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二胖立刻去课室取诗文,劳不语和其他少年对视一眼,便也都很有默契地离开了堂屋,省的回头穆云川在人前点评,还得顾及给穆二胖留面子。
也就眨眼的工夫,穆二胖取过来一叠。
穆云川没想到数量这么多,又听他道:“这是来了京城之后写的,再往前……写的更不好一些,就不给大哥看了。”
穆云川飞快的在心中算了算,手中这些都是他来了京城后写的,也就是几乎二三天就能写一首,先不论好坏,倒是非常勤勉。
他垂眼,将目光落在纸上,一目十行地看过去,便已经知道了一些问题。
“勤勉自然是好事,但在诗文一道上……”
又是刚说几个字,穆云川面色倏忽一变——那种头痛欲裂、被针扎的感觉又席来了!
他捏着纸的手微微颤抖,虽只一瞬,但初次得到他指点的穆二胖正既紧张又期待、不错眼地看着他,便也把他这种反应看在眼里。
“大哥你……”
穆云川飞快的闭眼,再睁眼的时候神色又恢复了淡然,“你的诗文写的还算尚可,且你既说这已经是你的不足之处,则说明其他地方更出挑一些。会试虽难,若是正常发挥,一二甲并不是难事。”
这便是他惯常说的那些场面话了,穆二胖点了点头,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失望,只是脸上的关切怎么也藏不住。
他眼下再不见半分痴肥的模样,狭长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和青年模样的穆云川也有五六分相像。
所以说血脉亲缘是很奇妙的东西,穆云川见他这般,心情也顿时有些复杂。
“我尚有公务要处理,就先告辞了。”
穆二胖点了点头,送了他出去。
正好沈翠和周氏把晚饭准备的差不多了,沈翠拿着碗筷准备去堂屋摆饭,就看到穆二胖送了人折返回来。
“你大哥走了?”沈翠随口问着,进了堂屋。
因此时也没有旁人在,所以穆二胖立刻把方才的情况说了,又叹气道:“大哥还说他身体无碍呢,好端端的正说着话,突然手都发抖了,不知道到底哪里不好。偏他藏着掖着不说,我也不好多问,只能跟娘说说。”
沈翠把前后情况一联系,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穆云川难得的对着亲弟弟走了回心,想指点他两句,结果又让法则给‘制裁’了呗!
这其实是个好消息。
“你先别管,这事儿我来处理。”心情不错的沈翠忍不住翘了翘嘴角。
倒不是说沈翠多无聊,看着穆云川难受就心里畅快。
而是是人就有逆反心理,更别说穆云川这样的人。
他一路走来,感知不到法则的存在,以为都是靠的自己。
他自然是有他的骄傲的,法则如今被逼的狗急跳墙,一次次的牵制他,掣肘他,他能高兴?
第一百九十二章
沈翠已经可以预想到法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场景了。
不过眼下最要紧的事还是先通关,所以沈翠道:“你大哥既然不想旁人知道,这事儿先别跟你嫂嫂说了。”
穆二胖依旧是对亲娘无条件的信任,点头说知道了。
很快周氏端着晚饭过来了,其他人也先后进了堂屋。
由周氏问起,说:“夫君怎么没留下用晚饭?”
其他人也多少有些好奇,当时看穆云川那个架势,还当他要好好指点穆二胖一番的。没想到这么快就离开了。
穆二胖就道:“大哥指点了我几句,但可能他说的……我不大听得懂。他就说我诗文的水平,一二甲本也是稳的。想来是怕我学不会他的,又荒废了自己的,邯郸学步。后头他便回去处理公务了。”
一番解释既没提穆云川身体抱恙,也帮着他圆了过去。
所以大家没再接着问了,而是开始说起本次会试的主考官——庞次辅。
这庞次辅,身居高位,年纪相对他的官职来说,虽不算年轻,但也并不很大,还不到四旬,是先帝在位时期的新科状元。
他的生平也是颇为传奇,庞家是世家大族,但这庞次辅早年只是庞家的一个分支庶子,并不受重视。也算是靠着科举逆天改命,一路到了如今这个。
长在京城的卫恕卫奚和沈傲霜都知道不少关于他的事儿,便直接先科普这些给众人听。
前头沈翠对刘学政、王尚书、沈阁老这几位主考官都了解不多,是因为原书剧情里,这几位跟穆云川干系都不深。
这庞次辅,她却是知道的。
因为这人就是原书剧情里的大反派了,就盯着首辅的位置的。
本以为等沈阁老致仕之后,那位置必然是落到他头上。
没想到横空出世一个简在帝心的穆云川,平步青云一路升迁,比他前头的升迁速度还快,没过几年就几乎能和他平起平坐。
等到沈阁老一致仕,当今没有立刻任命新的首辅,而是让庞次辅和穆云川协理内阁。
两人自然就斗起来了,原书剧情里给了原身沈氏大笔银钱,想让原身栽赃陷害穆云川的,就是这位了。
不过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布局,却不知道早就被穆云川洞悉,直接拿了证据去当今面前负荆请罪。
他很高明,并不提是有人想害他,只说是偶然发现自家继母和外邦人勾连。
当今治了原身一个通敌卖国的罪,但也心中起了疑——穆云川寒门出身,她的继母更是一介农妇,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怎么可能放着好端端的学士家的老夫人不当,想着通敌卖国?
