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向居撅起嘴巴:“爸,你可得早点回来。”
他不回来,家里也不能开饭啊。
俞青山狠狠的摸了一把他的头发,他还能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说?
“你这小子!知道了,不会耽搁的。”他也想早点吃到嘴里,大人就不馋了吗。
俞青山没有耽搁,这时候也没有人在挑水,他即去即回,他挑了两次,把家里的水缸加满,然后洗了个手,就开饭了。
鱼片滑嫩,酸辣劲爽,酸菜则是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再吃,一家四口,上了餐桌,谁都没有说话,等到水煮鱼汤汁都被清光了,这才有闲心说话。
俞青山:“你手里有多少钱,你自己攒着,别经常乱花,不存点钱,以后遇上点事就着急。”
家里给爸看病欠的钱他下个月就能还清,家里现在四口人,三个人都有工作,压力不大,他就没收女儿的钱,不过不收,不是让她到处去花的,上次她买了肉,这次买了鱼,隔了才多久。
俞向居听了这话,忍不住叹了一口气,像个小大人似的,哎呀,爸爸说的有道理,但是真的好想经常吃啊,如果能天天吃就好了。
俞向安点点头,乖巧的应了:“我知道了。”
这个月就不给家里加餐了,下个月再加。
*
身边的流言碎语在他们坚持说误会后,有一段时间陷入了消沉,但是等到丁敏秀嫁给了周博扬,成为了周家儿媳妇的消息传到这边之后,流言的巅峰到了。
俞向安接收到了很多同情的眼神,之前八卦的人一时间都没跑到她面前来询问,怕引起她的伤心事,然后闹的场景难看,下不来台。
比如田婶,她就不好意思再来问了,不过他们也猜得七七八八,之前听说她跟周家的儿子定亲,他们还羡慕了一下,周家的家境好啊,一家五口人,四个岗位,现在却是她妹妹嫁了过去,看来是她被撬了墙角了,这事对老俞来说应该也不好受,好端端的,五女婿变成了六女婿,不过瞧前段时间她这个继女消失的情况下,她应该不再是老俞的女儿了。
对于老俞是同情的话,对于赵巧娘就复杂了。
她就这么一个女儿,肯定想着她好的,也不知道她使了什么手段,听着别人富有深意的话,赵巧娘恨不得在纺织厂里不回来了。
唯一跑到俞向安面前来问的就是陈大娘。
之前她想要撬开俞向安的嘴巴,没有得到好,现在忘了,又颠颠的跑到她面前来,希望知道最新消息。
她不是没有看到俞向安的冷淡,但是她直接忽略了,“小安啊,我都听说了,哎呀,怎么会有这样的事,你跟陈大娘说,是不是你那妹妹不要脸的抢了你对象?”她脸上都兴奋得隐隐发红,这要是真的,哎哟喂哟,可以说个十几年了,好久没有出过这么震撼的大新闻了,俞向安差点没忍住翻了个白眼,这兴奋劲都不遮掩一下,她随机怼了回去:“陈大娘你是听哪个碎嘴的说这些不要脸的话,这事我怎么不知道,我被抢了男人,你听谁说的,是谁在背后不安好心说这些怪话,我倒是要好好问问她,丧了良心的,也不怕糟了报应!”
被她这一番指桑骂槐的话说的有些讪讪,陈大娘哎了一声,还没放弃,压低了声音,像是在说什么大事情一样,“说这个做什么,你还不知道陈大娘是什么样的人吗,我是看着你长大的,一直以来对你也可以,你要是有什么委屈,你跟我说,我去大骂他们一顿,让他们以后抬不起脸做人!”
她脸皮厚,就当没听出来,俞向安呵呵了,既然对方装作听不懂,那她就只能说下一招了,“陈大娘,我记得你的三儿子前段时间好像回来探亲了,他是不是回去乡下了呀?我怎么好像还看到他了。”
一听到她这样说,陈大娘立刻坐立不安了起来,干笑:“哈哈,你在说什么?他回去了,早早就回去了,不跟你说了,大娘要回去给他们做饭了,下回跟你聊。”说完她就步履匆匆往家里跑,也不想着要知道什么内幕消息,然后去打抱不平了。
三个儿子中她最疼爱的就是这个小儿子,偏偏没办法,只能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送他下乡。
他刚下乡那会儿,家里的东西跟流水似的往他那边去,好不容易他得了探亲假,回家了,她看到儿子现如今黑黑瘦瘦的模样,别提有多心疼了,恨不得儿子长久的留在家里,再也不回去那乡下,但是不行,这个探亲假是有期限的,超过了时间,就变成了盲流,这是要被强制遣返的,还搞不好还会在档案上记一笔,陈大娘不敢冒这样的风险,这小安都这样说了,要是有看她家不顺眼的听到了什么风声……
不行,三儿子不能再留了,再舍不得也要送他回去,不然要是有哪个人写了举报信,一家子都要吃挂落。
被人指指点点、用同情的眼神看着,当然不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每当这个时候,俞向安就要苦中作乐的想一想周博扬和丁敏秀,她这边都这样了,那边才是台风中心,肯定会更精彩,这样子对比一下,她的心情就能往上升那么几个点。
俞青山看她情绪稳定,放心了不少,不过显而易见的,赵巧娘的脸色憔悴了很多,眼睛下面挂着黑眼圈,别人问的时候还要强颜欢笑。
不仅仅是因为丁敏秀,还有一个原因是俞向居。
她一直把俞向居当做命根子,对他好的跟亲生似的,但终究不是亲生,现在因着这档子事,还有的人提议跑到小居面前挑拨离间的,说她是后妈,肯定不安好心,就好比这次,她还要一再用小居能理解的方式跟他解释,她是后妈,但是这事她真真不知情,要是有一句假话,就天打五雷轰!
