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再次安静下来,过了不知多久,才听到刘雪似乎应了一声。
第二天上午,许青青正在院子里喂鸡时,忽然听到敲门声。
村里人一个个嗓门大得很,往往人还没到门口,声音就先到了,压根没有会敲门的人。
许青青带着疑惑打开门,就看到站在外面的刘雪。
有那么一瞬间,许青青还有点怀疑,她是不是又来找茬的,不过看到她脸上的表情,又觉得不像。
不论如何,上门就是客,许青青还是先退开一步道:“请进。”
刘雪踏进院子里后,举着手里的东西道:“我是来跟你道歉的,我不该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乱说话,对不起!”
对于她的到来,许青青心里瞬间闪过很多想法,但还真没想到她竟然是过来道歉的,毕竟昨天已经说过对不起。
“没关系,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你别放在心上,东西就算了,你自己留着吧。”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见她还来道两次歉,许青青语气不自觉放柔。
刘雪听到她温柔地声音,想到她比家里的妹妹年纪还小,可妹妹还在爸妈怀里撒娇时,她却已经早早失去父母,心里越发内疚起来。
“不是什么好东西,你收下吧。”刘雪说完,把东西往她怀里一塞就跑了。
许青青下意识想追上去把东西还给她,结果发现她跑得比兔子还快。
“看来村里还确实挺锻炼人……”许青青觉得她刚到村里时肯定跑不了那么快,忍不住嘀咕。
前世今生加起来,许青青心理年龄也有二十多岁了,基本的情商还是有的,转头就告诉刘婶子、二狗娘她们,刘雪拿礼物上门道歉的事。
“这还差不多。”
村里的大娘婶子们听到她的话,这才满意,接下来倒是没再去排斥那几个知青。
许青青知道知青们手上也不宽裕,见刘雪送过来的都是饼干、糕点等估计她自己都舍不得吃的东西,转头也送了些吃食还回去。
有句话叫不打不相识,这么一来二去的,双方倒是渐渐交上朋友。
许青青在村里其实没什么娱乐,和知青们相熟后,偶尔跟他们一起看看书,听他们吹口琴、吹笛子倒也挺有趣。
其实有时候,许青青还挺佩服这些知青,白天要干活,精神娱乐却依旧没放下,而且每个人都算得上有才艺,尤其是刘雪,口琴吹得是真好听。
许青青开始往知青院跑后,带得村里的孩子们也跟着往这边跑,知青院里难得有那么热闹的时候,他们对孩子们倒是大方,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西都愿意拿出来招待。
“谢谢哥哥姐姐。”
“你们村的孩子还真有礼貌。”夏红梅不由道。
许青青还没来得及说话,狗蛋先仰起头道:“都是青青姐姐教我们的!”
“吃你的吧。”许青青轻点一下他的额头。
这段时间下来,知青们对她愈发了解,这才知道,别看她才十四,其实都已经读高三了,要不是高考暂停,说不定都是大学生了。
而且她还不光自己学习,只要她在村里时,就会教孩子们念书。之前跟她学习那批孩子,不说别的,至少常见的字能认能写,会念不少课文不少诗,基本的算数都没问题,知青们得知这些后,对她才叫佩服呢。
孩子们吃吃喝喝时,夏红梅忍不住问许青青,他们有空时,可不可以也去给孩子们上课。
“可以啊。”这是好事,许青青自然不会拒绝。
对于家长还说,最重要的就是家里的孩子,随着知青和许青青关系融洽,家里的孩子又没少过去玩,村里人对知青们的态度也重新亲切起来。
大队长对此,倒是乐见其成,毕竟周围几个大队,知青和本地人不和闹出来的矛盾他每次去公社开会都有所耳闻,这么一对比起来,显然还是他们村这种状态比较好。
转眼间就到了秋收的季节,许青青收到了沈康平的回信。
对于他恢复的情况,双方已经是心照不宣。
见他还是坚持把在部队省下来的吃食和津贴寄回来,许青青摇头的同时,脸上却忍不住露出笑容。
秋收是一年最忙得季节,许青青回完信后,也加入了秋收的劳动中。
当然,下地是不可能下地的,即便她愿意,村里人也不让,还有被村里人洗脑后,同样觉得她身体不好的知青们也不让。
许青青于是只能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后勤的活,每天和胡老太太一起,煮点绿豆汤熬点凉茶什么的给他们送过去。
“是不是累了?要不我帮你割一会?”
这天下午,给大家送完凉茶后,许青青蹲在田边,看到刘雪有点累地锤腿,不由提议。
她们两年纪差得不大,闹过之前那件事后,反而成为了朋友,如今许青青还在跟她学口琴。
“我不累!”刘雪听到她的话,瞬间精神起来,拿起镰刀割得飞快。
至于吗?
