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_分节阅读_第105节
小说作者:春未绿   内容大小:583 KB  下载: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5-31 18:20: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1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阴氏想笑,但没笑出来,她也不傻,这个时候人来人往自己要真的是表现的很高兴,怕是别人就会说她幸灾乐祸了,自己公公也要被弹劾,她还不至于傻到这种地步。

  回来时,程晏正好有空和妙娘在一处用膳,二人用完膳后,屏退下人,妙娘问他:“接下来,你是如何打算的?”

  “什么怎么打算的?”程晏不解。

  他怎么听不懂妙娘说的。

  妙娘却道:“现在先生已经故去,内阁是宋先时的天下,宋先时比秦劭更阿谀上意,巨室反扑就在此时,晏郎,退一步海阔天空啊。”

  这个时候程晏怎么会退,他新政才推行到一半,如此半途而废,怎么可以?所有的政治措施最怕的就是反复无常。

  他现在已经是礼部上书,再过几年他未必不能入阁啊……

  程晏很坚定的道:“妙娘,我知道你怕我万劫不复,但是我早已决定以身当国了,多说无益。”

  这话说出来,他也轻松半截了,他不愿意看到摇摇欲坠的大临朝,不愿再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固然此事他可能会背上骂名,但他一点都不介意。

  读那么多年圣贤书,不是为了做官而做官。

  妙娘却正色道:“若你万劫不复,但新政立成,我绝对毫不犹豫的支持。我顾妙娘并非贪慕荣华富贵之辈,你是知晓的,我曾经说过我顾家女儿绝非那种只能共荣华,不能共艰苦之人。但是你现在还未看清楚么?林寒哲肯定是要取代你的了。即便你说你推行新政如何为国家好,但是现在他们不属意你了。”

  可替代的人都为你选好了,他的手法更加圆滑。

  程晏一下就怔愣了:“是啊,林寒哲调到吏部了。”

  “晏郎,我觉得趁着恩师故去,你就急流勇退,反而还保存个体面。况且,皇帝没有几年就要亲政了,你是皇帝的老师,你退一步,日后才有进一步的可能,否则,有宋元辅挡在那里,他有林寒哲在,况且他入阁本来就是谢家用来制衡恩师的,你觉得他还能让你在朝中。你此举就是螳臂当车——”

  这世上一蹴而就的事情,可太少了。

  得罪巨室,程晏不怕,但他就怕自己死了,这新政依旧推行不下去。

  他去书房想了一夜,妙娘心道即便程晏不回头,她也只好陪着他了,万劫不复又如何。她穿越到这里,已经二十七年了,和程晏成亲十三年,他早已成了她人生中的一部分,他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她曾经喜欢做的事情,他会一如既往的支持,那么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她也要支持。

  此时,林寒哲刚从宋先时府上出来,他们师生情谊不是一两天了,而是十多年了,宋先时对他很是看好。

  但同时他对程晏也非常不满,程晏推行新政打压发对派,容不得人,有人甚至因为就不配合新政,即便人家在任上有作为都被贬谪,这样的人还在朝廷,那上下官员全都只能是应声虫。

  这样怎么能成?

  现在郭清已经故去了,宋先时主理政务,关键是他已经得到宫中的支持,宫里的太后也很不满意程晏了,要对他下手也是迟早的事情。

  就在此时,谁都没想到程晏已经写了辞疏了,既然时不我待,那就以待明主,如果连明主都无,那也是无力回天。

  想通了这些,程晏觉得浑身轻松了。

  这封辞疏打了宋先时一个措手不及,程晏以身体不适要回乡养病,惊动了小皇帝,要知道小皇帝这么些年对程晏是非常有感情的。

  起初,他很严厉的教他,到后来,几乎是谆谆教诲。

  “先生怎么要走?难道是朕哪里做的不好么?”

  论对君心的揣摩,宋先时不及程晏,尤其是程晏几乎是从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教他了,是有拥立之功的,当时谁都不愿意触怒永嘉帝,只有程晏愿意站出来,这一点,无人敢否认。

  程晏重重的咳嗽了几声,遂道:“臣这些日子总是身子骨不舒坦,甚至还咳血了,皇上也不必为臣担心,大夫说臣休养个一年半载就大好了,这些年案牍劳形,臣这身子已经跟破车一样,若再不休养,怕是有性命之危。这朝廷可用之人许多,皇上虽然年纪还小,三年五载总会亲政,到时候您一定要分辨良臣,臣日后也会遥祝皇上龙体康健,千秋万代。”

  他郑重跪下,磕了三个头。

  小皇帝亲自扶起他,这天家就没有不聪明的人,他知道自从郭清死后,不少人在他这里递话说程晏的不是,他也为难,因为他还小,政务也只是由太后辅政大臣安排。

  程晏从宫里回来,正好碰到林寒哲,他笑了笑,林寒哲也看了过来,他知道程晏这一回乡,日后就不可能再回来了。

  一山可不容二虎。

第166章 故人

  在新政推行正如火如荼之时,一党党魁却突然以疾病归乡,众人惊疑万分,纷纷上门来询问,程晏脸色苍白,带着病体出来道:“时不我待,势不我待,唯有避之,否则恐怕大难临头。吾虽不怕死,但吾最怕死了,这新政就真的断了。”

