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敢有什么意见,有点意见那不就成了包庇怂恿犯罪分子。
卜胜武这个没用东西,做事都他妈的做不干净,活该滚去劳改队。
他这都给他擦了几次屁股了,这下好了,想擦都擦不了了。
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他早该下狠手收拾卜胜武两顿,省得他把自己弄进了劳改队。
崔江涛,“卜主任,你怎么能没意见呢?处理结果,我看还是需要你给个详细意见。这方面你可是专家啊。”
卜银虎像是看到了一点希望,又直起身子,整个人向前倾,极力的说服道:“我看念在卜胜武是初犯,过往表现良好。估计也就是一时的鬼迷心窍,一念之差。咱们要不就从轻,让他去劳改队接受思想改造,改造上两年好了。”
既然罪是逃不掉了,那只能争取把惩罚弄得轻一点。
团长笑眯眯的,“我觉得还是按着卜主任你原来那个法子好,你不是刚刚要给知青开大会吗?不开大会,卜胜武怎么能够知道自己究竟错在了哪里。他怎么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咱们就召集全团的战士给他开个大会嘛。刚好也是给几个连队敲一敲警钟。”
卜银虎的肩膀一下颓丧的垂了下去。
革委会开大会的程度和兵团开大会的程度这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兵团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开过大会了。
这全团人都来,他大哥,他弟,他们一大家子不也得来。卜胜武这不光是丢自己的脸,是连卜家的脸都丢光了。
别人会怎么说他,怎么在他们家背后指指点点?
‘他卜银虎天天给别人开大会,现在好了,自己的侄子成了杀人犯□□犯,也要开大会了。’
‘瞧瞧啊,卜家出了个□□犯,杀人犯。一准是卜厂长和卜主任教得好啊。’
从前他怎么说那些地富反坏右怎么骂那些地富反坏右的家属,别人怎么说卜胜武,怎么说他,怎么说他这一大家子。
卜银虎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那间办公室,又是怎么失魂落魄的回到了自己家。
--------------------
作者有话要说:
注1:关于文件和政策内容参考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史稿
第三十二章
====================
白玲事情办完了, 拉着燕苍梧就准备赶紧走,赶回林场去。不回去不行,明天轮到他们两个巡山。
见她急匆匆的要走, 团长叫住她, “别急着走,别急着走。小白同志,你最近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在林场还习惯吧?”
反正左右都没有外人了,关心一下也是正常。
白玲向窗外看了一眼,太阳都快落山了, 她更急了,“团长,我生活上没有困难,在林场习惯的很。就是再不走的话, 今天晚上我就要睡野地里了。”
咚咚——
勤务兵拿着一个小包裹走了进来, 团长结果包裹塞给白玲,“行了。那我也不留你们了。这是两双布鞋, 都是我儿子的旧鞋子, 他奶奶给他做的。没想到鞋子做好,脚长大了穿不了了。你拿去吧。”
白玲赶忙让燕桑榆换上布鞋,她向团长道谢, “谢谢团长。谢谢团长。”
燕桑榆穿上鞋子还高兴的蹦了两下, 样子逗笑了崔江涛, 团长还多摸了两下他乱糟糟的头发。
出了办公室,王老二咂摸了一下嘴,感叹道:“没想到团长这么大的干部还怪亲切的咧。”
他话说完, 见着靠在楼道里的少年又是一惊,这年头的娃娃都长得这么好看了吗?
白玲一抬头就看见宋健民堵在走廊里, 她皱眉道:“好狗不挡道。”
“白玲,”宋健民看了一眼她身后的两个男人,他上前想要抓住白玲的手臂,“你真的被人欺负了?你怎么不跟我说?”
这男的认识白玲姐姐?
燕桑榆忍不住瞧了瞧自己老哥。
燕苍梧的目光落在宋健民俊俏的眉眼上,略有所思的样子。
白玲躲开他的手,“我的事情跟你没什么关系。你别动手动脚的,再这样我喊耍流氓了!”
宋健民见她一副避之不及的样子不由得愈发气闷。
白玲哪管他是气闷还是阀门,她反手拉着燕苍梧赶紧绕过了宋健民快步走了。
她可是急着呢。
紧赶慢赶,总算是在月上柳梢头的时候,踩着月光回到了帐篷。
一天的颠簸,白玲累的说不出话,草草洗漱之后倒头就睡。
燕桑榆跟燕苍梧睡一边,他睡不着,侧过身偷偷的踹了老哥一脚,用气音说道:“哥,你今天看见了没有?”
燕苍梧都记不清有多久没和燕桑榆睡在一起过了,他同样小声的回他,“看到什么?”
燕桑榆,“团部那个男的,他认识白玲姐。他看白玲姐的眼神绝对有事。”
“小孩懂什么有事没事的。快睡。”
燕桑榆切了一声,不说话了。
第二天白玲早早的爬了起来,太阳都没有出来,帐篷里还是暗暗的。
但燕苍梧已经蹲在了火炉旁边,只有燕桑榆还在睡。
白玲伸着懒腰忍不住感叹,这具身体到底是年纪轻,不管前一天有多累,睡一觉就又会恢复的精力十足。
燕苍梧见她起这么早有些惊讶,他放下手里的木柴,“你醒了。”
她笑道:“我醒了,这次你可不能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了。要进山就一起进山。”
燕苍梧,“我没想把你一个人丢在这里。”
得罪了卜家人,他怎么可能还敢把她一个人丢在帐篷里。
白玲,“不是想早早跑掉,那你起这么早干什么?”
