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之前,梁兰香嘱咐骆琦要好好和陆敬军过,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梁兰香从来都没有想过让自家闺女和陆敬军离婚。对于这年头的人来讲,一个女人离了婚,无论离婚的事儿是谁对谁错,受议论的都是女人。
她闺女之前因为望门寡的事就被村里人议论了两年,现在梁兰香咋也不能让自家闺女再被人议论了。
梁兰香的想法骆琦多少知道一点,这也是她不敢跟梁兰香说自己想要离婚的主要原因。
梁兰香走的时候天还没亮,陆念秦还在床上躺着睡觉,骆琦把他们送到部队门口,看着陆敬军把车开走方才回招待所。
此时正值初秋,早晨已经有些凉了,太阳还没出来,远处的半山腰上飘着云雾,骆琦深吸一口气,苦中作乐的想到穿越后其实也没啥不好,最起码空气比上辈子新鲜很多。
太阳出来了,部队战士们早早的就起来做早操了,他们沿着跑到跑步,口号声震天响。等他们下了早操,一个十七八岁的小战士到了招待所,帮着骆琦把东西搬到部队分给陆敬军的家属房。
陆敬军的家属房是刚刚才被批下来的,之前家属住房紧张,陆敬军作为一个单身汉,他被分到的是一个临时的住房,是个特别小的一间屋子,用帘子隔开,一间屋子让保姆阿姨带着陆念秦睡觉,一间是厨房兼客厅。
今年家属房充裕了,正好陆敬军也结婚了,他的级别也到了随军的资格了。团里综合考虑过后,便分了一间两房一厅的小房子给他住,还兼带了一个并不大的小院子。
院子里没打水泥,正房前边有一间倒座房,房子也很小,不到十平米,只能做杂物间。走进客厅里,客厅靠门的两边有两个灶台,上面各架了一口并不算太大的锅。
房子分东西两间,采光都不错,进门就是炕,炕上铺着芦苇席,炕梢有个斗柜,上面摆着陆敬军昨晚刚放回来的柜子。
地也不是水泥地,上夯得很实的黄土地,条件对于骆琦这种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真的是刻苦的,在这个破旧的小放屋里,另骆琦感到欣慰的,也只有墙面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红砖砌的了。
骆琦把陆念秦放到炕上,从空间里拿出之前哄程小兵的蛋黄派让他咬着,她拿起陆敬军的黄色盆子,到院子里接了一盆水回来,把炕里里外外都擦了一遍。等擦完了陆念秦吃蛋黄派吃了满脸。
骆琦又去外面打了一盆水把他洗干净,帕子还没拧干,罗月季就抱着程小兵来了,她手里拿着一个装饼干的塑料袋,塑料袋里放着两个金黄金黄的玉米饼。
罗月季把陈小兵放在炕上,陈小兵忽闪着大眼睛瞅着陆念秦,陆念秦好奇地和她对视,罗月季把玉米饼递给骆琦:“我听我们家老陈刚刚下操了回去说你搬进来了,我想着这么早你肯定没有吃饭,就给你带了两个饼子,我放了白糖烙的,你吃吃看。”
骆琦正好饿了,她擦干手,从塑料袋里拿出一个饼子咬了一口,饼子因为放了白糖,有了淡淡的甜味,口感松软,味道十分不错。后世养生之道大行其道,各种粗粮食品层出不穷,玉米饼骆琦也不是没吃过,但说实话,没有一家的玉米饼的味道有现在的好。
骆琦朝罗月季竖起大拇指:“月季姐你这饼做得真好吃。”
罗月季最喜欢听骆琦夸奖她,她笑眯了眼:“我在家里做了不少你要是喜欢我一会儿再给你拿几个来。”
这年头粮食珍贵,好多人家连吃菜糊糊都吃不饱呢,骆琦哪能那么不要脸的一直蹭罗月季家的吃?还不等他拒绝,罗月季便说起了别的事儿:“晓琪,我听我家那口子说你是来了陆连长离婚的?”
