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天使来了。”他们家老爷只是大理寺卿,平日里接旨的次数并不多,但因为当家主母是皇家郡主,陛下的堂妹,所以通常也能遇到天使过来宣自家郡主进宫参加宫宴,所以也并不算惊慌。
“快请。”叶芙赶紧对着仆妇说道,随后带着女儿前往正厅。
永元帝登基后,封侄女为郡主或是县主,等到元兴帝登基除同母的长姐叶蕊加封长公主外,其余的叶家女基本上都得了郡主的爵位,她也不例外。
当初她得到爵位的时候还很惊讶,毕竟她和元兴帝的关系并不好,年少时还做下了不少糊涂事,没想到元兴帝并没有和她计较。那一刻她才知道,能以女子之身成为帝王的元兴帝,胸襟有多么广阔,那是自己远远不及的。
到了正厅的时候只见到为首的一位是一个女官打扮的人物,见到叶芙后笑盈盈地行礼。
“奴婢见过乐信郡主。”女官上前态度恭敬。
叶芙笑着点点头,赶紧将女官扶起。
“太上皇和陛下收到消息,三日后秦王一家回京,宫中举行家宴,到时候还请郡主一家入宫赴宴。”女官说道。
永元帝登基后,加封自己的三位兄长为亲王爵,等到元兴帝登基,尊永元帝为太上皇,亲生父亲叶愔为太上王,母亲范氏为太上王后,长兄叶律为齐王入中枢,次兄叶衡为秦王镇守边关,三兄叶徽为赵王接手武德司。
“秦王兄一路可还平安?”叶芙赶紧笑着关心道。
“王爷和王妃和世子郡主们一路都好。”女官见叶芙是真心关心,也露出和和善的笑意。
之后两人又说了几句话,女官就告辞了,她还要去其他府邸传旨。
等到女官走后,旁边的小女儿就对着自己母亲问道:“阿娘,我们要进宫吗?”
“对。”叶芙笑道:“回头阿娘给你做一身漂亮衣裳,你穿着去给太上皇和陛下请安好吗?”
小女孩亮晶晶地看向自己母亲,“我能见到太上皇和陛下吗?”不论是太上皇永元帝还是如今的元兴帝都是闺阁女儿最崇拜的人物,她们打破了只有男子才能当皇帝的铁律,又在朝中检拔女官,重农业兴工业,在科举上加开格物等科目,带动了整个大齐的发展,让大齐走向了盛世。
不论是永元帝还是元兴帝,她们的经历都太过传奇,也是小姑娘最崇拜的人。
“当然能。”叶芙笑笑,她揉了揉女儿的头,她很清楚女儿对姑母和堂妹的崇拜。
“阿娘,阿娘。”小女孩拉着母亲的手叫唤道:“阿娘,你能跟我讲一讲太上皇和陛下吗?”
“阿娘没见过太上皇几面,不太清楚太上皇,如果是陛下的话,陛下是……”叶芙想了想,最后终于选择了一个词,“宽容的人。”
小姑娘似乎对这个词有些失望。
“对普通人来说,宽容尚且不易,更何况是对帝王来说。”叶芙温柔地道:“只有宽容的人才会真正在乎百姓的生命,将百姓放在心里,陛下天资聪颖,是我至今见过最聪慧的人,论智谋怕是无人可以匹敌。”
“陛下在崇安帝时期,与太上皇一起谋定后动,智谋百出,才将这天下该换了姓氏。”
“当年陛下在江南整顿吏治,在边疆与鞑靼作战,不知斩杀了多少官员,血流成河,一时间陛下被冠上了凶名,甚至在年轻的时候我也因为一些错事怨怪陛下,直到我出嫁前才想通。”
小姑娘好奇地看向阿娘,她从来不知道自己阿娘和陛下还有这段过往。
“陛下整顿吏治,是对江南百姓的负责;陛下歼灭鞑靼,是守卫大齐的领土和百姓,这都是君主对百姓最大的责任和慈心。”
“至于我,如果不是陛下,我当时一步错步步错,很有可能毁了当时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叶家,让叶家满盘皆输。”叶芙叹了口气,“我做了那么多的错事,都是陛下及时发现,阻止了我。”
“可我当时被情所困,一意孤行,若不是陛下让你外祖母看住我,后来又出了变故,让我看清了对方,恐怕我现在早已是一抔黄土了。”她当时是真的恨陛下,毁了自己的爱情,可是当她得知一切真相后,更恨的是编织甜言蜜语的燕王世子。
若不是陛下,她这一生早就完了。
当时她对陛下有多恨,现在她对陛下就有多感激。
如今她有疼爱自己官至大理寺卿的丈夫,有好学上进的儿子,聪明可爱的女儿,这一生算是真正的圆满了。
“可是陛下并没有和我计较,她登基后依旧待我和家中姐妹一样。”她除了犯错的时候陛下让她吃了不少苦外,其余的时候陛下待她和家中的姐妹一样。
所以这些年她一直感恩陛下。
很快就到了宫宴的日子,叶芙携丈夫带着盛装打扮的女儿和儿子一起进了宫。
宫内,一身杏黄色龙纹锦袍乔微正在和人对弈,飞快地在棋盘上落子似乎都不用思考一般。
乔微的对面是一个身着玄色上绣龙凤锦纹的少女,在对弈中全神贯注,并不敢松懈,每一步都走的十分小心。
很快,少女对着乔微拱手,“姑母,我认输。”
乔微不在意地摆摆手,丝毫没有欺负小孩子的不好意思,问道,“通过这局棋,你能看到什么?”
