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玲喜欢自立自强的姑娘,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为自己拼出未来。
学院入学很顺利,竹兰还见了一些学生父母,这也是一种鼓励,等到下午才坐马车回城。
到家门口天色已经暗了,竹兰正巧拉开马车帘子,咦了一声。
清雪忙询问,“怎么了夫人?”
竹兰等府门开了,车夫要赶马车进府,竹兰示意马车停一下,对着马夫道:“你问问前面的人为何在府门前打转。”
清雪也见到一人时不时看向侯府,有些想上前又不敢的样子,“夫人,我们先回府。”
“好。”
刚回到主院没一会,下人汇报刚开口男人就离开了,竹兰心里疑惑压了下去,只要再来早晚会知道。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现在白天依旧不长,下衙门的时间天已经黑了。
昌智坐在马车内养神有些昏昏欲睡的,马车突然停了,昌智猛然清醒皱着眉问,“怎么了?”
车夫回话,“大人,有人拦马车说认识您。”
昌智示意车灯照着一些,看清楚来人惊讶了,“是你啊,你不好好温习怎么找本官?”
他已经借着灯光看清附近,眼看着他就要到家了。
刘明生被冻的够呛,他又不敢去敲周侯府的门,这边住的不是王爷就是高官,他迈进来腿都发虚,只能硬撑着等周大人回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大人,还请大人帮学生一回。”
昌智愣了,见过刘明生后就没再关注过,刘明生明白他的意思也没找过来,他很满意刘明生的清醒,审视的目光打量着,沉默一会才开口,“你出了何事?为何确定本官坐这辆马车?”
刘明生腿已经冰凉一片,他实在没办法了,“学生不知道大人坐这辆马车,学生想好回来一辆拦一辆。”
昌智示意刘明生起来,“别跪着了。”
又是一辆马车行驶过来,很快停下,昌智一看,“爹。”
周书仁正开着马车窗,“你这里出了何事?”
昌智将刘明生是谁,刚才发生了什么讲了,“爹,您先回去休息儿子会处理好。”
周书仁嗯了一声,关上车窗示意走。
等马车走远昌智不想在外面挨冻,马车可不暖和,示意刘明生上来,刘明生上马车有些费劲,他冻的哆哆嗦嗦的。
昌智将手里的手炉递过去,“先暖和暖和。”
刘明生小心的谢过才接过手炉,一路无话很开回了侯府。
昌智带人去了前院小厅,示意上姜茶让刘明生先暖和暖和,他要回去换衣服。
刘明生喝了姜茶,冰凉的喉咙有了温度,浑身慢慢暖和起来才打量小厅,他有些意外这么顺利进侯府,自从知道周大人身份后,他就没想过攀上大人。
昌智回来的很快,“说吧,你请本官帮你什么忙?”
刘明生见礼,“大人,学生家中有妻有儿女,学生万不可休妻再娶,还请大人帮学生。”
昌智嘴里的茶水差点没喷出去,“啊?”
刘明生快三十的人了,光看模样比实际年龄要老上几岁,京城相看也挑人,竟然还有人看上刘明生的。
刘明生有些尴尬,“大人,学生不知道为何非学生不可。”
昌智来了兴趣,“谁家?”
刘明生道:“礼部郎中家的嫡女。”
昌智盯着刘明生,随后反应过来应该与他有关,当日他和刘明生相见,虽然没有太多交流也被有心人记住,加上他二哥在礼部,人家舍出嫡女也算诚意,这是认定他欣赏刘明生。
刘明生心焦,他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他困境娘子不离不弃,他怎么能舍了妻子。
昌智知道缘由,刘明生到底和他有些缘分,“你放心不会再打扰你。”
刘明生欣喜,“谢过大人。”
昌智没留刘明生吃饭,也没考校一番,让人准备了马车送刘明生回去。
昌智回院子先吃饭,然后去找了二哥说了刘明生的事,“二哥,你明日知会姜郎中一声。”
昌义,“礼部都知道要进一批人,刘明生因为你被看好,就是不知姜郎中为自己谋划,还是他为别人谋划。”
昌智竖了两根手指,忍不住嗤笑一声,“皇上的态度还不够明确吗?现在两位公主管宫权,太子地位稳如磐石,还蹦跶什么?如三皇子老老实实的干实事不好吗?”
“说得轻巧,身处皇家又有几个能清醒的,等头破血流就消停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一转眼出了正月,昌忠一心不闻窗外事,日日被考校,先是容川时不时上门,后来周书仁也忍不住晚上教导儿子。
昌智连明瑞和明辉都不教导了,吃了晚饭就守着昌忠温习。
明辉几兄弟看着后背发凉,明瑞幽幽的道:“家里都憋着一口气呢!”
明辉反应快,“外面下的赌注很大?”
