懋帝抬眸,黑湛湛的目光仿佛直抵人心最深处,他轻声问道:“乌苔说得都是真话?”
四目相对,乌苔慌了下,想了想,终于很老实地道:“臣妾也不知道是真话假话了……”
他到底是希望听真话假话啊……
懋帝挑眉,看着她,之后,眸底便渐渐泛起笑意来,言语间也有了几分戏谑:“如果是真话,那乌苔后来又为什么要离开?叶青蕊和乌苔说了什么?我的乌苔既是这么想和我亲近,不是应该舍不得离开吗?”
乌苔一时愣住,怔怔地看着眼前的懋帝,突然就明白了。
敢情这人在这里等着自己?他给自己设下陷阱?
她就知道!
她不免好笑,这下子也不装了,干脆道:“那还不是我看出了你的真面目,我就知道你骗我,所以我愤而离开,我离开了,你也别想找我!”
说完,她转身就要走。
这皇后真难当,天天被逼着编瞎话,谁受得了!
懋帝伸手握住她的手腕,将她拉回怀中:“乌苔,你说几句好听的话,我又不会说你什么,倒是喜欢听得很,若是能编得再圆满些,我也能忍着不说破。”
乌苔听得,顿时愤愤起来,这倒是怨怪自己编得不好听了?
她咬牙,无奈地道:“你这个人,就没一句实在话,你就是想哄着我,给我下绊子,然后再看我出丑,你好暗地里笑我!”
懋帝抱住了她,温声哄着说:“那你如实说给我听便是,在我失忆时,为何要编那些话。”
乌苔没好气了:“如实?我如实说了,你就信了?”
懋帝:“你现在说了,我自然信。”
乌苔略犹豫了下,其实她对那个《浣花缘》也实在是疑惑,弄不明白,又生怕是个隐患,便干脆和他说起来那个梦。
懋帝听得蹙眉:“浣花缘?”
乌苔:“反正就叫这个名字,里面提到了,皇上将会赐臣妾毒酒一杯,臣妾本就忐忑,偏偏此时范夫人和蕊娘子找上我,说是皇上不日即将抵京,会把我赶出王府。”
提起这些,乌苔还是有些难受,那个时候,她是真没什么倚靠,昔日娘家人步步紧逼,夫家冷漠相待,她那个时候,能有什么依仗?
懋帝沉声道:“那都是胡说八道,你竟信这个。”
乌苔瞥他一眼:“你知道是胡说八道,可我不知道,况且她所说的种种,倒是和那梦中的什么话本对上,我自然是怕了,我又不是什么真正的洛国公府千金,前有狼后有虎,你要我怎么办?”
懋帝无奈,替乌苔扶正了她有些歪的凤钗,叹道:“你是我的王妃,是我娶进府门的妻子,曾和我有过水乳交融之亲,我怎么可能那般待你?”
乌苔反问:“可我不知道啊,我不是洛国公府千金,还有蕊娘子,这都是梦里出现过的,后来果真应验了,你说我凭什么不信?”
懋帝想起过往,也颇有些无奈:“这叶青蕊是随同聂荫槐一起过去豫州,当时我只是心存疑惑,便留意了,后来我过去丹阳,再次遇上她,她提起了自己的身世,我疑心她潜入云安城别有所图,便想着干脆将计就计,来一个瓮中捉鳖,谁知道之后遭遇璇玑教刺杀失忆,倒是留下这个祸端。”
一时想着,若不是自己埋下这个祸患,乌苔也不至于被蒙在鼓里,就这么日日煎熬。
乌苔骗他的种种,他虽喜欢,可如今想想她当时处境,自是有了愧疚和怜惜,想着当时实在为难她了。
他握着她的手,嗓音微哑,正色道:“这件事,也是阴差阳错了,没想到竟有了这等误会,倒是让你受了委屈,也怪我不曾料到后面的事。”
乌苔看他这么说,其实心里已经舒坦了,便道:“其实倒是也没什么,我当时骗了你那么多,也怪我了,那我们扯平就是了,这件事,以后可别提了。”
懋帝颔首,却是又道:“不过这件事,始作俑者终究是叶青蕊,那什么浣花缘的画本梦,只怕是她施展了什么邪法。”
乌苔:“邪法?”