许青青心里无语,嘴上却赶紧道:“好了,我不帮忙,你慢点割。”
明明她穿过来以后,除了偶尔的小感冒,连大病都没生过,偏偏大家却认死了她身体不好,好像她只要一下地就会怎么样似的,连这几个知青都被村里人传染了。
许青青心里很是无语,只能揪着田边的狗尾巴草编兔子玩。
她一只兔子还没编完,表姑婆忽然找过来:“青青啊,你那还有退烧药吗?小四上午突然发烧了,这会还没退。”
之前大队长家的小孙子突然半夜发高烧,卫生所的赤脚医生一时半会也降不下来,还是许青青听到动静后,怕孩子烧出什么问题来,赶紧在外卖上买了点退烧药给孩子用上,把烧给退下来。
许青青说药是她之前在县里某次发烧时剩下的,大家也没怀疑,大队长一家更是对她感激得不行,大队长媳妇更是直接杀了一只鸡谢她。
听到表姑婆的话,许青青立刻丢掉编了一半的兔子站起来:“还有,我这就去家里拿。”
退烧药也不是随便吃的,许青青拿着药来到表姑婆家,摸了摸小四头上的温度,感觉到烫手后,这才敢给他吃。
小孩的退烧药,口感多少带一点甜,原本蔫蔫的小四喝完药后,竟然张开眼来:“青青姐姐,药好甜啊,我还想吃……”
“你这小子,想吃甜的就快点好起来,到时候我请你喝糖水。”许青青哭笑不得道。
表姑婆看到孙子吃完药就精神不少,高兴得不行。
“青青啊,我杀鸡去,晚上在表姑婆这吃饭。”
许青青听到她的话,赶忙道:“不用了,胡奶奶说不定已经把饭做好了,您别客气。”
“那你直接拎一只鸡回去。”表姑婆于是道。
不论什么时候,对老百姓来说,看病都是难的,孩子发烧是件危险的事情,不看又不行,若是带到医院还不定要花多少钱,表姑婆自然不能白用她的药。
这会一家也就能养两只鸡,虽然说杀了还能再养,但养那么大也不容易,许青青当然不肯收。
然而,表姑婆别看年纪大了,动作却是很干脆利落,许青青拒绝的话刚说完,她已经拿着刀把鸡给杀了。
鸡杀都杀了,她又坚持要给,最终许青青劝着她留一半给小四和家里人补补身体,只收了半只鸡。
家里不缺半只鸡,许青青拎着鸡离开后,想想干脆去了知青院。
秋收实在很累人,忙了一天的知青们回来时,人都快累趴下。
不过,在看到许青青和她拿过来的半只鸡时,四个人瞬间就精神起来。
男知青们还克制一些,两个女知青直接冲向许青青:“哪来的鸡啊?”
许青青看她们两眼放光看着那半只鸡,恨不得扑上去生啃的模样,笑着道:“表姑婆给的谢礼,天热不耐放,你们赶紧做着吃吧。”
“啊!青青你太好了!”刘雪激动地叫起来,恨不得抱着她亲两口。
“行了,你们做饭吧,我回去了。”许青青起身道。
“别啊,留下来吃饭呗。”刘雪和夏红梅赶紧拉住她。
许青青道:“胡奶奶估计等我回家吃饭呢。”
“让王强跑一趟,要是已经做好了就说你不回去吃,要是还没做就让胡奶奶过来一起吃。”夏红梅道。
她话落,王强已经跑出去。
许青青见此,只能留下来。
吃鸡的话,熬汤是最补人的,不过这会大家都饿得狠了,也没功夫小火慢熬。
王强过去时,胡老太太已经用腊肠把饭蒸上了,不过菜还没炒。王强本来喊她过来一起吃饭,老太太不愿意凑热闹,所以没过来。
天黑的时候,知青院飘出诱人的香味,一道道菜很快上桌。
许青青拿来的半只鸡除了炖汤外,还切了一些鸡丝用辣椒炒了一盘,另外还有炒鸡蛋、炒白菜。
三菜一汤,有荤有素有蛋,对知青们来说,这已经是下乡后吃得最丰盛的一顿饭了。
知青们看着这一桌饭菜,心里都很感谢许青青,尤其是刘雪,想到刚来时对她的羡慕嫉妒,现在回忆起来只觉得想笑。
有些话说出来就没意思了,所以大家也都没说什么,只夏红梅和刘雪两个人轮流给许青青夹菜表示感谢。
“好了好了,我吃不完这么多的。”许青青看着碗里的鸡腿、鸡肉、鸡蛋都快堆成小山,赶紧道。
夏红梅道:“你先吃,吃不完再说。”
知青们的口粮不富裕,难得他们吃顿好的,许青青哪愿意吃那么多,趁着两个女知青不注意赶紧分了点给她们后,这才端起碗吃起来。
夏红梅和刘雪见她用脸挡着碗,拿她没办法,这才开始吃饭。
说实话,知青们手艺只能算一般,不过大概是看他们吃得那么香,许青青便觉得,味道也还可以。
“你怎么吃那么慢?”刘雪本来还准备给她添点饭,结果他们一碗都吃完了,她碗里还有半碗多。
“你们干活辛苦了,多吃点,我是真不怎么饿。”刻意放慢吃饭速度的许青青道。
确定她真不用添饭后,几个知青才把剩下的饭瓜分掉。
“这鸡肉可真好吃。”
接下来,几个人吃饭的速度也慢下来,时不时说两句话。
对于许青青来说,鸡肉其实有点老,她反倒觉得原汁原味的鸡汤更好喝一些。
吃饱喝足后,一行人坐在院子里闲聊起来。
“……感觉下乡跟我当初想得一点也不一样。”
“是啊,当初谁不是带着一腔抱负,没想到却差点被地里的活给为难死。”
“哈哈哈哈,谁说不是呢,不怕你们笑话,刚开始干活那两天,累得我都恨不得偷偷回家去。”
“下乡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不过也没那么坏,尤其是认识了青青,还有村里的人后。”聊着聊着,刘雪看向旁边的许青青,语气感叹。
夏红梅闻言,忍不住笑起来:“是嘛?那是谁当初天天晚上躲在被子里哭,还念叨着想回家?”
刘雪闻言脸一红,随即就要抬手打她,夏红梅却是立刻躲在许青青背后。
许青青陪着她们闹了一会后,见天色不早了,想到她们明天还要上工,这才起身告辞。
“你们把碗洗了,我和红梅去送送青青。”刘雪说完,和夏红梅一人抱着许青青一只胳膊往外走。
等离开知青院有一段路后,许青青转头看向刘雪:“你是想送我还是不想洗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