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停下来以后,姜老三从车上跳下来,他擦着汗:“这幸亏赶上了,今日租马车的人实在是多,你们今日就坐着马车一起去踏青玩吧,来回方便不说,还能多玩一会,我这闺女这段日子,也没怎么出门。”
有了姜老三雇的马车和车夫,这次的踏青之行也算是更加的顺利了,至少姜舒是松了口气,虽然这种天气出去踏青固然让人高兴,可是这来回靠着两条腿走路,去的时候还好,回来的时候想都不想,就知道肯定会累的连手指都没有力气。
有了马车,姜家三个姑娘在加上叶儿一起坐了上去,四个人坐在马车里面也不算拥挤,姜老三一直看着马车从胡同里面出去,打算回家一趟,结果转身的时候就见陈氏还站在原地,陈氏同姜老三打了招呼后,站在那和姜老三话说家常。
陈氏:“这日子过的可是真快啊,一转眼,那些个小豆丁都订婚了,我还记得之前他们还不到我膝盖高的时候,我前几日瞧见我发丝里面都有几根白发了。”
姜老三跟着感叹:“是啊,日子过的是有些快。”
陈氏继续:“不过,这姜梦都订婚了,你们家的姜舒也快要订婚了吧,你是想找个什么样的姑爷?”
这个问题让姜老三干笑着,这种事情哪里轮得到他做主,这事就是陆潇做主的事情,再就是要听着姜舒的想法和意见,对着陈氏他也不嫌弃丢人,指了指自己的屋子,看着陈氏明白自己的意思以后,转身回去了,这倒是让陈氏站在那,动了动神色。
马车一路从安和县行驶出去,姜舒从穿越过来还没有出过城呢,所以掀开了马车的帘子瞧着外面一路的风光,青石板路,长街万象,处处都透着人间的烟火气,今日一些糕店铺子的生意也格外的好。
终于到了城外,姜舒从马车上下去的时候,一眼望去就是一大片盛开的桃花,以及周围的欢声笑语,找了一处空地后姜舒拿出了风筝,叶儿帮忙拿着风筝,姜舒负责拿线轴往前跑,只是这风筝不好放,一连好几次,姜舒的风筝这才飞了起来。
一旁的姜芷则是和姜糯两人一起,姜糯这个年纪好像倒是没有什么太多的忧愁,一直喊着要让姜舒还有姜芷比他们谁得风筝飞得高,这可是激起了姜芷的胜负欲,也激起了叶儿的胜负欲。
叶儿喊着:“姑娘,高一些,高一些,在高一些!”
忽然姜舒空中的风筝竟然和另外一个风筝就缠住了,只见那风筝竟然是在远处缓缓的落下,姜舒让叶儿留下,自己提着裙摆跑了过去,结果遇到了熟人,和他们住在一个胡同里面的陆寒。
陆寒是和友人一起过来踏青的,姜舒倒是很难想象陆寒放风筝的模样,但是显然和陆寒在一起的友人是个识货的,捡起来姜舒的风筝一脸可惜的模样。
张友:“这画技,当真是精妙啊,这风筝倒是可惜了。”说话的时候,他连自己那个雄鹰风筝都没有瞧一眼,然后看向了陆寒:“我说陆兄,我这画技恐怕是不能赔给这位姑娘一个风筝了,等你画一个风筝赔给人家吧。”
姜舒拿过了自己的风筝,和陆寒一起的张友在见到姜舒的容貌的时候倒是愣了一下,顿时心里暗自悔恨,他就算画技丢人一些,但是自己也是能够厚着脸皮赔给姜舒一个风筝的,不过他想着如果陆寒拒绝,他再说自己为这位姑娘画一个风筝也是可以的。
姜舒拿着风筝,神色带着些惋惜,毕竟这是自己那个便宜弟弟姜诚做的,她还想着等到放完了风筝以后回去好好保存着呢,原本想要说什么的陆寒看着姜舒的神色声音清冽:“姜姑娘,明日我赔你一个新的风筝吧。”
姜舒摇了摇头:“不用了,你也不是有心的。”
一直看着姜舒提这风筝的背影,张友还惊讶于姜舒和陆寒认识,但是很快就是一副抱歉的模样:“这风筝是我放的,还要劳烦陆兄了,若是陆兄没空,不如我来做?”
