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爱华赶紧敲了敲门边,敏感的几个人顿时就停下了话头, 开始天南海北地转移话题。
那老人给秋爱华打了个招呼,跨进了门槛,见大伙儿都看过来了,这才清了清嗓子,小声问道:“老乡同志,请问你们这里有盐巴可以借我们一些吗?我和那一个老头的盐巴都找不到了。”
秋老爷子打量了他一眼,还是点了点头,进了灶屋端出来一个盐罐子,道:“喏,用了记得送回来给我们哦。”
那老人却没有把盐罐子端走,只是从里头舀了一小勺盐抓在手里,激动地道谢:“谢谢老乡同志,谢谢!我还以为没有人肯借给我们盐呢。”
现在盐也算是个精贵的东西,城里人得用票和钱买,公社里每年每人也就这么一点儿,只勉强够吃罢了。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还确实会有不借盐的情况。
秋老爷子听他这么一说,反而笑了:“你这同志说话倒是好笑,咱们虽然生活不宽裕,但哪至于这样,连一点儿盐都借不起了?”
没想到那人却叹了一口气:“确实啊,一口盐而已,这么小一点儿东西,连你们都肯借给我。但有的人啊,平时低声下气地巴结你,等你落难的时候,别说一勺盐了,就连一碗水都不会给你喝!”
秋老爷子听了老爷子说的话,便知道眼前这位同志也经历了许多世态炎凉,他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只能拍了拍那老人的肩,叹了一口气。
那人却转过来,道:“谢谢同志的盐巴了,我叫赵阳曦,就住在里面那间牛棚里,以后要是有啥事儿要帮忙的,只管喊我一声。”
秋老爷子点点头,送走了这位老同志。
林建国见到了人,便没了和大伙儿唠嗑的兴致,又估摸着远志和秋衡已经到了,于是赶紧招呼着给几位长辈和李老师道别。
“爸,几位叔,还有李老师,你们就先吃饭,我看远志也快回来了,我和我媳妇儿闺女就先回去啦?”
秋老爷子赶紧点头:“好好好,你快点回去吧,我看现在远志恐怕都到家了,以后不用来这么勤,我知道你们心里都念叨着我呢。”
林建国听了,笑着摆摆手:“那哪能呢?我不多来几次,您哪知道我心里念叨你呢?好了好了,真得回去了,爸您早些吃饭,可别再饿出病来!”
秋老爷子连连答应以后,林建国才赶紧抱起小林悦,和秋爱华一起回秋家去了。
今天秋老太看他们带了这么好的东西来,非要留他们吃饭,林建国和秋爱华为了让秋老太心安,索性就答应了。
盐焗鸡还剩下一半多,被秋老太蒸热了,那味道便更为浓郁了,和家里的老母鸡不一样,这鸡肉的肉质很嫩,口味清淡却滋味儿十足。
一家人围着桌子吃了个满足,吃完了饭,大伙儿还聚在一起唠嗑儿,等天都黑了,林建国才带着秋爱华回去。
刚回到了林家,林建国就看见了一个人影儿在自家的院门外边儿晃悠。
林建国警惕着走近一看,原来是赵子明回来了。
这几天有了林远志的一些启发,赵子明的研究进程也越发深入,他也越发地想要进行实践和研究,证实这一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
在这样的诱惑之下,他没能忍住,前几天就告别了林建国他们,赶路到市里给自己的好友打电报去了。
现在事情终于办完,他也能回来和林建国一家人告别了。
“林叔,我和陈叔那边联系过了,他们那边的风声不紧,还有个大人物又很欣赏我手头的这个研究,陈叔和我爹让我明儿就回去,在那人的底下干,说是无论如何都能保全咱们。”
林建国瞪大了眼睛:“啊?这才刚来这么一会儿,你这就得走了啊?”
赵子明点点头:“是,林叔,那边催地有些着急,我也知道现在的形势和情况,我这样的身份,虽说旁人都不知道,但还是离林叔你们远些最好。”
林建国叹了一口气,道:“好,我们现在情况也不怎么样,你留下反而容易受到牵连呢。既然那边有个好的机会,那你就放心去吧,今儿还是歇一晚,明天吃得饱饱地再走。啊?”
赵子明想了想,点了点头:“好,那就谢谢林叔了!那我先进去收拾东西?明天也不要特意起大早,我买的车票还在下午呢。”
一行人有说有笑地进屋去了,赵子明忙着收拾东西,秋爱华去烧热水洗漱,林远志和小林悦两个小朋友则坐在灶孔边烤火。
赵子明带来的东西本来就不多,不一会儿就收拾完了,细细地把行李扎结实了,秋爱华也才把一大锅热水烧好。
屋里只有一个泡脚盆,大家排队泡了脚,浑身都暖和起来以后才各自回屋睡觉去了。
小林悦这一次被系统唤醒的时候,精神可都好了不少,这都是被那油水十足的盐焗鸡滋润的。
尝到了盐焗鸡的甜头,小林悦又想兑换新的食物了。
不过这一次,她可找了个好办法,每次让爸妈给外公送东西也实在太危险了。既然系统有掉落物品的功能,那何不如直接把东西送进劳动改造的地方呢?
