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七十年代成大佬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水晶翡翠肉   内容大小:264 KB  下载:我在七十年代成大佬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10-13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个工作,闻夏对往年的资料做个表格,对今年的各种情况做了个预算。

  一不小心就忘了下工的时间,直到记分员拿着出勤本回来,说:“闻夏,你还没有回家?”

  “下工了吗?”闻夏问。

  “下了,我农具都整理好了。”

  “啊,我忘了,我现在回家。”

  闻夏赶紧把资料给收起来,小跑着回到家中,看见金顺正站在院子里帮闻老太太打水,一回到看见闻夏,金顺特别开心地喊:“漂亮同志,你回来了!”

  “你什么时候来的?”闻夏问。

  “我来好一会儿了。”

  “猪肉猪下水买了?”闻夏说这话时,正好跨进了院子,一眼看到水井边的木盆里是满满的猪下水,她惊讶地问:“买这么多?”

  “不多,也就三十斤。”

  “多少钱一斤?”

  “两毛五。”

  “这么便宜?”

  “这玩意儿本来就不贵!”金顺说:“好多人不会做,平时都不买这玩意儿,有肉票都买猪肉了。”

  “猪肉你也买了?”

  “买了,新鲜的。”

  “多少钱一斤?”

  “七毛,买了三斤,还不要肉票!”

  “也比我买的便宜。”

  “我对这块熟悉嘛!”金顺觉得自己特别有用,整个人都自信很多了,说:“以后买猪下水猪肉的事儿都交给我了,你只要每天多做一些,让我多赚一点就行了!”

  “行。”闻夏不是一个胆小的人,而且她知道随着时间向前走,国家会大力推行自由市场,更会推行先富带动后富,到时候他们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现在只不过是过渡期,既然如此,她现在就打好基础,到时候也可以为国家政策出一分力气,于是说:“我现在就给你钱。”

  “好。”金顺也没有客气。

  闻夏给了金顺九块六毛钱。

  送走了金顺之后,闻夏就开始清洗猪下水,三十斤的猪下水清洗干净不到二十斤,但这也足够赚两三倍的钱,所以中午吃饭的时候,闻夏背着闻老太太,切了块猪肝,掐了自留地里面的大葱,做了一份爆炒猪肝,剩下的继续腌制。

  爆炒猪肝一上桌,闻老太太说了闻夏几句要节省之后,果然说了一句“下次不要这样了”。

  闻夏笑嘻嘻地应一声,拿起筷子就给闻老太太闻明夹猪肝,她的厨艺非常好,猪肝吵的鲜嫩多汁,还带着浓浓的猪油香,闻明闻老太太吃的满嘴油乎乎的。

  闻夏看着也满足,更加卖力地做猪下水包子,做了平时两倍一量,想不到金顺也给卖完了。

  一下就赚了二十九块钱。

  去掉给成本,给金顺四块钱,还可以赚十六块钱,另外还有粮票、肉票、工业票等等若干,可以说这一下子赚了不少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这是闻夏赚的最多也是最轻松的,不得不说金顺是很有实力的。

  金顺攥着四块钱和一些粮票肉票什么的,比闻夏激动多了,他都好久没有赚到钱了,以后跟着闻夏就稳定了,他还能把欠老大的还上,请老大去国营饭店吃一顿。

  不对。

  要请老大和闻夏一起去国营饭店吃一顿,这两个都是他的救命恩人!

  他这么一想,干劲儿十足。

  每天兴冲冲地跑到闻夏两趟,一趟是驮包子、发糕和猪下水,另一趟是给闻夏送猪肉猪下水,他空空如也的裤兜,慢慢有了毛票粮票和肉票,没几天还有大团结。

  他每天都过的开心得不得了,时不时就催促着闻夏多做点包子什么的。

  闻夏也确实做了不少。

  她也怕黑市的工人吃腻发糕、包子和猪下水,有心想要增加一些其他菜品。

  可是最近山湾子生产队收了玉米,作为会计她除了每天记录玉米的收成之外,还要和记分员一起监督着社员晒玉米粒,根本没有时间去做新的菜品。

  好在黑市那边生意一直不错,闻夏就先卖着这老三样,把心思放在收玉米上。

  经过数天的抢收,玉米终于入库了。

  在没有发到各个社员手中之前,需要上交百分之二十五的公粮,虽然大队长为了让社员和知青们冬天能够穿上棉袄,占用了玉米地种棉花。

  不过今年玉米收成还不错的,所要交的公粮也不少。

  往年社员们愿意拉着牛车,去县城粮站交公粮,到了粮站可以混个半斤重的白面馒头吃一吃,结果去年粮站发的是半斤重的红薯饼。

  谁家没有红薯饼啊!