俞向安看着都替她觉得累,但没办法,谁叫她是丁敏秀的亲妈呢。
俞青山也知道他为什么脸色不好,但是他没有对此说一句安慰的话。他对丁敏秀心里不是没有怨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这件事两个人都不无辜。
本来俞向安所在的食品厂是不知道的,他们在不同的方向,走路要半个小时,而且她来的时间不久,熟悉的人就那几个,他们又不在她家那边,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迟早会传进来的,俞向安有这个心理准备。
这一天很快到来了,邓霞红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这件事,一改之前被王运来训话的憋屈,眉飞色舞了起来,她跟另一个出纳李建国最先说起这件事,“你知道吗?新来的那个会计。”
她是从来都不叫俞向安的名字的,一贯都用新来的那个,新会计来代指。
李建国捧场的停下手里的活:“怎么了?”
邓霞红哈哈了两声:“你大概不知道,我之前听人说的时候也觉得很惊讶,不过回过头来想也觉得好像也挺正常。”
李建国被勾起了好奇心,接着问下去:“霞红姐,什么事儿?你别卖关子了。”
邓霞红:“她今年十八了,这个年纪不小了,一般人这个年纪也要找个对象了,你看她说起过这件事没有?”
李建国:“没有。”
邓霞红一拍掌:“没有就对了,你不知道,她之前是有婚约的,对方一家子都是工人,就一个独苗苗,有房有工作又没有兄弟,不知有多好,眼看着谈婚论嫁,她妹妹嫁了进去,你说这事,她怎么会跟我们说?”
李建国张大了嘴巴:“那她是被她妹妹抢了……”男人
第十五章
有了邓霞红这个大嘴巴不留余力的宣传,没多久整个厂子消息灵通的人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看笑话的有,不过更多的是同情的,比如严余珍,比如孙庆春。
小安做错了吗?
没有,她是无辜的,错的是那两个人,她是受害者,还是一个坚强的受害者,他们共事也有一个多月了,这一个多月一点没看出来她经历这样的事,脸上经常带着笑,干活麻利又细心,每天早上最早来到办公室,帮忙打扫卫生,看到水壶没有水了,立刻去添,对着来办事的人也和和气气的,多好的人啊,她那前未婚夫肯定是瞎了眼了。
严余珍这时候已经开始在脑海里过滤她身边有没有什么优质青年了,她相信,只要是有眼光的,肯定能发现小安的好。
就跟俞向安想的那样,周家和丁敏秀那边才是风暴中心。
尤其是那些知道周博扬和俞向安婚事来由的人,根本没办法控制看他们异样的眼神。
周博扬本来以为自己无所畏惧,现在都有些后悔了,尤其是一些人,话说的那叫一个荤素不急,什么姐妹两个哪个好,姐妹花好艳福之类的,丁敏秀直接窝在房间里不出门,她不敢出门。
周家其他人也烦不胜烦,方荣还被自己的爸妈给说了一顿,他们看着女儿,语重心长:“你可别忘了,当初你一个人在路上出事,是俞向安她妈挺这个大肚子送你去医院的,本来她还不到生产期,就因为这事,提前生了,要是没有她,当时又没有其他人,你有没有想过,你会怎么办?”
方荣涨红了脸:“爸妈,这事我能不知道?但我能怎么办?”
方荣她爸:“我知道你就这么一个儿子,难免顺着他,但是也不能所有事都顺着他,慈母多败儿。”
方荣眼泪都出来了,终于憋不住,说了出来:“爸,你当我想啊,这不是他们两个做出来那种事,没办法了,要是俞家去举报,我这个儿子就要没了。”
方荣爸妈大惊:“你、你是说!”
她妈摸了摸肚子,方荣抹着泪点头。
这下子他们都没话说了,他们之前就奇怪,为什么亲家母的工作就这么退休了,没有让人接班,问女儿又支支吾吾的,原来是这样。
方荣她妈:“那她是不是快显怀了?”
