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钧安等人若是知道这位老大人心中所想,怕是得齐齐呸上一声的,搞得好像他们是一群佞臣小人似的,他们也不是没直言进谏过,只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他们也能稍微摸索出点规律来,若是关乎天下万民,陛下改正其实是很爽快的,但是在违背某些规矩礼法上就很执拗,一旦认定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皇后来宣政殿参与朝政他们多半是劝不住皇上的,况且看看刚才的情况,这对他们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跟皇上争什么,争来争去那都是无用功,不如留着点力气谈论其他朝政。
这位老大人却是看不开,他沉声道:“陛下,皇后娘娘本不该出现在宣政殿内,如今又擅自开口干涉朝政,这实在是于理不合。”
他话音落下,宣政殿中又是一片寂然。
这位老大人忒不要脸了吧,皇后娘娘怎么说也是帮同僚一把的,这过河拆桥拆得是不是太快了些。
李钺的火气本来就没发完,现在还有人敢往他眼前撞,他立即坐直,准备好好跟这位老大人说一说什么是于理不合。
他刚要开口,身边的孟弗却伸出手,紧紧握住他的手,陛下转头看了她一眼,孟弗摇摇头。
她既然已经开口,就没有还要李钺来为她说话的道理。
陛下像个气鼓鼓的河豚,到底为了孟弗没有把这口火气直接喷出去。
孟弗垂眸,看向廷下这位头发胡子都已花白的老大人,世上的人都知道女子出现在朝堂于理不合,可这天地间什么才是理呢?谁说的是理呢?
男子正心、修身、齐家,而后就可以治国、平天下,女子为何不可?真论起来,在齐家这方面,似乎女子更辛苦些,然现实却是女子管好家了,功劳算在男子的头上,是男子娶妻娶得好。
孟弗莞尔,平静问道:“于理不合?于哪条理不合了?曹大人不如来说说吧。”
曹大人冷声道:“孔子曰:女子者,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理者也,是故无专制之义,而有三从之道,事在供酒食而已,无阃外之非仪也,皇后娘娘,您只需要打理好后宫,天下之事不是您一个女子该插手的。”
“人生于世,先是为人,后为男女,本该平等,为何女子只能成为男子附庸?屈居于男子的后院?”孟弗不疾不徐道,“常说君子之道,以仁为本,仁爱仁爱,却不爱人,可见圣人之言,也有错漏。”
曹老大人只觉得孟弗是在狡辩,他脸涨得通红,眼睛快要瞪出来,怒道:“女子卑弱,合该如此,这也是圣人之怜爱。”
李钺见他还敢瞪人,立刻帮孟弗瞪了回去,曹老大人吓了一跳,赶紧低下头。
孟弗却不生气,她笑道:“那曹大人你也是女子所生,若女子卑弱,大人你该如何自处?岂不是卑弱中的卑弱?”
“怎可如此胡乱理解!”曹老大人气得胡子颤了一颤,又道,“《素书》有云,女谒公行者乱,听闻皇后娘娘博学多识,应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吧?”
女谒公行者乱,意思是女子干政便会有动乱发生。
“女谒公行者乱?可古往今来这天下乱得少吗?那些当权者难不成都是女子?那些当权者的臣下们难不成也都是女子?既不是女子,为何不说——”孟弗顿了一顿,道,“是肉食者昏庸无道为祸苍生呢?女子何辜!”
“《左传》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可见圣人也是会犯错的,圣人知道自己犯错要改正,曹老大人又何必将圣人之言句句都奉为圭臬呢?”孟弗站起身,目光扫过廷下百官,声音一如刚才,她问,“况且,从今以后,千载之后,谁是圣人?谁是小人?又会由谁来做定论?今日圣人之言,来日未尝不会成为蠢昧之语。”
皇后声音始终很平静,不含任何怒意,像是一条宽阔的河流在平原间缓慢流淌,直到汇入江海的那一刻依旧是平波无澜,曹老大人在朝中为官数十载,承受过无数次上位者的怒火,但任何一次都没有现在让他难以忍受,他痛心疾首道:“陛下,您听听皇后这都是说了些什么啊!”
