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她还以为是秋娃回来了?
可随后一想,又不大对。早晨出门时,秋娃跟她说中午在学校里吃,不回来了。
她三步并做两步,拉开了房门。
只见抒文穿着一身便装,扎着一条花围裙正在做饭。锅里的水“咕嘟咕嘟”翻着
花儿,冒着腾腾的热气。
“抒文……”
“甜甜,你回来了?咱们中午吃鸡蛋面……你先等着,马上就好了……”叶抒文转过
脸来,笑着说道。
“……好,我就等着吃现成的……”徐甜甜毫不客气。
抒文回来了,未提前告诉她。
这是想给她一个惊喜呢?
中午,俩人坐在厨房里,捧着大碗,美美地吃了一顿。
抒文说,以后她就不用做饭了。
他想天天做给她吃。
*
儿子转业了。
叶茂才和陈黛娴也是格外欢喜。
当年,为了这个家,抒文毅然决然地参军入伍。
现在终于回来了。
而局里,关于那几间铺面也明确了下来。
说是叶家的房产,可以收回。考虑到门市部的正常经营,自明年开始可以采取
租赁方式,向叶家支付一笔房屋补贴。
叶茂才考虑了一下,就答应下来。
房子能拿回来,已很不错了。
现在就让门市部腾房子怕是不妥,这事只能一步一步地来。
抒文和甜甜见门店要回来了。
就跟爹和娘把开店的想法说了说。
叶家本就是开商行起家的,对这里面的门道自然清楚。叶茂才听翠翠说,打算
经营时装,也表示赞同。
这衣食住行,样样不可或缺。
瞧瞧现在,街面上的变化可真不小。尤其是年轻人,一个二个都开始追赶时髦
了,在穿着打扮上可讲究了。
陈黛娴也笑着说道:“这下可好,给娘也找了点事做……”
徐甜甜听了,抿着嘴直笑。
心说,这店里卖的可是时装,娘都这把年纪了,去干个销售怕是不合格吧?
不过,这话她可不敢说出口。
*
转眼进入了一九八零年。
“元旦”过后,叶抒文去单位里报了到。
徐永泰乐呵呵的,说出版局可是书店的顶头上司啊!
以后,叶副局长就是他们的大领导了。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
到了七月,秋娃参加了高考。
对于两年制高中而言,课业压力是很重的,而这届考生也尤其多。好在秋娃学
习努力,倒是考得不错。
预估分数时,他觉得能上春城大学。
于是,第一志愿就报考了春城大学外语专业。
娘说,以后这个可是用得着。
到了八月份,录取通知书下来了。
秋娃被外语专业录取了。
这一下,家里的四个孩子都是大学生。
说不骄傲,那是假的。
第115章
*
暑假里, 春娃和妞妞也回来了。
他俩只呆了一个星期就返校了。
可即便如此,家里也是从未有过的热闹。
自打他们记事起,父亲就在部队上忙着工作。
节假日或星期天赶回来,也是匆匆忙忙的, 就跟打仗似的。像现在这样, 一头
扎进厨房里忙着炒菜做饭, 还真是稀罕。
可爹说了, 以后咱家的饭他全包了, 你们几个很快就习惯了。
这番话, 听得娘咧着嘴直笑。
可惜, 爹做饭的手艺却不咋地。
尤其是跟娘一比,更是寡淡得很。
可爹依然是兴致勃勃地,亲自动手。还拍着娘的马屁, 说:“甜甜, 你是厨房
顾问,动动嘴就成了……”
这种欢快的气氛, 令人留恋不已。
春娃还好, 虽然大大咧咧的, 可对个人问题却早有打算。
而妞妞就像一张白纸, 对她的影响就更大一些。
她想好了,以后谈对象也要找个像爹这样的。
瞧瞧娘, 开心了半辈子了, 对爹的热情却丝毫不减。而爹呢,更是把娘当成了
小姑娘, 一味地宠着爱着。
这人心情好,精神就好。
精神一好,就显得年轻。爹和娘走出去,一个是身姿矫健,一个是亭亭玉立,
怎么看都不像个五十岁的人。
这次回来,她换上便装,和娘走在一起。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们是姐妹俩呢?
她对着镜子,瞅了半天。
觉得娘年轻时,比她还要好看呢。
当然,她也不错。
这高鼻梁大眼睛的,一看就是叶家的孩子。
对她的个人问题,爹和娘都很“关心”。
爹跟她说,“妞妞,这事不用着急,等毕业了再找也不迟……”
娘呢,考虑得更周到一些。
她一再叮嘱他们说:“春娃,妞妞,你们以后谈对象,对方品行好是第一位
的,可对脾气也很重要……这过日子不同于别的,再优秀的人,如果说不到一块去,
也是白搭……”
娘还把她叫进屋里,关起门来说道了一番。
“妞妞,你也别嫌娘思想落后,那找对象,除了人好、对脾气之外,对方家里
也很重要……这婚姻不同于别的,不单单是和一个人成亲过日子,而且还得和他们一
家子打交道。如果处得好,那是皆大欢喜。如果处得不好,那是麻烦事一箩筐……”
“……可要想处得好,不单单是一方努力了就成,还得靠双方相互迁就、忍让……
娘可不想让你活得憋屈。所以,这对方家里,从他父母到兄弟姐妹,无论是品行还
是性情都得了解一下,尤其是对方的娘,如果不咋的,就得慎重考虑一下,咱可不
能找这样的……”
“还有,个人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也很重要,这个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一
个人是个啥习惯?和打小的生活环境有关的。一旦长成了,怕是一辈子都难改变……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门第观念”。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人的家庭出生和教养,这本来
是个中性词,不好也不坏。可惜,却被宣传工具给利用了……”
“……前几年,报纸上一再鼓励年轻人在婚姻大事上要勇于打破“门第观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