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恩阳心里惋惜,院里好不容易来了个好苗子,他本来还打算给周宪起介绍对象,结果一瞧裴丽,鹅蛋脸,皮肤白的跟豆腐似的,眼睛也水润润的,跟周宪起绝对称得上是一对璧人,就是介绍了只怕他也看不上别的。
没戏。
他拍了拍周宪起的肩膀,站了起来:“你们好好吃,我还有事就先走了。”
周宪起起身虚送了下,又坐回来。
吃完饭,天色还未全暗,周宪起又领她去参观自己宿舍,远远看着是独立的一栋楼,很像小区楼房,他边走边介绍:“是家属楼,也有同事跟家人一起住在这。”
“面积不同,像我一个人住,所以分配到的宿舍面积也会稍小一点。”
“环境挺好的。”
周遭很安静,楼下还有锻炼设施,看得出来研究院对员工待遇方面很重视,裴丽笑着回。
周宪起住三楼,302,中间还路过一个茶水间,有人正在打热水,他拿出钥匙打开门,一间小而温馨的卧房映入眼帘。
裴丽小心跟着走了进去,屋内陈设极其简单,床铺叠得很整齐,一旁书桌上有个茶瓶,桌下放了几个盆,大概是用来洗漱的。
周宪起找到一个杯子给她倒了一杯水,“先喝点水。”
裴丽接过在屋里又逛了一圈,随后在他床上坐下了,“下回可以多带点东西来,这屋子看着太空荡了。”
“就晚上回来睡个觉,其实我也没待多久。”
周宪起不太在意这个。
裴丽心想也是,等下周他们房子装修好了搬过去,周宪起BBZL估计也不怎么过来了,垫着的被子很软,她刚想问是刚晒过吗居然这么绵软,下一秒回过头,周宪起直接吻了上来。
夏季身上穿得衣物也少,手指渐渐往下,气息交换间,气氛一时就有些一发不可收拾了。
最后两人气喘吁吁止住了。
裴丽看着自己被揉皱了的衣服,手劲太大,她拽了几下没抚平,最后换了件周宪起的衬衫,两人身高差有二十多厘米,衬衫一穿就过了腰,像个超短裙。
周宪起的车停在研究院,这回就不开回去了,由裴丽明天开车送他过来上班,他明晚再开回去。
这会儿县城的家已经开始准备搬家了,不到一年连搬两回,裴丽本来打算多给他们做些心理建设,但父母这回很开明爽快,丝毫没有犹豫。
裴永富夫妻俩自打知道周宪起的身份,就知道入赘这事肯定是行不通了,去宁市也挺好,起码他们一家还在一起,不用分隔两地。
县城这个房子,裴丽签的一年约,提前搬走是违约的,她事先跟房东打电话沟通了下,两人商量好,以一个月房租为违约金。
因为县城离宁市也不远,平时开着车回来不费事,裴丽这回就没想着给红油串串店再招一个店长,只招了两个人,一个服务员一个厨师。
宁市的商铺过户手续也走完了,裴丽正式开始找人来装修,一个队伍分成两个小组,一组负责红油串串店,另一组负责甜品店。
食材供应方面,她还是沿用旧方法,在市场搜罗,不过宁市的市场比县城的更大也更集中,想找到合适的不容易,裴丽花了三四天才谈妥。
装修和食材都搞定后,就剩下最难的人力了,裴丽再次贴出了招聘启事,给出的薪水也比县城高上30%,条件相应也提高了些。
但她的地段好,人来人往经过的人多,宁市又是新大都市,过来寻机会找工作的人也多,招聘启事刚贴上去,很快就有人过来面试,络绎不绝,桌上的茶水几乎没有断过。
装修起码要一个月才能完成,裴丽也不着急,依次慢慢面试筛选人才。
赵觉的新店开在城东区,离他的厂近一点,那块金融公司很多,手里基本上都有点小钱,他前两天刚装修好,正在想怎么宣传开业。
邵雪雪回来给他带来一个消息,明雅附中即将在学期末召开运动会,说不定他们可以去当赞助商用来打广告。
明雅附中就是赵玉琪即将升入的初中,这学校教学质量很好,不仅升学率高,还有很大优势能升去明雅附中高中部。
邵雪雪前些日子刚带女儿去参加了考试,今天是去办入学手续的,在办公室听老师闲聊时得知了学校要办运动会的事情,她一寻思,花点钱赞助下,到时候能在全校师生和家长面前露脸,那广告效果绝对强。
赵觉宣传的能力不如她,一听便觉得此事可行,想着拉着裴丽一BBZL起,马上给她打来了电话。
裴丽接起喂了声。
“串串店什么时候开业啊?”