懋帝:“不然你怎么会梦到这种画本?而且前面恰好是对的,后面却荒谬至极。”
乌苔:“那就不知道了……”
懋帝:“这件事,必是要查出一个水落石出。”
乌苔倒是不太在意这个,她想着,既然一切都和那画本不一样了,就不必去想了。
至于他要查,那就随他去吧。
只是她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几日,懋帝几次三番详细询问画本中的内容,并下旨翰林院机构秘书监搜罗天下藏书,来寻找那所谓的《浣花缘》。
他执意认为,定是那璇玑教暗中写了什么邪门歪道,又用了什么邪法来构陷他。
乌苔很有些无奈,但想着也无伤大雅,便随他去吧,谁知道查了几日后,懋帝却突然在龙隐卫中挑选了几个女侍卫,从此日夜守候在乌苔身边。
乌苔惊讶:“深宫之中,不至于如此谨小慎微吧?”
懋帝:“此事太过玄妙,不可不防。”
乌苔:“本是子虚乌有,哪里用在意?”
懋帝正色道:“我已召了叶青蕊进宫,若是这《浣花缘》竟和她有关,一问便知。”
啊?
第43章 重阳节
小铭儿满百天便做了一场百日宴。
其实关于乌苔在丹阳守陵的种种, 坊间也有些说法,甚至关于这位皇太子,大家总觉得疑心, 如今因做百日宴,大家掐指一算,按照日子来说, 怀孕之时, 恰是当初懋帝离开云安城的时候, 倒是也能说得过去。
又见懋帝为这小太子的百日宴大摆筵席, 显见的是宠爱有加, 更消了疑心。
待到后来,筵席之上, 懋帝亲自抱了小太子,百官见过, 只觉那小太子竟仿佛和懋帝一个模子脱出来的,一时再没人疑心了。
皇后前去丹阳守陵一事虽然蹊跷, 但这太子确实是懋帝的骨血。
如今大家眼见得懋帝对自己的皇后宠爱有加,是万万不愿意再纳其它妃嫔的,这么一来,谁还敢多说什么, 坊间的传闻也就渐渐淡了。
而云安城女眷, 偶尔间有和洛国公府来往的,多少听到一些消息,说是皇后在丹阳守陵, 一片孝心可嘉, 甚至说起在丹阳产子的种种细节来, 这更是让人深信不疑了。
最近这些日子, 乌苔也偶尔召见洛国公府昔日几个姐妹进宫一起说说话,往日小姐妹本来就有些感情,或许当年有一些小小的间隙计较,但时过境迁,乌苔已贵为皇后,不是昔日能比,洛国公府又是要依仗着乌苔的,大家祸福共依,自然多了几分亲切。
这其中尤其又以叶青卉最受乌苔倚重,时常出入宫廷之中,甚至说好了她家女儿以后要进宫做女官的。
至于那位洛国公爷,更是铆足了劲,要帮着挑选太傅,以预备为小太子开蒙,又选了家族中若干年轻子弟,这是将来太子卫队的预备侍卫。
乌苔见此,也便听之任之,毕竟如今小铭儿身为储君,有些事,总是要有人为他张罗,为他鞍前马后,朝堂之上本无什么绝对的敌人,自己出自洛国公府,由他们来为铭儿做这些,自然是再好不过。
况且关键时候,还有懋帝拿捏,她更是不必担心。
而百日宴后,转眼便是重阳节了,云安城里,到了这个时节,赏菊设宴的比比皆是,不过今年懋帝却特意提起来,说是要召见几位女土官,到时候还要乌苔接待。
乌苔听着有些疑惑,懋帝解释起来,乌苔这才知道。
原来大靖西南一带,多为崇山峻岭,山谷溪流,地处荒僻,但是却多木材、银铜并井盐等,这些可用来制作肥皂桐油油漆,这些地带,习俗迥异于中原地带,多为走婚,有“不落夫家”的习俗。
懋帝登基为帝后,便封了几位“女土官”,由朝廷委派官员和当地“女土官"进行共制,以此来保西南一带平安。
乌苔这才明白:“所以这次召见的土官都是女土官?”
