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见周昌忠模样不意外,心道老四和这位的关系是真好,大方的承认道:“是,可惜我没有多少私产。”
买书籍是他最大的花销,最近买了太多书的后果荷包缩水,娘本就不受宠,早年又被父皇不喜,娘也没存在多少银子,虽然他没被克扣过,依旧是穷皇子,还比不上世家公子银钱多。
杜公子就更纠结了,为了迎合三皇子,他也拿了银钱押周昌忠。
明瑞和明辉就安静的当背景板喝茶,不过,他们也偷偷押了四叔!
这时出来贴榜外面安静了,等榜单贴好不用等小厮回来汇报,赌徒一声声的惊呼,昌忠嘴角上翘他是会元。
四皇子激动的站起身走到窗边,又仔细听着确认有人喊昌忠是会元,“哈哈,我就知道你能行,真给我争气。”
他离一夜暴富又进了一大步,只等着殿试结果。
三皇子握紧杯子的手松开,心情十分不错,举着茶杯道:“恭喜。”
昌忠回敬,“同喜。”
杜公子也开口恭喜,他心脏咚咚直跳,三皇子押了三千五百两,他家出了两千两一算账恭喜声别提多真诚了。
四皇子高兴过后道:“可惜我押少了,不过就算如此我也发了,哈哈。”
昌忠,“……”
什么为他中会元高兴?明明为了暴富高兴!
昌忠得中会元的消息风一样传开,报喜的官差到了侯府,侯府的大门早就开了,给了报喜官差厚厚的红包,又是放炮又是撒喜钱,这边都是高门大户得了主家允许都来讨喜钱。
李氏和周老大接待着恭喜的客人,竹兰嘴里念着佛大手一挥这个月都是三倍月钱。
皇宫,周书仁下朝就知道结果了,他已经接受一波羡慕嫉妒的眼神。
今日卓古瑜入宫,卓古瑜最为复杂,永安国公府参考的公子一个没中,年前接连出事,好不容易两个弟弟坚持参考中途又退出考场,爷爷瞬间老了好几岁,却要硬撑着计划报复。
皇上谈论完政事,他其实挺想炫耀周昌忠的卷子,为了保持殿试结果的神秘性,皇上忍住了炫耀。
榜单出来他就看了前十的卷子,从字迹上论昌忠是最好的,然后就是见解了,也有人见解独到的,可惜太激进锋芒太盛,皇上想的改革是循序渐进打好基础,而不是快刀一刀切激化矛盾留下动摇国本的祸根。
昌忠的见解合他心不说,各阶级的矛盾分析透彻,一阵见血又有缓解之法。
这就是有些寒门学子接触不到的了,他们很多见解从自身出发,对世家大族掩饰的再好心里也是有怨的,加上想表现自己想法就更锋芒毕露了。
周书仁疑惑皇上明明还想说什么,却忍住让他们离开,心里忍不住琢磨着!
出了政殿,巩大人已经先一步恭喜,“恭喜周侯。”
周书仁回神笑着,“同喜,同喜。”
巩大人,“再得一元就是大三元,加上小三元不得了。”
周书仁心里美的冒泡,嘴上谦虚的道:“殿试结果谁也说不准。”
巩大人笑了笑,他觉得状元十有八九了,中解元还能说南北差异,会元全国竞争已经证明周昌忠的实力,突然后悔没下注,可惜现在已经不能下注了。
工部和刑部尚书也都分分恭喜,礼部和吏部尚书慢了一拍。
众位官员心里郁闷,周侯府的子嗣怎么就不收学生呢!
第1822章 国运
昌忠中会元让更多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周书仁怕小儿子被算计,永安国公府的几位就是警示!
周书仁可不认为有他镇着就高枕无忧,利益面前丧心病狂的太多。
昌忠也十分的听话,看榜出去一次就再也没出过门,所有的帖子都推了,理由都是现成的,他要为殿试做准备,谁也不敢打扰他了,深怕影响他周侯府丢了状元被记仇。
竹兰也从昌忠嘴里知道了杨琇,这次杨琇硬撑着还考了第五名,这是儿子的竞争对手。
这日昌义休沐在家,吃了早饭就来主院陪娘说话。
竹兰问道,“我听你爹说礼部拟了一份名单?”
昌义习惯爹什么都和娘说了,“是,您也知道礼部要进一批人,现在榜单出来礼部拟了一份考察名单,名单上一共有五十人。”
竹兰挑眉,“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昌义笑着,“我在右侍郎处看到的,右侍郎与儿子关系不错。”
加上他的背景又不涉及礼部争斗,在左右侍郎面前他还是有些面子的。
竹兰问,“你可见了名单?”
昌义点头,“儿子扫了一眼四弟熟悉的两个都在名单上。”
竹兰心里一动,“杨琇,还有一个姓刘,叫刘什么来着?”
昌义记得清楚,“刘明生。”
“对,就是他。”
竹兰对刘明生感观不错,为了前途抛弃妻子的有,更过分降妻为妾的也有,刘明生不离不弃难得!
昌义笑着:“这次刘明生进了前一百名,儿子很看好他。”
竹兰想了想道:“这份名单不容易拟吧!”
昌义点头,“反正不涉及儿子,儿子更多的时候看戏,对了,儿子听说要办专门学习的女子书院?”
“已经传出消息了?”
昌义,“还没传开礼部只有少部分人知道。”
竹兰道:“我的确和容川提了,年后来学院专门读书的多了起来,我想等秋收的时候看看,你们知道有什么想法?”