  “大宗伯。”众人惊呼。

  但他们也知道,随着程晏的离去,他们这些平日得用之人恐怕也很快被铲除。

  只听程晏道:“诸位,毋须难过,我程晏不怕得罪巨室,也不怕得罪朝廷当政,但最怕的就是因我之故,让新□□诸东流。诸位不必替我担心,也不必惊慌失措,你们各安其命,以待来日。”

  大家这才算是听懂了程晏的意思,我程晏迟早还会再回来的。

  但依旧有不少人劝程晏留下,程晏才觉得什么叫做尾大不掉。甚至有些心惊,若是他真的留下来,继续主持新政,但自己权柄又没那么大的时候,恐怕他被人害,被人罗织罪名,连新政也保不住。

  现在抽身走了,别人知道他还有圣眷,顾忌到他日后也许还会回来,不敢真的怎么样。

  宋先时也是个君子,有林寒哲在,最多就是打个折扣,但不会真的全盘毁灭。

  可他若一直对抗,到时候党同伐异,可能现在的结果都保证不了。

  京城下着小雨,妙娘带着麟哥儿和馨姐儿一道坐在马车上,她们回去纯粹是轻车简从,宅子让安廷夫妻住着,也能帮忙照看一下府邸。

  她掀开车帘,回头望了望平日匆匆而过,从未仔细看过的京城。

  道路宽阔,新人匆匆避雨,路旁的参天大树,一草一木都显得分外可爱。

  馨姐儿打了个喷嚏,妙娘连忙把车帘放下,馨姐儿倒是笑嘻嘻的道:“娘亲,肯定有人想我了,所以我才打喷嚏。”

  “哈哈,那你觉得是谁想你啊?”她家女儿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团宠,谁都喜欢她,这在于馨姐儿确实很讨喜,心也大,即便和人有不愉快的事情,第二天都忘了。

  馨姐儿悄悄在妙娘耳边道:“蔡雍哥哥。”

  “噗……”

  麟哥儿虽然听到,但扭过头去,觉得妹妹好不害臊。

  “为何你觉得是他?”她女儿可还小呢。

  却听馨姐儿笑道:“因为他上次说了要跟我带扶桑娃娃来的,现在我都走了,却还没见到扶桑娃娃,所以我想他在家里肯定想着对不住我呢。”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妙娘觉得自己真是什么事情都大人化了。

  但是蔡雍吧,妙娘以前也不是没有过这个想法,但是后来慢慢的,她淡然了,以后的事情谁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蔡雍为人最大特点就是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他和程晏倦哥儿都不同,程晏看似骄矜,其实很能接受别人的观点,且心胸开阔,倦哥儿呢,则是多了程晏的心胸和她的谨慎。

  若是馨姐儿得他喜欢还好,若是哪一件事情做的不如他的意了,怕是更惨。

  当然,此事言之过早,妙娘还想多留女儿好些年。自己当年十四岁就嫁给程晏,成日战战兢兢的,她希望女儿能过的快活些,就像二弟妹姜氏,她二十岁嫁人,反而人通透的很,比十几岁的小姑娘成熟好些。

  到了通州,弃车登船,程晏依旧手不释卷,每日晨起带着儿子们读书,未有一刻倦怠,且异常认真。

  妙娘就不同了,携去了无谓的人情往来,她本来就喜欢睡觉的性子,更是天天睡的昏天暗地,除了用膳,几乎都不怎么出舱门。

  馨姐儿想喊醒妙娘,还被程晏阻止,程晏道:“你娘太累了,现在就让她好好歇息一下吧。”

  他自己从小就生活在刀光剑影中,早已习惯这种生活,但妙娘不是,她其实一直都不是那种很喜欢操心的人的,但是为了他却是殚精竭虑。

  现在她自由了,当然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馨姐儿很多奇思妙想,她在甄大姑娘那里听了不少故事,见母亲一直睡觉,每次睡醒后反而更漂亮,她不由得道:“爹爹,我觉得娘亲是花仙子,你看她每次歇息完就更美了,我觉得她就像兰花仙子。”

  “是吗?”程晏有一句没一句的跟女儿聊着。

  馨姐儿很肯定道:“是的,娘亲好香的,爹爹,你觉得娘亲香不香?”

