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夏接着说:“那我们从明天开始。”
“可以。”金顺猛点头。
闻夏话锋一转,说:“不过,得有个前提条件。”
金顺面色一下凝住,问:“什么前提条件?”
“明天你来拿我的食物,我写个条子,你押十块钱在我这儿。”闻夏说。
金顺不解地问:“为什么?”
“我怕你拿着我的食物就跑了。”
“???我家就住这儿,我往哪儿跑?”金顺急了,说:“我把家庭住址都给你了。”
“白纸黑字更可靠。”闻夏面上无波地说。
“……行。”金顺咬牙答应说:“我明天早上去你那儿驮货的时候,我就押十块钱!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你得多做些包子发糕和猪下水卖。”
“卖得完吗?”
“肯定可以卖完。”金顺向闻夏描述:“平时你就卖一个早上,好多人都买不到,那是人山人海,你多做些,我肯定可以卖光,不然,我怎么赚钱?”
“行吧,我多做点。”闻夏勉强点头。
重要的事情讨论完毕之后,闻夏又和金顺说了家族住址,一些合作上的小事儿,这才和金顺说了再见。
骑着自行车离开了黑市。
二八架自行车车架高,轮胎直径大,速度也就很快,闻夏很快地回到了山湾子生产队,把自行车、办公用具放到生产队办公室后,拎着半口袋的面粉、大米等回到家中。
这个时候闻老太太闻明都在睡午觉。
她走进闻明的房间,看见闻明趴在床上睡着,微黑的小脸上压出了微微的麻印,透着可怜和可爱。
小脸看上去倒是比之前有些肉了。
闻夏把手里拿着一本作业本一块橡皮放到闻明的床边。
微笑着看了闻明两眼,转身进了厨房,厨房的案板上倒扣着两只碗,碗下盖着一碗白米稀饭,一份炒豆角,上面是一个白面馒头和一个水煮蛋。
这么简单的饭菜,在这个年代都是极其丰富金贵的,闻夏知道这是闻老太太知道她辛苦,特意做给她吃的。
闻老太太和闻明吃的还是红薯饼和豆酱。
闻夏心里暖暖的,她拿起筷子,把饭菜都吃光了。
接着撸起袖子,解开化肥袋子。
掏出煤油倒进煤油瓶中,酱油、醋立在灶台上,白酒藏在案板下面,大米、面米归置到缸中,食盐、红糖分别倒半袋入木盒子里,火柴塞火柴洞里面。
这才开始打井中水,浸泡猪下水,清洗猪肉。
一切完毕之后,闻老太太闻明醒了。
闻明手里拿着崭新的作业本和橡皮望着闻夏,问:“你给我买的?”
闻夏点头:“嗯,喜欢吗?”
闻明点点头。
“喜欢就好,好好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闻明紧抿着嘴唇不说话,可是看着闻夏的目光早已经没有了以前不耐烦,而是带着不自知的喜欢。
闻夏没有多要求闻明,她转身从床上,拿出一包油纸,打开是散称的圆饼干。
她拿了两片递给闻老太太和闻明。
“这是?”闻老太太问。
“饼干啊。”闻夏说。
“你买饼干干什么?”
“吃啊。”
“你怎么买这种东西吃?”闻老太太一下子就心疼了,喋喋不休地说:“这东西老贵了吧,是不是还得要票?家里有红薯有白面,自留地里有豆角、有青菜的,你买饼干干什么呀?太花钱了。”
“奶奶,我想吃啊,我看别人吃,我馋的很,就买这一回。”闻夏这次没有纠正闻老太太的消费观,而是顺着闻老太太的意思,表示自己馋了。
闻老太太立马不再念闻夏了,而是说:“下次别买这些不管饱的东西了,费钱。”
“好。”闻夏笑拿一块说:“奶奶,明明,你们尝一尝。”
“咔嚓”一声,闻明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立刻有饼干渣掉下来,闻老太太听到声音,赶紧伸手在闻明下巴处接一下,说:“小心一点,别掉了。”
闻明点点头说:“好甜,奶奶你也吃。”
闻老太太轻轻咬了一口,脆脆的饼干发出轻微微碎裂声,稍稍咀嚼一下,饼干就变成了甜甜的渣渣,她看向闻夏说:“这饼干怎么这么酥,我都没有怎么咬,就碎了。”
“饼干就这样的。”闻夏笑着问:“好吃吧?”
