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益只是勉强笑了笑,没多说什么。
郁颖只以为邵益担忧,却不知道邵益现在更担心另外一件事。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自打他回到川西县城之后,邵益便开始做梦。
梦中有着各种各样光怪陆离的情景,似乎有个小孩在慢慢长大,周围有他的家人,但是……他无法看到小孩长什么样子,周围的人长什么样子。
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
这种事情,邵益也不好说出来。
他能够看得出来,王慧娘已经很紧张了,郁颖又年纪大了,其他人都是孩子,他也只能自己支撑着。
心底则在暗暗地祈祷,时间快点过去。
希望俊哥儿明年能过了会试。
最起码中个同进士都行啊!
就在邵益默默祈祷的时候,郑宽派来的人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你确定邵益的胳膊上有个红色的胎记?”
“对!小的记得的,”一个三四十岁的男人一脸畏畏缩缩,却为了赏钱努力回忆着,“二十来年前,他跟小的去外地干活,路上下了雨把衣服淋湿了,在路边一个破庙烤火的时候,小的看的很清楚。”
郑家人眼睛一亮。
要的就是这个!
如果消息确实,那么,邵益无疑就是失踪二十二年前的霍家小少爷霍景!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了京城。
郑宽大喜之余,也赶忙通知了霍晨。
有了准确的消息,霍晨也坐不住了。
当下以最快的速度赶往了京城。
不过霍晨终究是霍家的家主,在没有亲眼见过之前,他其实并未完全相信邵益真是他失踪二十二年的弟弟。
有目前的消息来说已经足够了。
但是等霍晨匆匆忙忙来到京城的时候,同样面临了郑宽之前一样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没有足够的证据。
而且,邵俊还在闭门苦读,所以就算是霍晨心急也没法子确定。
更何况,他也不想在这种时间上门。
不管邵俊是不是他弟弟的儿子,但邵俊身为一个十六岁的解元这一点是确定的。
是他弟弟的儿子,那当然好,自家侄子忙着备考明年的会试啊,他可是连中四元,如果在会试中也中了头名,那岂不是未来的六首状元到手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谁敢乱来他就敢弄死谁!
如果不是,也无所谓。
十六岁的解元啊!
又是户部侍郎董陵的学生,只要不犯关键性错误,总能在官场上闯荡出些名堂的。
总之,最后的结论就是所有人都不准去打扰邵俊,万事儿等邵俊考完会试再说!
于是,邵俊接下来几个月,就感觉气氛诡异的平静。
完全没人上门打扰的。
邵俊最开始自然是好奇的,但戳了金手指半天,也没弄出个所以然来,索性也不管了。
备考备考!
邵俊死死地盯了一眼书房中挂着的条幅。
上面赫然写着一行大字。
距离会试还差一百零九天。
这个“可怕”的横条差点没有吓到董陵和董珏,尤其是一天天减少的数字,更是让人打从心眼里焦虑。
这个恐怖的条幅吓得原本这些日子挺喜欢和邵俊凑活的董珏就来了一次,再也不敢来了。
据他说,“那感觉真是超可怕,好像但凡浪费一息时间,自己都在犯罪一样。”
不过董珏虽然跑得快。
但是第二天,他就在他的书房中看到了一模一样的条幅。
当然,上面写的是“距离乡试还有XX天”。
董珏当场整个人就不好了。
却没有不敢撤掉这条幅。
谁让布置这条幅的是亲爹董陵呢!
董珏只有暗地里哭唧唧的份儿了。
邵俊在知道这事儿之后,只是哈哈笑了几声,权当放松。
他还调侃董珏,“习惯就好啦,这条福你估计得挂到考中进士呢!”
董珏抱着脑袋呻/吟一声,更想死一死了!
邵俊调侃了一把董珏之后,再度将所有的经历都集中到了年前最后的模拟考中。
虽然恩科是三月。
但正月是过年,二月的京城天气冷的初期,董陵不可能答应邵俊再模拟考。
最重要的是,他也怕在最后时间来一次模拟考导致邵俊生病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年前的模拟考,是邵俊最后一次模拟考。
邵俊看着董陵帮他批卷子,就看到董陵反复的看着一道策论,最后感叹的说道:“俊哥儿,你真是长进了不少呢!”
他看邵俊的表情真是满意又感叹。
邵俊抿抿唇,笑道:“拜在老师名下这么多年,总得有些长进不是?”
董陵好笑的摇了摇头。
邵俊这可不是仅仅有些长进,长进真是太大了。
之前,邵俊写文虽然也会披上一层好看的皮,但是如果细看,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和谐之处,但是随着邵俊这半年的学习,他已经能够将自己身上的皮做的越来越真实。
完全可以瞒过一般人了。
至于某些官场老狐狸?
呵呵,还是不要想太多比较好。
不过,邵俊现在也就十七岁,瞒不过才比较正常。
董陵笑着说道:“会试的时候就照着这么写吧!”
“好的,老师。”
邵俊点了点头,继续回头认真温书去了。
在邵俊认真的备考中,年节悄无声息的就过去了。
基本上没有什么事儿干扰到他。
唯有郑家送过来了一份年礼。
邵俊对此也只是看了一眼,就将其放到了一旁。
时间很快就到了三月。
改元之后的第一次会试。
确切地说,也是恩科。
所有的考生们都需要在三月初四之前,到礼部投文报道。
每次的会试都是有礼部主持,考试的内容和流程跟乡试大致相同,分为三场举行,每三日一场,第一场是在初九,第二场是在十二,第三场则是十五。
当然,流程上也有不同的地方。
那就是会试比乡试要稍微人道一点,不用硬生生在贡院关上九天,每场考试只需要头一日入场,最后一日出场即可。
邵俊对此也是非常高兴地。
毕竟,乡试那九天难度真是堪比地狱,他可真的不想再来一次了!
经过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而第一名称为“会元”!
因为考期是在春季,所以也称为春闱。
在春闱之前,邵益也再度赶了过来。
当初说好的,他是要过来陪邵俊考试的。
邵俊开心极了。
虽然他也敏锐的察觉到邵益心中似乎有事儿,但会试在眼前,他什么也不敢多想。
只是每天专心养精蓄锐。
随着会试到了眼前,邵俊也不再死读书,反倒放松了少许,刷题依旧每天都在刷题,更多的却也是为了保持手感罢了。
董陵作为邵俊的老师,也开始协助邵俊。
好吧,其实说穿了就是透露今科主考官的喜好。
没招,谁让古代科举实在是太偏向主考官的喜好呢?
主考官如果是喜好奢华文章,你偏偏答题答的朴实无华,就算答得再好,成绩也不会到哪儿去?
同理,主考官要是看重实际,你偏偏答题花里胡哨,文章写的再好,也有点呵呵了。
把你打到同进士不可能,但绝对会压你的成绩。
而这一科的主考官则是一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