李钺坐在龙椅上正托着下巴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孟弗,听到曹老大人的问题,他回过神儿来,啊了一声,拍手道:“皇后说的对。”
廷下百官听到鼓掌声非常无语,陛下您这个捧场未免太明显了些吧,他们中本有人想要站出来反驳皇后,可皇上都这么说了,他们还出来找骂多少是有点犯贱了。
曹老大人的身体不禁晃了晃,皇后之后的那番言论实在大不敬,可是皇上不在意,他能怎么办?
此后皇后便是要堂堂正正地立于朝堂之上,与陛下共掌朝政。
百官们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对此事已有了心理准备,但这一幕真正发生时,他们心中还是会有些别扭,不过抵抗的念头并不强烈。
双圣临朝,至此尘埃落定。
李钺在江南水患时杀了一批人后,底下的官员一时人人自危,个个都老实起来,呈上来的奏折一个写得比一个详细,这就苦了陛下了,看得两眼发花,还不好说什么。
最后孟弗干脆出了个主意,以后官员写奏折一律要按照规定的格式来,写好起因经过结果,分好段落,废话少扯。
这个法子成效显著,推行不久后,原本需要李钺和孟弗一起批阅到傍晚的折子提前一两个时辰就能看完。
眼下已是初冬,今日折子比往常少了许多,全部看完距天黑还有段时间,李钺问孟弗:“阿弗,出宫去吗?”
孟弗放下笔,问他:“现在吗?”
李钺点头。
孟弗想了想,道:“那要不带母后一起出去走走吧?”
只是他们一到了慈宁宫,太后就抱怨说:“哀家本想让阿弗有时间来陪陪哀家,皇帝你倒好,上朝下朝都要带着阿弗。”
李钺没有丝毫内疚,他对太后道:“母后你要是实在无聊,要不找个伴吧?”
太后瞥了李钺一眼,气道:“你这说的什么胡话?”
得知孟弗他们过来是想带自己出宫的,太后直接拒绝了,一是她知道李钺和孟弗出去一趟不容易,不想碍着他们两个;二是她最近发现了一项新乐趣,比起出宫,她更想在宫里打牌九,打牌九的快乐皇帝根本想象不到。
孟弗他们出宫后直接去了郊外的浔河,那是他们初遇的地方。
此处没有多少人烟,也无车马往来,李钺拉着孟弗的手沿河岸慢吞吞走着,时间好像一下子慢下来,茫茫天地,只有他们二人。
他们说起文康十一年的上元节,说起那天晚上的灯火,孟弗玩笑道:“那天晚上陛下你教了我功夫,我是不是得叫你一声师父?”
李钺听到这声师父,不知想到什么,脸颊微微泛红,他以拳抵唇轻咳了声:“阿弗,这个咱留着回去说。”
孟弗:“?”
陛下最近是不是看了什么话本了?
她勾起手指,在陛下的掌心轻轻挠了一下。
李钺将孟弗的手握得更紧些,他转头看向孟弗的脸颊,感慨说:“如果那年我没有去北疆,阿弗你过得会不会更好一些?”
“不,”孟弗仰起头,看向头顶灰蓝的天空,有黑白相间的大鸟从她的头顶飞快掠过,只留下一道残影,她转头踮脚亲了亲李钺的唇角,对他笑着说,“陛下,我觉得现在这样已经很好很好了。”
河水泛着微波,舒缓流淌,从苍茫天际中来,到连绵群山中去。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孟雁行的《男德》终于全部编写完成,李钺检查一遍,觉得写得很挺不错的。
是那种让他只看一行就忍不住想把孟雁行套着麻袋给暴打一顿的不错。
嗯,那是相当不错。
第77章
李钺看了两页便看不下去了,将这本由孟雁行心血凝结而成的《男德》放到一边去,打算找个黄道吉日再把这本书拿去给百官,让他们都开开眼,省得整日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的,多反省反省他们自己吧。
孟弗抱着贵妃从外面走进来,贵妃现在倒不至于像从前那样一见到李钺撒腿就跑,但是待他依旧不怎么亲近。
不过陛下也不在意,贵妃明显是成了皇后的贵妃,他伸出手,把孟弗拉到自己的怀中,贵妃有些不满地喵了一声,不愿加入他们两人的游戏,从孟弗的手臂间跳了出去。
孟弗靠在李钺的胸膛上,李钺则是低下头,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脖颈,他说:“孟雁行的《男德》写完了,阿弗要看看吗?”
