因为你一个人耽误整个生产队的干活时间。”
张玉勤气的肺都要炸了,自从她和一群知青下乡起,她就听说,有的本地人会欺负知青。
她不怕,她有四个哥哥给她撑腰。
哪知道到了山湾子生产队,一个个本地人都对他们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