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二嫂,我知道了。”
等钱娟走了之后,白露拿出一个苹果,切了四分之一给四毛,让他坐在小凳子上自己吃:“有什么事情要叫小姑,知道吗?”
四毛脆生生的道:“知道。”
然后白露在一边整理今天的食物。其实也没有什么食物,就番薯藤,因为现在是番薯丰收的季节,所以队里允许大家摘番薯藤吃。其实番薯藤炒着挺好吃的,但前提是料够,昨天方亚芬做的就不怎么样,不舍得放油。
还有几个土豆,土豆是5月底丰收的时候存着的,就种在王家后面的地基地里,农村人的地基都挺大的。土豆保存的比较干,所以没有发芽,可以吃。
还有野菜干,萝卜干,大白菜。萝卜干是秋萝卜晒干的,因为新鲜的萝卜不好保存。白菜是后面种植着的。
王家的这块地基地不大,因为地基都造了房子,所以那么小的一块地,种了好几种东西,每个量不多,胜在种类。
就这些东西,白露就想好了做法。她从单身公寓里拿出一瓶油,是小瓶的橄榄油750毫升的,她倒了一些到碗里,然后又藏到行李包里。王家的人不会翻她的行李包,这个比较放心。
中午,等王家人下工的时候,看到钱娟在院子里晒太阳,白露在给四毛讲故事,一阵阵的香味从堂屋里传出。
“今天的菜好像特别香。”王有进道。
陈荷花怼了句:“小妹回来了你高兴,所以吃什么都是香的。”这话说的好。
王有进嘿嘿的笑。
一干人洗了手进堂屋,菜已经在桌子上摆好了。野菜蛋花汤(鸡蛋是今天从鸡窝里捡的)、酸溜土豆丝、蒜蓉番薯藤、醋溜白菜羹。
菜还是那些菜、饭也还是番薯粥,但是闻起来的味道怎么就那么不同呢?
方亚芬道:“这不是老二媳妇的厨艺。”吃一口就知道了。
钱娟道:“这是露露做的。”
“露露?”
所有人惊呆的看着白露。
白露道:“我昨儿吃了你们煮的东西,我觉得还是我的厨艺稍微好一些,所以今天就下厨了。”
陈荷花道:“何止是好一些,分明是好很多了,咱们家里就我的厨艺最差。”她这话是实话,她这人就是不会吃亏的主,在娘家的时候她就经常偷懒,所以怀孕那会儿,家里的厨房交给她了,大家吃的苦不堪言。
方亚芬道:“的确是好,那以后做饭这事情就交给你了。”做饭不是苦力活,闺女在家里做饭也挺好的,免得人家说闺女是懒女孩。方亚芬这么说着,还把橱柜的钥匙给了白露,“要什么自己拿。”给闺女和给儿媳妇是不同的,闺女偷吃她也愿意,儿媳妇偷吃就滚回娘家。
“嗯,好。”白露接了钥匙,“娘,我听人家说,队里每户人家的猪和鸡鸭都有数量规定的,是这样的吗?”
方亚芬道:“猪是任务猪,大队里打了证明去养猪厂领任务猪,养了猪有粮食补贴,如果猪的重量超过规定的重量,那么就有猪肉补贴,鸡鸭一户人家只有两只,都是归自己的。咱们家的母鸡每天能下两个蛋,偶尔只有一个。所以这鸡蛋就给大家补补身子,存不下来。”
白露道:“那如果分家是不是大哥和二哥家都可以养猪和鸡鸭了?”
第10章
王家人一愣,这不是猪鸭的问题,而是哪有孩子年纪轻轻就分家的?方亚芬道:“就算分家也得到你和有望都结婚了,还得等上十年。”有望才13岁呢。
白露叹气:“可是如果分家,每天就多4个蛋了,也就是说,我们要少吃10年的每天四个蛋。”作为现代人,她是赞成分家的,分家之后王大桥夫妻能轻松很多,而且分家的好处可明显了。不过她也只是感叹一下,她可没有一来就特意让王家分家的意思。
可她这一感叹,把王家人都惊呆了,这样的事情大家从来没有想过。
“每天4个鸡蛋,10年的话是几个?”方亚芬问。
白露道:“如果按照8个一斤,等于是1800斤左右。妈,供销社收蛋多少一斤?”