孟弗嗯了一声,目光从前面的案上扫过,伸手将那本《男德》拿了起来,她一边翻开,一边问李钺:“您看完了?”
“没,”陛下双手环在孟弗的腰间,感叹道:“孟雁行写得实在太好了,我一页没看完就想出去打人了。”
孟弗哑然失笑。
贵妃动了动耳朵,有些嫌弃地背过身去,走到垫子上将自己团成一团,闭眼睡觉。
《女诫》一文不到两千字,因其中引用了不少先贤之言论,成为多少女子的行为规范,而这本《男德》比《女诫》要长一些,因其中的许多观点都是第一次提出来的,孟雁行不得不在其中穿插许多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最终成文的字数也就多了些。
他为了论证男子放荡是败家的根本,选了许多原本用来证明女子不可妒忌的事例,可能因为孟雁行本人比较洁身自好,只有一位夫人,所以他在写这一篇的时候格外得心应手,行文如同奔流不息的江水,从万丈高山上倾泻而下,浩浩汤汤,惊天动地,一口气读下来可谓是酣畅淋漓,振聋发聩。
不过对于世间大多数男人来说,他们可能是没办法将这篇文章一口气读完的,也很难欣赏到孟雁行的才华。
孟弗将手中的书一页页地往后翻去,她觉得自己已经可以想象出孟雁行在写这本《男德》时绞尽脑汁的模样,不知道他的头发可还如从前一般浓密?
很快将这本书看到最后一页,孟弗将书合上,非常客观地点头称赞道:“写得很用心了。”
看得出来孟雁行大概是真想凭借这本《男德》重新翻身,名垂青史,里面字字句句都是精心雕琢过的。
多年以后,后人将怎样评价这本《男德》孟弗不得而知,但是现在这本书传了出去让人看到,大部分男人肯定想把孟雁行揍一顿的。
不过这一点孟雁行自己也是清楚的,孟弗当初在忽悠他写《男德》的时候就已经说明白了,孟雁行这也算是要险中求富贵。
等《男德》出来后,得建议他多雇几个看门的,没事少出门。
孟弗仰起头,轻轻呼了一口气,千载之后,到底会有怎样的定论呢?
而陛下则是非常仁慈地决定等到新年后再把这个惊喜送给百官们。
腊月二十九的晚上,宫中和往年一样办了场宴会,宴请了帝都里的王公贵族,文武百官,唯一与往年不一样的是宫中多了一位中宫皇后。
麟德殿中已落坐了不少官员,陛下还没来,他们也稍稍随意了些,不谈朝政,只说近来帝都中的种种八卦,正聊得起兴之时,四周忽然间安静下来,闲聊的众人还以为是皇上驾到,纷纷抬头向殿门口看去,结果却是看着谢文钊从外面走进来。
这可比皇上驾到要吓人多了好吗!
殿中众人齐齐吸了一口凉气,他们如果是宣平侯,绝对不敢进宫来,这太尴尬了吧!
谢文钊无视众人百般打量的目光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他是不想来的,所以之前的几次宫宴他都托了病,原本这次也想随便找个借口待在家中,结果被老侯爷狠狠训斥了一顿。
他难道是想要逃避一辈子?那他们宣平侯府的富贵也该到头了。
谢文钊见老侯爷气得厉害,这才不得不进宫来,孟瑜想与他一起来,他不知道孟瑜是抱着什么心思,可孟瑜那副随时要发疯的样子,他是真不敢带她出来。
他蓦地想起去年六月的那场宫宴,孟弗突然从席间离开,不久后陛下也出去了,也许那个时候他们两人就已经有了牵扯,然而不管怎么样,与他都没关系。
孟雁行编写了《男德》也算是立了个大功,李钺跟孟弗商量过后,把他的名字加在宾客名单上面。
麟德殿里的众人刚被谢文钊吓过一次,就见孟雁行随后而至,心里再次咯噔一下,虽然说除夕将至,该是团圆的日子,但陛下也用不着这么团圆吧!
