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男二的科举之路_分节阅读_第161节
小说作者:一七令   内容大小:667 KB  下载:男二的科举之路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1-12-29 01:31: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1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理国公府这是要做什么?难不成还想将整个京城的田产都包圆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是自古就有的道理。可如今这些人就是生生打了皇上的脸,告诉他,即便他身为一国之君,也没法儿掌控天下土地。光是被查出来的就有这么多,那京城以外还有多少呢?

  盛怒之下,皇上第二日就下了圣旨,让这些人以此次清查到的隐田为据,一次性清缴十年的税粮,且圣旨上已经写明,此次缴的税粮一律折算成钱两。

  这道圣旨一出,那些人吵得便更欢了。

  一次缴十年的税粮,这得出多少血才能补好这么大的窟窿眼儿?

  既舍不得出这个钱,那就只能力争到底呗。他们就是不交,朝廷又能怎么样呢?

  法不责众的道理,谁都懂。

  倘若今天只是一个两个在列,只怕早就慌得交清了税钱,但是这回倒霉的人几乎占据了朝臣的一半,这才是他们最后的底气。因为圣上总不至于一下砍了他们所有人的脑袋。

  吵了一场过后,这征缴粮税自然就被搁置了下来。户部收不上钱,只能如实相报。

  为此,皇上又生了好大的气。

  “他们胆敢如此,是料定了朕拿他们没办法,不行,朕必要想个法子制一制他们!”

  顾准跟太子刚好在旁边,见皇上说完这话之后半晌不出声,便知道这是想不出好法子了。顾准忽生一计:“圣上,不如将这些大臣所藏田产公之于众如何?”

  皇上一顿,欣喜地瞧了过来:“仔细说说?”

  “微臣也看过册上的名单,这些大臣如今虽然能联合抵制,但也并不能真的做到一致对外。既如此,便可以逐步瓦解。微臣记得,这些人里头有不少是文官,素日里也算是爱惜羽毛,一旦将此事公之于天下,为保名声,他们自然会心甘情愿地交钱。”

  这倒是个好办法,皇上又问:“那剩下的人呢?”

  “逐个击破罢了,若是顾及前程,便可以降他的官;若是爱惜子嗣,便以此为由禁其子嗣入学或科考……”

  “那若是滚刀肉,什么都不在乎呢?”

  顾准笑了笑:“如此一筛,剩下的应当不足十之一二了。这些人纵然再难缠,一对兵马派过去,自然什么能解了。”

  最重要的是,到了这一步,他们就已经“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了。

  这么一小撮人,收拾起来根本不费劲。

  沈元景细想想也觉得好,符合道:“父皇不若招来几位大人再商议一番?儿臣觉得此法甚好。”

  确实!皇上心道。

  事不宜迟,皇上立马就召了几个心腹大臣入宫商讨。

  众人怎么都没想到竟然会从圣上口中听到这么损的法子。

  不过,圣上虽说了,却没告诉他们这法子是谁提出来的。众人心头想法不一,但都默契得没有再问,只是识趣儿地给这个法子添补添补,最后终于有了方案。

  第二日,朝中便忽然又是一堆诏令下来,被禁止入学科考的人家呼天抢地,恨不得当场跑去太极殿喊冤,被降职的也不在少数,不过他们对于原因也心知肚明。至于被公之于众的那一批人,恰好是最爱惜名声的。

  叫人没想到的是,爱惜羽毛的那一批人竟然是最先撑不住缴纳税钱的。

  一开始,理国公等人还对他们横眉冷对,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撑不住,主动交钱,理国公等人才渐渐的开始慌了,他们发现,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被“孤立”了。

  再到最后,孤立无援。

  到了这个地步,其实他们的身份已然摇身一变,吸引了所有敌视的目光。

  没有隐田的人自始自终都看不惯理国公他们,那些藏了田却还是乖乖交了钱的人,也不愿意看着理国公他们在逍遥法外。

  这所谓的联合,没开始就已经被瓦解了。

  理国公等人顶着压力撑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不得不服软。不过理国公更倒霉一些,他除了交那么多钱,还被降了爵位,直接从国公变成了安乐伯,一应官职被剥了彻底。

