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校尉道:“有,我发现御林军少了两人。”
余年一震:“什么?”
余年的副将道:“将军,您不算在内,我们一共有一百人,目前死了十五人,还有八十三人,的确少了两人。”
不等余年开口,秦放便道:“余将军,看样子走漏消息的可能是你那边的人。”
余年嘴硬:“可能他们死在别的地方了。”
秦放轻笑了声,又看向杨校尉:“有顺着痕迹追过去吗?”
杨校尉道:“追了,但是他们似乎知道我们会追,所以把痕迹抹去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带着十箱的火药不可能跑远,所以附近肯定有接应他们的人,但是我们没有找到。”
秦放道:“不急,等到了晚上再说。不过你说的很对,附近肯定有接应他们的人,不然他们带着火药很难隐藏行踪。而他们选择在这里动手,也可见他们在这里做好了准备。只是,他们为何会选择这条路?这条路是你选的?”说着,看向杨校尉。
杨校尉坦诚道:“是的,属下认为带着火药走官道安全,所以和余将军商量之后,就决定走了官道。”
余年也在此时道:“的确,这是我们一起商量的。火药事关重大,走官道的话,我认为没有人有这么大的胆子来打劫我们,却哪里知道,对方竟然选择在傍晚动手。”
秦放道:“傍晚虽然对他们不利,但是到了晚上,他们带着火药行动也不便,所以才选择在傍晚动手。”
到底是不是,谁知道呢。
杜醒然:“秦哥说到晚上,莫不是到了晚上有什么线索?”
秦放也不卖关子:“不错,我原本也是防备着,没有想到还真能派上用场。”
杜醒然听他这十拿九稳的语气,也松了一口气:“还是秦哥细心。”
秦放摆摆手:“哪里的话,我是怕了。皇上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我,我自然不能让他失望。”只是没有想到,真的有人敢打火药的主意,而且还是蛮子。
说起来,这次的计划可所谓狠毒,火药如果失踪,秦放这边问题不大,因为他已经把火药交给余将军了,但是,难免不会被牵连到。毕竟能知道火药动静的,除了御林军就是他了。如果说御林军是皇上的人,不可能背叛皇上,那么有心人说不定会向他甩刀子。
此外,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人会被牵连,永和侯。
火药是运到永州军营的,也就是说永和侯也知道这件事,如果说御林军和秦放都没有嫌弃,那么难道永和侯不会被怀疑?而且,抢火药的是蛮子,蛮子是从永州进来的,就算永和侯不会被怀疑,放任蛮子进来,这失职之罪也难逃,而又因为这失职之罪导致火药被蛮子抢走,如此一来,永和侯的罪名就大了。
永州军营肯定要易主了。
秦放已经不是初入官场的新人了,永和侯如果出事,那么会牵连到哪些人?除了永和侯府之外,二皇子就是最直接的人,因为世子家的小公子是二皇子的伴读,永和侯府等于间接的和二皇子的立场站在了一起。
所以,对方对付永和侯,是要废二皇子的势力吗?
秦放不想想太多,这些朝廷中的争斗同他没有关系。他拿出纸笔,马上写了信,交给士兵,让对方把信送到京城。
晚上
不管是秦放的士兵还是余年等御林军都在期待晚上。这不,一到了晚上,大家就看向秦放。杜醒然:“秦哥,到了晚上了,你这线索是不是也可以告诉我们了?”他们是真的一点概念都没有。车轮的痕迹被抹去了不说,他们找下去的时候,发现了更多的车轮,按理说,装着火药的马车车轮会比较深,但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车轮根本找不出这个痕迹。他知道,这是蛮子故意的。
因此,他们实在没办法找。
而且,附近都是山,连人都没有看到,他们找了两天,什么都没有找到。故而,只能在这里等着秦放了。
因为听杨校尉的意思,秦放似乎有所打算。
秦放起身,拿起一个火把:“走吧。”他在附近找了一圈,是沿着地面找的。
众人以为他在找马车的痕迹,就连杜醒然也是这样以为,所以忍不住道:“秦哥,你这是找车马车痕迹吗?”
