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行徵回头仔细看向闻堰知府,“朕听闻你应该是二十年前的状元,状元郎的脑子若是都像你这般,我大宴早就无法存在这世上了。”
“朕将你同府衙一起控制,又如何会漏下城门的防守?”
“知府大人觉得是你深耕在闻堰十余年的官吏兵马强壮呢?还是朕从南凌抽调过来的海军纪律严明呢?”
慕行徵说完,没再理会疯疯癫癫的知府,之事叮嘱将士要想尽一切办法让知府张口说出自己藏匿银钱和账本的地方。
“不是派人来说,让你先睡下吗?”慕行徵走进房间,却发现沈楠枝在点着蜡烛等他。
沈楠枝摇摇头,虽然慕行徵传话过来,但是看不到人,她哪里会放心。
即便慕行徵身边有南凌的将士,但闻堰知府毕竟是当地的地头蛇。
但凡南凌的将士在来闻堰的途中被知府的人注意到,今日慕行徵的计划便危险重重,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
“夜已深,好好休息,明日还有一场仗要打。”慕行徵没有过多解释,拥着沈楠枝视作安抚,两人一同睡去。
第二日一早,沈楠枝的早饭尚未用完,慕行徵便已经收到了府衙传来的消息。
一夜过去,闻堰知府好像彻底疯了,他们也从知府口中顺利的知道了账本和藏匿银钱的位置。
沈楠枝听到禀告,匆忙放下早饭,一致催促着慕行徵前往府衙一谈。
“贪污一事事关重大,即便这位知府大人在闻堰多年,夜,我觉得若是他自己一人贪污,定然是不敢有这么大的手笔,幕后定然还有人。”
沈楠枝对闻堰知府贪污的银钱很感兴趣,而且这事情早一日查清,工程那边才能早一日完工。
知府藏匿银钱的地方就在自己卧房的密室之中,只是他们尚未找到开启密室的钥匙。
好在账本已经拿了出来,沈楠枝便坐下顺便利用闻堰商行的人找来了几个精于记账的掌柜,分批次查看闻堰知府留下的账本。
沈楠枝带来的那些人,只是看其中一部分,而沈楠枝将其总数额相加之后便再也坐不住了。
“三个月内,闻堰知府竟然贪了五万两银子!”沈楠枝一向都觉得自己是个脾气不错之人,但此番忍不住将账本甩了出去。
“陛下,娘娘,密室已经打开。”有人匆匆来报,沈楠枝同慕行徵一起赶到密室。
“如今密室中有白银十万两,黄金四万两,另有珍宝无数,尚未校对。”将士看到沈楠枝匆匆而来,将自己方才搜集到的东西呈交上去。
慕行徵看着面前白花花的银子,闭了闭眼,“将闻堰城内封锁,将闻堰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都带来见朕。”
沈楠枝拍了拍慕行徵的手,“我留在这里,你且去吧。”
一个小小的闻堰知府,竟然能够贪污这么多银子,若是背后还有一只手,那贪污下来的银子多年累积,根本是个不敢想象的天文数字。
第56章 ·
沈楠枝一点点对账, 越算越心惊。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这句话果然不是虚的。
只是不知道现如今的闻堰官员有多少牵扯在其。
慕行徵还在审闻堰大大小小的官员,沈楠枝也没有闲着, 重新传唤了一直在工地等待消息的两位京都书生。
随后又带了一批人马,悄悄将工地周围包围起来, 但并未京都里面正在施工的百姓。
“水泥和沙石已经在运来的路上, 在九月之前,工程必须完工。”沈楠枝又重申了一遍。
让闻堰的工期加快进度,而自己则去了闻堰商行。
沈楠枝出技术, 让商行的人出钱出力,最终选了好几个地方,如今正在准备正式建立工厂,利用地势水流节省人力。
沈楠枝今日要前去盯着。
闻堰商行虽然觉得沈楠枝的想法有些过于大胆, 但沈楠枝手的技术却让人十分狂热, 因此一切都在按照沈楠枝的寄回来进行。
最先建成的是服装厂。
而慕行徵已经将闻堰知府的府衙翻了个底朝天,再次确认闻堰知府口毫无隐瞒之后, 便向闻堰的大众公布了闻堰知府的罪行。
不仅仅是知府,闻堰大大小小的官员,已经折进去了一半。
慕行徵将几人押入大牢,准备等到水利工程建设好之后,便将几人看透,也算是对水渠的另一种告慰。
除此之外,慕行徵还让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朗声宣读闻堰知府的罪行,并且将那些用银钱买官的人也全都扒了出来。
闻堰城热闹了几日。
闻堰的工地上也十分热闹, 闻堰知府这个贪污头头入狱了,百姓们现如今的饭食比前些日子还要号上一些, 让每个人喜不自胜。
沈楠枝还在盯着工厂的进度,因此慕行徵便自己来了工地附近。
慕行徵的茶摊还在附近,每日里聚集的百姓们都不少。
这几日虽然官兵从工地上也抓走了不少人,但百姓们心底高兴。
正是因为少了这些人,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众人看到慕行徵再一次现身,显得十分激动。
当日若不是慕行徵主动询问将这个问题接到手,他们的待遇怕是会越来越差,到最后说不定就和以前的服徭役差不多,最后一分钱都得不到。
