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男二的科举之路_分节阅读_第154节
小说作者:一七令   内容大小:667 KB  下载:男二的科举之路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1-12-29 01:31: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4/1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放心,还好好的呢,只是受了惊,圣上担忧他,便没叫他回来。”

  老夫人口中念佛。

  老两口都是明白人,今儿外头的事情对府里的几个小孩都是紧紧瞒着,晚些的时候愣是将他们给哄睡着了,没叫他们操心,只是入了夜之后,两个老人家心中不安宁,所以一直守在这儿。

  如今听到儿子说宫里无事,他们并没有多问了,尤其是老爷子,只当是不知道顾准提前将兄妹两个送到他府上,又事先叮嘱他不准让家里人出门的事。

第191章 守陵 男女主的结局

  翌日, 沈元景醒来的时候忽然感觉天都变了。

  宫人同他说的那些话他听来只觉得荒谬,好容易等到顾准过来看他,沈元景才终于碰到一个能够求证的人。

  可惜的是, 顾准也叫他失望了, 原来他早上听到的那些竟然都是真的。

  沈元景难以置信:“他是魔怔不成, 竟然敢逼宫?”

  顾准在他跟前坐下, 分析道:“其实, 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破局之道。刺杀的事情败露之后,圣上便叫人围住了皇子府。这样大的动静,外人不可能不知道, 一旦打听出来皇子府被围困的真正原因,他的名声也就彻底坏了。失了圣心, 又失了民心,二皇子已然同囚徒没有什么两样。这情况他也就只能放手一搏,只是用了法子极端了一些,不过……倒还挺管用。

  他先是带领一对兵马破了太极殿,接着又将诸位大臣的子女给捉了过去,让他们不得不服软。殿下昨儿晕着, 并没有看到各中风险, 昨晚上圣上连退位的诏书都已经准备好了。若不是韩将军和廉老将军来的及时,没准儿昨晚上咱们已经身首异处了。”

  沈元景想到宫人跟他说的那件事,摸了摸自己的脖子,那块已经结了血痂,仍隐隐作痛。

  他问:“我这脖子上的伤口也是他弄的?”

  “是啊,他不仅将殿下押了过去,还惊扰了太后娘娘。借以威胁圣上,让圣上立他为新帝。”

  “真是不孝至极, 他怎么能对皇祖母动手?”沈元景并不生气沈元景对自己下死手,他们俩斗了这么多年,彼此之间并没剩下多少情分,但是皇祖母不一样,那般和蔼可亲、对谁都是一视同仁的长辈,他究竟是怎么才能下得了手的?

  顾准拍了拍他的肩:“事情都已经过去了,人也已经进了牢里,殿下无需再忧心伤神。”

  沈元景气归气,但是最担心的还要数他父皇:“你可知,我父皇如今怎么样了?”

  “圣上啊……”顾准摇了摇头,“强撑着呢,如此大的打击他怕是也缓不过来,听说今儿早上早早的就醒了,下了几道圣旨之后便一直在处理奏书,谁也不见。”

  沈元景听着便更担心了。他作为沈元景异母的兄弟都无法接受这件事情,更何况是父皇了。

  父皇从前有多宠爱沈元灏,沈元景一直都是看在眼里的。当年苏贵妃凭借样貌,独得恩宠,生下沈元灏之后,又因沈元灏生得可爱,更得父皇看重。六岁之前,沈元灏几乎是在他父皇的膝盖上面长大的,不管到哪儿都得抱着。当时的沈元景也就只有暗自羡慕伤神的分儿了。

  可是世事无常啊,谁能想到那么受宠的母子俩会有今天这一日呢。沈元灏都已经被抓起来了,苏贵妃又怎么能得到好?即便父皇顾念旧情,不发作她,可后宫那些娘娘们又有哪个是好相与的?苏贵妃树敌太多,一旦失宠,必遭反噬。