部队没有什么秘密,骆琦和陆敬军还在新婚,但骆琦来一次部队却并不和陆敬军住在一块儿,大家都是聪明人,稍微一想就知道了主要原因。再加上丁平安的嘴不太严,没过几天,大家该知道的都知道完了。
骆琦吃饼子的手一顿,而后便道:“是,但是月季姐你也看到了,这婚离不掉,他不同意,我就没办法离。”就是上法庭告也不一定告得下来。
国家内战才刚刚平复,骆琦要是真的把陆敬军告上法庭了,那么她自己往后的政治生涯估计也完蛋了。毕竟在这个年代,军人的地位比后世要崇高得多了。
罗月季叹了一口气:“晓琪你当初怎么想的啊?咋就嫁给他了啊?以妹子你的品貌气质,你想嫁给谁不行啊?”
这锅就是原主的了,骆琦对她的选择不做评价,在罗晓琪的人生里,陆敬军的条件在朝她说亲的那些人中最好的了。
原主罗晓琪读过几年书,但她的眼界毕竟有限。
罗月季也不纠结这个问题,换了个话题和骆琦聊开了。那边陈小兵也和陆念秦玩成了一堆,这时林海燕来了,她一手牵着丁建辉,另外一只手端着一个搪瓷缸子,端着缸子的同时还拽着一个塑料袋子,她的塑料袋子也是透明的,里面装着二合面馒头。
见到罗月季,林海燕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哎哟,您是陈指导员的爱人吧?您好啊,我是三连老丁家的,我爱人和晓琪她爱人是搭档。”
罗月季的爱人陈爱国是一连的连长,林海燕认识他,但是和他不熟悉,不过罗月季来部队探亲的事儿她是听说过的,早在罗月季来的前一个月,陈爱国就跟战友们四处说了。
罗月季笑着:“你好,你好。”
两人打了招呼,互通了姓名,林海燕把丁建辉抱到炕上,丁建辉比陈小兵陆念秦还要大一些,她也还记得陆念秦这个小弟弟,很快她就成了三个孩子里的头,她干啥两个小的跟在她身后干啥。
三个大人说话之余,罗月季看着玩得正好的三人道:“这小孩子啊,就喜欢跟比自己大的孩子玩,你看她们玩得可开心了。”
林海燕也跟着道:“那可不。不过我家这个淘得很,你们可别嫌弃她就行。”
两个宝妈就着孩子的事儿说得起劲儿,从淘不淘气说到爱不爱吃饭,骆琦全程沉默。
作为一个母胎单身狗,她实在没有一个母亲该有的感受。陆念秦虽然是她名义上的儿子,但对于骆琦来说,他的存在就跟陈小兵和丁建辉一样,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她大概是一个保姆或者幼儿园老师?
