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知青时代[空间]_分节阅读_第5节
小说作者:酥肉曲奇   内容大小:312 KB  下载:穿越之知青时代[空间]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06-20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但目前,知青们对滑头的大队长以及贫穷的旮沓屯还没有很深的认识。

  他们看着属于自己的小袋口粮,便单纯以为秋收后新的粮食立刻就会分发下来,总不会饿到肚子。

  此时,大家对未来还是抱有幻想与希望的。

  知青到来的第一天不用上工,算是自由时间,所有人拎着行李各归各去整理未来居住的地方,陶湘也跟着独眼阿婆回村尾对方家中。

  阿婆人看着瘦弱老迈,但出人意料劲大的很,陶湘的那只大编织行李袋她拎起来就走,好像完全不费事似的。

  就连她的孙女也主动抱起陶湘分到的那口袋荞麦,跟在奶奶后头走着,时不时好奇地抬头瞧一眼陶湘这个城里来的知青。

  旮沓屯里的村民更是爱凑热闹,好些跟在后头指着陶湘的衣服、样貌,甚至还有她的行李说些什么。

  陶湘都不甚在意,村里的路都是土路,风一吹满嘴都是沙尘,她只紧抿着唇一个劲往前走。

  阿婆姓陈,她的家在旮沓屯最末尾的大四合院里,青砖绿瓦的房子漂亮极了,可惜有一半都是废墟。

  这个四合院以前是个土地主的,被打下来以后塌了一大半,还剩下大半个正屋与厢房就分给了陈阿婆与另一户赵姓人家,所以难怪贫下中农能住上好房子。

  陈阿婆分到的是西厢,大房套小隔间的样式,地方倒是不大,但收拾得极为干净,当然里面的家具摆设也没几样,所以看着显得宽敞空荡。

  “就是这里了,女娃子,看看中不中意啊……”许是陶湘看堆满杂物的隔间时间有些长,陈阿婆心里有些忐忑,“要成,老婆子我马上就收拾出来。”

  小隔间不过四五平米大小,之前被当做贮藏室用来堆放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因此稍显凌乱与脏污,难怪陈阿婆会担心陶湘嫌弃看不上。

  但事实恰恰相反,陶湘中意极了。

  小隔间虽然面积狭小,但是它有扇开关完好的门,东西墙上还有两个小小的窗眼洞子,私密与通风都有了。

  虽说不那么亮堂,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买些蜡烛煤灯就行。

  陶湘当即就点了头:“成!”

  此话一出,住下的决定敲了案,陈阿婆面上泛出喜意,立刻带着独孙女开始着手收拾。

  也难怪她那么开心,知青住下来,家里是有一笔住宿费可以拿的,多少是个进项。

  陶湘也整理起自己的包袱,她把行李袋里的棉被、垫被趁着中午日头好拿到外面翻晒,铝箱里原身的秋冬衣服也见见光吹吹风,好一通忙活。

  见屋里没有像样的床椅家具,陶湘也懒得费力再去找大队长支生活费采买,直接自己掏了兜置办。

  好在旮沓屯里就近住着位木匠,半成品的家具都有,还一个赛一个的便宜。

  陶湘才使了两块钱便换到一张适合隔间尺寸的单人木板床与一副床头小型书桌椅,她又搜罗来一些报纸贴在落土的墙面。

  一顿饭的时间,小隔间里很快被布置得有模有样,看着干净利落了不少,勉强像是个人住的地方了。

  不同于陶湘的如鱼得水,其他知青却要愁恼许多,甚至还与当地的大队长社员等人发生了冲突。

  像陶湘这样千里迢迢辛辛苦苦自带被褥,还手头富裕阔绰的毕竟还是少数,有些什么都没准备的知青自然只能去找大队长,要求购买新床品等物,只是却被对方以没棉花票、布票为由拒绝了。

  “费那个钱做啥,屯子里谁家没有?我让他们拣新的给你们……”大队长打着哈哈,始终不肯松口,把来支钱的知青俱拒了个遍。

  至此,双方梁子虽没有结下,却都心存不满起来。

  陶湘不知道其他几位知青与屯子里人发生的矛盾,整理好住处的她正端着一只海碗坐在西厢房屋门口的板凳上吃得欢快。

  那袋分到的荞麦,包括蓝布包里吃剩下的食物陶湘都大方地交给了陈阿婆,作为未来一段时间里自己在陈家的口粮,对方欣然答应。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海碗里装着的是荞麦仁与红薯块简简单单煮成的杂粥,荞麦仁是陶湘的,红薯块是陈家的。

