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节阅读_第182节
小说作者:星陨落   内容大小:717 KB  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11-09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2/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无论是耕种法、套种法,还是扦插、杂交技术,这些都是众多农家人呕心沥血一点一滴研究出来的。”

  “所以,为了更好的传承农家文化,我们现在开始来考一下五谷和一些基本野菜知识……”

  ……

  “名家,杂家,这两家的人数都不多,就放到一块讲了。”

  “这两家人现在负责的是我们大秦帝国对外的外交关系,它们两家之间的合作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秦四世时期,那个时候,名家的一位名辩,名为郑循,他为大秦立下了什么功劳呢?带了他就带了一张嘴过去,想要说服我们大秦现在的南方,也就是当时的百越族臣服我们大秦……”

  “当时被他说服的百越族人数量不少,但是也有一些实在说服不了的顽固分子,让他不得不放弃。”

  “也是自那之后,名家郑循就开始为大秦执行“远交近攻”这一政策。”

  “名家和杂家合作的契机在当时的夜郎国,夜郎国当时离我们大秦有多远呢?紧挨着的距离。”

  “发现了旁边伫立着一个大国,大秦这边派人前去“建交”的主事人就是名家的郑循,和杂家的代左相,也就是大秦未来的左相。”

  “这是历史上明确记载的,名家杂家的对外合作,自那之后,两家人合作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

  “道家,诸子百家中公认的“猛人”存在,在数百年前,我们大秦还冷兵器锻造技术尚未达到巅峰之际,人家就已经开始用朱砂、硫磺开始炼制吃进肚子里面的丹药了。”

  “炼制丹药的时候,他们的丹炉时常炸炉,也因此,我们大秦机缘巧合的发现了火药的存在,从而一步迈入了热武器时代……”

  “三大学院之一的科技学院是三所大秦顶尖学府中最神秘的存在,刚开始就是道家人在担任,他们研究的那些东西,想想都觉得危险的很,科技学院直到现在也是只有少数人才能够进入的禁地。”

  ……

  “阴阳家,为我们大秦制定年历,听说已经推算到了数千年以后,当时它这个职位是给大秦观测风水和天象。”

  “没错,那个时候阴阳家的人就是现在的气象播报员、风水师等,除此之外,他们还负责主持大秦帝王的祭祀活动,总之,身上的职位很多。”

  “直到当时墨家和公输家为阴阳家的人制作出天文望远镜以后,阴阳家现在的某一分支——天文学家们开始萌芽。”

  “他们借助天文望远镜,看到了遥远的星空、太阳、太阴,破解了“天狗食日”等诸多以前一直没有合理解释的神秘天象。”

  “之后,他们更是从侧面证实了世界是圆形的,彻底推翻了当时盛行一时的“天圆地方”说法,从而为我们大秦打开星空大门走出了第一步……”

第223章

  “这里我们举例一个阴阳家出名的人物,他名为聂粮,是阴阳家的一员,同样也在秦四世时期大显身手。”

  “他曾负责监督过大秦北方的打井进度,之后更是远赴草原边关去为我们大秦寻找众多储存丰富的矿藏资源,如果说,在这之前,

  他的人生基本默默无闻,那在这之后,从草原每年运输到咸阳城的矿藏资源就足够他的名声变得越来越响亮,从而成为墨家、公输家、锻造师等人的垂青。”

  有些人的名字,哪怕数百年以后依旧那么的响亮。

  他们已经被掩埋到了时光的尘埃里,可是他们的事迹却在地面上广为流传。

  “接下来,我们来说一说诸子百家中的“国宝”,纵横家。”

  纵横家师承鬼谷子,是出了名的只走精英路线,哪怕后来隐者带领着两个徒弟和已经被赶出纵横家的师弟翁老一同加入了大秦的稷下学宫,之后也没有再收徒弟,

  只是废除了门下弟子自相残杀的命令。

  饶是如此,他的两个徒弟也没有广为收徒,因为纵横家收徒弟讲究的是一个眼缘,看你不顺眼,哪怕你再有诚意也不会收下。

  当然,这种精英的教育方式保证了纵横家每代都能出人才,能够传承纵横家的精髓。

  也因此,纵横家的人数是诸子百家中最为稀少的存在,到了近代,更是和数量稀少的国宝挂上了勾。

  “当年的纵横家是隐者和翁老两人,他们驻守我们大秦北方边关数年时间,缓慢的引导了当时的草原部落一点点的融入了我们大秦,之后更是把胡人里面,地位最尊崇的胡巫给邀请到了稷下学宫中,稷下学宫内现在都还有胡巫当时书写出来的胡人历史,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去翻阅一下。”

  学生举手问道,“那老师,曾有传言,胡巫保守着一个巨大的秘密,这个是真的么?”