陆寒:“不用。”
虽然不能放风筝,但是姜舒还可以荡秋千赏桃花,一直到日落后,这才找了马夫,做上了马车回去,马车穿过热闹的街市,穿过胡同,终于在姜家外面停了下来,马夫的银子姜老三早就给过了,倒是不用姜舒他们在给一次,和姜芷还有姜糯告别后,姜舒回了家。
晚上休息的时候,叶儿和姜舒说着悄悄话:“姑娘,虽然我们的风筝落下来了,但是我们风筝飞的可是比五姑娘的高,还高多了呢。”
有叶儿这样向着自己的人,还有姜家这一家人,姜舒想,自己日后一定要好好奋斗才可以,大概是因为许久没有动的如此久了,姜舒上眼皮和下眼皮打架,很快就进入了香甜的梦乡之中。
姜老大家里,姜糯正躺在陈氏的被窝里面和陈氏说着今日他们去踏青的事情:“六姐姐的风筝可漂亮了,六姐姐也漂亮,六姐姐荡秋千的时候,好多人都在看着六姐姐呢。”
对于这件事情,姜舒还真不知道,她忙着荡秋千,一开始是叶儿推着她,后来她推着叶儿,还是站在秋千上面,姜舒没有玩过这种秋千,整个人的注意力都在玩秋千上,哪里还管不管周围是不是好多人都在瞧着她。
姜糯的神色里面带着盼望:“我如果年纪再大一些的时候,能够像六姐姐一样漂亮就好了,我如果能够有一个姜诚这样的弟弟也好了。”
姜老大进来听到他说的:“姜诚,姜诚,你那要叫七哥哥。”
姜糯笑了一下也不打扰姜老大还有陈氏了,跑回了自己的屋里面休息,姜老大家里是姜家三房人最多的一个,姜家的爹娘也都住在这里,但是姜家大房的院子也是最大的,就算人多,年纪最小的姜糯也是有自己的屋子的。
陈氏:“你真的是,我还没问完呢。”
姜老大:“咱们家里一大堆事情要忙呢,你管这些做什么,你整日消停一些,我们也消停一些。”
顿时陈氏坐了起来:“消停一些,消停一些,你要是能像姜老三对他媳妇儿那样子对我,我也好好消停几天。”
次日一大早,姜舒是被饿醒了的。
昨日踏青节,姜舒出去踏青了也没吃多少东西,所以才会这样,她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李婆婆肯定还要等很久才能过来,姜舒从被窝里面出来也没吵叶儿,准备去灶房做些吃食,结果出去以后就遇到了姜老三了。
咕噜咕噜是姜老三肚子叫唤的声音,两个人彼此看了一眼,都知道为什么他们起来的如此早了。
姜舒让姜老三等着自己以后就去了灶房,姜老三干脆过去帮忙一起打下手了。
姜舒在灶房里面看了一下现在灶房里面的食材,目光落在那一个个新鲜的嫩绿的葱上,打算做一个葱油拌面。
白面缓慢的加上水开始慢慢的和面,随后在揉成面团,等到用把面团给处理成细长的面条后扔进沸水后,姜舒开始制作葱油,她站在灶房里面,看着好像比平时更加柔和了一些,姜老三在一旁都跟着笑呵呵的。
姜舒站在案板前,拿着刚刚切好的葱段扔了进了热油里面,锅里面发出了滋啦滋啦的声音,在这一瞬间,浓郁的葱香味扑面而来,被炸得焦脆得葱段很快被姜舒捞了出来,随后姜舒又把自己刚刚空闲时间调好得酱汁到了进去,这下子灶房里面得香味更浓了。
姜老三只是闻着这个味道,就有些期待这葱油拌面了,他一碗,媳妇儿一碗,姜舒一碗,叶儿一碗,儿子去书院吃,他能够在吃一碗,正在想着呢,姜诚也来了灶房。
姜诚还有些困倦的模样:“阿姐,你在做什么呢,好香啊。”
姜老三:“........”
姜舒回答:“做了葱油面,你吃完了在去书院。”
过了冷水的面被装入碗中,姜舒把熬煮好的酱汁加了进去,随后又把刚刚炸的焦脆得葱段加进去,最后在撒上一把新鲜碧绿的葱花,一碗葱油拌面就做好了。
作者有话说:
我更新好早呀,嘿嘿
明天开始早上九点更新,不熬夜,不熬夜,不熬夜,冲鸭!!!
第十五章
一大海碗的葱油面拌开,让里面的面条全部都裹上满满的酱汁,裹上葱香味,一口吃下去,让人忍不住露出愉悦的神色,姜老三抱着海碗吃起来的时候动作飞快,等到碗里面的葱油面没剩几口,速度又慢了下来了。
爽滑劲道,葱香之中细细品味,还有面条原本的香甜,这两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实在是好吃。
姜老三顺便又给自己剥了个蒜,剩下的几口面,一口蒜一口面吃着,简直舒坦极了。
姜老三吃完了以后又端了一碗面,然后拿了一双新的筷子后直接朝着主屋过去,他进了屋的时候,陆潇还在睡呢,听到姜老三的动静,有些烦躁的睁开了眼睛,还没说话呢,一碗葱油面就端在了他的面前。
姜老三:“快起来,尝一尝闺女做的葱油面。”
陆潇坐起来后一脸嫌弃的模样,还推了姜老三一把:“姜老三,你吃大蒜,还过来叫我,赶紧去给我漱口!”