皇上难不成是想要让皇后娘娘重回孟家?可看给孟雁行安排的座位又不像是要抬举他的意思,但为了防止孟雁行想不开,厚起脸皮要把皇后认回孟家,李顽等人还是决定要过去刺激刺激他。
孟雁行很快被李顽说得脸一阵红一阵白,李顽见他要发怒了,又赶紧拱手告罪说:“玩笑话,都是玩笑话,我知道孟老兄你素来大度,不会将小弟这些酒后乱语放在心上。”
李顽身边那些同僚也跟着附和,孟雁行一肚子火气发不出来,最后只能冷哼一声,扭头不理人了。
李顽像是一只打了胜仗的大公鸡,挺胸抬头趾高气扬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与同僚们谈笑风生。
孟雁行气得两侧太阳穴突突跳个不停,好在这一年多他受得气太多,李顽这几句话还不至于让他再抽过去。
如果早知道自己这个大女儿能成为当朝皇后,他当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将孟弗迁出族谱去,如今不单单是他自己后悔,孟家的族人也埋怨他当日做得太过分。
可那时候因为孟瑜与谢文钊的事,孟家族人对他已生出许多不满来,他实在怕孟弗再做出败坏孟家名声的事,才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的,现在反倒是都成了他的过错。
他在孟府写《男德》的时候,听说孟弗如今与皇上一起上朝议政,整整一夜没有合眼,他忍不住去想,如果孟弗还是他的女儿,如今的孟家该有多么辉煌,这个李顽怎么敢在他面前放肆!
孟雁行越想心里越难受,仰头将杯中的酒水一饮而尽,可这酒水他喝在嘴里却像是泡过黄连一样,苦得他舌根都麻了。
灯火明亮,花影摇动,随丝竹之声轻舞,陛下携着皇后一同来到麟德殿中,帝后琴瑟和谐,同祝新春。
宣平侯府中,孟瑜一个人坐在凌香馆的院子里,她身上穿了一件淡薄衣服,丫鬟让她多穿些她也丝毫不理会,只仰头怔怔看着夜空中的那轮明月,她恍惚间觉得现在孟弗于她就像是这九天上的月亮,此后再也不会有人会将她与孟弗放在一起比较了,两行眼泪顺着孟瑜的脸颊滑落,她的心中漫出无尽的悔恨,当年她设计孟弗,坏了她大好的婚事,然而到最后却是赔上她自己的一生,她想要的都没有得到,而她曾经拥有的,也都在失去。
孙玉怜在今年的秋天为老夫人生下了一个孙子,母凭子贵,成了侯府里最受宠的人,花小菱放弃谢文钊那个棒槌,每日在老夫人跟前哄老夫人开心,日子过得也不错,而曲寒烟用一支曲子跟谢文钊换回自己的卖身契,离开侯府,没有人知道她向哪里去了。
唯有孟瑜,她至今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被老夫人禁足在凌香馆中,一日日地消磨去锐气。
除夕一过,陛下选的黄道吉日就来了,这种事到底有些不太正经,不好放在朝上说,故而等到下朝后,李钺把几位在文坛上颇有些名望的官员给叫到紫宸殿中,说有点好东西让他们看看。
于是这几位大人在同僚们羡慕的目光下,昂首阔步地向紫宸殿走去。
紫宸殿中,孟弗坐在窗边写书,李钺则坐在桌后处理折子,见到他们来了,便放下笔道:“朕近来看了本书,觉得不错,想要分享给诸位爱卿看一看。”
几位大人一愣,是什么样的好书能得陛下如此称赞?还专门拿来分享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