  但陶湘的这份尤其稠浓,最上面还盖着三个蒸软了的糖糍粑。

  婴儿巴掌那么大的糍粑上白糖化成了丝丝的糖浆水,虽没有陶家婶婶刚做出来时口感酥脆,但如今软了以后再吃,一入口便像是一块香浓的甜软糕,吃得人分外满足。

  同样捧着一碗稀粥的小女孩坐在不远处门槛上小心翼翼地瞧,她也不敢明目张胆眼巴巴地盯着,只是看一眼低头喝一口粥,看一眼低头喝一口粥这样,胆小又可怜的小动物模样。

  毕竟糖糍粑是知青陶湘才有得吃的殊荣,她是没份的。

  与其相比,同一个院里住着的赵家孩子们就要胆大放肆许多,站在边上直勾勾望着陶湘碗里的吃食,只差没有流着口水下手去捞了。

  “来……”注意到小女孩的陶湘将对方招到近处,主动夹给了她一块糍粑,“你叫什么名字啊?今年几岁了?”

  听到问话,陈家的小女孩却没有立即回答,只是睁着一双黑黢黢的大眼眨也不眨地看着陶湘摇了摇头。

  “她是个哑巴!”有个小男孩大声嘲笑了句,周围其他的孩子也轰然大笑起来,还唱起了拙劣编造的童谣。

  歌里的地方话音太浓,陶湘没有怎么听出来,但猜测应该是嘲讽陈家阿婆与小女孩两个人眼瞎哑巴的意思。

  赵家的大人们还在家里午休,没有人管教这些小孩,一个个的也不怕生人,皮上了天。

  陈阿婆在里屋听到动静拿着竹棒跑出来,虎着脸把他们都赶走了。

  这个老人给她残疾的孙女支起了一片天。

  “老恶婆出来了!”孩子们尖叫着一哄而散,行为无知又恶劣。

  小女孩也就是陈果果被陈阿婆领进屋子里,她既没难过也没伤心,像是习惯了这种遭遇,甚至还对着陶湘甜甜地笑了笑,让人看着不免怜惜心疼。

  吃完饭后,陈阿婆拿着碗去洗了,陶湘则坐着晒太阳消食,屯子里突然响起了一阵阵尖锐的哨声,社员们要开始上工了。

  陶湘看了眼手表,恰巧一点过半。

  旁边正屋里的赵家人拿着锄头、苗篮等物也出来准备下地了,那是一对其貌不扬的中年夫妻。

  男人比较沉默寡言,而女人就显得十分泼辣,不好相与。

  她瞪着一双精光闪烁的眼睛,夸张地上下打量着陶湘,那目光令人不适,好在他们很快就走了。

  陈阿婆与果果也是要去田里做农活的,在乡下小至五岁小孩,大到八十岁老人,只要是下地干活,都有工分可分,就多点少点的事。

  陈家条件差得很,所以果果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着陈阿婆下地,现在也算是个熟练工了。

  不像赵家的四个孩子,最大的十二三岁,还整天撵猫逗狗,不做什么正事。

  西厢里两个原住民一走,便只剩下陶湘一个暂时没钥匙的外来户看门,赵家的孩子们也不知都跑去哪里疯了,屋门关得严严实实。

  感觉没什么好玩的陶湘无聊极了,吃饱喝足后困顿又上头,她便打算收拾了外面晾晒的被褥回房去铺着休息,饱饱地睡个午觉后再说。

  恰巧外面的风忽然大了起来,飘飞的云遮住了太阳,天气一下子变得阴阴的,有种秋意盎然的凉爽,也带着一丝平原地区少有的潮气。

  见再晒下去也晒不到什么阳光,陶湘赶紧抱着院子里晾衣绳上的铺盖回了自己的小隔间。

  这些都是陶家婶婶给陶湘准备的新被盖,从店里买回来以后就及时将被套等都拆洗晾晒过,此时上头还弥漫着一股干净暖洋的皂香。

  光秃秃的单人木板床很快被陶湘铺上厚实的柔软织物,齐整且舒适。

  她又将洗干净的蓝色碎花布包敞开成整块布盖在狭小的书桌上,大小合适,看着也顺眼多了。

  只是隔间到底还是面积太小,给人收纳的地方有限,陶湘只能紧着外人看不见的床底下塞。

  不着急穿的秋衣冬袄依旧放回铝箱里置在床下,其他热水壶、搪瓷杯、洗脸盆却都要拿到面上来,这些都是每天要用的。

  除此以外,陶湘发现陶家婶婶还给她准备了诸如雪花膏、万金油和牙膏牙刷木梳等物,就连女儿家用的月事带和草纸也给带了一些,实在不是一句体贴可以称道的。

  小东西杂而乱,陶湘已经没地方摆放了,只能姑且先一股脑儿丢在书桌上。

  她想着等一会儿陈家祖孙俩回来以后,自己就去找木匠再订做两个收纳箱,还有小鞋柜也要来一个,到时候统统放在床底下,既不占地方,瞧着也清爽……

  陶湘心里一边盘算着事,一边去关屋门准备睡觉。

  但就在她站在西厢门口预备关时,四合院里忽然进来了一堆人,正是中午时分开的那五个知青。

  作者有话要说:  目前知青这篇的存稿已经都用完了,现在是每天写每天发,因为要上班嘛,所以日更三千还是有困难的,可能偶尔会断更一天这样子……

  放心好了,会评论区请假的,预计就是每天的凌晨更新。。

  大家可以先收藏养肥,我周末是会多存点的~~~

  然后emmm^评论也好少哦,是我写的不好看吗??