步骤越少,出差错,被发现的几率就越高。现在直接把东西送到外公那里去,再给它们加上一层筛选显形的buff,那基本上就万无一失了。
打定了主意,小林悦就开始行动起来了。
依旧还是先去逛食品区,小林悦惊喜地发现,今天居然有单个儿的盐焗去骨大鸡腿卖。
这盐焗鸡腿比盐焗鸡的单价还有便宜一些,只要五个兑换币一个,这么好的羊毛,小林悦哪能不薅?
最终,小林悦足足兑换了12个,一共就只花了60个兑换币,再加上一层buff,也不过才70个兑换币,对于小林悦这个曾经的万元户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罢了。
逛完了食品区,小林悦又打开了百货区。
百货区今天的东西不多,小林悦只兑换了一袋子劳保手套,现在外公他们要下地干所谓的劳动改造了,索性那饶家凯的狗腿子就只管那劳动进度,小林悦就想着,给他们准备好劳保手套,既能保暖又能防御。
21世纪的劳保手套很便宜,不像现在这个年代,劳保手套甚至还没有大批量上市,毕竟是棉线做的,谁会舍得买,舍得用呢?
兑换了一大包劳保手套,小林悦又吩咐系统明天记得把鸡腿分开投放,一部分还是放进自个儿家,其他的就按照人头,投放到秋家和劳动改造大院儿。
……
第二天一早,惦记着赵子明要回去任职,秋爱华专门起了个大早,煎了几张鸡蛋饼,熬了一锅绿豆粥当做今天的早饭。
早饭准备好,秋爱华又烙了几张烧饼,烧饼啊存存的白面做成的,没放其他东西,能保存许久,正适合在路上赶路的时候。
吃过了早饭,秋爱华给赵子明检查了一遍行李,又给他添了些东西进去,这才带着两个孩子,和林建国一起,送赵子明去村口。
去市里的近路和去公社大队的近路在两个方向,于是秋爱华和林建国就在村口跟赵子明道别。
赵子明很感激秋爱华和林建国这段时间的照顾,给两位长辈鞠了好几回躬。
等到要走了的时候,他才突然想起来什么,恳切地说道:“林叔啊,我也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咱家远志对于通讯工程这方面的天赋可不差哩,要是以后我安定下来了,林叔愿不愿意让我把他引荐给我那老师,说不定他以后也能成为一个通讯工程师呢!”
在林建国眼里,“工程师”可以算得上是个天大的词语了,他实在想不到,他们这个山旮旯里头,居然有机会出一个工程师?
林建国一听见这个消息,不由得愣了愣,反应过来之后才高兴地说道:“好,好,以后要是咱们家远志能当上传说中的工程师啊,我和你姨可一定得好好报答你!”
赵子明连连摆手,心中想着是该自己好好感谢林家才对,要不是有了远志的提醒和启发,自个儿不知道还得花多长时间才能想好研究的法子和方向呢。
一伙人儿又聊了一会儿,终于还是恋恋不舍地分开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相对于留在这个乡旮旯里头避难,自然还是出去闯一闯才更能发挥出他的价值。
第八十九章 大鸡腿子
在分岔路上送走了赵子明, 夫妻二人就带着孩子们去上班上学去了。林远志眼看着也要放寒假了,上学路上的气氛都要欢快一些。
秋爱华想到了今早收到的盐焗大鸡腿,赵子明在的时候她不敢拿出来,妥善地藏在了柜子里, 今中午回来就必需快些吃完了, 还要给娘家一人送一个, 现在真是不好过的时候呢。
今天一大早, 不仅仅是林建国这边,劳动改造大院也发现了这些多出来的东西。
鸡腿就放在几个人仅有的几只碗里, 秋老爷子刚和李老师把红薯稀饭熬好,想要拿碗舀红薯稀饭喝,一掀开上边扣着的碗, 盐焗鸡腿儿的香味儿就直冲鼻端。
秋老爷子惊地一叫,其他几个人也都吓了一跳,跟着围了过来。
昏暗的天光之下,那肥嫩油润的大鸡腿却像是发着光,一下子就暴露到四个人的面前。
四个人看着碗里诱惑力十足的大鸡腿子,闻着那近在眼前的香味儿来源,不由得都咽了咽口水,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虽说昨天才吃过秋老太送来的大餐,但乍一看到这油润的鸡肉, 大伙儿还是忍不住肚子里的馋虫。
“这……这东西是哪来的?秋老头, 不会是你们家老伴儿拿来的吧?”
秋老爷子摇摇头:“不, 我老伴儿带过来的东西我们不是都吃完了吗?这东西是突然出现在碗里的,昨天也没听见厨房里有动静啊……”
这时候,大家反而开始警惕了, 陈老师咽了咽口水,艰难地开口道:“不会是有毒吧?想要毒死我们?”