方亚芬道:“收4毛一斤。”
白露道:“那1800斤等于720块,好多钱。10年720块,一年等于72块了。”
听她这么一分析,王家人傻眼了,他们从来没有算过这种账,也没有想过可以这样。毕竟现在父母在不分家,都是这样的,可是……听到白露的算法,他们还是被这笔钱心动了。但不是他们贪心,而是如果分家,这笔钱就可以属于他们的了,这是不争不抢的钱,干干净净的钱。
陈荷花道:“现在分家也太早了吧?”她现在是不想分家的,他们家男人虽然能干活,但是她不怎么愿意干活的,一天一只能拿个四五个工分,在妇女里算是少的人,人家有时候半大的孩子都能拿这个工分,而且分家了回来还要做饭捡柴等等,不得累死?再说四毛谁带?
钱娟也不想分家的,她现在怀孕了,如果分家的话,谁来帮她?等以后孩子出生了,又怎么办?
王有进和王有希都是孝顺的,也是不想分家的,但是……这笔钱他们也心动。
王大桥和方亚芬……想分家了。这估计还是第一户父母想分家了,孩子不想分家的。
方亚芬道:“你妹说的也对,这一年72块钱呢,难道你们不想要?还不包括猪肉的补贴了,你们不想吃肉了?”
陈荷花道:“想,但是不想离开妈。”
钱娟道:“我们还要孝顺妈。”这个内向不会拍马屁的儿媳妇,第一次拍了马屁。
白露道:“那也可以啊,咱们表面上分了,内里可以不分,也就是户口分开,但是粮食钱都在一起,不过人家也不知道咱们的粮食钱放在一起。”
方亚芬道:“不错,饭后把大队长和书记都叫来,我们分家。”
“老婆子?”王大桥没有想到老婆的主意这么大,做事情这么果断了。
方亚芬道:“早点分,早点吃鸡蛋,还能存一点钱。现在咱们家没什么钱,房子三年前刚造的,三年前存的钱花光了,还欠了外债,直到前年才把债还清。今年老二结婚,又把存款花光了,昨儿我去木匠那里给露露打了衣柜和四方桌,最后的钱也没了,还剩下28块,所以分家的话,就没有钱分给你们了。对外,我们就说:今年大家一起吃,钱没有,明年开始各管各的,自己赚的粮食是自己的,自家的工分算钱也是自己的,你们两户每户给我们100斤的粮食、每年给我们5块钱的养老费,我们两老口暂时管着有望和露露,等他们结婚了,你们每户要拿出10块钱的补贴,毕竟你们当时结婚花的是大家的钱,等到他们结婚,咱们都已经分家了,怎么样?”反正这是对外的措辞。
王家兄弟都没有意见。
饭后,大队长王大国和书记张大福被请到了王家。
“你们要分家了?”王大国吓了一跳,“这有望还没有结婚,露露才回来,这分家像话吗?”说着,他眼睛看向王有进和王有希,“你们两个兔崽子有没有良心?你们是这样逼你们爹娘的?他们把你们养大,让你们娶媳妇容易吗?现在最小的弟弟还没有成家,妹子又刚回来,你们是不是嫌弃他们吃白饭了?”
王有进马上道:“阿伯,没有没有,是我们爸妈要分家。”
王大国不相信的看着王大桥夫妻。
王大桥嗯哼了声,有些尴尬的道:“是我们要分家。是这样的,孩子都结婚了,反正早晚都要分的,所以我们考虑了一下,就早点分家,也好让孩子早点当家。反正我们家也没有钱,账目算下来还有28块,就归我们老两口了,现在有望和露露跟我们,老大和老二自立门户,不过他们每年给我们100斤的粮食、5块的养老费,等有望和露露结婚的时候,再每户拿出10块钱。”
王大国见真的是王大桥的意思,他也就不说什么了,毕竟这是人家私事。
书记张大福道:“这倒是也公平的,哥哥照顾弟弟妹妹,不错。”
于是,王家就在白露回来的第二天,分家了。中午才分的家,下午就全村人都知道了。大家都想不明白了,王家这分家怎么那么突然?也太干脆了吧?
