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张来贵有话说:“我们村支书见多识广,非常能干,大伙儿都服他,他让我们种的。”
“就是这位姑娘的爹吧?我见过。看不出来。就像一普通小老头。”
张来贵不高兴:“那是您不知道,越是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越不简单。咣当咣当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可能就是半瓶子水。”
有个小老太太忍不住伸出大拇指,“你这大兄弟也不一般。上过学吧?”
张来贵摇头:“家里穷没钱。不过我们村有扫盲班。除了今年大伙儿没心思上课,天天想着卖东西,以前每年冬天农闲的时候都有。”
“难怪瞧着你们村的人精气神就跟别的村不一样。这样吧,我们逛一圈回来就买你家的羊。一头羊我们老姐几个分了。”
张来贵不想卖,他家年后得嫁闺女。
他家第一次办喜事,他也想办的大大方方漂漂亮亮,跟小草结婚那次似的。
时间订好了,农历四月底,农忙之前,全村鲜花怒放之时。
可是看到小芳一个劲使眼色,张来贵点点头,“行。我这就去找屠夫张杀羊。”
有个小老太太转向小芳:“我们可以随便看看吧?”
“随便。东边还有鱼塘和养蜂厂。但你们别靠近,看鱼塘的小房子里有个大黄狗真咬人。”
正好张来贵家旁边有个胡同口,“我们从这儿向北,然后从东边胡同口再转回来?”
小芳点头:“可以。我们村就那一只大黄狗。多了养不起。”
众人点点头,拐进胡同往北去。
瞧着离张来贵和小芳有段距离,有个小老太太就忍不住说:“这个村里的人实在。”
她的同伴忍不住问:“你是说那个小芳姑娘吧?”
“她实在她爹肯定也实在。张庄的人佩服他,那肯定都是实在人。就算有滑头,有他这个村支书盯着,也不敢跟咱们耍心眼。”
她老姐妹好奇地问:“你怎么看出来的?”
“我家邻居你们知道吧,她闺女跟这个小芳年龄相仿,自打考上中专,就不知道用眼睛看人。”说着忍不住摇头。
有老太太接道:“中专也不错。”
“考了两年才考上啊。自打放假,别说帮家里干活,她娘把饭端到嘴边,她还挑三拣四。真是人跟人不能比啊。”摇摇头,看到一条南北直通的路,才发现已经越过两排房子,“你们快看,还真是家家户户门口都有果树。哎,我说,回头咱们就来这儿买怎么样?想摘什么样的摘什么样的,还不用看那些售货员的脸色。”
一群老太太都吃过售货员的苦,连连点头:“我看行。”
“要不咱们回去帮他们宣传宣传。你看这个村,说是最富裕的村,还是有一半人住着茅草房。”
这些人确实都是退休干部,而且还都参加过革命。有的是在孤儿院,有的是在卫生院,有的是在炊事班。有的是帮战士们做衣服做鞋。
然而不论哪项工作都辛苦,以前都没钱。她们全凭一腔热血坚持到解放。
有些坏人到老了也不会变好。
同样有些好人到老了也不会变坏。
这话一出,就得到其他人附和。
“那要不咱们回去?今儿是除夕,家家户户都吃饺子,城里的肉新鲜带着热气的可不多。我们回去告诉他们,说不定人家还能卖几头?”
这群人的目的就是买羊肉,不是逛果园。听老大姐这么说,立即回张来贵家。
小芳打算挑第二次,拎着桶到门口就看到这些人涌向张来贵家。
“爹!”小芳扭头喊。
张支书从堂屋出来,“咋了?”
小芳让他走近一点,小声说:“张来贵家来了一些人,我瞧着都是退休干部。她们要一头羊。要不你开拖拉机给她们送过去?都是一些五六十岁的老太太。有一两个看着比娘还显老。”
张支书懂,这些人不差钱,这次送货上门,一定会有第二次。
然而谁也没想到,他和张老九把人和肉送到城里,各回各家还没喝上一口热水,就听到外面吵吵嚷嚷。
张支书出去一看吓一跳,好些陌生人,有男有女,有青年有老年。
看到张支书出来,立马问:“你是村支书吧?我们来买羊。”
张支书感觉有点不踏实:“我们的羊跟菜市场一个价。”
“我们知道。”
张支书还是觉得脚下无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不是应该的吗?”