  皇上就差没有明着告诉他,往后不必再来朝中当官了,安心地当个富贵地主得了。

  理国公前去求太后也被拒了,很显然,太后也是站在皇上这边的。

  理国公还是高估了自己的地位。自此之后,京城里头再无理国公府,朝中也再没有理国公这个人。

  连自己的亲表兄都能下手,这番动作可是狠狠的镇住了那些还在观望的人。

  再之后,推行变法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决议要将变法推行至整个大梁之后,顾准也变得忙碌了起来。这一忙,就忙了一年有余。

  又过了几个月,顾准收到了他师父即将回京的消息。

第201章 迎亲 沈元彻成亲

  多年未见, 如今终于等来自家师父的消息,顾准激动之余,下值后立马去了李家道喜。

  他都收到消息了, 更别说是李家了。

  李老太爷今儿早上就收到了信, 乐得下了一天的围棋。听说顾准来了府上之后, 他又赶紧把顾准拉到他的棋室里面, 准备跟他杀上几局。

  顾准很少见他这么喜形于色, 便道:“老爷子想来是高兴坏了。”

  “能不高兴呢,你师父已经多年不曾归家。去年圣上决意要变法,我还以为他会被召回京城, 却不想,圣上绝口不提此事。他母亲为了这事儿, 一连好几个晚上都没能睡个好觉。不论我怎么安慰都不顶用,她愣是觉得圣上是有意为难你师父,记挂着前面的事儿,故意不让你师父回来。”

  顾准道:“圣上可没有那般小气。”

  “是啊,我不是也这么跟她说的么?可她自己钻到了死胡同里,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李老太爷已经好长时间不曾这般心平气和地跟人说过话了。

  平日里顾准忙着朝政, 渐渐地来李家的次数也少了, 老太爷对着两个儿子也没有什么好话能说,见了面聊上两句,最后原本想要说的话也都咽回肚子里的去了,今天实在太高兴了,他不免说得多了一些。

  “原先我还担心你的性子像你师父,纵然有些才气,也难以在朝堂之中立足。不过如今看来,你比你师父的聪明多了。你师父错就错在出生太好, 有些自视甚高,谁都瞧不上,什么话都敢说,所以得罪的人也就多了。”李老爷子下了一颗白子,手上还揣着两个,随意地转来转去,整个人看着闲适异常,他还能抽空端详顾准两眼,“你师父别的不怎么样,不过这挑徒弟的眼光却还是不错的。”

  “那晚辈便厚着脸皮收下这句夸赞了。”

  李老爷子大笑:“圣上应当也是看中了你这坦然的性子。”

  不像他们家老三,性子别别扭扭的,年轻的时候还能说是有傲骨,如今年纪大了,就只剩下不知好歹了。不管做什么事儿都一根筋,也不知道上回碰了一次壁之后,有没有改过来。

  李家全家都在盼着李况归来,这一个多月几乎是数着日子过的。

  作为顾准的妻子,沈令仪自然也知道顾准也盼着李大人一家回京。沈令仪听顾准说起不少从前的事,也知道顾准如今能有这般造化,得多亏了那位李大人。

  原先沈令仪对这位李大人的印象并不是特别好,不为其他,单单就是因为皇上常在太后殿中说这位李大人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惹他生气云云。沈令仪觉得怪有趣儿的,还同顾准说起了这些往事。

  “若是之前没有听你谈过李大人的话,我几乎都要以为他真是那般十恶不赦的人呢。”

  顾准也觉得好笑:“圣上说的话,听一半就够了,不能全当真的。他那会儿大概也就是气急了,所以才在太后跟前发发牢骚。真到了朝臣面前,他是断然不会说出那样的话的。”

  “这又是为何,难不成,皇伯父还会忌惮李大人?”

  “算是有些吧……”想到他们家师父噎人的功力,顾准又弯起了嘴角,忍俊不禁,“我师父说话的确不中听了一些,得罪圣上来也是在所难免。不过圣上对他的观感也极为复杂,真要用个词儿来描述的话,那应该是,爱恨交加吧。”

  爱……爱什么?沈令仪目瞪口呆,还能这么说么。

  顾准却十分笃定:“总之,圣上远没有看起来那么讨厌我师父,甚至我师父不在的时候,他偶尔还会念叨几句,见了他的奏书也会睹物思人。”

  沈令仪有些一言难尽,这样的关系在她看来着实有些奇怪了。

  李况的事暂且不提,总归还要再等一个多月的。眼下最着急的是沈元彻的婚礼。

  沈元彻幼年的时候便定了一桩亲事,对方也是位大家闺秀,名门贵族出身,家世并不输于沈元彻。只是沈元彻心高气傲,在男女之情上面从来就没有开窍过,所以对待这个未婚妻也似有可无,从未放在心上过。