必然还有其他背后主谋。
那会儿当今继位才刚十年,羽翼才渐丰,便真的装成未做他想的模样,治罪完原身,又褒奖了穆云川大义灭亲的举动。
那庞次辅也知道穆云川和当今都怀疑到自己头上了,只是没有确凿的证据罢了。
他又蛰伏了一段时间,而在他的蛰伏,就是穆云川想要的敲山震虎的效果,这期间穆云川便靠着才干办成了好几桩事儿。
前头不是说穆云川几乎能和他平起平坐么,自那之后,便可以把那个‘几乎’给去掉了。穆云川真的可以和他分庭抗礼了,很顺利地成为了本朝开国以来最年轻的首辅。
穆云川可不比沈阁老——沈阁老知道庞次辅觊觎着自己的位置,也不会想着要如何,只想着自己年事渐高,自家又无后辈入仕,这位置早晚是给旁人坐的。
而穆云川,他怎么可能在卧榻之侧容他人酣睡?
出任首辅不到三年,就搜罗了大量庞次辅的罪证呈到御前。
当年穆云川负荆请罪的时候,就在当今心里埋下了怀疑的种子,生根发芽到了那会儿,加上如山铁证,这才把煊赫了半辈子的庞次辅给扳倒了。
当今只念着庞次辅是先帝时期的老臣,没要他的命,只是将他贬为了白身且庞家三代以内不得科举入仕。
不过幸运的是,穆二胖下场早,如今的穆云川还在翰林院里熬资历。
虽当今待他有几分不同,但庞次辅眼下还不至于把一个从六品的翰林院翰林院修撰放在眼里。
所以眼下连穆云川都没在庞次辅眼前挂上号呢,穆二胖就更不会被牵连了。
所以沈翠回想了原书剧情,也没多说什么。
卫家兄弟和沈傲霜简单说完庞次辅的生平之后,搜集庞次辅著作的任务就还落在劳不语身上。
他在临南府都能混的如鱼得水了,早年在京城待过不短的时间,这方面自然是更是驾轻就熟。
所以没过几日,刚到腊月,其他举子刚打听出来主考官人选,劳不语已经快人一步,搜罗来了好些庞次辅写的诗和文章。
接着他就领着少年们逐字逐句的分析——穆云川给的消息依旧没出错,他本人并不好诗文,反而是文章十分出色。
尤其是他年轻时写的那些,言之有物,陈意犀利,俨然就是一个虽出身高门,却体验过人间疾苦,一心想要报答朝廷、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有识之士。
读了他的文章,除了沈傲霜外,一众少年都难免有些激昂,更对他心生仰慕。
沈傲霜几次动了动嘴,想说点什么,最后还是沈翠发现了,打了个岔,借故让沈傲霜跟着自己出了课室。
“给他们留些想头吧。”沈翠这样说。
若现在就告诉少年们,曾经心怀天下的庞次辅如今只知道在权力场上蝇营狗苟的钻营,未免太过残忍了。
等他们将来考完,正式入仕,自然会发现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那会儿的心境跟现在的孺慕一对比,能让他们记忆深刻,引以为戒。
…………
过了腊八就是年,今年这新年,沈傲霜没回沈家,而卫家兄弟也只回了家中半日。
大家依旧是深居简出地每日温书和互相交流。
周氏在翠微待了一段时间,没再接着瘦下去了。
前头求医问药了半年,黄大夫那样的杏林圣手都直言自己无力回天,如今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生活,汤药也没吃一副,居然就好像痊愈了一般。
不过她那怪症本身就生的匪夷所思,又稀奇古怪的不药而愈,倒也未让周氏多想,只跟沈翠笑道:“原说卫公子和崔公子总说风水,咱家书院的风水就是好!”
她既好一些了,年头上肯定得操持两家的过年事宜——翠微这边自然是简办,稍微办点年货,贴个春联,放个挂鞭就成了。
穆宅那边事情却不少,尤其穆云川大小是个官了,自家人口简单,随便怎么样都成,对外的礼数却少不了。
给谁送礼、送什么礼,那就是一桩学问了。
前头几年周氏都是跟穆云川商量着来,生怕自己一不小心,礼数不周,为人诟病。
今年却是不成了,进了腊月后,穆云川三不五时被传召入宫,一待就是几日,出来后也是忙的不见人影。
周氏猜着他大概年后就要领外放的差事了,便不好用这种小事去烦他了。
所以她把礼单拿到了翠微这边来整理,让沈翠帮着掌掌眼。
沈翠笑骂她:“不好烦他,就来烦我是吧?”
周氏一边仔细看着前几年的礼单和穆云川百忙中抽出空来给她写的一份新的名单,一边抓了把花生塞到沈翠手里,“谁教您是我娘呢?说起来我读书认字、知礼数还是您教的呢,这上头相关的,可不是还得请教您?”
她也只会在沈翠面前这样卖乖了,沈翠好笑地伸手点了点她的额头,然后帮着她一道参谋。
对比完过去的礼单和今年穆云川整理出来的名单,沈翠飞快发现多了三个人。
这三人过去的礼单上是没有的,也就是今年才和穆云川产生往来的。
其中两人的名字沈翠也并不算特别陌生,就是原书剧情里,和穆云川一道负责赈灾事宜的两个官员,算是他的副手。想来是法则把剧情提前了,但是没改动人员配置。
穆云川最近时常出入宫廷,大概是已经提前收到了指派,只等着年后离京。提前和同行的副手打好关系,再正常不过。
至于那另一人,沈翠回忆了原书,倒是未回忆起任何相关剧情。周氏也说是第一次知道这位大人。
送礼肯定得提前知道人家的官位、任职的衙门,和大致的家庭成员之类的消息。
正好劳不语最近时常出入外头打听消息,沈翠不想让周氏离开书院太久,就拜托了他帮着打听一番。
很快劳不语就来给她回消息说:“这曹大人是钦天监的五官保章正。”
这下子沈翠就不意外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钦天监五官保章正,是个正八品的小官,比穆云川如今的官位还低。
照理说跟穆云川八竿子打不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