骆琦一时间也理不清自己身份的定位。每到这个时候,她就特别好奇那些穿越了就当后妈的女主们为什么会那么容易就把自己切换进了母亲的角色,且对继子和自己的孩子一视同仁的。
骆琦想不通,反正如果是她自己,肯定是做不到把继子和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的。五只手指还论长短呢,更别提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了。
林海燕和罗月季聊了一个爽,等快到中午了才急匆匆地带着孩子回去,这个房间里也没有锅,好在骆琦空间里有不少牛奶,她拿出一罐倒出来让陆念秦喝了,陆念秦还不太会说话,喝饱了玩了一上午也累了,趴在床上就睡了,骆琦把他抱到铺好的褥子上,给他盖上被子后坐在炕沿发呆。
中午时分,汽车的轰鸣声在骆琦他们的小院子外停了下来,陆敬军从吉普车上把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搬到了地上,再一样一样地搬到了屋里,骆琦想了想,也去帮着拿了一些小东西。
她和陆敬军依旧没多少话说。
陆敬军搬完东西,把兜里所有的钱都掏出来给骆琦,说了连队里还有事儿,便开着吉普车走了,不一会儿陆敬军连里的小战士送来了两盒饭菜。
骆琦吃了一点饭,陆念秦就醒了,她把提前留出来的饭菜放到陆念秦的面前,陆念秦拿着小勺子便自己吃了起来。不到两岁的他自己吃饭时手已经很稳了。
下午林海燕母女过来约骆琦去芦岭镇逛,恰好出门时遇到送丈夫去连队的罗月季,于是三人带着三个孩子,浩浩荡荡地往芦岭镇去。
平心而论,三千米对确实不远,骆琦三人带着孩子,走了近半个小时才看到芦岭镇的影子。
三人越走越近,林海燕指着一幢还未建好的建筑,对骆琦等人道:“你们看,那边就是芦岭镇新盖的纺织厂了,听说是个大厂,一开厂就需要好几个个女工了。”
五、六十年代,每一个职业都值得被尊敬,但其中之最便是军人和工人,前者保家卫国器宇轩昂,后者是农民从农村户口转变成城市户口的最快阶梯。
罗月季听了林海燕的话,再看那幢建筑时眼里便带着几分向往:“招那么多工人啊!”
罗月季家是城镇户口,但她们镇上并没有工厂。罗月季家也并不是特别富裕,嫁人后她的生活虽然好了一些,但她却同样渴望做一名工人。
林海燕嗯了一声:“不算多了,前年纺织一厂招聘的工人那才叫多呢,光女工就招了一百多个。对了月季,你这次来探亲是长住还是短住啊?要不你就长住得了,反正你家老陈的职务都够随军资格了。你直接在这边住下得了,咱们团里正准备搞一个托儿所呢,到时候你把孩子往托儿所里一放不就轻松了么?”
“你要是想当工人也可以,纺织厂对部队军属可是有优先招聘的规定的。”
罗月季听了这话,心砰砰直跳:“真能成啊?”她问林海燕。
林海燕肯定地点点头:“能成。”顿了一下,她又道:“不过这个名额可不多,毕竟这附近驻扎的军队可不止咱们这一处。”
就在这不远处的一座大山里,还驻扎着另外一支部队呢。
罗月季心动了,骆琦也看向那座还未建成的工厂,眼中是势在必得的光芒。
第010章
芦岭镇有个菜市场,就在镇中央,这个菜市场不大,短短的一小条街,买菜的人将菜放在篮子里摆好,有看中的便上前询问价格,用钱买可以,以物换物也能行。
放眼望去,整个菜市场里,卖肉菜的只有一摊,摊子上面摆了半挂猪肉,几根骨头和一筷儿并不多的牛肉以及一些猪下水。
林海燕一到菜市场,便先到卖肉的摊子上买了两斤猪肉,看着牛肉好,又割了一刀。骆琦和罗月季跟着她走,见状也纷纷掏钱买了一点。罗月季拿着陈爱国的津贴,买起肉来是一点负担都没有。骆琦小家中的冰箱里肉不少,但她也还是割了半斤,她割的是上好的五花肉,肥瘦相间,这样的肉无论是炒也好,还是炖也好,味道都不错。
