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
求收藏嘞!求评论嘞!求点击嘞!
第五章 草帽饼
炼好了猪油,林慧娘将之盛到了一个碗里,她舀了一瓢面粉倒在一个小盆里,往里加了适量的温水和盐,和成稍硬一些的面团后,放到一旁饧着。
饧面饼的这一会儿,她又去和油饼。将面放在另一个小盆内,同样是加适量的盐,只是这次没用加水,而是加了一些炼好的猪油拌成了软酥。
在等着面团饧好的时间里,她去把荠菜择了择,等面团饧好了,她将饧好的面团搓成条,揪成不大的面剂,又用手按了一下,之后用擀面杖擀成长方形的薄片,然后把软油酥均匀抹上去。
抹好之后,她两只手拿住上端横头,一反一正地反复折叠到头为止,抻长后再从左向右翻过来面朝上,再从左向右盘起,直到饼剂呈草帽状,盘好之后,她把饼剂放到一旁饧着。
饧好之后,林慧娘把饼剂翻过来,稍微按了一下之后,用擀面杖擀成了圆饼。
所有的饼剂都擀好之后,她去点火,这个时代根本没有用来烙饼煎东西的平底锅,她只能将就着用,不过好在她在老乡家里用过这种土灶烙饼,知道用土灶烙饼、炸丸子的重点在于控制好火候。
她把锅烧七至八成热时,先刷了一层油,然后把饼小心翼翼地托下锅,之后便开始烙饼了。
期间她一个人两边跑,怕灶膛里没柴火了,她不时往里面添上两根,还要给饼翻面,直到饼两面出金黄色、呈丁字形花时,她才把烙好的这一张饼从锅铲铲出来。
她刚把饼盛出来,转头就见门口趴着门框的几个人:上到最大的林康,下到最小的林安,再加上一个林丽娘,三个人还按着个头儿排好了顺序,个头最矮的林安在最下面。
见林慧娘发现了,林康尴尬地摸摸鼻子,生硬地转移话题:“大丫头,这个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草帽饼了吗?好香啊!”
林慧娘无奈地点点头,“对,三哥,你不嫌烫的话就先把这个拿出去分着吃了吧,其他的很快就好。”
林康就等她这句话,他高兴地应着,也不嫌烫,大手拿着就出去了,林慧娘在厨房里还听得到他兴高采烈的声音:“来来来,二丫小弟,咱们分着吃了!”
她听着,嘴角微微扬了起来,她摇摇头,又往锅上刷了层油,把第二个饼剂也放到了锅里。
院子里,林康撕下一块,只是饼太过酥脆,他刚开始撕,就有外面那一层焦皮儿往下掉,等他把这一块撕下来,地上已经落了细细的一层,林丽娘姐弟俩看着满脸的心疼。
“二丫,先给你,慢着点儿哈,烫。”林康把撕下来的这一块递给了林丽娘,又撕了一块递给林安,然后他才挑着一边儿咬了一大口。
“唔!”饼太烫,烫的林康一张英气的脸都狰狞了。他斯哈斯哈地吸着气,嘴里那一块终于没那么烫了。
他这副糗样看得林安姐弟俩笑了起来。
不过烫归烫,却是真香真好吃啊!林康脸上的狰狞褪去,换上了享受。
他家父母都在,父亲又时常回到山上去打,而他家里又只有他一个人,因此他家里要比林慧娘家过的舒服多了,但即便如此,他长这么大,也还从未吃过这么香、这么好吃的饼。
三人分吃着一张饼,很快便吃完了,末了,林安和林丽娘两人还珍惜地舔了舔手指上沾上的油,林康则是溜进了厨房,对林慧娘道:“大丫头,我觉得你这个饼肯定会有很多人来买的!明天咱们便去吗?”
林慧娘一边烙饼一边回他:“能尽快便尽快。三哥,你再跟我说说,咱们去卖东西,去哪儿较好,还有要交什么钱吗?”