  “是真的,在胡巫临终之前,他向大秦吐露了这个一直埋藏在自己心里的秘密,不过大秦官方并没有为我们披露那个秘密的真相,是以我们对这个所谓的秘密也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惑。”老师对学生们道。

  “不过有小道消息说,胡巫临终前的秘密被我们大秦医家给接手了过去。”

  “接下来我给你们重点介绍一下医家。”

  医家,大秦最为特别的一家存在。

  和儒家的教育普及一样,如今大秦的各大城市随处可见医院的身影。

  大秦的医院全都是由国家直接干涉的国企,里面的每个医生都是医家人出身。

  从大秦稷下学宫时期开始,天花等各大帝国之间传播范围极广的传染病在这数百年间被大秦的医家给逐个攻破。

  曾经让古人闻之色变的各大疾病早就已经变成了医家人手中的小玩意,医疗设施的发达让大秦站在各大帝国之巅。

  同样的,极高的荣誉也代表着极大的危险,每年潜入大秦想要暗杀他们大秦医家的外国间谍们数不胜数,要不是大秦海陆空三军都极为的给力,只怕他们大秦的医家人数量会骤然减少。

  医家主管人类生存中的“病”,由此可见它有多么的重要。

  那些人达不到他们大秦的水平,就准备把他们的医疗水平给打压下去,要不然眼看着大秦越来越繁荣昌盛,而他们国内还受困于疾病,迟早有一天,他们会被大秦的扩张给吞噬掉。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为他们连续不断的小动作,已经挑起了大秦子民心头的怒火。

  无论是科技、医疗、地域、人口等,都远远的超越那些国家,再忍让下去,可不是他们大秦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

  “好了,我给你们说这些,是为了让你们心里有个心理准备,我们大秦这么强,护住你们这些还没长大的小不点还是能够做到的。”老师对学生们道。

  “接下来轻松一点,给大家讲一个最有趣的诸子百家之一——家。”

  “哪怕是诸子百家之中,家的地位也不是很高,但是他们写的内容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后来又和戏曲家们合作,把他们的搬上了荧幕,极大的丰富了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精神世界。”

  “之后又推出动画、大电影等,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大秦对外的软文化输出之一。”

  毕竟,真的是非常的有趣啊,能够极大的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同样的,比起大秦其余百家,律法、教育、医术什么的,把家们写的拧一拧,能够挤出99%的水分,完全说明从中可汲取不到大秦什么有用文化精华。

  而大秦内部,对于家的却是有限制的,学生们的全息屏幕会在他们适龄的年龄阶段为他们智能推送合适的放松书籍。

  既不会过分毒茶祖国的幼苗,也不至于让他们在人生成长的阶段什么都懵懂的度过。

  “说起家,就不得不提界的鼻祖之一——齐廖。”

  “齐廖也曾跟随在严晏王生两人的身边,为了大秦的“王田律法”而劳碌奔波,和另外两位位极人臣的好友不同,齐廖的官职一生都稳稳当当。”

  “史书上为什么会把他称之为家的鼻祖?因为齐廖当时写的是历史,也就是说,齐廖的对于史书干巴巴的记载是一个极大的补充。”

  “比如我们从他的中得知,秦四世陛下在退位的前一年冬天为我们的神武皇后放了满城的盛世烟火和飞升无数的秦明灯,这种名场面,上面描述的可比史书上具体多了。”

  “老师,听说秦四世陛下还亲自动手揍过秦五世陛下呢,这个史书上有提及,那位家的鼻祖写了么?”

  “……写了,不过毕竟是被加工过的,所以,我们英明神武的秦五世陛下应该没有被秦四世陛下给揍得哇哇大哭才对……”老师笑容勉强道,无法相信自己心目中的男神也曾有过这样的黑历史。

  学生们来了兴趣,想要深究,老师无奈道,“当时发生这件事情的时间点应该在秦五世陛下十岁左右的时候,从齐廖的中,我们可以推测出来当时秦五世陛下被打的原因——叛逆。”

  青少年叛逆期对于现在的众人并不陌生,但是他们很难想象的出来数百年前秦五世陛下小时候的叛逆期。

  “……亲自动手打孩子的皇家传统,就是从秦四世陛下时期开始的。”老师艰难道,总觉得秦四世为后人开了个极坏的头。

  听说秦六世陛下也被秦五世陛下揍过,不过史书没有记载,这应该是人们臆想出来的……

  知道秦五世陛下被自己父亲揍过,不少学生心里面都有了一股感同身受,毕竟从孩子长到大,除了极少数的家庭,大部分的孩子在家里面基本都挨过打。

  当然,打和打也是不同的,他们的父母打孩子基本都是教育为主,而那些下了狠手的父母,孩子们基本都被送去福利院去生活了。

  伴随着大秦父母意识觉醒的越来越多,大秦曾经最底层的机构——福利院,已经很多年都没有进去过新人了,所以,福利院的人对社会上面虐待孩子的长辈也盯得非常紧。

  “除了秦四世陛下一家人的故事,齐廖写的最多的就是几位同僚和好友的生平趣事,比如王生家的象国公主妻子,因为忍受过饥荒的缘故,爱在家里面每年都存储很多样式的罐头,那些原象国的百姓们互相走访时,互相赠送的就是可以长时间储存的罐头。”