  想明白了这母子俩人的后果之后,沈元景再次意识到自己如今似乎真的没有什么对手了。他最大的对手就这么被解决了,就在他晕倒睡了一觉之后。

  这事儿怎么想怎么荒谬,可它竟然是真的。

  沈元景因为睡了一场,醒来之后被这一变故给惊到了。皇上那儿也是久久不能接受,只要稍稍想到昨晚那件事情便心口发麻。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会心软,放过沈元灏。

  迟疑了半日后,皇上还是做了决定。

  天牢里头,沈元灏被太医医治了一番之后勉强保住了一条性命。不过他失血过多,嘴唇还有点发白。沈元灏虽下了大牢,但他毕竟是皇子,一应待遇比其他牢犯不知高出了多少倍。

  也正是这份与众不同,才叫他心里生出了希望。想着没准他父皇惦记这父子之间的情分,决意放他一马呢。

  然而很快沈元灏的愿望边落空了。

  宫里的太监总管直接来了天牢,还带来了一碗汤药。

  沈元灏后退了半步。

  那太监笑眯眯地看着眼前的这一位:“二皇子,你还有什么遗言要说吗?”

  沈元灏还想挣扎一番:“我想见父皇一面。”

  “您这不是为难奴才么,奴才走之前圣上特意交代了,说不会殿下一下您的。殿下还是别反抗了,这是圣上的意思,老老实实地喝完这碗汤药,便什么事都没有了”

  这话说的不容置疑,可沈元灏不甘心就这么认命,他踹翻了这碗汤,直接冲了出去。

  可就在他的手刚刚碰到狱门,便忽然察觉脖子一阵钝痛。

  沈元灏勉强回身看了一眼,之前方才同他说话的那个太监不知何时站在了他的身后。

  沈元灏记下了人,便失力地倒了下去。

  “带走。”太监道。

  半晌,沈元灏的“尸体”被蒙上了一条白布,当着众人的面运出了天牢。

  大牢里头也放出消息,道当场二皇子已经被赐死了。出了天牢之后他们还去了一趟皇子府,一行人又绕了一圈,将皇子府的女眷也一并带了过去。

  王素娘自然不甘愿,被捉走的时候还妄想逃跑,结果被人直接劈晕了,劈晕的架势都与沈元灏毫无二致,晕倒之后才不再叫唤,不久便被送进了马车。

  宁三娘却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早在他们家殿下昨晚上没回来的时候,宁三娘便知道府上必定凶多吉少,如今也不过就是印证了她的想法而已。

  宁三娘走得可比王素娘体面多了,她是抱着赴死的念头离开的,但临走之前,却意外得了一句吩咐。

  宁三娘并不认得跟她说话的那个人,但是眼前的情况也容不得她多想了,于是趁着这仅有的一点时间将府里能收拾出来的细软都给收拾了。

  好的圣上并不着急,这些人也并不急着复命,宁三娘紧赶慢赶,终于还是收拾出了三包行李物件。

  一妻一妾,只她们二人被带走,余下皇子府的诸多人并未被波及到。皇子妃走了之后,府里的人奔走相告,喜形于色,一个劲地对皇宫那边感恩戴德。

  二皇子府里望着的那些谋士,早在今天上午便被人一网打尽了。这回没有将他们抓,便意味着圣上并不打算追究皇子府的其他人,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一个时辰后,宁三娘终于知道他们要去的是哪里了——是皇陵。

  太极殿中,皇上已经不记得自己是多少次将苏贵妃撵出去了。这人如今怎么就变成了一个泼皮呢,一点脸面跟贵妃的尊容都不要了,跑到他的殿外嚎啕大哭,骂他狠心,连儿子的命都不放过。

  皇上听着越发不耐烦,最后干脆下了一道旨意,斥责苏贵妃言行失态,直接降了她的份位,变成了苏嫔。

  太后知道他心中难受,有苦不能言,特意避开苏嫔前来安稳。

  皇上连日劳心费力,人已经憔悴不止,且悔恨交加:“母子二人都是不知道感恩的,狼心狗肺,朕就应该直接送他们母子二人上西天。”

  “你要是当真如此狠心,也不会坐在这儿唉声叹气了。打小就心软的不成样子,也不怪把他们纵成如今这般田地了。”

  皇上苦笑:“母后您当真是来安慰朕的?”