“钱是要交的,可以选择每天交一次,一次十钱,也可以半个月交一次,一次一百五十,去哪儿卖的话,我觉得镇上就挺好的,离家也近一点。”林康说着,眼睛却是巴巴地盯着林慧娘的动作,他咽了咽口水,催促道:“大丫头,好没好啊?”
林慧娘好笑道:“急什么,好了也不给你们吃,等一会儿我煮了汤,大家一起吃。”
听林慧娘这么说,林康只能蔫蔫的应了一声。
他转身要出去,却被林慧娘叫住给自己烧火,她不时便说上一句“火小点儿”,或者是“再添几根柴”,把头一次干这活儿的林康折腾得满头大汗。
几张饼都烙好了,林慧娘快刀把洗好的荠菜切碎,然后趁着油锅加点盐翻炒几下,便往锅里加上了水。
她把林康叫起来,“我来吧,三哥,你拿几张饼给爷爷大伯他们送去,等你回来咱们就能吃饭了。”
林康应了一声,拿上几张饼快速地走了。
等他回来,正好赶上吃饭。
钱氏扶着大肚子小心地从屋里出来,看到刚进院子的林康便笑着招呼道:“康子来了?”
“哎,二嫂你慢点儿。”林康跟在钱氏身边,他是男人,不好跟钱氏接触,只能微微张开双手,随时防备着意外发生。
两人走进厨房,钱氏又笑着问林慧娘:“大妹,我在屋里便闻着味儿了,你这是弄得什么啊,这么香?”
“嫂子,我烙的草帽饼,饼很酥,你吃的时候小心点儿,我去给咱娘送去。”她说着,拿了一张饼,又端了一只盛了荠菜汤的碗给赵氏送去,厨屋里,林康帮几人把碗都端过来,他又去拿了筷子,来不及坐下便端起自己的碗喝了一口。
赵氏卧房内,林慧娘把碗放到炕桌上,将饼放到了搭在碗沿上的筷子上,转身去扶赵氏起来,“娘,过两天我预备和三哥一起去镇上卖这个饼,赚了钱便给你请个大夫。”赵氏现在作为一家之主,她还是要跟赵氏说一下自己的打算才好。
赵氏咳嗽几声,说道:“给我请什么大夫,你给我抓点药就行了。钱给你嫂子留着,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生,就是我这一把老骨头给你们帮不上忙。”
“娘,大夫是必须要请的,只有你身体好了,才能帮嫂子带带孩子、也帮帮我操劳一下家务不是?”她说着,给赵氏递了毛巾擦手,看赵氏开始吃了,她才端着盆子出去。
------题外话------
更新时间暂定早8点05,有看的的话,出来冒个泡鸭
第六章 开张
吃过饭,林康便带了三张饼回家去了,林慧娘则是准备摆摊要用的东西。
首要的面粉,她已经跟林康说过了,林康当即拍着胸膛同意了。除此之外还有柴火,家里柴火也不太多了,这个要等林康再回来,他们一起去山脚捡树枝。
她准备用荠菜汤配着草帽饼一起卖,这便需要两口锅了,只是林家只有一口大铁锅,十分不方便携带,林慧娘本来盘算着再买两口小锅,只是她刚到这个世界,还有太多不清楚不了解的东西,得先问问林康才行。
林慧娘暂定的计划是后天开始卖饼,如果顺利,今天一下午便能准备好,那便从明天开始,反正她家里是急着用钱的,早一天便能多赚一天的钱。
林康从家里回来后,兄妹二人便带上工具去捡树枝了,至于两个小孩儿,则被她留在了家里,虽然他们两个也能帮上忙,但家里一个将要临产的孕妇,一个卧病在床的妇人,没有个人在家里看着她实在不放心。
大林村临着一座名叫怀阳的山,怀阳山并不高大,但是山上却有很多树木,有乔木也有灌木,村里人每年冬天缺了柴火,都会到山上来捡一些干枯的树枝,或者是砍一些低矮的小树,大家都不多砍,因此山上的生态还没怎么破坏。
林慧娘一边跟着林康往怀阳山走,一边聊着天,多是林慧娘在跟林康问一些这个时代的问题,好在原主本身便很少出去大林村,对于林慧娘的问题,林康也没生疑,他只当妹妹是太担心。
山脚下的树枝已经被旁人捡了个一干二净,兄妹二人只好往上走。两人往上走了没多远,地上便是随处可见的树枝,两人当即便停下来,开始捡树枝。
两人忙活了大半个下午,才把树枝捆在了一起,被林康背着,二人一边往回走林康一边说道:“等卖的钱多了,大丫头你就去买些碳来用,用着比树枝方便多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买碳也需要钱啊。”说着,林慧娘叹了口气,“对了哥,我想买两口小一点儿的锅,有卖的吗?”
