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考的不错吧?”
“应该还行吧,反正题我都做出来了。”
原主成绩不差,在县城高中一直保持着年级前二十的水平,虽然跟市里的高中没法比,但考个本科还是没问题的,只看最后的发挥情况。
夏禾跟夏琳都是读的县城高中,也都考上了本科,学校的老师对夏家的几个女儿非常喜爱,关照的也多,夫妻俩并不担心女儿的成绩,不过是例行的关心而已。
五天的假期过的很快,对夏清而言,也就是整理了一本数学笔记,做了十几套试卷的功夫,这天下午,她没要夏志民送,跟大姐夏禾一起步行到镇上坐车,她到县城,夏禾到了县城再转车去另一个城市,她就读的师范就在省会。
“姐,你坐车当心,我先回学校了。”
“你也注意安全。”
说着,夏禾还从兜里拿了三十块钱给她。
“这钱你拿着,给自己买点吃的补补。”
“不用,我有钱呢,还是你自己留着用吧。”
“我让你拿着你就拿着,我刚拿了奖学金,有钱用呢。”
夏禾一副不收不行的架势,眼看着去省会的车已经停在路边了,夏清怕她赶不上车,只好收了下来。
“车到了,你赶紧上车吧。”
夏清目送着夏禾登上公交车坐到了窗户口,姐妹两挥了挥手,汽车往前开,夏清也转身往学校的方向走去。
回校后先把从家里带的东西放下,然后背着书包去教室上晚自习,同学们今天都挺安静的,知道月考成绩肯定出来了,生怕考的不好被老师责骂。
晚自习的时候班主任黑着脸进教室,看到平时不大自觉的那部分学生今天难得乖巧,冷哼一声说,“怎么,已经知道自己考的不好了,怎么今天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
“放了个暑假把你们都放傻了,全班五十个学生,数学及格的只有十二个,数学是拉分的科目,弄个不及格还想考什么大学?”
教室里安静的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自认为没考好的不免对号入座,觉得自己肯定是那三十八个不及格分之一,也有自我感觉不错神情轻松的,夏清呢,继续埋头做卷子,她拿了二姐的高中课本,已经预习到了高三的知识,如果班主任这会儿走到她身边就会发现,她手里做的是高三的模拟试卷。
“当然,也有进步的同学,咱们班这次有三位同学考进年级前十,其中夏清同学荣获榜首,全校第一,比上学期提高了八名,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暑假在家里认真学习了。”
班主任很是欣慰,其实这次班级的考试成绩在几个班里并不差,他们班不及格的多,其他班不及格的也不少,更何况夏清还考了年级第一,说出去也有面子。
同学们的目光若有似无的往夏清身上看,只见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跟往常一样埋头写卷子,坐的很直,长长的马尾垂在脑后,露出好看的耳垂和精巧的下巴。
年少慕艾,少年们看到这样漂亮的女同学难免心生爱慕,心中默默感慨一句,夏清可真好看。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大家的支持哦,留评的宝宝们小红包回馈,爱你们,么么哒~
第12章
从第一次月考夏清考了全校第一开始,之后的每一次考试夏清都仿佛开了挂一样再也没下过第一名,还在全国性的竞赛中获得了几个不错的名次,老师们把她视为重点关照对象,认为她是这一届最有可能考上最高学府的学生之一。
时光荏苒,两年时间过去,很快就到了一九九五年七月,夏清成了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高考时间是不变的七八九三天,也因为万人过独木舟的残酷,考生们将这个月份称为“黑色七月”。
高度强压下学了一年的时间,怕学生们绷得太紧,考试前学校给所有考生放了几天假,让考生们回家养精蓄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该学的高中三年已经学完了,考的就是这三年的积累,是龙是虫,考过就见分晓。
放假前班主任特意找夏清谈话,让她轻松上阵,不要有太多心理负担,只要考出平时的水平,重点大学肯定没有问题。
这年代还没有保送制度,如果有的话,按照夏清几次省内统考的成绩,混一个保送名额是肯定没问题的。
“夏清。”
从办公室出来,夏清听到有人喊她,回过头一看,原来是班委江伦,她疑惑的看着江伦走近。
“找我有什么事吗?”