  “本是要安慰你的,可是见了你之后,却又想骂你。”太后摇了摇头,心里却同情不起来,觉得这些事情都是他自己一直折腾的,带同情的另有人在,“你叫二皇子来了一个死遁,这人都已经‘死’了,往后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威胁了。不过二皇妃却还年轻,你怎么也让她跟着守皇陵?”

  皇上却道:“她留在京城也是守活寡,去了之后他们一家好歹还能团圆。”

  守活寡跟一家团聚,想来也是后者更好,虽说守皇陵清苦,但一家人好歹整整齐齐的呀,总好过在京城顶着一个犯妇的名头过活吧。

  皇上觉得自己这么安排还挺贴心的。

  太后叹息:“皇帝你可真是太想当然了。”

  那一家人除了皇子妃,另外两个不知道有多能折腾。将他们三个关在一起,还不知道是福是祸呢。

  假死守陵,这便是圣上苦思冥想之后定下来的结果。

  他对外夺走沈元灏的一切身份,道他已经死在了宫斗中。不过皇上却也没能下重手,只是将沈元灏妻妾三人幽禁在皇陵,终身不许其踏出皇陵半步。

  往后不论如何,沈元灏都已经“死”了,他的皇家的玉碟也被撤走了,抹去了一切痕迹,只当没有他这个人。这一妻一妾,对外也只说是畏罪自杀。如今幽禁在皇陵里头的一家三口,被安上了另一个名头。

  不过这三人,永远不会被外人所知就是了。

  沈元灏跟王素娘新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两人对着偌大的皇陵,半晌回不过来神。

  似乎是好奇自己没死,又似乎是不敢相信自己会到了这种地方。

  还是宁三娘走过来的动静惊醒了他们。

  沈元灏回过头,发现妻子不知何时已经卸下了妆面跟珠玉,一身素净,粗衣麻布。

  未曾看到她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等看到了对方的穿着,沈元灏他陡然发现自己的衣服穿着不适,他低头一看发现自己身上也是一身麻衣。

  瞧着丈夫在麻布上面摩挲,宁三娘缓缓道:“夫君,往后所有的日子都必须要穿麻布了。终身茹素,不得外出。”

  “凭什么?”王素娘不服。

  宁三娘垂眸:“凭圣上没杀咱们一家人,这理由可够?”

  沈元灏呆愣住了,良久良久,他伸手捂住了头。沈元灏明白过来自己为何被打晕了,他如今已经是个“死”人了。别说他如今出不去了,就算有朝一日他真的出去也跟个死人没什么两样,不会有人承认他的身份,更不会有人会帮他。

  父皇,您可真是好狠的心啊。

第192章 句号 苏墨言离开京城

  沈元灏自己的事暂且结束了, 不过追责却刚刚开始。顾准从宫里出来那一日,就已经听闻不少大臣上书,要求圣上严惩这些谋反的逆贼。

  要他们说, 株连九族也不为过, 但是这件事情对皇上来说难度稍大。最后他也只把那些确定参与其中的砍了脑袋, 这些还都只是确定参与谋划的, 至于那些疑似谋反的, 只是被流放了,这里头都怎么牵连到各家的人。

  最惨的还要数李家跟兵部的许多官宦人家。因为直接参与谋反,家中被砍了不少人, 一应家产全部没官,不过老弱妇孺一概没管, 妇道人家的嫁妆也没有没收,也算是留给他们一条生路了。

  这般处置自然不和某些人的心意,但是对圣上来说,他也就只能做到这个地步,实在没办法狠心将他们一棍子打死。说他心软也好,说他无能也罢, 这么多年也都是这么过来的。

  不过不被人理解, 皇上私底下也十分郁足,这两日他过得很是不顺心,便时常召见顾准。跟他聊聊天说说话,排解心中的苦闷,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回心软放了那么多人。

  他自己觉得没错,可无奈旁人都觉得他错了。

  顾准坚定不移地站在皇上这边:“圣上仁善,这才是大梁百姓的福气。并不是每一个喜好杀伐的君王都能成为明君, 但每一位以仁善治天下的君主,却都会留下美名。”

  这话说的可就太符合皇上的心意了,他瞬间觉得这世上只有顾准一个人懂他,再三感慨:“满朝文武,竟都找不来一个似允之一般的人物,实在是可惜可叹!”