  崽崽们对于本文有任何建议都可以及时告诉我哦,这样可以方便进行调整吖~~

第七章

  如今大队长拿捏着大家的安家费不肯放,日子眼见即将过得捉襟见肘不说,以后也肯定难熬。

  知青们越想越窝火,决心联合起来抗争,所以特意来找陶湘一起。

  “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属于大家的东西必须要争取!”一个女知青说得义愤填膺,其他人也立即高声附和起来。

  陶湘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情,看其他人同仇敌忾的模样,她心中隐隐觉得十分不妥,知青们就这么贸贸然冲过去对上大队长,怕是会吃亏。

  眼见众人情绪愈来愈激动,恨不得下一刻就去找大队长对峙,陶湘连忙安抚阻止道:“有什么话好好说,咱们先商量商量……”

  听了陶湘的话,场面变得有些安静下来,但很快有人反驳道:“还有什么好商量的?安家费本来就是给我们下乡帮助建设农村的知青的,当然要拿回到我们自己的手里来!”

  “没错,就是这个理!”这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中,稍熄的气氛轰得一下被点燃了。

  故意与陶湘唱反调的便是那位“娇小姐”黄自如,陶湘见状唇角一抿,果然是早上的时候得罪了人家。

  光她一个倒也不要紧,可其他人的情绪也被煽动起来,这就麻烦了。

  知青们在说到旮沓屯与自称的时候总喜欢用“他们”“我们”这样撇开关系的词汇,潜意识里带着隐隐在上的优越感,觉得就算闹掰了也没有什么,农村人与城里人素来不是一条道上的。

  他们认为自己可是知青,是国家与主席委以重任的知识青年,与大字不识一个的泥腿子可有着天壤之别,完成建设农村任务后就要返城继续过城里人日子的。

  这种观念在第一批下乡知青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陶湘相处时自然察觉得到,可笑愚昧之余,不免觉得担心。

  她对旧时代这场旷日持久的下乡运动可没什么底气,自然不同其它知青们那样乐观无知。

  在陶湘上辈子那么一丁点对知青的认知里,六七十年代的返城可不是那么好返的,背井离乡呆在贫困农村里熬上二三十年到运动结束的例子比比皆是,现在就得罪落户乡里有权势的人可不是什么好主意。

  因着陶湘不同意立即去找大队长讨要安家费,双方一下子僵持在那,大家都不理解同在知青阵营,为什么陶湘竟然就能一点没有集体意识,拖后腿得厉害。

  就在这时,屯里有一群玩耍的小孩跑过四合院,见着新来的知青们都站在院子里似是在吵架,连忙好奇地围拢过来围观。

  几个人都要脸面,当着屯里外人的面也不好再争执,没好气地各自转开身。

  两个男知青见西厢的门开着,半劝半拉着将四个女知青哄进屋子,准备六个人寻个安静的地方坐着再好好商议商议。

  四合院外的小孩们也都鬼精,见知青们背着他们说话,眼珠子轱辘一转,便风也似的一股脑跑去屯里找大人打小报告了。

  一进西厢屋里,大家便看见左手边门没关的小隔间敞亮着,这个时候也没隐私不隐私,径直就站在门口看着。

  只见里头家具崭新,被褥松软,更醒目的是在小桌上那一盆齐全的家什物事,活脱脱一个讲究的闺阁小姐房间,这些显然都是陶湘的。

  想想自己还在为了一条被子争来争去跑断腿,别人却舒舒服服什么都准备好了,知青们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黄自如更是嘲讽道:“难怪你不加入我们,原来是看不上啊!”

  这话就相当于把陶湘放在了知青们的对立面,简直诛心之言。

  偏偏其他人看陶湘的眼神都变了,显然是听了进去,也觉得如此。

  被误会的陶湘饶是脾气再好,此时面上也淡了下来:“这些都是我辛辛苦苦带过来的,你与其嫉妒,不如写份信让你爹妈寄过来,也省得在我这说些阴阳怪气的话……”

  “你说谁嫉妒?”黄自如怒气冲冲地瞪大了眼,“你以为谁都像你似的,活像个资本主义家小姐的作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6页  当前第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知青时代[空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