不过这家一分,下午下工回来,王家人又忙碌了……盖草屋(猪窝和鸡窝)。王家的草屋盖的还不小,王有进和王有希家的猪养在一起,然后中间拦开,鸡窝也是如此。
五天后,经过王家人的努力,草屋盖好了。这五天里,白露把大队里该认识的人都认识个遍。
吃晚饭的时候,一家人商量。
“现在一头猪崽猪场要收25块钱的押金,咱家养两头得要五十块钱,家里钱不够。”方亚芬道,“所以我的意思是,咱们先养一头,然后把四只鸡仔先买来。”村里人养猪按照户头来。
陈荷花道:“不如先向妹子借25块钱,回头年底工分拿了钱再还给妹子。”陈荷花觉得还是这样妥当,她可没有贪下小姑子这笔钱的意思。
方亚芬不同意:“年底工分拿了钱就能领小猪仔,不急在一时。”
白露知道方亚芬是在维护她,但是她如果拒绝,这个大嫂可能会有想法,何况大嫂的提议也没有不妥当的地方,所以她道:“没关系,明儿我去取钱,咱们都是一家人,就该相互帮助的。何况今儿的衣柜和桌子都到了,妈您给我打这些也不只25块钱呢。”衣柜的图纸还是她画的,两扇门的那种,一扇门打开是挂衣服的,另一扇门打开是格子,一共五个格子,可以放护肤品、内衣内裤,方亚芬还给她配了锁,也就妈能这样细心了,如果是婆婆想都别想。
其实白露身上是没有钱的,她也正想着要去镇上和县城看看,这次刚好是个机会。
第11章
第二天一大早,方亚芬送白露到了坐牛车的村门口,那里已经有几个人等着了,白露背着小背篓,穿着白衬衣和黑色阔腿裤,这是城市风和乡下风的集合。
“露露啊,你一个人去县城真的没关系吗?”方亚芬有点不放心。但是闺女去取钱,她如果跟去的话又怕闺女想多。
白露道:“没问题没问题的,妈您放心吧,我总要自己长大的,难道以后我出嫁了,您也要跟着去吗?我是不介意您跟去的,就怕……”
方亚芬赶紧打断傻闺女的话:“去去去,妈去上工了,那你自己小心点。”
“哎,我知道。”
白露已经开始规划去县城要做的事情了,突然感觉到几道视线停在她的身上,那视线停的有点久,所以她感觉到了。她顺着视线看去,是两个女生。白露猜想,这应该是村里的知青。
顾嫣蹙眉,她想象不出上辈子的大队里有没有这么漂亮的姑娘。是的,顾嫣是重生的,上辈子的她带着一番热情下乡了,但是她性格骄傲、甚至有点任性,很快就体会到了下乡的苦难。每天上工辛苦,知青们又都讨厌她,后来她求家人用关系让她回城,但是已经下乡的人根本没办法回城,他们家的关系又不够,所以为了不想吃苦,为了回城,她做了错事,她勾引了县城知青办的人,后来被举报成了破鞋,被下放了。
等她重生回来,是一个月前了,她和知青们的关系已经不好了,但是好在她和知青办的人还没有搞在一起。利用这一个月,她改了自己的性格,和知青们搞好关系,好不容易关系缓和了。今天她和知青一起去供销社。
知青和大队里的村民不同,知青每周末有一天休息,大队里的村民则是没有休息的。
“这个人是谁啊?”顾嫣问旁边的女知青。
女知青叫曹菲,为人比较爽朗,她一开始并不喜欢顾嫣,顾嫣为人骄傲,有点大小姐的做派,但是这一个月下来,顾嫣改了,上工积极,不再喊辛苦偷懒,对人也好了,不管是知青宿舍里的活,她也会积极的参与,对于顾嫣这种知错就改的人,曹菲还是很喜欢的。
其实顾嫣跟曹菲交好,也是因为曹菲的性格,从上辈子的记忆中她就知道,曹菲是个人品很正的人,上辈子她落难难堪,因为怀孕被发现了,众人才举报她搞破鞋,但是唯有曹菲没有,那个时候,曹菲帮她说过好话,帮她教过医生。所以重生回来,顾嫣第一个想报恩的人就是曹菲,她甚至还准备隐晦的提醒她,等到77年的冬天,高考就会恢复了。