买了菜,林海燕又上菜摊去买了些青菜土豆,一买就买够好几天的,骆琦和罗月季也买了不少。买完了菜,林海燕带着她们将菜放到菜市场最南面的一家杂货铺里,请里面的老板帮忙看着,便带着骆琦和罗月季在镇上逛了起来。
芦岭镇不大,主街道的宽不过两米,两边是低矮的房屋,最靠近街道的几家人家都做起了生意来。只是这个年代大家普遍都穷,生意都差,芦岭镇又比不得大城市,今天又不是集日,因此便人也特别少。
从街头逛到街尾,花了不过十几分钟。
回去的时候骆琦等人是坐了途径营地门口的班车回去的,等她们下了车,正好遇到一群从野外拉练回来的士兵。见到她们带着孩子提着东西,几个士兵从队伍中小跑出来,很自然地将骆琦她们手上地东西提着入队,又跑着进了营地。
骆琦和罗月季看得目瞪口呆。林海燕看她们俩的样子,噗嗤一下笑出声来:“咱们团里战士不少,一个团的编制下来也有千把来个,但是咱们随军的军嫂不多,前前后后加起来也不超过二十家。团里的人早就把咱们认全了。这些士兵每次看见咱们提的东西多都会帮忙提,平时有个啥事儿干不了,吆喝一声,他们就都来帮忙了。”
骆琦闻言,对这个军人的好感又上升了几分。
三人慢悠悠地带着孩子晃悠回到家属院,在家属的左边放着她们买回来的东西,林海燕家和罗月季的住所离大门口都近,走了没几步她们就到家了。分给陆敬军的房子离得有点远,手里的东西又有些重,骆琦牵着陆念秦往那边走。
陆念秦跟骆琦相处了一天,话也变得多了起来,嘴巴里面叽叽喳喳地,骆琦压根就听不懂他说的啥,只能嗯嗯啊啊地应了个全乎。
两人鸡同鸭讲,分外和谐。
陆敬军就是这个时候回来的,他看着走在前头的骆琦和陆念秦,脚步顿了顿,之后便大步上前,走到骆琦的身边,他伸手起拿骆琦手里的东西,骆琦侧头一看,见到是他,便松开了手。
没走几步便到了院子,骆琦和陆敬军前后脚进门。
骆琦带着陆敬军到了东边的炕屋,陆敬军放下买回来的东西,也推开门走了进去。
他从兜里掏出一份红色的粮本和一叠花花绿绿的票和一些大团结来,递到骆琦的面前:“这是我下午去团后勤部新开的粮本,以后每个月都可以凭着粮本去领粮食。我的户口在部队,你是我家属,所以咱俩一共可以领八十斤粮食,念秦还小,每个月可以领二十斤。这些肉票布票都是我下午跟战友拿的。”
“我以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念秦还小也吃不了多少饭,上次咱们结婚,我用了好几张工业票和一些布票,手里没有多少存货了,不过以前我借了不少票给战友,他们都给我拿来了。,”
骆琦一怔,看着陆敬军手里的粮本说不出话来。直到这一刻,骆琦才忽然想起来原来在这个时代,购买东西是要票的。原主生活在农村,她们连镇上都很少去,一年到头也买不了几样东西。米面是家里自己种的,青菜是家里自留地里种的,肉也是队里分的。要用票购买的东西实在是不多,因此在原主的印象里关于票证的印象也不多。
骆琦喃喃地说道:“今天我们上街买菜买肉都没有用票。”
陆敬军道:“芦岭镇这边是个小地方,票证在这边通行的时间并不长,之前也只是粮油棉花要票,不过现在很多东西都要票了,肉票、糖票啥的。”
陆敬军作为军官,在这方面消息也是很灵通的。骆琦则茫然了。
她曾在上辈子听人说过,在票证时代,凭票购物,有票什么都好说,没有票什么都买不到,就算是手里有钱,那也跟废纸差不多。
她没经历过这个时代,她也无法想象什么都要凭票购买的情形是怎么样,但她本能的有些惧怕。
陆敬下午跑了整个团里才要到的这些票,他寻思这自己媳妇儿刚刚来到部队肯定是啥都没有的,于是他就专门找了城市来的士兵,花钱从他们手里换来了一大堆的票,啥票都有。
“我问过我们后勤部了,往后每个月部队会按照生活所需给我们这些战士发放票据。”
骆琦默默地把陆敬军给她的东西拿了过来仔仔细细地装好。她也没有什么不打算做夫妻所以不花陆敬军钱的清高之举。
请个保姆还要给工资呢,她帮陆敬军带孩子,花他钱咋了?