“摆摊用吗?”见林慧娘点头,林康说道:“我也不太清楚,改天我带你一起去看看,暂时就先用着我家的,我家里正好多一口,另一口去借大伯家的,他们家也有两口锅呢。”
林慧娘想了想,同意了林康的话。主要是先不说钱,就是她现去买,也不一定就有卖的,有倒好了,若是没有,得师傅现打又得等上几天才行。
两人下了山,把柴火在厨房里放好,便去林大雄家里借锅了。
炊具和原料准备妥当,就剩怎么把这些东西带到镇上去了,对此,林康慷慨献出了自家的驴车。虽然占地面积大了些,但林慧娘只好先将就着用,不然她也不知道要怎么做。
第二天天还未亮,林慧娘就爬了起来,她先给家人做好了饭闷在锅里,等林康来了,便一起赶着驴车往镇上去了。
他们到的早,街上还没有几家摊子,但是林慧娘知道有些人会占个固定地方,他们问了问其他人,最后在靠近角落的一个位置停了下来。
两人支好锅,林慧娘便开始和面了。
这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室外天冷,饧面用的时间更长,林慧娘早早便开始把和好的面放到一旁饧着,见着不远处卖包子的大叔已经开始上锅蒸了,林慧娘便让林康开始点火。
饼好熟,野菜汤难熟,先烧着水,等一会儿有人来了,汤正好可以喝。
野菜汤烧着,林慧娘见面也饧得差不多了,便开始烙饼。
这个小锅她操作着更方便,她便把烧汤的活儿交给了林康,自己一个人烙饼。
她先点着了火,略微烧了一会儿,等锅热了,她往锅里刷了一层薄薄的菜籽油,然后把一个饼剂子放了进去。
过上一小会儿,她便给饼翻个个儿,随着饼越来越熟,勾人的香味也渐渐地传了出去,就连那个卖包子的大叔闻到,也不由得过来买了一张饼。
街上的行人闻到这香喷喷的味道,不免有停下来问上一问的:“小姑娘,你这饼怎么卖的?”
“整张饼五钱一张,若是切开只要一块的话,便是一钱一块,大叔,您要什么样的?”林慧娘笑着问道。
五钱不贵,素馅的包子一个还一钱呢,不过这饼看着就很大,闻着还这么香,五钱也不算贵。男人想着,看了看林慧娘比划的一块,他皱着眉想了会儿,最后发现还是整张饼要实惠一点,便要了一整张,“你这饼看着怪稀奇的。”他还从来没见过这种长得跟个帽子似的饼。
闻言,林慧娘笑道:“这饼叫草帽饼,您看是不是像个草帽子?”她一边说着,一边把包好的饼递给男人,“大叔,我这儿还有热腾腾的野菜汤,只要一钱一碗,您要不要来一碗暖暖身子?”她看了看男人的打扮,又推销道。
男人是去做工的,顶着料峭寒风从家里出来,身上也不热乎了,听了林慧娘的话,他点点头,又了一碗汤。
他付了钱,林康连忙盛好一碗汤递给他,他就守着驴车开始吃了。
这饼一吃进嘴里,男人就满足地喟叹一声,他本来以为闻着就够香的了,没想到吃起来更香!而且隐约还有点荤香,这荤香可是要比菜籽油要香得多,男人也顾不得烫,大口地吃了起来,时不时再端起碗喝上一口热汤,一口热汤下肚,他整个人便暖了起来。
有人看到他吃的这么香,便也跟林慧娘卖饼,这会儿人多,她忙着烙饼,林康便接过来了收钱的活儿,一张饼新出锅,林慧娘便切开了分给了几个只要一块的人。
这草帽饼看着一张挺大的,但其实却不是实的,看着一块便能吃饱,其实撑不到下顿饭便饿了。林慧娘知道这一点,其他人可不知道,有觉得自己饭量大的买了一张,觉得自己饭量小的就只买了一块。在就地吃起了饼的客人的宣传下,来买的人更多了,兄妹俩忙活的热火朝天,在这初春的清晨硬是忙出了一头的汗。