“嗯,好吃,又甜又酥。”闻老太太又咬一口。
闻夏看向闻明,闻明咬一口品尝半天,她也低头咬一口,其实这个时代的饼干,太干,太甜,胜在真材实料,所以也不算难吃。
最重要的是闻老太太闻明很喜欢吃。
闻夏看着就很满足。
她将剩下的大半包饼干递给闻老太太保存,顺便把自己和金顺合作的事儿说了一下。
“以后就是那个叫金顺的来卖了?”闻老太太问。
闻夏点头:“这样我也专心地做菜,而且不用那么累。”
“金顺可靠吗?”
“我押了他十块钱,他每天天不亮过来这边驮东西,第二天把卖的钱还我。”
“也行。”闻老太太点点头说:“交给一个男的挺好的,你每天起早贪黑的,身子吃不消不说,我也害怕你在路上遇到什么不好的人。”
“嗯,这下好了,我不用那么累了。”
“可以,奶奶继续帮你。”
“行。”
得到了闻老太太的支持,闻夏踏实很多。
傍晚下工的时候,她就开始清洗猪下水,放到大木盆中,加入白酒、八角、胡胡椒、食盐、酱油、白砂糖等进行长时间的搁置腌制。
她拿出猪肉,去皮切片,剁成肉糜,放进面缸里储存。
转而开始熬制之前买的猪筒骨,熬的汤色变白,汩汩冒白汽,她盛出一大号搪瓷缸子,坐于冰凉的水缸,等待形成肉冻。
剩下的猪筒骨汤,下了三碗面条,祖孙三人吃的肚子都鼓起来了,第二天鸡叫第三遍的时候,闻夏闻老太太一起起床。
闻夏刷牙洗脸之后,首先就是和面醒面,面粉丢到面盆里让其再次醒发,她取出昨天晚上腌制的猪下水,再次清洗,接着放在大铁锅里,大火猛烧。
在此期间,把水缸里的肉冻取出来,切碎丁。
摘了自留地里的大葱,切碎,和肉冻碎丁一起拌进肉糜中,加入炸出香料味儿的冷香油,搅拌到上劲儿,再加入酱油、盐继续搅拌。
这一切做好的时候,面团发酵成功,大铁锅里的猪下水还在卤着,夏闻老太太坐在案板前,开始包发面肉汤包。
一个个白白胖胖的白面包子排成整齐的队伍,立在木锅盖上,一个个转到小铁锅中的箅子上,开始蒸包子,肉香麦香溢满整个厨,闻夏蒸了一锅又一锅。
平时都是蒸两锅。
这次蒸了三锅。
第三锅包子出来,猪下水也卤好了,闻夏将猪下水捞出来,沥干水份,分别切成段、片、块状,和包子分别装入竹篮中,等待金顺的到来。
等了十分钟左右,不见外面有动静。
“金顺会来不?”闻老太太有些担心地问。
闻夏也有些不确定了:“应该会来。”
“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呀。”
“我出去看看,说不定迷路了。”
闻夏走出小院子,站在路口张望,没有在大路上看到任何人影和灯光,她忍不住四周查看,到处都是一片黑蒙蒙的,就在这时候看到远处知青点的窗子处,忽然出现一个昏黄的亮点。
也不知道是哪个知青起来了。
她的目光重新放到大路上,还是没有看到金顺的身影,她心里有点忐忑。
金顺不会临时有事儿或者临时变卦吧,她今天特意多做了一些包子和猪下水,她微微皱起眉头,回到家中,闻老太太问:“金顺来了吗?”
“还没有。”
“会不会不来了?”
“他不来了,那我自己去卖。”这倒也没有让闻夏太忧心。
“我来了!”忽然一个声音传过来了。
闻夏朝院外一看,可不就是金顺。
“漂亮同志!”金顺开心地喊。
“别乱叫,叫我闻夏就行了。”闻夏上前打开院门,问:“你怎么现在才过来?”
“我去向老大借钱了。”金顺说这话时,没有丝毫窘迫,反而因为借到钱而骄傲一样。
闻夏问:“借什么钱?”
“十块钱押金啊。”说着金顺从兜里掏出一张大团结,递给闻夏,顺手拍着身边二八架自行车的车座,说:“老大很支持我卖小吃,还把他的自行车借给我了,嘿嘿,我老大就是好,那什么,包子和猪下水呢?”
“都准备好了。”
闻夏带着金顺朝厨房走。
看见闻老太太,金顺立马礼貌地打招呼,那嘴像抹了蜜似的,把闻老太太说的眼睛都眯了起来,转眼看到大半竹篮的包子和猪下水,说:“怎么做这么少啊?”
“这还少?”闻夏问。
“当然少了,我十来分钟就卖完了。”
“别吹牛,这可比我平时做的多不少,等你卖完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