少女想了想,“棋局如朝局,风云变幻,还需步步小心。”
乔微轻笑着摇了摇头,“是告诉你,胜败乃兵家常事,为人君需保持一个平常心。”
少女似乎不懂,“还请姑母教我。”
“你觉得君王是什么?”乔微又问道。
“君权至上,天下共主。”少女想了想道。
乔微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又问道:“既然朕是天下共主,那为何还要和士大夫治天下?”
少女的思维敏捷,很快悟到了什么,对着乔微道:“君王虽是天下共主,但并非事事都能亲历亲为。”
乔微点头,“此为驭人之术,但却不是朕想要教你最重要的一点。”
“你觉得君王是否如棋盘上的国手一般,长胜不输?”乔微又问。
少女这一刻终于明白了自己姑母想要教育自己什么了。
“输赢非君王执念,为君者不会不可怕,可怕的是输而不自知。”乔微又道。
少女答道:“姑母说过,人最可怕的是没有自知之明。常人尚如此,君王若无自知之明,遭殃的不只是君王自己,还有国家百姓。”
乔微很满意少女的悟性,赞许道:“你很聪明。”
“为君者已经高高在上,又何必计较与臣子争锋间的输赢?你需要在意的是天下百姓会因为你的一举一动带来怎样的变化。”乔微说道:“当你不会的时候,请教有学问的臣子,这样你的双眼才不至于被自己蒙蔽。”
“输赢于棋盘上不过是一局棋,于朝堂上就是一个国策。”乔微说道:“你要搞清楚什么是输赢,不是你与臣子间的意气争锋,而是这国策究竟于国于民有何利弊,若是有大利于国,你输了也是你赢了。”
“君王,就是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你可明白我的意思?”乔微对着少女问道。
少女恭敬应道:“姑母放心,侄女受教了,必然铭记于心。”
乔微见少女懂了,颇为满意的站起身,来到殿外眺望远方,少女也跟在乔微身边,这个时候正好看到叶芙一行人进宫,少女想起家中传出的一些流言,有些好奇。
“姑母,家中人都说当初六姑母当初犯了大错,可我见您并不厌恶六姑母?”少女是乔微一手教养长大,比旁人更亲近乔微,小辈中也只有她敢这么直接询问乔微。
“她的那些错处于朕来说算不了什么。”乔微说道,就算当初燕王世子的主意得逞,她也有的是办法助姑母上位,这种小伎俩还动摇不了她和姑母的根基。
“你六姑母当初还小,而且朕当初已经严惩过她,她也为自己的错处付出了代价。”乔微现在已经很少想起叶芙了,叶芙与她的关系只剩下那个还没收回的系统。
“无论是朕还是你姑祖母,对你们这些小姑娘总是多些宽容。女子在这个世上本就不易,犯些小错,如果无伤大雅,就不要让这些小错毁了一个女子的一生。”乔微最终会饶过叶芙,很大原因是因为叶芙本性不坏,她不像其他那些主角从一开始心就已经黑了,这只是个被爱情蒙了双眼的天真小姑娘,虽然气人,但也没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错误。
乔微愿意给这种小姑娘一次机会。
“你要记住,身为君王,你的一次发怒可能会牵连成百上千人的性命。”
“但你的一次仁心,也可能挽救成百上千人的命运。”
“为人君,多仁政。”
少女躬身应道:“侄女谨记在心。”
元兴二十五年,元兴帝退位,元兴帝无子,传位于齐王嫡长女,史称明安帝,明安帝将“仁心”之话牢记于心,继续将大齐推向巅峰,庙号齐仁宗。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一是让叶蕊的事情有个了结,还有就是展现一下阿微从第一个世界到现在的变化。第一个世界的时候阿微更偏向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经历这么多世界情感越来越丰富,她更明白对于帝王“仁心”的重要性,这是我想表达的阿微的一个改变,希望大家能理解。
其次大家有可能对叶芙的结局不是很满意,但我想说叶芙前世就是个没长大爱看小说的小姑娘,这种小姑娘一没杀人犯法,二没做什么十恶不赦的事情,她就是个天真的傻白甜恋爱脑,真的不是啥罪大恶极的罪人,很多时候给这种姑娘一次机会,她们就会改变很多,成长很多。
我觉得上位者最可贵的不是生杀予夺的权力,而是愿意给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第353章 试炼世界,群魔乱舞
永元九年,和亲鞑靼的安国公主被迎回京中,大齐上下一片沸腾,这还是大齐自建国以来和亲公主第一次踏上大齐故土。
安国公主坐在公主规制的马车上,望向越来越近的京都城墙,一时间心中有些忐忑。
她一去鞑靼近二十年,如今归来已经物是人非,不仅大齐的皇帝换了人,甚至连皇族的姓氏都换了,她再也不是宗室女,这让她心中有些不安,她不清楚永元帝当初对她的许诺还做不做数。
就在安国公主心里胡思乱想的时候,护送她的大将军王庭对着安国公主回禀道:“公主,马上就要到京都了,臣接到传信,太女和昌王殿下在京都城门前亲自迎接公主回京。”永元帝继位后,册封原来的顺昌帝为昌王。