江伦古铜色的脸上泛起了不易令人察觉的红晕,眼里闪亮着星星般的光芒,迟疑了片刻才开口,“没什么事,就是祝你考试顺利。”
他喜欢了夏清两年,一直不敢开口表白,将那份酸酸甜甜的爱恋藏于心底,今天班主任也找他谈了话,希望他能好好发挥,努力一下重点大学不成问题。
他喊住夏清只是想跟她说几句话,再看她几眼,但对上夏清如梦般澄澈美好的眼眸后,脑子里一片空白,除了一句“考试顺利”,其他话完全想不起来了。
夏清接受了江伦的祝福,脸上绽起柔和的微笑,“谢谢,也祝你考试顺利,我们一起加油。”
江伦抿着唇点头,目送着她渐渐远去的纤细身影,心中燃起了一股无形的能量,一定要好好发挥,考上名牌大学,学有所成才能配得上这样优秀的女同学。
夏志民照旧等在校门外,其实夏清已经跟他提过很多次不用接送,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夏雯也开始读高中了,看他每次骑自行车载她们那么吃力,夏清心里很不舍,但夏志民坚持,夏清也没办法。
到家后,全家上下把她当成了珍稀保护动物,不仅每顿都做她爱吃的,连说话都是轻声细语,唯恐影响她看书。
这年,夏禾已经大学毕业,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就职于镇上的初中,而在首都读大学的夏琳,放弃了暑假做兼职的机会,特意回家给即将高考的妹妹加油打气。
午间夏禾夏琳一起看着小卖部的生意,让李秀琴睡午觉,夏琳说,“小清是咱们家最有希望考上重点大学的。”
夏琳的学校也是重点,但在所有人的心中,只有清大和首都大学才能称之为重点中的重点。
夏禾正在整理小卖部的账目,闻言手里的动作没停,回道,“这些话咱们私下说说就行,考试前可千万别跟小清说。”
“这我当然知道,在她面前哪敢说啊。”
她也是参加过高考的,知道考试前心里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七号凌晨,李秀琴四点就醒了,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虽然经历过两个女儿的高考,但她还是感到紧张,索性也不在床上干躺,起床给夏清准备应考的早饭。
鸡蛋是必须的,营养又顶饱,寓意也好,两个鸡蛋一根油条象征着一百分,当然,这纯属家长们的自我安慰,毕竟数学、语文都不是百分制的,就算考了一百也算不上高分。
除了鸡蛋、油条外,李秀琴还和面包了饺子,考点在县城,离家远,中午肯定赶不回来吃饭,夏禾、夏琳之前高考的时候都是夏志民带着在县城的饭馆吃,这些饺子包了是准备煮好后用饭盒装上,防备夏清考结束了肚子饿,用来垫肚子的。
五点半,夏清在闹铃声中起床,发现一家人已经忙的热火朝天了。
“闺女,起啦,早饭已经做好了,赶紧洗洗脸吃饭,吃完了你爸送你去。”
今天夏志民不骑自行车,已经提前跟村里借了拖拉机,就怕自行车太慢,耽误时间。
夏清应了声好,坐下后看到餐桌上满满一桌子早饭,赶忙制止还在忙碌的李秀琴。
“妈,你不用准备那么多,按平常那样就行了,多了我也吃不下,太浪费。”
李秀琴转身擦干手掌上的水,笑着说,“这不考试呢,耗脑子,我怕你考着考着就饿了。”
“妈,吃多了容易脑子缺氧,影响发挥。”
李秀琴“啊”了一声,第一次听说吃多了不好的话,忍不住看向了旁边的大女儿,试图从大女儿那里得到答案。
夏禾没听说过吃多了脑子缺氧的话,但根据她自己的亲身经历,吃多了坐着难受确实是真的,于是笑着说,“妈,你怎么比小清还紧张啊,你就让她怎么舒服怎么来吧,别担心她吃不饱,离考试还有好几个小时呢,我带些吃的在包里,考试前她如果饿了就给她吃,这样你也不用担心她饿着肚子考试。”
李秀琴点头,“你说的对,我给她装几个鸡蛋,还有饺子,已经煮好晾了老半天了,放饭盒里不会沾上的,饺子是素油包的,凉了也好吃。”
“那就行,都给我吧,我还给她带了水呢。”
除了夏志民外,夏禾她们姐妹三也要去送考,夏禾夏琳是有经验的,夏雯呢,算是提前适应,再过两年考试的人就得换成她了。
一家人吃过早饭后,夏志民发动起了拖拉机,迎着朝阳往县城出发。
路上遇到不少村里的村民,大家都知道夏清今天参加高考的事。
“小清今天考试了吧?”