  也就顾准成亲之后,沈元彻才突然发现只有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后来又听苏墨言写信说他已经娶了妻子,于是沈元彻才终于忍不住了,让他母后赶紧给他筹备婚事。

  总不能只有他一个人一直单着。

  可豪门显贵的婚礼哪是那么容易就能办的,纵然沈元彻有心想要催促,无奈还是等了大半年。

  顾准早就已经备好了他成亲的礼物,两日后便送去了秦王府。第三日,才是沈元彻成亲的日子。

  这一日刚好赶上沐休,秦王府一时间宾客如云,不知有多热闹。

  顾准自然被沈元彻拉了过去充当门面。沈元彻还颇有心机的让顾准今儿穿的稍微素一些,不能抢了他的风头。

  顾准平常虽然爱教训他,但这种关键时候却也不会驳了他的脸面,于是迎亲时也穿了一身半旧不新的衣裳,并没怎么往前头站,生怕抢了他们这位大新郎官的风头。

  沈元彻大抵到如今还没有开窍,坐在马上对着周围看热闹的人乐呵的不行,嘴咧的就跟开花似的。

  顾准揣摩了一番,觉得他如今这么高兴纯粹是因为好玩,跟自己成亲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沈令仪与这位郑姑娘也相识,当初得知沈元彻与郑家姑娘即将要成亲的时候,脸上表情甚是微妙。顾准问她是不是那位郑姑娘不好,沈令仪却笑而不语。

  顾准一直不明白妻子究竟是什么意思,可是到了郑家之后,他忽然有些明白了。

  今日迎亲,他们这一路过来都吹吹打打,不知有多热闹。但刚到郑家,再热闹的人也都冷静了下来,如同泼了一盆凉水,变得紧张且不安。

  郑家也不知是不是因为沈元彻之前怠慢了他们家姑娘,想给个下马威,还是本就家风如此,总之,明明这样大喜的日子他们却依旧不苟言笑,端方有礼,扫过几个之前吵的甚凶的几人,不怒自威。

  冯子绪等一众纨绔子弟已经忍不住发毛了。

  这还是迎亲么?

  关键时候,还是顾准顶了上前。

  郑家是诗书传家,接新娘子的时候考的都是文试。顾准出马,郑家人看到他的面子上才没有过多的为难沈元彻,还是让他把新娘子接回去了。

  好容易出了郑家的门,沈元彻坐在马上还有些不得劲,他悄悄跟顾准滴咕:

  “这下,你总该知道我为什么不爱去她家了吧?”

  顾准想了想,郑家那样古板教条的环境确实不太适合沈元彻。

  沈元彻犹在抱怨:“每回逢年过节前去拜访,这家人都是这么一副德性。我也不知他们原就那样,还是真的不喜欢我,后来我就彻底不去了。”

  他不去郑家,郑家人也不会找他。

  算算日子,他已经有五六年没有见过自己的未婚妻了。

  沈元彻转头又意气风发:“不喜欢我又能怎么样,反正就亲已经结了,三朝回门的时候我定要狠狠地气死他们!”

  “你就这么确定是你气死他们,不是他们气死你?”

  “那是自然,我都娶了他们家姑娘,等回头我就是座上宾,晾他们也不敢得罪我。倘若他们叫我不高兴,看我怎么欺负他们家姑娘!一个小小黄毛丫头,焉能是我的对手?”

  他得意洋洋,顾准心里那股不妙的感觉却更甚了。

  后来等到闹洞房的时候,顾准终于明白这不妙究竟在何处了。

  掀过盖头,几个刺儿头见这新娘子一点害羞的意思都没,便准备闹一闹,拿出一个果子让沈元彻跟新娘子咬。

  结果那几个人才刚嘻嘻哈哈地把果子递过去,却见新娘子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大大方方地接过了果子咬了一口,回头问他们:

  “好玩么?”

  刚才还热闹的气氛忽然陷入了僵持。

  谁也没想到这新娘子一点都不知害羞。

  沈元彻本来想让妻子别这么扫兴,多少给他点面子,可话还没开口,触及到对方的目光之后,人就先输了一筹。

  郑姑娘心里冷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3页  当前第1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1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男二的科举之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