饶家凯虽说把他们都弄来劳动改造了,但难保不会有更狠的心思,万一……
李老师却立刻就否定了:“应该不会,这么好的大鸡腿,留给自己吃都舍不得呢,哪会有人花这么大的代价来毒我们?再说了,比起浪费四个鸡腿,直接把毒物下在咱们的粮食里不是来得很好?”
秋老爷子也点点头:“对……应该不会有人会花这么大的手笔来对付咱们吧?不过安全起见,这不明不白的东西,咱们还是得先找个东西试毒才行。”
“试毒?咱们去哪儿找只活物出来啊?”
秋老爷子也被难住了,他们现在可是在劳动改造,也别妄想能养鸡养鸭了,现在倒确实找不出什么活物来。
陈老师这会儿开口了:“现在除了耗子和偷油婆,恐怕也没什么其他活物了吧?”
李老师看着这鸡腿,空虚的胃都绞紧了,不由开口道:“那咱们要不去借一只?我看昨天陈书记给我们隔壁牛棚那边分了一只鸡过去,咱们问他们借一下?”
“啊?为啥他们住牛棚的都有鸡呢?我们咋没有?”
“嘿,你还想养鸡呢!咋不美死你呢!”那两个老活宝又开始闹腾起来。
秋老爷子按了按眉心,开口道:“算了算了,我们就去借一借,要是那鸡真的被毒死了,我悄悄让我老伴儿捉一只还给他们,要是没被毒死,我们给他们送碗红薯稀饭和白面饼子过去。”
另外三个人顿时都同意了,最后派出了最擅长社交的陈老师,以请母鸡帮忙捉蜈蚣的理由把那只鸡借了过来。
蜈蚣算是乡下很常见的虫子毒物,但鸡却是它们天然的克星。
那两人倒也好说话,念着昨天的借盐之恩,很爽快地就把母鸡借给了他们。
母鸡一到手,四个人顿时就兴奋不已,强行按捺住激动的心情,耐心地从每个鸡腿上面都剔下来一些肉,喂给母鸡吃。
大伙儿先一人喝了一碗红薯稀饭,见母鸡还活得好好的,顿时就高兴起来,看来这大鸡腿子,能吃!
四个人对视一眼,先派陈老师带了一大钵稀饭和两张饼子过去,把母鸡还给了牛棚。
等陈老师一回来,四个人欢欢喜喜地排排坐好,一人分了一只大鸡腿子,略微凶狠地啃上面的肉吃。
大鸡腿子给四人带来了少有的满足感,那带着些油花的鸡皮鸡肉一下肚,本来被一碗红薯稀饭灌得有些反酸的胃顿时就安分下来了,只觉得通体舒畅。
吃完了这好东西,四人终于舍得把视线分给旁边存在感也很强的劳保手套。
一袋子劳保手套倒是不少,足足有12双,四人正好每个人得三双。
这劳保手套摸着就是纯棉的,白白净净的,软乎又厚实,大伙儿甚至都没有往劳保手套上边儿想。
谁会拿好好的棉线坐劳保手套呢?这肯定是好好的保暖手套。
“这么软乎的手套,戴起来肯定暖和舒服,嘿,量还不少哩,可惜只有大人的号,我还想给俺家那小子和闺女戴呢,我可得把它们存下来,等两个孩子长大了还能用。”
秋老爷子摩挲着手套,也觉得这手套不错,他有个在纺织合作社当主管的媳妇儿,自然知道这手套的质量如何。
这么厚实的棉线手套,在城里买了,那钱恐怕都能换一条土布的裤子哩!
四个人把手套分完,又开始疑惑起这些东西的来源。
“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要是有外人来,肯定会惊动我们吧?更别说他还摆弄了我们的碗……”
“嗐……这天底下奇怪的事情多了去了,要是什么都要搞个明白,那还有什么意思?好了好了,你可别得了便宜还卖乖,有好东西悄悄咪咪自个受着就行。”
四个人分了手套,却爱惜地不行,出门上工的时候也舍不得带它,这劳保手套倒没了用武之地。
…………
另一头,秋爱华和林建国到了分别的时候,秋爱华却没有把小林悦带着一起,昨天纺织合作社正在为年前的最后一批货赶工,她带着个孩子去总算是不好,于是今天,小林悦便跟着爸爸去上班了。
到了公社大院,林建国带着小林悦去了自个儿的办公室,把今天的事儿都干完了,正翻着一本语录看呢,陈书记就过来了。
听见了敲门声,林建国赶紧把这一页折了个角,想赶去门边开门。
还不等他过去,百无聊赖的小林悦就先跑过去开门了,办公室里没啥闲书,小林悦只能翻些报纸看,但这个时候的报纸,上边儿的案子只能让小林悦越看越气,最后还是放下报纸,开始玩儿自个儿的手指。现在一听到动静,她可不就开心有事儿可干,跑去开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