夏志民呵呵笑着应了,姐妹几个也依次跟大伙儿招呼。
“好好考啊,给你爸妈考个大学回来,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
夏清在车上笑着点头。
“夏家的这几个闺女一个个的都俊着呢,又有出息,不知道以后谁能有这个运道娶到他们家的闺女哦。”
“他们家的老大是不是毕业了?按年龄该找对象了吧?”
“可不是,人家现在是正经的老师了,一个月三百多块钱工资呢。”
“哎呦,拿这么多呢,志民跟秀琴得高兴坏了吧?”
“可不,不过闺女以后总要嫁人的,工资高不高也没啥说头,到时候多要点彩礼才是正经。”
“只要嫁的好不怕彩礼不高,东头赵老大家的闺女知道不,嫁到县城,彩礼这个数呢。”
对方伸手比了个八字。
“八百啊?”
“什么八百,八千!”
“哎呦,这得多有钱的人家啊。”
村里的大娘们正说得欢,夏志民早就开着拖拉机出了村口了。
“再检查一下东西都带齐了没有,这水你要带进去喝吗?”
夏清最后检查了笔袋,准考证、文具都在,拒绝了夏禾递过来的水杯,就准备进考场了。
第一场语文,九点到十一点半,夏禾考的很顺利,留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写作文,最后还剩十分钟,仔细复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和遗漏,至于阅读理解跟作文怎么评判就不在她的控制范围之内了。
铃声响起,监考老师收卷,确认试卷数量无误才打开教室门,考生们鱼贯而出,夏清收好笔袋悠闲走出考场。
下楼的时候碰到了同班同学,拉着她问了几道不确定的题目,夏清把自己的答案说了,对方听完就一脸崩溃的表情。
“我说的不一定是正确答案,而且考都考了,也改变不了什么,不要因为这一门影响到下午的考试。”
对方强颜欢笑的点头,“我知道,不过应该是我错了,当时两个答案不确定。”
本来有百分之五十的正确率,一旦选择错误就是零。
班主任也在校门口,看到本班的学生会问几句或者说几句安慰的话,夏清出来的晚,班主任见到她挺高兴,问她考的怎么样。
夏清实话实说,“还行,检查了一遍没有写错的。”
班主任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到目前为止,夏清是班里第一个敢肯定自己没有答错的同学。
“那就好,下午数学好好考,中午最好休息一下,你是怎么安排的?有地方休息吗?”
“我家里人都来了。”
夏清指了指外面,隔着门她就看到她爸和姐妹们在路边等她呢。
“那就好,赶紧去吃饭吧,别让家里等急了。”
班主任是教过夏禾的,夏琳夏雯虽然没教过,但学校就这么大,学习好的同学老师们都认识,特别是夏家姐妹,实实在在的令人吃惊,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文化、见识都是一般,怎么就能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呢?难不成夏家的祖坟风水好?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时间跨度较大,文章内容秉持着张弛有度的原则,有紧有松,按照我平时的习惯,不大习惯拖沓,但在这篇文里也尽量学习如何细致化的描写。
接下来只要时间允许会多更的,感谢大家支持,评论的宝宝们有红包回馈哦,爱你们,么么哒~
第13章
三天所有科目考下来,夏清感觉还不错,结束后被班主任拉到办公室对了所有科目的答案,保守估了七百二十分左右。
班主任拿着这个估分成绩很高兴,脸上的笑容完全发自肺腑,“这个成绩稳了,不管哪个大学都能上,过几天就要回校填志愿了,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去年省状元考了七百二十九分,今年相差不会太大,夏清的这个成绩,全省都能排进前十,跟几次模拟考试只有几分的出入,有生之年能教到一个这么优秀的学生,班主任感到非常荣耀,尽管这个成绩绝大部分是因为夏清自己的努力而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