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馨怡也笑了,“那我们去看看。”
二人到景逸阁客人并不多,掌柜的一见到昌忠堵满了笑脸,“周公子您来了,最近新来了一批古董,您想看些什么?”
昌忠道:“带我去看看摆件。”
卫馨怡眼睛看着扇子,“你去看摆件,我去看看扇子。”
昌忠道:“也好。”
两人仔细挑选了礼物付了帐出来,二人离开古董街想去喝茶,路过当铺昌忠听到声响,拉开马车帘子只见一少年捏着一块玉佩被推倒在地。
车夫紧忙停了马车,因是侯府马车伙计们不敢有动作,对视一眼飞快的回了当铺。
少年已经站起身身上有些狼狈,“多谢。”
昌忠打开车窗,“我并没有帮你什么。”
“还是要谢谢,否则我一定挨打。”
昌忠挑眉,“我看你不是不懂的,怎么还惹急了当铺伙计?”
杨琇蹙着眉头,“我想当玉佩,他们侮辱我一时没忍住。”
昌忠看了一眼玉佩,怎么说呢,玉佩正常买卖能值个几十两,然当的价格很低,加上户部处理一大批古董首饰,当的价格就更低了,真不能说当铺故意压价。
昌忠道:“我观你也是读书人,听你口音不是京中人士,你遇到了什么难处?”
杨琇低着头,“我是进京赶考的学子,身上的银子都做了赔偿,现在只有这块师父给的玉佩解急。”
昌忠惊愕,“你没随同伴一起进京?”
杨琇抿着嘴紧绷着下巴十分的孤傲,昌忠一看问了多大年纪,随后就懂了,不欺负也不想搭理这位天才少年,最后听到是川州解元,昌忠眨了眨眼睛,“这样,你将玉佩押给我,等你有银子可赎回来。”
晚上昌忠说给四哥听,昌智问,“他押给你了?”
昌忠点头,“不是死要面子的,虽然年纪小还算脑子灵活,他想继续参考,吃过一次亏能长记性。”
杨琇说赔偿银钱明显被人设计了,别将所有考生想的都高风亮节,心思狭隘狠毒的不少。
昌智考校过杨琇,这位是个人才,回院子叫来小厮照看一些,最后感慨到底年纪小又见识少。
一转眼到了去何家提亲的日子,何家十分满意明嘉,提亲合八字都很顺利,明嘉像昌智,苏萱亲自教导人情世故,明嘉比昌智要圆滑,很得何家长辈的喜爱。
这明嘉有着落了,竹兰叫来明辉,“我给邵婷一套头面,江玲懂我的意思,你怎么想的?”
明辉心里有计划,“孙儿想等春闱结束。”
竹兰得到准确的消息也就不管了,“你和你娘说好。”
“孙儿明白。”
次日,竹兰许久没见陶氏,“我瞧着你又瘦了?”
陶氏觉得自己老了不少,“我们一家子都瘦了许多。”
竹兰见陶氏面容还有些愁苦,“你有烦心事?”
陶氏心里憋得慌,她为汪氏一族的宗妇的确风光,可也有不如意的事,“还不是为了我那不争气的娘家。”
竹兰,“出事了?”
“嗯,好不容易有个争气的,结果爹不疼后母折磨,如果不是我提前派人送年礼回去,好好的孩子就没了。”
竹兰无论现代还是古代都受不了虐待孩子,“现在孩子怎么样了?”
陶氏气闷的很,“我给接回京了,现在养在我陪嫁庄子上,哎。”
竹兰安慰着,“孩子是个好的,日后陶家也能有个指望。”
“呵,好好的指望也让他们折磨的生怨。”
竹兰,“你要养着?”
陶氏点头,“嗯,我和老爷说了,老爷也赞同。”
陶家的后辈还想送女孩给她,她一个都没要,靠女人不如好好培养男儿,儿子才是立家的根本,一想到娘家相送女孩给孙子做妾,她有气恼又恶心的不行。
竹兰问,“你既然心里有数也别烦闷了。”
陶氏叹气,“我也就能和你说说了。”
顿了下陶氏问,“我不出门也听了些消息,你们真定了顾昇?”
“传的你们都知道了?”
“你们也没瞒着,我们又不眼瞎。”
竹兰笑着,“定了,只等选好日子提亲。”
如果不是南方世家不断递帖子拜访,昌智也不会这么高调,他们周家可不想和南方世家扯上关系。
传开的结果,顾昇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有人想使坏可惜顾昇两点一线,在翰林院又有周昌智护着,想破坏都没机会。
顾昇也怕出意外,接了帖子能拒的都拒了。
有危险也有好处,在翰林院混的更开了,谁都会对他客气几分,唯一烦恼纪德明如狗皮膏药一般死死的赖着他,每次不收礼,纪德明日日堵他。
时日过的很快,今年冬日还没觉得如何,已经过去了大半,一转眼就入了腊月临近年末。
时间越来越临近春闱,昌忠已经不再出门,他没忘了要考个状元回来。
明腾两口子也回了荣安侯府,他们要在侯府待过正月。
这日明腾两口子回来,竹兰看两人衣着,“你们这是打哪里回来?”
明腾回着话,“我们刚从冉府回来。”
竹兰察觉孙子语气不对,“这是怎么了?”