姜家人打着哈欠的打着哈欠,洗了冷水脸精神抖擞的精神抖擞,一家人聚在院子里面,一口葱油面入口,都精神了。
李婆婆过来的时候,还能够在灶房里面闻到那淡淡的葱香呢,她吸了吸鼻子,不用想就知道姜舒是用了灶房做饭了,没忍住感叹着,这姜家姑娘就是聪明,都没进过灶房做饭,光是瞧了几本书,就把东西做得如此好。
姜舒睡了个回笼觉,起来的时候,第一次瞧见叶儿没精打采的模样,上前去询问了一下以后,叶儿扯着姜舒的衣袖:“姑娘,我还想吃。”
姜舒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们晚上还吃葱油面。”
大概最高兴的就是李婆婆了,又能休息了。
陆寒过来的时候,姜舒正在院子里面和李婆婆说说笑笑呢,她一旁是李婆婆,一边是叶儿,两个人恨不得把她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穿的也是时下最流行的款式,一副娇娇女的做派,倒不是陆寒想要看,只是院门是开着的,他伸手敲了敲院门,大家这才朝着他看过去。
陆寒:“这是赔给姑娘的风筝。”
姜舒没想到陆寒还真的赔给了自己一个风筝,昨日姜舒虽然因为风筝坏了的时候稍微有些觉得可惜,但是她回来以后姜诚知道了这件事情,当即就表示要给姜舒在做一个,更何况之前姜舒已经说了不需要陆寒赔了,只不过现在这风筝都已经做了,动作还如此之快,大概也是赶工的。
姜舒对着叶儿点了点头,叶儿便上前把风筝给拿了过来。
姜舒:“既然这样,那我便收下了,免得浪费你的一片心意。”
李婆婆不是住在这条胡同的人,和陆寒都没打过照面,如果见到面容如此俊朗的公子,等到陆寒微微施礼回去后,立刻又凑到了姜舒旁边,一连几个问题,恨不得把把陆寒姓甚名谁,家住哪里,有没有婚配,和姜舒是何关系全都问一遍。
姜舒笑着回答:“他就住在这个胡同,昨日踏青时,我们风筝缠在了一起落下坏了,他今日过来是赔我风筝的。”
接下来的几日风平浪静,吕氏倒是总喜欢带着轩哥儿过来找姜舒,这让姜舒和吕氏这个看起来温婉的嫂子,还有年纪小小会叫六姑姑的轩哥儿日渐熟悉起来。
这天吕氏正在姜家的院子里面和姜舒说哪个铺子的胭脂水粉好的时候,两人就听到了隔壁李婶子家里的声音,姜家和李婶子家之间的院墙倒是不高,一眼望过去都能看见他们院子里面在做什么。
李婶子:“简直是欺人太甚,这便宜占得,我们院子里面飞出去一只鸡,他都要抱着说巧了,他正好想炖鸡,问我怎么知道的,然后把鸡抱回去了!”
姜舒和吕氏彼此看了一眼,吕氏的面色稍微有些尴尬。
李婶子说的,他们略微一想,就知道说的是姜老二,吕氏作为一个嫁进姜家的媳妇儿,虽说不是姜老二家的儿媳妇儿,但是到底和姜家这些人不同,尤其是坐在自己面前的还是姜舒,姜老二是她二叔,她听到这些,总是有些尴尬。
姜舒根本就没和吕氏说这件事情,继续笑盈盈的和吕氏说着胭脂水粉铺子的事情,还问吕氏用的,是不是她推荐那一家,很快,吕氏也恢复了淡然柔和的模样,轩哥儿也开始咯咯咯的笑着了。
姜舒:“轩哥儿快学会走路了吧。”
提到了轩哥儿,吕氏能和姜舒说的就更多了:“前几天在院子里面自己走路跌到了,这几日说什么也不肯学了。”说完了她捂着嘴笑着:“但是也不着急,翻身还有坐着都学得可快了,如果不是上次让他摔了,估计这会儿也会走路了呢,就是大概走的歪歪扭扭的。”
轩哥儿竟然自己鼓了鼓掌,还在笑着。
小孩子一天一个样,距离轩哥儿叫姜舒六姑姑也就几日的功夫,轩哥儿看起来又好看了一些,姜舒还发现轩哥儿的睫毛特别浓密,眉毛长得也好,想着轩哥儿爹娘的样貌,姜舒觉得,等轩哥儿长大了,模样肯定不会差的。
轩哥儿:“六姑姑,六咕咕。”
听着轩哥儿的声音,顿时姜舒和吕氏笑做一团。
姜舒送吕氏回去的时候,出门就遇见了回来的李俊还有姜梦,姜梦正提着糕点站在李婶子家门外,几日不见,姜梦看着倒是好像变俊俏了面色红润,一旁的吕氏看着姜梦的容貌心里暗自吃惊倒是想到了什么。