秦放解释:“不是,我在马车上动了手脚……找到了,你们看。”只见地面上有些亮光。如果不仔细看,根本不会发现。就算偶尔瞥过一眼看到了,也会以为是萤火虫的光芒,毕竟这个季节野外已经有萤火虫了。
杨校尉趴下来一看,用手指沾了一些:“这是粉末?”
秦放道:“嗯,到了夜里会发光的粉……从工部官员那里取经的,我们沿着这个线索寻找。”这个线索,他连杨校尉都没有告知,倒不是不相信杨校尉,而是怕杨校尉露出马脚,被其他人知道,毕竟他也不能保证敌人有没有混合在士兵和御林军中。
第230章
秦放起身:“大家带上火把, 四周看看这种亮光,因为箱子比较多,所以粉末可能会比较散, 找到之后十人一队跟进寻找。”
“是。”不管是御林军还是云襄县的士兵, 都很自觉也很有效率的组队寻找。
有了粉末的帮忙, 他们沿途寻找,又因为步行寻找比较慢, 所以寻找了一个晚上, 几对人集中在了同一个地方。
杜醒然看着四周:“我们从事发地出发, 那个粉末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我们可是分了好几条路走的,最后竟然都集中在了这里。而且这里有什么?悬崖峭壁,他们最后在这里集中准备干什么?”
这最后集中的地方是这里, 前方没有路了,是悬崖。而大家分散寻找沿着粉末最后在这里集中, 也就是说,那些马车分开之后, 最后又回到了这里,所以这里肯定是有问题的,不然他们来这里干什么?
秦放:“大家分头寻找, 看看附近有什么线索。一部分人再去前面看看,马车是否有离开过的痕迹。”
“是。”
很快,有士兵找到了痕迹。
“秦将军, 这边的几棵树有问题, 有绳子绑过的痕迹。”
“秦将军,这边也有,这边的树上同样有绳子绑过的痕迹。”
“秦将军, 这边也有。”
“秦将军,还有这边。”
那么多的树上都有绳子绑过的痕迹,这显然不同寻常,而且绳子绑在这里干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前面是悬崖,正常的人都能想到绳子绑着,有可能跟悬崖有关。
秦放先在树上看了一会儿,然后又去了悬崖边观看。果不其然,悬崖边有东西摩擦过的痕迹,而且,这边还有绳子的草絮在。
这个时候的绳子都是草或者麻搓起来的,如果在悬崖边摩擦的话,肯定会有草絮或者麻絮留下来。
“将军?”杨校尉也蹲下身看着。不过没有蹲的太近,万一掉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秦放道:“去准备绳子,我们下去看看。”
杨校尉:“是。”
他们出门自然有带绳子,毕竟运的是火药,还很重,以防绑着火药箱子的绳子在中途断了,所以有备用。不过这些绳子显然不够,杨校尉又带着人去砍了一下藤条来连接。
足足准备了三条绳子之后,再在树上固定住。然后杨校尉用力的拉了拉绳子,确定绳子坚固之后对秦放道:“将军,没问题了。”
秦放点点头:“我下去看看。”
余年道:“我也去。”
杜醒然也想去,但是他身手一般,不敢下去。富家子弟中,真正身手好的极少,一般都是用了防身和强身才习武的。
这个悬崖不是很高,但是也绝对不低,他们准备的绳子足够长了,可还没有到悬崖低,不过从悬崖上下来,一眼就能见到重物吊下来过的痕迹。
余年:“看样子火药箱是从这里运下来的。”所以他们四处没有找到那个粉末离开的痕迹。
秦放点点头:“极有可能。”
绳子不够长了,秦放对另一个尾随他和余年下来的御林军道:“你上去叫他们准备更长的绳子,然后再安排一些人下来。余将军,咱们俩下去看看?”
“是。”那名御林军便往上爬了。
余年生气道:“没问题。妈的,劫了老子的道,老子可不打算这样算了。”他长得凶,这匪气的话一说,还挺吓人的。
绳子不够长了,两人只能放弃了绳子攀岩,攀岩的话有个问题,那就是不能拿火把了,不然一只手没办法攀岩。好在秦放和余年的身手都很好,这悬崖也不是很高,而且他们用绳子已经爬了很久了,所以双手攀岩约莫一刻钟左右,他们就到了地上。
一到地上,余年拿出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点燃火把,火把一点燃,身边的情况就一目了然了。“这……这怕不是火烧过的吧?”