  虽然程晏私底下和妙娘黏黏糊糊的,但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是要多正经有多正经,乍然听到这种私房话,程晏咳了一声:“别胡说。”

  馨姐儿才不怕他爹呢,她哼了一声道:“我娘亲就是很香,今天我要跟她睡。”

  宅女妙娘还一无所知,这几年,她应酬往来,儿子丈夫女儿人人都要操心,现在终于可以缓一缓了,她不知道多高兴,一沾枕头就能睡着,什么烦心事都不用想,这可太好了。

  一直到她睡饱后,才搂着程晏不放:“你要多陪我,之前你太忙了,现在可得要好好陪陪我。”

  程晏捏了捏她的手:“知晓了,我是知道你喜欢睡觉的,孩子们不知道,还以为你怎么样了。哎,日后回老家就好了。”

  “对了,林寒哲听说马上要去翰林院做掌院了,这宋元辅对他儿子也没这么栽培过,反而对林寒哲这般栽培。”

  翰林院掌院就是绝对的储相,这才是做官的青云大道。

  宋先时培养林寒哲是为了让他成为首辅的,而非郭清培养程晏是为了做事的,二者有区别。

  “但那又如何呢?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妙娘和程晏相视一笑。

  程晏放声大笑。

  船停靠在岸,大家决意下船走走,妙娘也颇有兴致,忽然听到有人在喊她,她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半天才发现是六娘。

  “六姐姐。”她往前望去。

  六娘对她微微一笑,仿佛毫无怨恨,一幅什么都不知晓的样子:“妙娘,你们这是去哪儿呀?哎,我家夫君升了江宁知府,我们正赶上去江宁呢。”

第167章 程青天

  再次见到妙娘,六娘很不是滋味,她在贵州那边过的不是很习惯,尤其是那边湿热,蛇虫鼠蚁丛生,她年少时虽然在乡间受苦,但至少衣食无忧,回到京中之后也一直养尊处优,却没想到外放这几年她是吃尽了苦头。

  但是妙娘呢,面上却没有丝毫变化,甚至比以前气色更好了。

  纤腰丰臀,童颜巨/乳,别说是男人了,就是女人都要看直的地步。

  妙娘倒是没觉得六娘有什么变化,她遂道:“我们也正是回江宁去。”其实六娘夫婿再次升迁也在意料之中,朝廷认为程晏之良策虽然有益于百姓,但是得罪巨室,闹的勋贵士大夫们人人自危,这次派王敏行这种以前拒不执行新政的人出来,就是为了宽慰那些巨室勋贵。

  六娘曾经和三叔夫妻合谋差点害自己的命,甚至想取而代之,但之前王敏行被贬谪烟瘴之地,这个仇在妙娘这里就算是两清了,她也不再执着于一定要将人如何。

  君子论迹不论心,虽然不知道六娘心中是如何想的,但是她并未做出实质性的勾引程晏,下毒害她的事迹,妙娘对她如今多了提防,但若下毒害她,那就太下作了。

  “妙娘,此去江宁,可要你们多照应些啊。”六娘笑的如沐春风。

  但这笑容就跟阴氏去郭家祭奠时露出的笑容一致,妙娘微微一笑:“不敢当。”

  前面馨姐儿跑过来催了几句,妙娘歉意的对六娘笑笑,这才随孩子们一道前去,六娘旋身就上了船。

  上了船之后,六娘对着镜子照看了一下,范嬷嬷却忧心道:“您脸色虽然未变,但那凝雪丸可不能用了,虽然服用后能让您的肌肤赛雪,但是总归对身体不大好啊。”

  六娘无言:“我不是常服用紫河车和阿胶,补品我也没少用,况且我生了二子一女,对王家已经是尽到责任了。”

  爱美是人之天性,尤其是六娘发觉自己在贵州时脸上长斑之后,可谓是不遗余力,这凝雪丸吃了之后,肌肤赛雪,服用一年半,肌肤如初,但也不是没有副作用,行经不顺,容易头晕。但是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正如她今日站在妙娘前面,虽然有所感慨,但也不会自惭形秽。

  范嬷嬷见劝不动她,故而奉承道:“这回七姑爷被赶回老家,七姑太太也跟着归家,以后在江宁还不是得看您的眼色过活。”

  六娘不在意道:“这也要等我们站稳脚跟再提。”

  这点上六娘很清醒,当初丈夫被贬谪,就是程晏从中作梗,此仇不报非君子。

  她自认没有什么对不起妙娘的,即便是当年的事情,她一个小小庶女不得不听从嫡母父亲的命令,况且她即便被逼迫也从未对妙娘如何,反而和她交好良多。

  可程晏却二话没说居然贬谪她的夫君,完全不顾念亲情。

  范嬷嬷一愣,不免夸赞道:“夫人说的很是,程家毕竟是江宁大族,也不能轻易得罪。”

  程晏之父多年任吏部上书,官场人脉厚,他之伯父还是阁辅,亲生父亲也是六部高官致仕,甚至连程晏岳父,也是一省巡抚,即便他现在回乡养病,也不是别人想欺负就能欺负成的。

  在江宁,想当好官,必须跟程家把关系打好。

  人人都想得意时踩别人在脚底下,尤其是对于欺负过自己的人,但是真正想操作起来,却是难上加难。

  在外放了放风,妙娘同程晏带着孩子们上船来,一上船,她就猛打哈欠,见程晏还要读书,不免道:“你的脑子也该歇一会儿了,就如同我,天天多睡觉,你看我一点黑眼圈都没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2页  当前第1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1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