燕苍梧,“早点起来准备路上的干粮。”
燕桑榆被两个人的声音吵醒,原本揉着眼睛不太清醒,听到这话便坐起来说道:“进山?我也要去,我也要去。”
燕苍梧板着脸瞪了他一眼,“不行,进什么山。你给我老老实实去上学。你逃学这都逃了多久了,再不去上课,你课业能跟得上吗?你的课本呢?”
燕桑榆求救得望向白玲,白玲咳嗽了一声,上学多好的事情啊,要是能行她都想去上学,她这都耽误多久了。
“的确,知识还是很重要的。你今天自己去上学,明天等我们回来,姐姐去接你放学怎么样?”
接你顺便看看学校长啥样,晚上燕桑榆要是有作业,她不信燕苍梧还能死鸭子嘴硬说自己不识字连亲弟弟的作业都不管。
燕桑榆一听白玲要接自己放学,脸上一下露出了笑容,“好。那我去上学,姐姐你明天一定要来啊。”
就白玲这么漂亮要是去接他,那他不得让别的同学羡慕死。
他要让别的同学都看看,他们那些来接人放学的妈妈姑姑大姨奶奶乱七八糟的都没来接他姐好看。
他也是有人要有人护着的!
燕苍梧看了看燕桑榆,又看了看白玲,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低下头一句话没说。
白玲洗漱穿戴好,把自己的东西整理了一遍,抱起小狗摸了又摸,舍不得丢下。
燕苍梧见她这么喜欢那只狗,不由得低声说道:“要不把狗带上?”
白玲,“可以吗?”
燕苍梧点了点头。
白玲高高举起小狗,“宝贝,那我们一起去巡山!”
小狗的智力还无法理解巡山这件事情,但它见着主人高兴,便也跟着高兴的汪汪叫了两声。
燕苍梧烧好火,倒了几碗水进锅里。
燕桑榆,“哥,早上吃什么?”
燕苍梧,“包谷面糊糊。喝完了你去上学。”
黄澄澄的包谷面被很快被煮开,帐篷里笼罩在湿漉漉的玉米清香之中,一人一碗面糊糊,囫囵喝下去身体一下暖和了不少。
燕苍梧洗完碗,又将锅碗瓢盆洗干净,大锅重新烧上水。
白玲好奇道:“这又是要煮什么?”
燕苍梧,“煮点稷子米。做炒米。山里没吃的,只能吃这个了。”
白玲没见过炒米是个什么,这会儿一脸好奇的在旁边围观。
稷子米看起来跟白米不太一样,颗粒圆圆的,呈现出一种漂亮的黄色。
水开下米,翻煮一会儿,煮好了稷子米,燕苍梧又将锅中的水倒出来,锅烧热放进去一大瓮沙子。
煮好的米倒进去跟沙子一起反复翻炒,炒好之后拿出来用石臼将稷子米的壳子砸掉,一套操作看得白玲眼花缭乱。
燕苍梧擦了擦头上的汗水,将做好的炒米撞进了袋子里,白玲便知道这就是她们路上要吃的干粮了。
“太阳升起来了。我们上路吧。”
燕桑榆凑到白玲身边,期期艾艾的又问了一遍,“姐姐,你会来接我放学的吧?”
白玲不厌其烦的答应他,摸了摸他的脑袋,“会的,会的。我一回来就去接你放学!”
小狗追在马后面,很快两个人的身影都消失在林子里。
燕桑榆自认是个遵守诺言的人,难得去了一趟学校。
他到学校的时候,时间还早,教室里三三两两的只到了一半的学生。
这所小学的学生都来自附近的几个林场和农场,虽说是附近,但大部分的学生光是从家里走到学校都要爬山越岭的走上一个小时都是正常的。
一天一来一回,至少两个小时就耗在了路上。
家里孩子生得多的就是大孩子牵着小孩子走,只有孩子很小,又没有大孩子的年轻父母不太放心会天天来接孩子。
学校很小,一共四间房间,两间教室和一间堆放杂物的房间勉强也算作教师的办公室,一间做饭的小房间,两间教室一间教低年级,一间教高年级。
小学加上校长,拢共也就五个老师,学生中午管一顿饭,因为有兵团补贴,这顿午饭不收钱。
等孩子们上了初中就要去团部上学了,高中得再坐上车去城里上。
不过本地尚学风气不浓,几十个孩子里都未必有一个能考上高中,至于燕桑榆这样时不时逃课的孩子也是十分正常的存在。
一些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仅限于活着就好,并不强求他们读书能够读出什么名堂,反正就算读完了高中,大学并不靠考试招工,工厂也不向社会招工,
读再多书,无非也就是两条路,回家种地,响应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换个地方下乡种地,以至于读书无用论也是大有市场。
燕桑榆今年八岁,六岁的时候就被他哥拎来读了一年级。这个学期开学应该是正在上三年级,但他这个学期就开学那会儿被他哥连打带骂的揪来学校一次报了名交了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