方荣点点头。
她看着女儿,无奈的叹口气:“现在是夏天,衣服遮不住的。”
方荣拉住她妈的手:“爸,妈,所以我想着能不能让她去我们老家避一避,过几个月就好了。”
方荣他爸之前也是乡下人,老家距离这里有一段距离,这边的事传不过去。
方荣她爸妈对视一眼,齐齐叹气,也只能这样了。
俞向安这时候还不知道这事,她一大早就跟着王副厂长出差了。
她想要找机会去市里,还没想好要以什么理由开介绍信,没多久这个机会就到了她手上,不用她自己想理由。
去市里面要开介绍信,现在这时候没有介绍信寸步难行,就算侥幸去到了目的地,万一被查到那就麻烦了,甚至还有可能被认为是TEWU,现在这时候TEWU是真的存在的。
王副厂长要去市里的榨油厂,他的助理拐了脚,不方便出行,俞向安因为字写得好,入了王副厂长的眼,就让人来问她明天方不方便跟着一起出差。
早上出发,傍晚回来。
俞向安自然答应了。
她晚上回去跟俞青山报备了一声,对这种事,俞青山作为父亲,不由得多问了几句,知道那位副厂长今年快五十了,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一早,俞向安就和王副厂长坐上了厂里的车出发,他们食品厂是有自己的货车的,只有一辆,是整个厂的宝贝,他们这次出去,还是蹭车,今天要运货出去,晚上回来的时候还能再蹭一次,免去了不少麻烦。
这时候出远门交通可不发达,车次很有限,车票也不便宜。
俞向居拉着五姐的手不愿意放开:“五姐,你要去市里了,市里是什么样的啊?”
俞向安也没去过,只能看像俞青山。
俞青山是去过几次的,他哈哈笑了两声:“等你大了,带你去,让你亲眼看看。”
第二天,俞向安早早的到了停车的地方。
两个司机比她还要早,正在检查车子。
没多久,王副厂长也到了,司机做了驾驶位和副驾驶,他们两个在后面车厢和货物一起。
每次出车,都是司机位上一个人,旁边副驾驶一个人,都是有一把力气的青壮年,座位底下还放着木棍和柴刀。
现在拿方向盘的是很受人欢迎的一个职业,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还能顺带着便宜买别的地方的特产,要是胆子大一点,帮忙代买,更是少赚不了。
不过跟得利相对应的,危险性也是不小的,现在这时候没有随处可见的修车厂,出了问题只能自己上,太高深的问题不好说,简单的维修知识都要掌握,而且路过什么偏僻路段还会有遇到劫道的风险。
民风淳朴不假,不过再怎么,也是少不了有这样的人存在。
俞向安和王副厂长跟货一起在后车厢坐着,随着路段的坑坑洼洼一起摇摆。
又是刚吃了早饭,滋味酸爽。
俞向安不由得开始发散思维转移注意力,她也会开车,她在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去考了驾照,已经有四年的驾龄了,不过她开的是自动波,跟现在的车有些差别,让她开应该没问题,不过在七十年代,拥有自己的车简直是个天方夜谭。
如果在后世代比的话,在这个年代拥有一辆汽车,或许就是在后世一线市中心拥有一处价值上亿的别墅?人脉、财富缺一不可?
过了一段时间,缓了口气,车猛烈的颠簸了一下,然后车死火,停了,前面的司机重新启动,车身抖动了一下,没了声息,只能前面传来司机大哥的喊声:“厂长,车坏了,先下车检查一下。”
俞向安打量了一下四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只有高低不平的黄泥路和两边的山坡野草。
在这种地方?车坏了?!
她表示有点懵。
第十六章
车坏了, 人全部下车,副厂长看到俞向安脸上的疑问,笑了笑:“今天运气不好, 不过这事也不少见,这车挺旧的了, 时不时就会出现问题。”
两个司机大哥听到了哈哈笑了一声, 一个人检查了一下, “放心,是小毛病,很快就好了。”
他们两个拿下来一个小箱子, 里面全是修车工具。
俞向安恍然, 这个时代没有后世随处可见的修车店,出了问题,只要问题不大, 都是司机自己解决的。
要当这时候的司机,除了会开, 还得要会修才行, 不然就像今天这种情况,还要想办法找个会修车的来, 一来一回,得耽误多少事。
两个司机修车, 王副厂长就和俞向安在旁边看着,王副厂长是爱车的, 俞向安则是想着偷师, 艺多不压身,或许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司机在旁边看他们两个这么认真, 时不时的还问几句也没有多想,毕竟这一个是副厂长,一个是女娃娃,副厂长还能转行当司机?现在拿方向盘的有哪个是女的?
不是说女人不能开,但是走南闯北的人需要有一定的武力值,最起码要身强体壮,一般人看了不敢擅自下手,要是一个女人的话,有歹心的人看了更容易起意,要是换成男的,那就要斟酌一下能不能拿的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