“再过一周吧,快装修好了。”
“你听我说,玉琪她学校马上要开运动会了,虽说我也不知道人家缺不缺钱,但我想着有人去赞助一般不会拒绝吧?”
裴丽一听就反应过来他是什么意思了,立马回道:“我们给学校赞助,顺便打一波广告!”
“是的,你要是想的话,咱们两家可以一起去,能谈下来效果肯定不错。”
裴丽正愁找不到宣传渠道,眼下有这个机会自然求之不得,爽快应下,“可以,我们什么时候去?”
赵觉回道:“明天吧,我们先去问问。”
第94章
明雅附中,邵雪雪比赵觉熟,早就在赵玉琪参加升学考时就跟一个老师留了联系方式,当晚她就打通了电话试探性问了下附中需不需要赞助的事。
给学校赞助,也算破天荒了。
做成了肯定是一桩好事,那老师当即便说第二天上午会帮他们跟校长说一声,看能不能引荐见上一面。
赞助给多少,肯定有个上限,邵雪雪跟赵觉在家算了下,觉得给个三千到五千就差不多够了。
宁市的地贵主要贵在地段,要放在寻常乡下,三千块都能盖个两层六间教室带院子的学校,附中的老师月工资也才六十块,这个赞助价绝对称得上丰厚。
裴丽知道下午要去明雅附中,上午忙完店里的装修,吃罢饭也赶了过来等那个老师电话。
赵觉对她说:“我们先提前对好口风,你店刚开业不容易,到时看校长准备要我们赞助多少,咱们三七分,我们七你三。”
裴丽还没在宁市站稳脚跟,买店面的已经几乎花尽了她的储蓄,这些日子光家里跟店里的装修钱又是不小的一笔,一些七零八碎的花销也多,她这会儿手里没多少闲钱。
赞助嘛,本就不是公平的五五分,赵觉肯多花钱,她也愿意把最好的宣传位置让出来,这样也公平。
裴丽笑着点了点头,“成。”
三人正聊着预算,一旁的电话响了,邵雪雪接起,冲他们嘘了声,“嗯,王老师您说。”
裴丽凝神听着她说话,看到邵雪雪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心里也稳了。
“怎么样?”
挂了电话,赵觉急忙问她。
“成了,让我们等下去一趟附中。”
邵雪雪冲他们俩笑起来。
三人很快行动起来,裴丽不知道路,由赵觉开车在前面领路,她在后面开着,约莫过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明雅附中。
裴丽关上车门下车,看着这座校园,想起了自己过去上学时的记忆,不过她那学校校区条件也比不上明雅附中,看这占地面积都赶得上她初中的五倍了。
赵觉跟门卫说明了来意,想来那个姓王的老师报备过了,门卫检查了下证件就放他们进去了,“沿着这条路直走,过了前面的小花园,正对着有栋两层的楼,201就BBZL是校长室。”
赵觉道了谢,三个人走了进去。
进了校门,首先看到的就是右侧的停车棚,零零散散停了十来辆自行车,左拐就是教学楼,连着两栋,都是六层的小楼。
街边绿化做得好,种了不少月季,迎风开着花,空气中有淡淡的花香。
下午两点半的校园,外面没什么人走动,安静又惬意,一旁的小花园里甚至有一排紫藤花架,放了长椅乘凉。
抬头远远的能看到一个正东方的位置有栋高楼,上面挂了一个圆钟。
八零年代的校园能有这个条件,称得上极好了,裴丽事先也调查过,明雅附中这学校早些年一直是私立,能进来的家里都是非富即贵,这两年虽说转成了公立学校,但入学条件也严苛的很,非常不好进。
邵雪雪能让赵玉琪转来,其中肯定花费了不少功夫。
穿过小花园,方才门卫说的两层小楼映入眼帘,赵觉跟妻子对视一眼,对裴丽道,“那咱们上去吧。”
裴丽嗯了声,跟在后面。
上了楼梯,转个弯就是201室,赵觉敲了敲门,里面说了声请进,没等他推开门,已经被人从里面拉开了,男人笑容和蔼,主动问好:“是赵先生吧?欢迎欢迎。”
“岳校长你好。”
赵觉也赶紧握住了他的手,引荐裴丽,“这是裴丽,也是这次赞助的参与商。”
岳敬圆愣了下,很快反应过来,跟裴丽握了一下手,夸道:“裴女士真是年轻有为。”
裴丽礼貌笑笑,“谬赞了。”
岳敬圆随后招呼他们坐下,“来来来,坐。”
办公室装修很简单,清一色的纯木家具,四个人围着一张方桌坐下,“王老师这个点有课没法过来了,不过具体的事情她都跟我说过了,明雅这边呢,当然很支持赞助,就是不知道您这边具体是个什么形式?”