张支书:“你们是不是哪个部门派来给我们下套的?”
“钓鱼执法不可取。我们虽然是有关部门的,但绝不是来找你们麻烦的。”
张支书还是觉得不踏实,“你们既然都是当官的,还来我们这儿买?跟底下的人知会一声不就行了?”
“县官不如现管啊。”有个老头叹气,“他们可是连一二把手都敢糊弄的主儿。何况我们这些马前卒。”
张支书谨慎惯了,“我待会儿有点事。你们等一下,我叫两个人带你们去。”不待他们拒绝就朝屋里喊,“剑平,小芳,来客了,快出来接待客人!”
第157章 放烟花 剑平真会折腾瞳瞳。
小芳穿鞋:“年三十谁走亲戚啊?有病不是吗。”
方剑平给儿子戴帽子和围脖, “有什么急事吧。不然也不会这个时候来。”
“什么急事啊?”小孩好奇地问。
方剑平故作思考一会儿,“家里的面吃光了饿肚子,来借粮食。”
小孩愈发不懂了:“为什么会吃光?”
“懒, 不干活, 人家收获一屋子粮食, 他们只能收获一缸。你说呢?”
小孩嫌弃,“好懒啊。”
方剑平抱他下来, 让他自己穿鞋, “爸爸常常跟你说,付出才有收获, 就是这个道理。”
“爸爸, 我懂啦。”
再也没有这种比喻更形象的了。
方剑平穿上鞋:“走吧。”
小孩蹦蹦跳跳出去,“爷爷,瞳瞳来接待客人啦。”
张支书乐了。
门外大路上的人都不由得看过来。
小芳和方剑平出来。
先前说话的老大爷顿时不禁惊呼,“好一对璧人!”
张支书又忍不住笑了:“就是长得比别人稍微好看一点点。”
“你可真谦虚。”那老头说。
小芳和方剑平糊涂了,互相看看,都看出彼此眼中的疑惑。
——这是什么情况啊?
张支书解释:“他们来买羊。”
小芳试探着问:“全都是?”
张支书看向那些人。
这些人只是听说这个村子里的人实在,心里多少有点没底。毕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么。
他们当中年龄最长的就说:“我们这些人买,他们这些小年轻帮我们拿。”
张支书微微点头, 面向闺女和女婿, 背对那些人, “你们带他们四处转转,看看他们买谁家的。”说着给他俩使个眼色。
两人秒懂, 他是怕这些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小芳点点头:“好。”冲儿子伸出手,“张瞳瞳,带路吧。”
“带什么路啊?”
方剑平:“他们想买羊,你觉得谁家的羊好, 就带他们去找谁。”
“我家的羊好!”小孩大声说。
方剑平噎住。
众人笑喷。
小芳也忍不住笑了:“我看你是又想挨揍。咱家的羊不能卖不知道吗?”
“啊?我忘啦。”小孩怕挨揍,甩开妈妈的手就往东跑,“跟我走!”
越过王秋香家,到张来富家门口就喊:“来富,来富家的,快来啊,有人买你的羊。”
张来富出来,扬起巴掌:“叫我什么?”
“来富老爷爷。”小孩脱口而出。
张来富不禁说:“你这不是知道吗?”
可是绕口啊。
那种别扭小孩无法解释,“卖不卖羊啊?”
张来富摇头:“我家的羊太小,杀了顶多十来斤,来年再卖吧。”
“那不是有一只大的?”小青年忍不住指着拴在树上的大羊。
跟他一起的老大爷道:“那是母羊。你给人家双倍价格,人家也不卖。”
小青年懂了:“原来如此。那是不是再去别家看看?”
小孩微微颔首:“要的,要的。”
一众成年人被他逗得都忍不住笑了。
小孩疑惑不解,转向爸爸妈妈,见俩人没有数落也没有打他的意思,大着胆子往前走,“五爷爷 ,卖不卖羊啊?”
老五出来,“我家的羊早上杀了,你忘了?”
“对哦。我中午还吃呢。”小孩挥挥小手,看到他家旁边也有巷口,“跟我来!”小手一挥往北去。
小孩的声音很大,半个村庄都能听见。包括住在村子中间的张老二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