  社员们都不愿意去,知道回来的时候还要放牛吃草和拉城里的粪回来,他们就更不愿意了,哪怕大队长许诺三个工分,他们也不要。

  大队长只好去找知青们。

  知青们一听说要去县城,而且是生产队的牛拉牛车。

  一个个开心的不得了,纷纷报名。

  大队长选了八个知青,喊着闻夏一起去县城粮站交公粮,闻夏带着各种资料走出生产队委员会。

  首先看到了是五辆牛车,五辆牛车前有五头牛,五头牛旁边有五个人,为首的是大队长。

  “闻夏!”大队长喊一声。

  闻夏小跑到大队长前:“大队长,文件都准备齐了。”

  “好,咱们今年玉米要交的公粮没有去年多,五辆没有装满,你就和知青们坐到最后一辆牛车上去吧,一会儿到粮站的时候,还得你去和那边的会计核对文件呢。”

  “好,我就这过去。”

  闻夏小跑着到了最后一辆牛车前,牛车上的玉米袋子上坐了四个人。

  一个徐汉平,

  一个张玉勤,

  一个裴景帆,

  还有一个叫刘林的知青。

  这……算是冤家路窄吗?

  闻夏一出现,徐汉平张玉勤裴景帆同时看过来,徐汉平更是直接开口说:“闻夏,你来了。”

  闻夏轻轻嗯一声。

  徐汉平立刻朝旁边挪了挪,给闻夏让出一个位置,闻夏看也没看徐汉平,在裴景帆也让出位置的时候,她和刘林坐到了一个玉米袋上。

  徐汉平:“……”

  裴景帆:“……”

  刘林笑着和闻夏打招呼,说:“闻会计,你也去粮站啊?”

  闻夏点头说:“嗯,我得跟人核对数目。”

  “切。”张玉勤微不可见地发出这么一个声音。

  闻夏当作没有听到,与刘林说完话之后,看向一望无际的苍绿的红薯叶子。

  安静地陶冶一下情操。

  可是,张玉勤却愿意不给人安静的机会,声音不小地开口说:“汉平,这边风景真好。”

  “嗯。”徐汉平淡淡地应一声。

  “以前我们在首都很少见这样希望的田野。”

  “还是能够见到的。”

  “我们都是城里,上哪儿能够见到呢。”张玉勤接着又说:“以前我们遇到这种风景,都是要歌唱一回的,对了,我从首都过来了口琴,你要不要吹一下?”

  “我不吹。”

  “闻夏。”张玉勤唤一声。

  闻夏当作没听见。

  “闻夏。”张玉勤又唤。

  闻夏慢悠悠地转过头来。

  “你去过首都吗?”张玉勤问。

  “没有。”闻夏回答。

  “那真是可惜了,首都很美的。”

  “哦。”

  “那你也一定也没有见过口琴了?”张玉勤从口袋掏出一个复间口琴,说:“这个是苏联产的,很贵,我家有很多个,可以吹出好多曲子,你会吹吗?”

  闻夏没有回答。

  “《喀秋莎》你听过吗?你一直生活在乡下,你肯定没有听过,我吹给你听听,我以前在学校里,吹的这首曲子可是得到老师和同学们——”

  “我吹给你听。”闻夏打断张玉勤。

  张玉勤诧异地问:“你会?”

  徐汉平裴景帆面上也露出惊讶。

  闻夏转眸朝前看,随着牛车慢慢前行,她看到前面有一片一排柳树,她微微伸手,摘取一片柳叶,放到嘴边,她稍稍试下感觉,发出“噗噗”的音。

  张玉勤捂嘴笑,心想就这,就这还叫会吹?

  裴景帆徐汉平认真看着闻夏。

  闻夏稍稍低眉,明快简单的曲调突然从闻夏薄薄的嘴唇和柳叶间传出来,令裴景帆徐汉平和张玉勤同时愣住,呆呆地望着闻夏。

  闻夏面色平静,像是一个制造音符的少女一般,诗情、音韵和纯真都揉在一个个音符之中,流畅地流淌着。

  四周都因为她的音乐而生出美妙之感,一首吹完,闻夏抬起清亮的眸子望向张玉勤。

  张玉勤手中的口琴一下掉了,就在这时候牛车颠簸了一下,口琴一下跳了起来,落下来的时候,正好落在牛车车斗缝隙里,一下掉了。

  “啊!”张玉勤大叫一声,喊:“我的口琴,我的口琴掉下去了,汉平我的口琴掉了!”

  徐汉平这才从闻夏音乐声中醒过来,看向张玉勤。

  张玉勤推搡徐汉平的胳膊说:“我的口琴掉了,我只有这一个口琴,好贵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10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七十年代成大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