刘佳见丈夫不想说只能自己开口,“冉浔的庶长子没了。”
竹兰没听到过消息,一想明白了,这孩子死一定不简单,这算是家丑齐氏怎会外说,只能捂死在后宅。
竹兰唏嘘这孩子长大这么大不容易,“怎么没的?”
刘佳瞄了眼丈夫,“炭火不是好炭,这孩子又着了凉,具体我们也不知道只知道早上孩子就没了。”
竹兰心里沉重,她见过这孩子,还给过这孩子红包,小小的人很安静。
明腾嗤笑一声,“奶奶,您说人怎么会变化这么大?”
竹兰知道说的是冉浔,心道朋友间差距太大留下的只有距离感,“你?”
明腾心里清楚,他和冉浔回不去了,他本想去安慰冉浔,结果冉浔说他什么都有什么都不懂,他心里如火一般烧着,直接带着媳妇离开,他就不该过去。
第1813章 变化
竹兰与明腾夫妻又说了一会话,两口子就去大房接孩子回荣安侯府了。
没一会李氏过来了,大房现在有两个孙子一个孙女,明云上任带着两个孩子离开,现在就剩下明腾的儿子在李氏跟前,孩子回了荣安侯府,李氏待着没意思来了主院。
竹兰等蜂蜜水上来示意丫头们都下去,“我瞧你一肚子话要说。”
李氏润了一口蜂蜜水,舒心了不少,“儿媳就是有些感慨。”
“感慨冉家?”
李氏点头,“这两年冉家老太太彻底不管事了,冉家由大太太和长孙媳妇管理,虽然互相制约却也不如以往了。”
竹兰也唏嘘,“齐氏年纪大了,这一年更不爱出门走动,我这里又忙许久没见过了。”
李氏见婆婆杯子里空了,帮着婆婆又倒了一杯才道:“冉婉不在家,我除了年节走礼很少去冉府,我这里也没太关注过,今个听明腾两口子一说,我才发觉已经不是记忆中的冉府。”
竹兰抿了一口蜂蜜水,“冉府终究是大房继承的,冉大还不错,只是妻子不怎么样,还好冉婉是冉家二房的嫡女,该怎么来往你自己思量。”
李氏笑着,“冉家二房是好的。”
冉婉爹娘和睦,这些年来往也舒心。
竹兰道:“近来冉老爷子身子不大利索,等他去了大房二房也就分了。”
李氏眼睛亮了几分,“分开也好。”
竹兰心里因冉家升起的情绪去的很快,叮嘱道:“冉浔庶子的事我们知道就行了,冉家不愿意家丑外扬,我们家也不是多嘴的人。”
李氏心里明白,又感慨道:“所以说娶妻当娶贤。”
竹兰道:“这是一方面,还要男子品性好不能出了错就甩锅给女子。”
妻子真不好背后教妻不会吗?然这个时代大部分男子娶妻就撒手了,出了事找到妻子头上。
李氏心里又加了一句,还要家里婆婆明事理,总想拿捏媳妇的婆婆真糟心。
竹兰喝了两杯蜂蜜水不喝了,叫来清雪示意再打两盆水来,屋子里还是太干了。
李氏在清雪带小丫头忙碌的时候道:“娘,刘姑娘再来府上让她带上邵姑娘呗!”
竹兰失笑,“想仔细看看?”
“那倒不是,您喜欢的姑娘哪里会不好,我准备了些礼物想给邵姑娘。”
婆婆给是婆婆给的,她也要表示不是,免得让邵家多想好像她不喜欢邵姑娘一样。
竹兰,“行。”
李氏笑的开心,自从明云两个孩子离开,她心里就缺了一块,两个孩子没个几年不会回来,她巴不得身边多几个孩子,明腾两口子算了,刘佳伤了身子还要再养几年,只能希望明辉早成亲了。
竹兰想到明静,“这孩子去庄子有几日了,请了几日假也该回来了。”
对于明静,不管是她和书仁,还是老大两口子,他们对这孩子没期望,所以明静的爱好就允许了,明静时不时请假只要功课能跟上也默许了。
李氏想到小儿子就头疼,“他爹明日去抓他回来。”
竹兰想到胖小子被他爹撵的到处跑,自己就乐了。
又过了两日,玉蝶在家请关系不错的小姐来府上,巧了,天空飘起了雪花园子里的景色更好了。
玉蝶也想请邵婷,最后打消了念头,今日来的都是官家小姐,她怕邵婷受气。
与周家定亲的卫馨怡和何思诗来了,原兵部尚书李姑娘也到了。
一共来了十几位姑娘,上官璃最惹人注目了,谁让她的太子妃妹妹,唯一意外还多了个焦小姐。
原玉蝶没想起来焦小姐,还是玉雯提了一句,玉蝶才想起来邀请,外人不知道她们姐妹知道上面的打算,加上奶奶喜欢陈太妃的话本整个京城都知道,玉蝶请焦小姐也不让人觉得唐突。竹兰有银子后生活就精致了,家底越厚实生活也越精致,侯府各房又都有自己的产业,外面稀罕的果子等侯府是不缺的。
卫馨怡见满桌子的水果感慨侯府富裕,拿起自己喜欢的橘子吃,“哎呀,冰冷的爽口。”
玉蝶笑着,“知道你喜欢吃,我就多准备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