陆敬军说完粮票的事儿,又和骆琦说起了她工作的事情:“团里的托儿所已经建好了,照看孩子的人团里也定好了,就从家属里面选出两个来。工资一个月是10块,补贴二十斤粮食。托儿所就在咱团里,晓琪同志,你要不要就在干这份工作?”
团里的孩子不多,五岁以下的满打满算也不超过十个,离家也近,陆敬军觉得骆琦如果选择托儿所的老师,可能会轻松一些。
骆琦想也不想的就拒绝了:“我不喜欢带小孩,所以我要去纺织厂上班。”
陆敬军在和骆琦相处的这几天也摸清了骆琦的脾气,知道她主意大,因此他劝说骆琦的时候压根也没抱什么希望。听了骆琦的话,陆敬军有种果然如此之感,然后便道:“那也行,团里已经和纺织厂的领导接触过了,你们这群家属在厂子建成以后就可以去上班。想去的人就去后勤部去报名,你的名字我已经跟后勤部说过了。我一会儿再去说一声就行。”
骆琦没想到陆敬军会那么快就帮她搞定这件事,她抿抿嘴:“谢谢。”
陆敬军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不用客气。”
之后两人便陷入了沉默当中,陆念秦在镇上逛了一圈,跟另外两个小朋友跑跑跳跳的野了一下午,回来也困了。他从小就被保姆培养了自己睡觉的习惯,等骆琦发现屋里的气氛过于沉闷时转身去看他,他已经躺在炕上睡着了。
陆敬军也没在院里待着多久,便又去连队里了。他们在十月份有一个部队联合演习,最近他们正在加班加点的训练,演习过后便是新兵入伍,老兵退伍,都忙得很。
这一次陆敬军带的一营三连在后山训练,陆敬军直接就去了,他到的时候丁安平争正翘着二郎腿躺在半山腰上,嘴里叼着一根草杆,见到陆敬军来了,他从地上一跃而起:“丈母娘个大舅子都送走了?”
“嗯,送走了。”陆敬军往地上一坐:“今天下午训练得咋样?”
丁平安道:“还那样呗,小兔崽子们在联系移动打靶和潜伏。”
陆敬军往山坡下看,山坡下的靶场里有一对士兵正在训练,还有病一对在对面的山坡上潜伏。
作为指挥官,陆敬军并不用时时刻刻盯着他们,知道他们在认真训练没有浑水摸鱼,陆敬军也就放开手了。
丁平安又躺了回去,被秋日的太阳晒得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鼾声便震天响。陆敬军昨晚也没有睡好,也跟着眯了一会儿,一觉睡醒已经是红霞漫天。
陆敬军抹了把脸,把丁平安踹醒,两人还在下到下面的平地里,和已经整装完毕地战士们一起跑步回去,途中不知道是谁先唱起了打靶归来,很快整个连里的战士都跟着唱了起来。腔不成腔调不成调,唱歌全靠吼,只要声音够大声,什么腔调都是浮云。
陆敬军和丁平安也跟着吼了起来,一首歌吼完大家吼起了另外一首,等吼到营地,陆敬军觉得整个人都轻快了。
他回了家属院,骆琦此时已经做好了饭菜了。她做了一个回锅肉土豆片,一个蒜蓉青菜,再来一份西红柿鸡蛋汤,两菜一汤量都很大,饭是大米饭,她和陆念秦吃了一碗就饱了,剩下的全都被陆敬军包圆了。
也就是在这一刻,陆敬军才有一种自己终于成家的感觉。然而这种感觉只是一种错觉,晚上陆敬军去连队转了一圈后回到家,在打开东屋门的时候他惊讶地发现门居然从里面反锁了。
陆敬军在门外沉默了一会儿,深吸了一口气往西屋去,西屋的炕上果然放着陆敬军在宿舍时专用的铺盖。
陆敬军叹了一口气,去了外屋的厨房,厨房的大铁锅里有半锅热水,陆敬军洗了澡,去西屋铺了床铺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