曹菲道:“这是村里人,有一户叫王大桥的人家,他们家闺女当年送人了,现在闺女的养父去世了,所以闺女寻亲过来了。”
这是白露对外公开的事情,王家人都说白露的养父去世了,所以她回来了。
顾嫣仔细想了想,上辈子有听说这样的事情吗?好像没有。但是她也没有在意,因为她对上辈子村子里的事情不怎么了解:“是吗?难怪不像村里的人,她的养父应该条件挺好的。”
曹菲道:“嗯,听说是军人,所以她的名字也没有改,依然跟着养父的姓,就是为了报答养父。”
顾嫣道:“挺有良心的。”
在她们的谈话间,牛车来了。
大家排队上了牛车,白露来的没有其他人早,所以排在后面,等她上去之后,大家三三两两的坐着,她也不知道坐哪里好。
曹菲道:“白露,坐这里吧。”
白露笑了笑,坐了过去,三个女生坐在了一起:“谢谢你,你是村里的知青吧?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一边说着,一边又对顾嫣笑了笑,“你好。”
顾嫣也笑了笑:“你好,我叫顾嫣。”
顾嫣?
白露心一跳,这名字有点熟悉。
曹菲道:“是啊,我和顾嫣都是大队里的知青,我叫曹菲,我听说过你的事情,所以知道你的名字。”
等等,顾嫣……曹菲……我勒个去,敢情她不是穿越,而是穿书了。穿越前,她正在看的一本,就叫《穿越六零来爱你》,里面的两个女配就是顾嫣和曹菲,而里面的女主叫米心儿,是个穿书者。
这本书是重生加穿书两个类型的,按照原来的剧情,女配顾嫣重生之后,重新做人,然后嫁给了大队长的儿子,之后一边恋爱、一边学习,恢复高考之后,两人一起考上了大学,是个甜文。文中顾嫣有个闺蜜,就是曹菲,她还帮曹菲介绍了一个未来大有出息的人,两人的友情非常好。
当然,这是原来的剧情,但是不巧,来了穿书者。
穿书者叫米心儿,在顾嫣和男主角还没有相爱的时候,她追求了男主角,她追的光明正大,加上长得也漂亮,所以很快,她和男主角处了对象。
但是,顾嫣和男主角是原来的官配,官配之间总会莫名的相互吸引或者有好感,然后就来了一段三角恋,米心儿和顾嫣开始斗了,无奈,这是一篇穿书文,所以穿书女PK重生女,米心儿赢了。
当中最可惜的是曹菲,曹菲为了帮助顾嫣,也做了一些错事,而女主从书中知道,曹菲和顾嫣是好朋友,所以自然不会放过曹菲。
白露心想,她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竟然穿书了。
一如书中描写,曹菲是个热情、开朗又重情义的女子,白露和她们一路聊着,过了一个小时,就到了县城。
从长青生产大队到县城有10公里,走路得走3个小时,而且这一路的路况还不好,坐了一个小时的牛车,白露的屁股也疼死了。
原本,白露还想过段时间去找老家,现在既然是穿书的,就免了心思。
下了牛车,白露就和曹菲她们分开了,她打听了县城供销社的位置,又在背篓里放了鸡蛋,然后找去供销社了。投机倒把她不敢,但是把鸡蛋卖给供销社是属于合法的,反正她的单身公寓会自动补给,鸡蛋要多少就有多少。
第12章
白露的这个背篓有点小,里面装上50斤的鸡蛋就满了,她前后进出了四次,把200斤的鸡蛋卖给了供销社,4毛一斤的鸡蛋,她收到了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