“太女?昌王?”听到故人的名字,安国公主脸上露出了喜色,特别是昌王是她的亲弟弟。
她弟弟先被永元帝立储,之后继位,做了几年的皇帝又被迫退位给永元帝,她在鞑靼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每日心惊胆战,就怕永元帝哪日看弟弟不顺眼,就让人杀了弟弟,却不想这次她回京,永元帝居然同意让太女和弟弟出迎,她一时间又是高兴,又是担忧。
看着缓缓来到自己面前的车队,乔微神色温和,倒是旁边的昌王面色激动,她也没有责怪,这两位姐弟情深少有人能及。
当车队停下,乔微才带着昌王上前,后面满朝的朝臣紧随其后。
安国公主看着为首站在那里的乔微,一时间有些怔愣,离她上一次见到乔微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可是岁月似乎并没有在乔微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格外厚待,唯一不同的是乔微身上更加明显的威压。
见到乔微,安国公主的礼节并未忘记,赶紧下车对着乔微行礼,“安国拜见太女殿下。”
乔微并没有让安国公主行完全礼,就将对方扶了起来。
“公主为国和亲,如今回归故里,大功在身,微代大齐百姓谢过公主大义才对。”乔微笑容依旧温和,甚至语气中还带着几分亲切,让人如沐春风。
安国公主见到乔微这么说,心中的担忧少了很多,特别是乔微的态度,让她心中更是安定了不少。
“安国不敢居功,全赖陛下龙威震慑,才有今日大齐与鞑靼的和平,安国岂敢领功?”安国公主客气道。
乔微笑道:“公主自谦了,公主对大齐之功,陛下与孤和大齐百姓都不敢忘。”
之后,乔微也不再与安国公主客套,指了指旁边的昌王道:“昌王与昌王太妃思念公主日久,为解相思亲情,孤冒昧将安国公主的公主府设在了昌王府临侧,还请公主不要怪孤冒昧。”
安国公主听后大喜,她这样和亲的公主回国后能有公主府,已经是朝中对她极大的恩赏了,更不要说这公主府还和自己弟弟的王府毗邻而居,这更是莫大的恩典。
“安国谢太女大恩,谢陛下隆恩。”
乔微再次将安国公主扶起,又道:“想来公主多年不见幼弟,有不少家常要叙旧,便让昌王和公主一架马车回京,你们姐弟也好说说贴己话。”
昌王和安国公主一起拜道:“多谢太女。”
乔微带着朝臣率先上马前行,安国公主和昌王进了马车随行在后。
安国公主一能和弟弟独处,就赶紧问道:“这些年你过得如何?母妃过得如何?可有人为难你们?”
昌王如今也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早已娶妻生子,但这些年他心里最牵挂的还是自己远在异族的胞姐,他很清楚他今时今日的富贵日子和平安,都是靠姐姐和亲换来的,他和母妃这一生最大的期望就是姐姐能够回京,庆幸的是这一日来得还不算太晚。
“阿姐,我过得很好,陛下和太女看在姐姐的面子上对我们很照顾。”昌王知道姐姐在担心什么,赶紧说道:“当初陛下选择我继位,提前和我说过其中利害,也许诺我退位后依旧能安享尊容,爵位世袭罔替,如今当初的承诺陛下都一一兑现,我为陛下在前朝当傀儡几年,换来一个世袭罔替的王爵,这值了。”
这波买卖他并不吃亏,相反能被叶皇后选中是他的荣幸。当初叶皇后已经大权在握,宗室中有那么多人可供她挑选,可叶皇后却选中了他,一是因为他没有根基背景,二就是因为他够老实。
他自认在权谋上没什么本事,别说和叶皇后还有太女比,就是和叶家叶律叶徽相比,也差很多,他知道自己没有当皇帝的本事,就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当个傀儡。
叶家从未有人为难过他,永元帝和太女对他和母亲的态度也很和善。
“这些年宗室中的不少人被贬得贬杀的杀,但陛下和太女对我却依旧很好,这就已经足够了。”昌王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他没有什么大理想,也没什么想要掌权夺位的想法,他最大的希望就是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姐姐能够顺利回国,这就足够了。
安国公主听到弟弟一点一滴讲述着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她对永元帝登基,改朝换代的怨念几乎没有了,就算永元帝不登基她们家又能过得如何?绝不会比现在更好了。
如今母亲能够安度晚年,她能够回国孝敬母亲,永元帝当初对她的承诺都一一实现,她对永元帝和太女再没有一丝怨念,余下的只有感激。
“这就好。”安国公主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嘴角露出了笑容,“这很好。”她觉得自己当初毅然决然去和亲真是迄今为止做过最明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