他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解释说:“毕竟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地方,不太适合过度打广告。”
裴丽也猜到了,他们这广告跟一般的不同,还真不能太打眼,这个她在来时的路上也想过了,见赵觉夫妻俩不知道说啥好,先一步开了口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您放心,我们有分寸的,不会让您贴的到处都是,我家呢是餐馆,也会做一些甜点和饮品生意,赵大哥家是做糖果生意的,不需要您做别的,只要给我们在会场附近提供一个摆摊的地就成,我们会免费送出自家的产品。”
“还有一个,运动会肯定有颁奖环节,到时也可以用送我们家的产品,比如他们家的礼物盒,我家给折扣券,大致就这些我们就满足了。”
她这一番话里说的全是新鲜主意,很明确,策略妥帖,提的都是运动会哪怕没有他们赞助也会有的东西,比如提供饮料和奖品等等。
共赢的生意,学校提供给他们这些便利,完全不影响运动会,还省了这些花销,学校白得了一笔赞BBZL助。
岳敬圆嘴角的笑意都压不下来了,又担心他们三诓人,“此话当真?”
裴丽肯定地点了点头,“当真。”
邵雪雪揪了赵觉一把,赵觉立马跟上也点头,“当然当真。”
岳敬圆根据王老师提供的信息,对赵觉夫妻俩也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他们家糖果生意做得还挺大,在宁市这一片很有名,是个富户家庭,应该不至于忽悠他。
他笑道,“那赞助方面,我们也愿意放宽条件。”
裴丽看着他笑容,忽然又想到一条,“这次运动会赞助商,只准我们两家入驻可以吗?”
岳敬圆没多做犹豫,答应下来,“可以。”
赵觉适时提出,“那您看,这赞助的价?”
岳敬圆先前已经跟学校财务沟通过,初步计算了下此次运动会的花销,约有个两千五百块上下,但他们不可能狮子大开口,折中慎重决定了一个数,“一千块。”
这个价不高,对赵觉来说不算什么,他聪明没表现出来,笑容豪爽:“行,那我们就这么谈定了。”
毕竟是第一次合作,岳敬圆之后又准备了一份协议让他们签下,这周结束之前打款。
运动会在下周末举行。
谈妥后,岳敬圆起身又将他们送到楼下才上楼,他们都是开自个车来的,出了校门口裴丽就开着车去了店里。
开业时间正好也在下周六,这样一来,运动会她是没法去了,只能临时培训几个员工过去。
考虑到宁市的客流量和忙碌程度,新店裴丽前前后后招了二十个人,为了统筹,她这次还招了一个有经验的大厅经理,其他的,无论后厨或者是服务员,人数都比县城的多上一倍。
店里的装修也逐渐接近尾声,正在后续打扫阶段,这次装修主要是给甜点和红油串串中间隔开了个高台,整体是简装,这边前后通风也好上很多,不需要像家里一样散味需要两三个月,她留了一周来散味。
不能去店里的这一周,裴丽开始分批带员工来县城的红油串串店体验,工资按照正常日薪来发。
又不是白干,有工资拿,还能提前上手工作跟前辈学习,员工很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