悬崖底火烧过的痕迹格外的明显,有木头想下来的炭还在,还有草丛中的痕迹,也格外的明显。不过最明显的是那火堆旁的黏土块,这是秦放弄的假火药,当日被余年他们从云襄县运出来的,而今出现在这里了。
余年捡起黏土块:“这便是秦将军给的火药?”一看大小,余年就明白了。火药他点过数量,就是这块大小,所以他几乎马上就确定了这是假火药。
秦放道:“的确是。他们把箱子等该烧的都烧了,这黏土块烧不掉,只能扔在这里了。估计他们也是在烧的时候发现了这火药是假的,所以在扔掉的。不过,这条路倒是选的好,如果我们没有发现,他们肯定会运着火药离开。”
余年道:“对方的计划很周密,不过现在东西都在这了,我们恐怕就没办法跟踪了,只能附近找找线索了,也不知道附近有没有庄子,有没有人见过他们。”
“将军……”
在秦放和余年说话间,有不少御林军和云襄县的士兵从上面下来了。
秦放道:“就在这里休息一晚,明天白天再打听情况。”
“是。”
这会儿大晚上的,就算附近有村子,他们也不好去打听,把人吓到了可不好。而且都过了两三天了,蛮子也不会等在原地等着他们。所以,并不急于一时。
第二天
一大早的,余年和秦放带着人去查看了,还别说,附近真的有村子。
“婶子,最近你们村子里有没有陌生的人往后山走?”
“没见到过。”
“大叔,最近你们村子里有没有陌生人初入?”
“这位大姐……”
秦放等人问了很多人,但都表示没有见过。其实没有见过也正常,毕竟村子虽然在附近,但是到后山的悬崖边还有段路,如果蛮子要避开村民,还是有不少办法的。
余年道:“秦将军,这一时半会儿恐怕也查不到什么,我们有任务在身,要先去永州军营确认火药是不是送达了,确认之后我们就回京城复明了,这里的事情暂时交给你了。”
秦放道:“那我不送了,咱们有机会再一起吃酒。”
余年拱手道:“秦将军保重。”
杜醒然:“秦哥保重。”
秦放也拱手道:“你们也保重。”
余年带着御林军离开了,没有了御林军,现场的人突然少了很多。虽然要追查线索很难,但是秦放并没有放弃。附近不只一个村子,最近那个村子的村民没有见到,并不代表其他村子的村民也没有,所以秦放让杨校尉带着人继续寻找。
京城
杜科是在两天后收到秦放的信的,因为士兵带着秦放的信,而不是奏折,所以送信给皇上不如送信给杜科比较快。同样,送信给皇上还不如送信给杜科比较安全。火药的事情暴露了,在秦放看来,是皇上身边有人,故而,秦放还是让士兵送信给了杜科。
杜科第三次被家里人从兵部衙门叫回来了,说起来,距离前面两次好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
杜科一到家,就见了士兵,看了秦放的信。当他看到火药在中途被人拦截的时候,他猛地站起,又看到拦截火药的是蛮子时,杜科只马上想到的是政治问题。秦放要捋一捋才能想到永和侯那边、二皇子那边,而杜科是直接想到了。
不过当他看到秦放对火药的另有安排时,他松了一口气。好在秦放谨慎,或者说好在秦放之前被吓到了,这次做事情小心了。不然的话,火药真的被蛮子给拦截了,到了蛮子手里,这两军交战启国就为难了。
可问题是,蛮子怎么知道火药的事情?
朝廷有内奸。
杜科看完信,马上就进宫了。
御书房
砰……
皇上气的直接把茶杯扔在了地上。他瞪着眼睛,大口大口的喘气,神情是可见的愤怒。杜科不敢抬头,假装没有看见。过了好一会儿,皇上才慢慢的平息了怒火:“杜科,你说是谁把消息穿给蛮子的?”
杜科道:“微臣不知。”
皇上又道:“永和侯是怎么管理永州永军的,两百多名蛮子偷偷进了启国境内他竟然不知道,那如果蛮子进宫刺杀朕了,他是不是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