李婶子:“你未来岳父要买鸡忘记买了,刚好咱们家院子里面飞出去一只鸡让你未来岳父抱住拿回去了。”她说完了继续:“我瞧着,那只鸡倒是有些瘦,既然你未来岳父喜欢吃,你下次去买上一只肥的送过去。”
姜梦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到底还是还有些面皮薄,再加上刚刚和李俊两人甜蜜,结果回来就听到了这一番话,不过她到是不是怪姜老二,只是怪李婶子小题大做,只不过是一只鸡,这有什么?若是李家还为了一只鸡计较,她何苦抢了姜舒原本要嫁的夫君。
姜舒原本要把吕氏给拽回院子,结果李婶子倒是瞧见姜舒了,姜舒顿时送了开了手,一副落落大方的模样对着她点了点头,随后和吕氏一边说着一边往前走。
一直到了吕氏家门口,吕氏低声和姜舒说:“李婶子,果然不好相处。”
这姜梦还没嫁进李家呢,李婶子就这一种做派,简直就是故意找茬,这要是换成了吕氏的婆婆陈氏,就算吕氏他爹做出了这种事情,陈氏最多也就在自己男人或者是儿子面前说上几句,不敢在吕氏面前说。
姜梦回去以后砸了一个杯子,她妹妹姜芷瞧着她这副模样,就知道她受气了,张了张嘴倒是想要说话,但是又懒得说,干脆继续在一旁忙着看自己最新买的话本子了,结果一旁的姜梦已经开始说起了今天的事情。
姜梦的声音很大,主屋里面的姜老二都能听到。
姜老二的妻子周氏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一只鸡,你又不是买不起,你拿他们家的做什么,你这让姜梦在他们家怎么抬起头啊!你说说你,明日买些礼,给人送过去,听没听到。”
姜老二摆了摆手:“你也不瞧瞧他们什么态度,要是这婚事以后成不了,我还高兴呢!怎么,退了婚,就不能在订婚了,再说了,我们这退婚也是有理由的。”后面他越说声音越大:“一只鸡,她也计较!”
砰的一声,回应姜老二的是姜梦用力关窗户的声音。
姜老二:“瞧见没,她说给我听行,我说给她听,她倒是先关上窗户了。”
姜老三回来的时候,天色都有些暗了,和往日不同的是,今日李婆婆没来做饭,她乡下的亲戚来了有些忙,所以姜老三回来的时候,姜舒和陆潇以及姜诚正在商量着他们晚上要吃些什么呢。
姜老三听到吃的笑着走过去:“这不是巧了,今日我路过肉摊的时候,瞧见鸡肉新鲜,买了些鸡翅,不如我们晚上就吃鸡翅吧。”
听到鸡翅叶儿就一脸的笑模样,姜老三坐下:“怎么,你不愿意吃鸡翅?”
姜舒倒是知道叶儿在笑什么,叶儿要和姜老三说这件事情的时候,姜舒拿着鸡翅去了灶房,打算晚上做一道鸡翅煲,姜老三这次买的鸡翅份量多,这些鸡翅他们一家人就啃鸡翅都能吃饱,在焖上一锅米饭,提前晾好一些凉白开,就能开饭了,想到这些,姜舒倒是有些想要和气泡水了,可惜暂时是喝不到了。
院子里面姜老三倒是没落井下石,只是没忍住说道:“这门亲事,可是不好结啊。”
姜老三到了灶房的时候,姜舒已经开始处理鸡翅了,姜老三连忙说:“我刚刚还忘了,这几日,你恐怕也要忙一些了,糖水铺子那边要开始选桌椅锅碗瓢盆喷了,这些东西你自己选,还有我让给你铺子里面的那个伙计,你也提前见一见熟悉熟悉。”
作者有话说:
更新啦~
第十六章
姜舒把处理干净的鸡翅在沸水里面加入姜片煮了一遍后,在每个鸡翅上面划开几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鸡翅更好的入味,随后就是把鸡翅全部煎制一遍,就这一道工序,就让在灶房里面的姜老三闻到了香味。
锅里面热着油,姜舒在把鸡翅加入锅里面翻炒后加入自己秘制的酱汁,看着锅里面的鸡翅都被翻炒的吸满了酱汁,这才用着水瓢往里面加入了一大瓢的水,随后就是在往里面加入鸡翅煲的配菜,玉米胡萝卜还有蘑菇。
锅盖盖上,很快灶房里面热气腾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