------题外话------
求收藏求评论
第七章 免费劳力(捉虫)
第一天出摊,林慧娘和林康兄妹俩早早地便收摊了。
生意太好,以至于他们带来的面粉和野菜全都用完了,两人实在是没料想到生意会这么好,便只能先跟排着队却没能买的上饼的人道了歉,并保证明日一定会来,这些人才陆陆续续地散了。
“大丫头,生意可真好啊!”林康抹了把额上的汗,憨笑着对林慧娘说道。
林慧娘点点头,把装铜钱的袋子往林康面前送了送,“三哥,咱们先数数钱,若是钱多,一会儿便先去买面粉,明日要多带些才行。”
林康点点头,兄妹二人便埋头数钱。
铜板看着多,其实数额并没有太多,兄妹二人数完,把各自的数字加到一起,便得出了总额来:他们这一会儿一共卖了两百一十五钱。
“居然有两百!”林康讷讷道。
林慧娘在记忆里搜索了一番面粉的价钱,最后得出这些钱可以买不少的面粉,遂满意点头,她把钱袋子系好,对林康道:“三哥,咱们收拾一下去买面粉。”
“好嘞!”林康应了一声,和林慧娘一起把东西收拾好,驾着驴车去找面粉铺子了。
林康带着林慧娘去了一家相对来说物美价廉的面粉铺子,这家铺子面粉二十钱一斤,林慧娘便先买了十斤,卖的钱就只剩下十五了,她又让林康带着去卖炊具的铺子去看了看。
铺子里是有小一点儿的锅买的,她问了问,一口要五十钱,也不算太贵,就是她现在没钱了,得再攒上两天的才行。
两人从铺子里出来,又去买了些油盐之类的东西,便回去了。
驴车先去了林家,林康帮着林慧娘把面粉卸下来,林丽娘姐弟俩已经先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姐姐!三哥!”
跟在后面的钱氏笑着问道:“卖得怎么样?”
“二嫂,你是不知道,来买的人是真多啊!我们是因为带去的面粉不够,才回来的这么早的,今天一共卖了两百钱,大丫头多买了面粉,明天肯定能卖的更多!”林康兴奋地说着,手舞足蹈的得意劲儿把其他人也感染到了,林安崇拜地看着他,还跟着蹦蹦跳跳的。
较为内敛的林丽娘则是孺慕地看着林慧娘,钱氏说道:“辛苦大妹了。”
林慧娘摇摇头,问了问几人今天的情况,得知一切都好,便又和林康继续往下搬东西。
午饭林康还在在林家吃的,吃完后,他才赶着车回家,林慧娘则是带上了林安,一起去地里割荠菜。
她昨天上午割了很多,把自家田里的差不多都割完了,想起昨天又在山脚下看到,她今天便带着林安去了怀阳山。
林慧娘先教着林安辨认荠菜,她看了一会儿,便对林安说了一声自己上山去捡树枝了。昨天虽然带回去的不少,但今天上午用的也不少,还是要补充些才好。
她上了山,到昨天两人捡到的地方接着捡,怀里抱不下了,便先放到地上,地上的树枝多,没多久就多出了一小堆一小堆的树枝。
林慧娘专注地捡着树枝,她怀里很快又满了,她把怀里的树枝放到地上,站起来抻了个懒腰。弯腰的时间长了,浑身腰酸背痛的,她转了转腰胯,又把手捏成拳绕到背后捶着腰。
“爷,山下的村子就是大林村了,据说此次科举很有把握中进士的林解元,便是大林村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