慕行徵将闻堰的事情已经料理差不多,再次面对百姓的时候,便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份。
说自己是从京都而来,奉帝王之明监察闻堰工程,闻堰知府贪污多年,如今是应有的报应,自己也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
如今闻堰的信任知府即将到来,闻堰再无贪官污吏,工程一事也可加快脚步。
闻堰知府的事情料理清楚,沈楠枝投资的工厂也正式开始落成,开始准备招工。
沈楠枝没有插手之后的事情,她如今只是个投资人,具体事务一切都不准备沾手。
况且如今已经是八月份了,过不了多久她便要动身回京了。
这是她第一次这么长时间出京,虽然平日在京都感觉不到什么,但出来之后却难免有些记挂。
虽说闻堰知府的案子不过几天便已经彻底处理好,慕行徵也没有查出知府身后还有其他人。
但仅仅是这些也足够让人不安了。
慕行徵接连向京都传信,开始大力整治贪污物理。
如今闻堰一切太平,他们也到了回京的时候。
离开前,沈楠枝同慕行徵又去逛了一次集市。
两人走到街道上,像一对平常的小夫妻,对着摊位上的各种东西挑挑拣拣。
在集市最热闹的地方,沈楠枝竟然还看到了庆云寺的和尚。
那和尚正站在高高的台子上,慷慨激昂地说着什么,沈楠枝凑近听了一耳朵,应该是之前武凯在东北边境地战事。
这和尚应该是战事地亲历者,说得十分详尽,说到攻克敌军地困难时刻,眼眶都红了,带着台下好几个人都情绪激动。
“边境的战士将领不容易,边境的大夫也不容易啊!”
“我们的大夫还是太少了,我听说今年京都学校允许一个人学习几样知识,我去问问我儿愿不愿意多学学医术。”
沈楠枝听到百姓们的议论,嘴角勾勒出些许笑意。
“我们回吧。”沈楠枝没有在庆云寺的和上前露面。
这批和尚还要在闻堰南京一代停留一些时日。
而他们两人已经要动身回京了。
出来几个月,沈楠枝都可以想象到奏折估计已经积攒了许多。
虽然她如今已经将丞相大部分的职责分发出去,但仍旧不空闲。
况且回京之后,慕行徵便准备大力彻查有关贪官污吏一事,他们两人回去之后都不会轻松。
不过即便如此,等到两人回京时间已经到了八月底。
各地的工程已经陆陆续续报上完工的消息。
慕行徵站在大殿之外看着落日的余晖。
“也不知这余晖还能看几天。”慕行徵感受到身后沈楠枝的到来,牵过她的手,两人一起站在日楼之。
“除了水利,官府也额外增添了安置房,可以让受灾严重的百姓们有个住的地方。”沈楠枝轻声细语同慕行徵说起回京之后的安排。
安置房这个东西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有些地方是用之前官府抄家空闲下来的宅子,有些则是在地势较高之地新建起来的。
只是房子虽然有了,但是想要让百姓们轻易搬家还需要花费些时日。
毕竟如今还看不出即将下暴雨发洪水的样子,想要百姓们离开自己原本的家,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
“凭啥要我们搬啊?这不是住的好好的吗?我们祖祖辈辈都住这里,那我们搬走了,这房子以后就是我们的了?”官吏动员百姓们搬家的情况确实不太容易,每个人都有许多问题不停问来问去。
如今暴雨尚未来临,慕行徵是根据自己上辈子的记忆提前做出安置,那房子只是让百姓提前用来避难的。
若是大雨之后,自家房子倒塌可以在朝廷分拨的房子暂时周转。
百姓们问题颇多,但也有看了一眼便答应搬过去的。
毕竟朝廷安置的房子看起来比自己的房子强多了,又不需要额外的钱,哪怕只能住几日也是不错的。
有了带头之人,并且亲眼看过新房子的环境,百姓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松动的。
是以在九月初各地官府已经做好了防控。
慕行徵今年一早便说会有暴雨,并且有钦天监,凡平观和庆云寺三方齐齐发力。
如今百姓们虽然有些还在怀疑,但也都老老实实听从了官府的政策,搬家储存足够的物资,不让自己出现在地势低洼的地方。
连山脚下都提前做了防护。
除此之外各个城池的兵吏也严阵以待起来。
秋风已起,大雨将至。
与此同时,沈楠枝也站在高台之上,看着已经阴沉下来的天气,面色有些沉重。
“现如今个地方的事务都已经分发下去,不必过于忧心。”慕行徵从御书房前来,同沈楠枝一起回了坤宁宫。
“先是大旱,再是大雨,明年呢?明年又会是什么?”沈楠枝虽然回了殿,但心并不平静。
原书的自然灾害实在是太多了,多到沈楠枝没有信心,自己这么努力进行大宴的建设,到最后能不能安然度过这一切。
慕行徵沉默了一瞬,“明年是蝗灾。”
似乎是察觉到自己这话有些丧气,随后又补充道:“工部如今已经和学校工厂联手,一直在功课新的杀虫农药,明年的蝗灾定然是没问题的。”
“今年的洪水,我们也提早做好了安置,将受灾眼的地区已经遣散,分开安置百姓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