  “圣上若是觉得他们说的话不中听,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既没有什么对错,又何必强行趋同呢?”

  “说的极是!”皇上抚掌感叹。

  他立马坚信觉得自己做的就是没错。是啊,为什么一定要赶尽杀绝才是明君呢,似他这般做事留一线的,难道就一定是昏聩无能吗?

  皇上这儿因为朝中官员的说辞黯然伤神的许久,又在顾准的安抚之下稍稍好转了起来。可是在那些大臣口中的心软之举,在苏家的人看来却无异于是灭顶之灾。任谁从高高在上的豪门大族跌落到寻常市井人家,都会难以忍受。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苏家比其他家的人受的惩罚更重,皇上铁了心认为苏秉故意带坏自家儿子,更笃定苏家大多不是什么好人,所以下手也格外狠。其他人都被判了秋后处斩,如今还留着一条命,在大牢里头苟延残喘,但是苏秉是直接被刺了一杯毒酒。

  沈元灏有他这个当皇帝的父皇兜底,虽然“死”了,但却还留着一条命。苏秉就没有这么好的运道了,他是真死,尸体还被抛到了乱葬岗,苏家人想找都找不回来。苏家的长子也被赐死了,苏家一时间失了主心骨,闹了一通之后,只能无法,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苏墨言身上。

  这是他们苏家唯一能够全身而退的人。

  圣上似乎格外喜欢他,又或者是太子殿下在旁边求了情,总之,苏墨言不仅没有太受到影响,连功名都被留下来了,他还是榜眼,只是不能在翰林院里头做官,皇上找了一个不毛之地,让他去那儿当县令去。

  毕竟这也算是个从小看到大的孩子,又是个实心眼儿,心地并不坏,此次的事情也与他无关,皇上便放了他一马。他是个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因为苏墨言同太子跟顾准都交好,皇上对他便格外容忍几分。

  让他离开京城也是为了苏墨言着想,留下的话说不定要忍受千夫所指的局面,还不如去外闯荡一番,若往后真有本事,挣得一番功绩,也未尝不能回来。

  这些,苏家人理解不了,苏墨言却由衷的感激。

  圣上已经对他们网开一面了。连那位二皇子都已经没了,他们苏家人没有满门抄斩便已经要谢天谢地了,哪里还能容得下那么多的要求呢?

  苏家倒了,苏墨言早先定下来的未婚妻一家也同他们家断的干干净净,退了当日定亲的礼物,连婚事也一道推了。为此,苏家这些天几乎是天天都能听到骂声,埋怨对方狗眼看人低,退了这婚事,往后也未必能谈到好的。

  苏墨言却是心平气和。未婚妻一家前来取消婚约的时候他也没有拒绝,在他看来,未婚妻一家做出这样的事是乃人之常情,也没有什么好心生怨怼的。无论是解除婚约还是离开京城,对他来说都不是什么难以忍受的事,苏墨言甚至劝说母亲同他一道赴任。

  只可惜,苏夫人没有这个心思。她一辈子都住在京城,如今丈夫跟老大虽然去了,但是老大留下来的儿子却还不过三岁稚童,她得留在京城好好教养孙子,让他养大成才,方才对得起老大的在天之灵。

  其实仔细想来,苏家在京城的靠山也不是一个没有,宫里的苏嫔娘娘多少还算是个靠山。家中遭逢大难,也是多亏她接济,才能衣食无忧。虽说娘娘如今降了份位,但是情分尚在,只要她还待在宫里头,便还有让皇上回心转移的可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3页  当前第15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4/1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男二的科举之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