明瑞听小舅子没少说押注,“嗯。”
明静咽了咽口水,“小叔叔的压力也太大了。”
明瑞笑了,“我反而觉得压力越大小叔叔越要证明自己。”
有的人怕压力,小叔叔反而喜欢压力,心理素质特别的强。
越临近春闱,周家还出了一件喜事,这日明瑞和明辉进宫了。
第1816章 赏赐
皇宫,皇上手里拿着没整理好的两本书册,书页边角还有折过的痕迹,显然皇上不仅用心看过,还在书册上做了标记。
周书仁最清楚经过,七日前皇上相看将册子送进宫,皇上看过后召见了洋人,虽然书册的知识不全面还有许多没整理,却也有了大框架。
皇上放下手里的书册,“你们整理的书册不错。”
明瑞年长回话,“小子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他打算去找洋人学一学,做到取长补短收纳进书册。
皇上对周明瑞的感观不错,学院新开的教学书有他的手笔,男子学院比女子学院技术更多也更全面,想到这里,“我听秦王说你建议学院设立研究室?”
明瑞没去看爷爷,认真回话道:“是,有些学生很有专研精神。”
随着专业的增多,每个人的专长更明显,有研究精神的学生会凑在一起研究,比如学造船的学生根据知识尝试改进一些技术,最好的学生已经被工部预定,只得毕业直接进入工部。
皇上想到男子学院,他也越来越重视学院,男子比女子学的更多,国家需要各类人才,当然也没忽略女子学院,对着周书仁道:“你的孙子很不错。”
周书仁后背挺直道,“臣为他们骄傲。”
皇上指了指两本册子,“你们归纳的不错,但有许多不足,朕会以你们整理的书籍为模板,由翰林院重新归纳整理。”
两个孩子知识面的确广,想印成书册推广还是不够,虽然有周昌智私下教导,但太慢了他等不了。
明瑞和明辉的心态好,他们早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几个月不知道揪掉多少根头发。
其实他们知识面算是广的,因爷爷奶奶的关系,他们学的东西很杂,可他们不是四叔这样的全能,听了皇上的话只有轻松没不舍。
皇上观察二人的神色,心里满意道:“但你们也完成的不错,你们想要什么赏赐?”
这回明瑞和明辉看向爷爷了,见爷爷微不可见的点头,二人心里有底了。
明瑞率先开口道:“小子知道宫中有很多手札,小子想求一些手札回家抄录。”
皇上已经看出周明瑞对自己未来的规划,很痛快的应了,“好。”
张公公听后退了出去,显然去库房拿手札。
皇上又看向明辉,“你呢?”
明辉偷瞄着爷爷,然后低着头道:“小子缺银子。”
皇上愣了,然后看向周书仁,周侯府几房善于经营,各房都有不错的家底,这孩子怎么会缺银子?
周书仁无语,他已经知道孙子要干什么,幽幽的道:“都说女生向外,臣家出了个另类。”
皇上依旧满脑子问好,明辉已经红透了脸。
最后皇上知道为什么乐了,“好,朕赏你白银千两。”
明辉欢喜的道:“小子谢过皇上。”
又过了一会,周书仁带着两个孙子离开政殿,明瑞抱着十几本手札不松手,明辉则时不时摸一摸荷包里的银票。
周书仁,“……”
两个孙子谁也没想理他这个爷爷,等出了宫,周书仁亲自送两个孩子回去。
快到家了,明瑞才道:“爷爷,皇上交给翰林院是不是交给四叔?”
周书仁摸着胡子,“嗯,你四叔帮你们整理过,皇上交给他能省很多事。”
明辉心里欢喜,终于不用窝在家里,“辛苦四叔了。”
周书仁失笑,“你四叔是负责人,并不需要亲自整理。”
翰林院人才聚集的地方,昌智在翰林院多年,清楚什么人适合整理什么类型的书。
又想到小儿子说春闱结束帮明瑞两个编辑书册,现在两个孙子的差事没了,小儿子的话皇上可记在心里了。
周书仁刚回户部,宫内的消息就传开了,周侯两个孙子得了皇上赏赐,让人酸的不行,也让更多人看清周侯府只要不忤逆能昌盛几代。
然后仔细一算周侯府没定亲的孩子沉默了,只剩下几个年纪小的了。
有望子成龙的瞧瞧周侯府的孙子辈,再看看自家的,不能想一比就想动家法。
次日,竹兰听着李氏念叨,“娘,明辉得了千两赏赐,算上年攒的一些一共有一千一百多两,留下二百两给家里买礼物,他给我九百两添到聘礼里。”
竹兰更关注,“这孩子好不容易得了赏赐,家里不缺他的礼物,你让他别买了。”
李氏笑着,“他说第一次得赏必须给大伙买礼物,说都沾沾他的喜气,希望一家子今年都顺顺利利有好运。”
竹兰乐呵呵的,“这孩子有心了。”
心里却想着偷偷的补贴给明辉。
李氏是骄傲的,儿子得了皇上赏赐太给她长脸了,如果不是家里事情多,她一定多参加宴请多听听酸话,“娘,聘礼我准备的差不多了。”
竹兰,“等明日给我看看。”
“是。”
而明辉则是约了琳熙和泽儿姐弟,几人约在茶楼。
琳熙笑着道:“表哥得了赏赐,所以请我们姐弟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