她告诉容川打着试探的主意。
昌义笑着,“您先办了女子学院,学院很成功女子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听到这个消息礼部没有过激的反应。”
女子学院没有男性教学,有男的也是太监不会影响女孩的名声,皇上的态度是支持女子读书的,加上官眷女子闺中也会请先生识字读书,所以有口风传出来,大家的接受度挺高的。
次日,竹兰去学院没见到江玲,只见邵婷自己,“你嫂子呢?”
邵婷脸颊微红,支支吾吾的,“我嫂子说我年纪大了,以前家中没长辈给我存嫁妆,嫂子定的木料到了去看木料了。”
竹兰了然,江玲买木料给邵婷打床等家具,“你嫂子对你如亲妹妹一样。”
邵婷不好意思又感动,自从侯府透了信,嫂子就一直忙着帮她置办嫁妆,家中情况她清楚,大哥撑死能拿出两百两银钱,最后还是嫂子拍板拿压箱底的银钱给她办嫁妆。
竹兰一直待到下午才见到江玲,江玲道:“院长您来了。”
竹兰拿着新编的书籍要回去了,见到江玲问,“木材买了?”
江玲一脸喜气,“买了,幸亏我早定了否则又抢不上了。”
竹兰想了想道:“我们侯府准备的聘礼丰厚。”
江玲听懂了,“聘礼都给妹子带走,我当嫂子置办是我的心意。”
她是真心疼小姑子,当然也有小姑子嫁入侯府对相公有利的一面,为了长远考虑小姑子在侯府体面,他们两口子才能借上更多的利,她心里什么都明白。
竹兰清楚江玲有银子,江玲是个会过日子的,来京城有月银又有她时不时送些东西,江玲就没怎么花过银钱,年底还有置办的庄子收入,江玲富裕的很。
竹兰坐在马车上想,江玲下了狠心给邵婷办嫁妆,哪怕没有明辉添的银子嫁妆也够看了。
仔细一算,邵婷的嫁妆比不少官家嫡女都好看。
时间一转到了殿试当日,没押昌忠的都不希望昌忠参加殿试,可惜白诅咒了。
众人见皇上,昌忠别提多坦然了,这个时候昌忠最不紧张,见皇上和太子次数太多,昌忠已经习惯了。
皇上还叫了昌忠上前,“你中会元写的文章很好,朕很期待你今日表现。”
昌忠自信的道:“学生一定全力以赴。”
其他的人就酸了,反而减少了心中的紧张,也算是一件好事。
一个时辰后,皇上已经走了一圈,手快的已经写了不少,然而皇上看过心里不满意。
昌忠写的并不快,他怕写错字废了要重写,不仅耽误时间还影响思路,今日皇上出题关于朝廷选拔人才,如何更全面的选人才等等,其实已经映射科举会改革。
春闱主考题目并不出格,今日对于死学八股的人不友好了。
皇上想看的是思想,能走到殿试的人,哪怕被禁锢思想也不傻额头出了汗水。
皇上中途去处理朝政,太子盯着也没闲着,手里拿着报纸,报纸报道新法律,新法律推广后刑部办了几个案子,证明新法律的好,为了更好的推广法律,这个月的报纸都和法律有关。
太子不是吹毛求疵的人,却是喜欢找漏洞的人,他觉得法律还可以继续添加,心里有计划却不急。
时辰到了,卷子放在桌子上,所有人按照顺序起身离开,今日有人心态蹦了,出了大殿就哭了,全因没写完!
昌忠幽幽的想,改革势必会淘汰一些人,对于王朝而言改革如同注入了活力是国运。
宫门口,周书仁提前下衙门,他站在宫门口形成一片空地,他的表情太严肃,让想讨好的人不敢过来。
周书仁眼神还算不错,一眼看到长长的队伍,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昌忠一眼看到了爹,等出宫门就跑了过来,“爹,您来接我啊。”
周书仁看着老儿子,心里感慨万千,“走,今日咱爷俩好好喝几杯。”
昌忠心里怕怕的,爹的酒量太好了,“您要灌醉儿子啊!”
周书仁哈哈笑着,“对,今日咱爷俩比一比。”
昌忠笑眯眯的,“爹,您明日要上早朝的。”
周书仁,“……”
第1823章 都发财
殿试结束,昌忠以为自己会过上几日悠闲的日子,结果殿试结束第二日懒觉都没睡成,一大早就被四哥叫起来,随四哥而来的还有许多的书籍,大部分是外国的天文等书籍。
昌忠懵逼了,坐在床上头发没梳乱糟糟的,“四哥,你这是什么意思?”
昌智指着书籍,“你忘了你说要帮明瑞两个整理书籍。”
昌忠的瞌睡彻底没了,“不是,他们的差事不是没了?”
“他们没了差事成了你哥哥我的。”
昌忠往后一趟,所以侄子的忙都答应帮了,亲哥哥的忙不能推了,默默的拉高被子盖住头,闷闷的道:“等我睡醒的。”
昌智也心疼亲弟弟,小弟出生的时候他已经是少年,他们几个年长的兄弟说是嫉妒弟弟,心里也是将弟弟当儿子养的,站起身对着小弟道:“睡吧。”
昌忠听到脚步声走远,他躺了一会迷迷糊糊又睡着了,可心里揣着事睡的也不踏实,没过一个时辰就起身了。
贴身小厮听到声响,“公子,小的这就让厨房送饭食过来。”
昌忠点头,“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