  “别笑,可别小看那些罐头,就是依靠着各种各样的罐头,我们大秦在未来面对那么多的天灾时,才能最大程度的保住了我们大秦现有的人口,这也为我们后来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奠定了基础。”

  “身为大秦子民,以前的百姓们都会有意识的在家里面存储粮食,在银行里面储存货币,这可是他们古朴的生存经验。”

  “除此之外,齐廖的中还记载了大秦第一女官——易如玉的记事,他从易如玉进入大秦朝堂开始,一点一滴的记录着大秦女子越来越多的为官数量,我们完全可以从他的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一步步发展。”

  身为大秦第一女官,齐廖特地给了易如玉不少的篇幅,甚至还涉及了她的家人。

  易如玉真正入朝堂为官的时候,已经快三十岁,家中的孩子都半大了,女人如果一心打拼事业,那么男人就得退居幕后为她打理一切,骆礼就正好是易如玉的“贤内助”。

  “当时易如玉大人和自己的夫君夫妻两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映射的是当时女娶男嫁的婚姻常态。”

  女户、婚姻法、男女平等、还有同性之间的合法性,一直延续到了现代。

  听到老师说大秦的同性婚姻法早七百多年前就有了,学生们不由惊讶道,“老师,那个时候我们大秦的总人口数量不过几千万,同性之间婚姻的合法性,真的不会对当时的社会体系造成冲击么?”

  “一,当时大秦的同性婚姻法推出以后,实际上真正有勇气去衙门办理婚姻户籍的恋人们并不多,倒不如说,大秦同性婚姻的合法性反而把同性之间的混乱风气给彻底斩断。”

  “就像时至今日,我们大秦现在也基本以异性婚姻为主流,同性婚姻为小众。”

  “二,推出大秦同性婚姻法以后,大秦下一步的做法是提高那些生产孕妇的基本待遇,鸡蛋和红糖,能够让她们快速的恢复自己的身体状态,进行变相的鼓励生育……”

第224章

  “……据后世研究,秦四世初期的每项政策都是针对少数人,比如贵族、女户、商人等,就因为这类人在整个人类群体占据的比例不大,

  所以这些政策才得以顺利施行。”

  “之后推出的王田变法走的也是怀柔政策,也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民愤……”

  “我们后人把这些事情从后往前推,发现秦四世陛下的步子走的非常稳当,其中,多劳多得,给予天下臣民报酬稳定了当时九成多的民心。”

  “秦四世时期,为我们大秦后来的基建大国之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比如那个时候,南方的百姓们挖渠给大河分流,得益于这项基建,

  让我们后世的南水北调,修建大运河这个工程省却了不少的事情……”

  老师的讲课仍在继续,伴随着他的声音,视线往外看,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色。

  哪怕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大秦也没有通过破坏掉他们的绿化植被而增加某些人的个体收入。

  比之数百年前,大秦境内的建筑物依旧,没有国外林立的高楼大厦,而是与绿色田园相伴,居住的舒适度被评选为世界最高。

  舒适的居住环境,也向来是大秦吸引外国移民者们的一大利器。

  每一个来大秦旅游的旅客都会被深深吸引。

  只可惜,大秦的户籍可不像几百年前那样好落户了,现在普通人申请移民,按照现在的科技都审查个好几年,说白了,就是难呗。

  而越难,才越吸引外面的人对大秦飞蛾扑火。

  不过国外普通的人虽然申请困难,但是来大秦旅游一次却非常的便捷,搭乘最新款的飞机,不到半天就能在两国之间飞个来回。

  国外来大秦旅游的旅客们从飞机上下来,迎接他们的是一个精通多国语言的导游,导游身穿着玄黑干练的衣服,身上背着多功能背包,来为这些国外旅客们介绍着大秦独有的旅游胜地。

  “大家请看,这里就是我们大秦四世和之前的朝都:咸阳城,它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地处泾、渭两河交界处,地势北高南低,全城由北原向渭河逐渐低下,城市的最北部是作阶梯状陡起的形势,以咸阳宫为中心,直径有80余千米,整体占地面积为372平方千米……”

  数百年过去,秦五世迁都阿房宫,曾经的大秦国度已经成为了大秦对外的旅游景点之一。

  虽然是旅游景点,里面却也是有百姓们居住的,一座座古朴大气的房屋内却安装着大秦最新的高科技。

  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们会对外来的旅客们提供食宿,从而为家里人创造出额外的收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1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2/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在古代搞基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