懋帝:“是,会有三位女土官进朝觐见,届时,叶青蕊便随着那几位女土官进入宫中,也是给她一个机会,交出璇玑教各盘口的名册。”
乌苔恍然:“既如此,那臣妾提前做好准备,接应这几位女土官,只是西南一带,民俗风情,臣妾总是应该先有所了解。”
懋帝:“届时会有礼部侍郎和司仪女官襄助,带你熟悉西南土著各部落风俗,并交给你土官名册习性。”
乌苔欣然受命,很快便召见了女官,开始研习西南土著风俗,知道如今懋帝已经在西南各州县设置了布政使司来牵制酋长土官,这其中又涉及往年大靖对各土著部落的管辖等措施,足足研读了几日,对西南土著民俗风情并过往历史都有了了解。
一时想着懋帝登基以来的种种改制,不免敬佩,无论是那土著部落,还是如今为患多年的璇玑教,懋帝其实都是本着招降安抚的政策,如此一来,也算是与民生息了。
终于到了那一日,三位女土官进朝述职,而叶青蕊也夹在其中,进了宫中,入了朝堂。
几位女土官先去觐见了懋帝,表了忠心,得了褒奖和赏赐,之后便过来了后宫拜见乌苔。
乌苔仔细看时,却见为首的一位,叫刘惠贞的,身上穿了颜色瑰丽的开襟围裙,头上戴着一顶插了羽毛的尖顶帽子,倒是看着落落大方,再看后面两位,面色黝黑,身形壮实,却也神采奕奕,便颇为赞赏。
待她们上前拜见了,乌苔忙命起身,问起话来。
她们汉语说得并不好,略有些生硬,不过乌苔倒是能听懂,便和她们提起西南风俗来,几位女士官颇为意外,特别是一位叫奢香的,更是惊讶地道:“不曾想皇后娘娘距离我们千里之遥,竟对我等风俗了如指掌。”
乌苔笑了:“西南部落地处偏远,却也是我大靖子民,皇上每每念起,本宫多少也知道一些。”
这让几位女土官很有些受宠若惊,毕竟她们西南一带,民风迥异于中原,往往遭遇冷眼鄙薄,不曾想大靖皇帝和皇后对她们如此青睐!
当下大家相谈甚欢,乌苔还赏赐了她们珠翠、如意冠并袭衣等,之后又设下宴席款待,又命洛国公府老太太并几位皇亲相陪。
这其间,叶青蕊也是随着的,只是穿戴上并不出奇,跟在众人后面,看着默默不闻。洛国公府有认出她的,暗暗惊讶,但是也没人敢问。
如今范氏闭门不出,专心礼佛,至于这叶青蕊,离开国公府再不见回,现在突然出现,大家只好当做没看到了。
乌苔坐在后位,自然高居于众人之上,将宴上情景尽收眼底,偶尔间能察觉到,叶青蕊会暗暗打量自己。
也不知道皇上和叶青蕊说了什么,看起来她颇为忐忑。
终于,这宴席结束了,几位女土官对乌苔敬重感激,临走前一再邀请乌苔有朝一日前往西南游览,乌苔自是笑着谢过了,又命叶青卉等人亲自陪着几位女土官出了宫门。
送走了女土官后,并没放叶青蕊走,而是留了下来在偏殿之中。
乌苔倒是也不急,先去逗弄了小铭儿,又歇了片刻,用了茶水,略梳洗过了,这才命人将叶青蕊传唤了来。
被传唤了进来后,叶青蕊竟还算规矩,是实实在在地磕了三个头。
乌苔见此,道:“你如今倒是和往日性子大不相同。”
她实在是疑惑,以前叶青蕊可是桀骜不驯,很是笃定地觉得懋帝会被她拿捏在手心里,仿佛可以开天辟地,如今却看着脚踏实地一些,也收敛了。
叶青蕊本是依礼垂着头,听到这话,才略抬头,看向乌苔:“回禀皇后,只是看清楚了时势,比以前长了一些见识。”
乌苔:“时势?什么时势?”
叶青蕊抿着唇,看样子并不敢多说。
乌苔越发纳罕了:“可恕你无罪,你尽管说就是了。”
叶青蕊略犹豫了下,面上便有了沮丧,嘲讽地笑道:“我原以为自己身份尊贵,大有一番作为,谁知道却不过如此。”
她说这话,倒是真心话。
她长在璇玑教,又是国公府的贵女,结识了未来的真命天子并当朝首辅,这配置,怎么也得兴风作浪做出一番大事业。
谁知道自己不过是区区一介农女,和那洛国公府并无瓜葛,这也就罢了,偏偏那懋帝也并未心仪自己,只是想利用自己罢了,想想也真真可笑。
懋帝那样的人,本是枭雄,又怎么会轻易陷入儿女之情,她当初也太过自以为是了。
聂荫槐倒是对她有那么一丝好感,但她也说不上喜欢了。
况且前有懋帝,再看聂荫槐,总归是觉得自己屈就了。
这么一来,她干脆不想着这些了,恰此时懋帝以璇玑教教主之位来诱她,要襄助她登上璇玑教之位,还说要为她派遣护侍。
她当然明白,懋帝不过是想利用她,让她做傀儡教主,其实璇玑教大权全都把控在懋帝手中。
不过那又如何,痛定思痛的她,明白这就是自己最好的出路了。
懋帝心狠手辣,若是自己不愿,他必然不会留下自己性命,倒是不如从善入流,就此做这个朝廷傀儡,为朝廷管辖璇玑教,好歹有一条活路,说不得还能有一番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