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七零炮灰白富美_分节阅读_第51节
小说作者:法大彩   内容大小:255 KB  下载:穿成七零炮灰白富美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9-05 10:33: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白玲被这突然冒出来的称呼逗得差点笑出来。

  燕苍梧面色微沉,“我不是他爹。”

  另一个病人一脸不悦的教育燕苍梧,“生气归生气,咋能大老爷们连自己的种不认呢?你瞧瞧你儿子简直跟你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可不敢这样当着孩子面说这种话,伤感情咧。”

  白玲笑得嘴角快要飞到后脑勺了。

  燕苍梧抿了抿唇。

  “就是,人家姑娘辛辛苦苦的给你生了这么大个儿子,你怎么能说不认就不认。孩他妈,你快说你男人两句。”

  白玲笑不出来了,她连连摆手,“不是。我真生不出这么大的儿子。”

  燕苍梧拍了拍燕桑榆的脑袋瓜,认真的解释道:“我们像是一定的。他不是我儿子,是我弟弟。”

  两个病人尴尬道:“哦,原来是这样。你们还真是长得挺像的。”

  尽管燕桑榆醒了过来,但他的身体并没有完全康复,仍旧需要住院接受治疗。

  为了照顾陪床的两个家属,张蕾把燕桑榆安排进了一间空病房。

  这么住了几天,燕桑榆的身体一天天慢慢好了起来。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另一边的林场,关于他们这么长时间没有回到村子已经引起了众人的讨论。

  “你们说,这么多天了也没见到燕苍梧的影,他们不见了也就算了。怎么他们屋里那个女知青也没个人影?”

  李金花,“我看这么多天都没有消息,估计人已经没了吧。”

  “人没了,他得办丧事吧?怎么也不见他回来呢?”

  “我看说不准燕桑榆根本就没病。”

  一个大娘提出了大胆的设想,见引来了众人的目光,微微一顿,斩钉截铁道:“这燕家的小子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光明正大的脱离咱们林场,带着那个白知青私奔了!”

  这个耸动又浪漫的假设一经提出就让众人激动不已,提出这个设想的大娘为自己出众的机智感到十分得意。

  她用一种饱经世事的沧桑口气说道:“这样的事情我见得多了。去年啊,就七连,有个战士跟底下牧场的姑娘好上了。人家牧场的姑娘是不外嫁的,他们没办法了。这个小伙子就装病骗了一张假条,带着姑娘一走了之。

  不过人家的哥哥也不是吃素的,硬生生追到了这个小伙子的老家把人给抓回来了。抓回来也没用,他妹妹怀孕了,最后也只能是嫁了。”

  大娘们一面嗑着瓜子,一面探讨着这种可能性,就着这个假设进行更深一步的推论。

  “也不知道燕苍梧他家哪里的?他们私奔会往哪跑啊。我早看他们两个就有事,没准那个知青肚子里现在都揣上一个了。”

  “是啊。我也觉得。小姑娘和小伙一个屋里住着,能没事吗?迟早得有事。”

  “就是,一个屋里住着,谁知道他们晚上是睡一张床,还是睡两张床。”

  冬闲时节,大家都很闲,特别是大白天,小孩送去了学校,家里就剩下一群不同年纪的妇女。

  年轻少妇可能还抹不开面子聊这些,但当一群年纪大的乡下婶子聚在一起,话题真是百无禁忌,什么最后都直奔被窝和下三路而去,听得年轻姑娘面红耳赤。

  一向厉害的李金花这会儿也红着脸插不上嘴了。

  倒是有婶子偏偏逗她,“金花,你男人这上山都多久了。你晚上想他不?”

第五十九章

  ====================

  “老夫老妻了, 我家四个妮一个小宝,忙都忙不过来。想他干什么,非要说, 我就想他什么时候带点肉回来。”

  “也是。这都多少天了, 怎么他们还不下山啊?”

  说起上山的人,一群女人都开了话匣子,面上或多或少表露出思念。

  他们这一走,已经是好多天,家里的人怎么可能不想?

  日思夜想, 就盼着离家之人早些归家。

  ·

  燕桑榆的身体好了一些,白天吊一针,吃点药,一天都看着没什么问题。

  但晚上他又经常睡着睡着发起低烧, 只能靠护士查房, 不行就晚上再挂一针,两天下来就瘦了一圈, 好不容易养出来那点肉都没了, 躺在床上没什么精神看得很可怜。

  别说燕桑榆,就是白玲连着喝了几天医院食堂的包谷大碴子粥也有点遭不住。

  这天下午白玲把燕苍梧叫出来,“虽说生病是得吃的清淡一点。但小孩子生病得补, 天天喝粥不行。要不然这样, 我去供销社买点有营养的肉和油之类的, 钱我出。你问问桑榆想吃什么?或者,你知不知道燕桑榆爱吃什么?”

  她小时候生病,她妈会给她买平时不让吃的旺仔□□糖, 一买十几袋让她吃个够。

  她妈老念叨,‘小孩子精神上高兴, 身体才能快快的恢复。’

  可这里没有旺仔,也没有什么好吃的零食,糖都在家里,现在回去取也不现实。

  这种时候只能万幸团部的物质条件好一点,想买什么比在山下聚集点方便得多。

  燕苍梧抿了抿唇角,低声说道:“这些天总是你出钱……”

  这一次燕桑榆生病,白玲是出钱又出力,燕苍梧却没有什么能够回报她的,心里已经很是过意不去。

  现在白玲还要给燕桑榆花钱,燕苍梧怎么好意思。

  路过的小护士热情插话,“去什么供销社,你们要买菜还不如明天去咱们团部的早市,东西卖的比便宜多了,而且吃得可多了。”

  白玲一惊,“现在还有市场,允许摆东西卖吗?”

  穿到这个年代这么长时间,她第一反应是这不是搞资本主义吗?

  万一被抓到得判个投机倒把罪吧!

  小护士笑道:“有啊。也不是说卖,就是战士和职工们业余生活交换一下闲置物品,互相帮助,丰富一下业余生活。不跟你们说了,每天早上六点,西街口。你去了就知道了!”

  小护士推着小车风风火火的走了,白玲被她搞得好奇心上来了。

  燕苍梧看出她的意动,压低声音劝她,“还是去供销社买吧。你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安全一点。”

  白玲已经打定主意,“这事你不用管了,交给我吧。”

  第二天,白玲起了一个大早,按照小护士说的找到了西街口。

  冬天天亮的很晚,清晨的风冷得惊人,刮在脸上就跟小刀子似的,白玲不得不用红围巾捂着鼻子。

  刚一走近,她就闻到了一股市场所特有的浑浊气味。

  那种气味并不是说臭,恰恰相反,卤水的肉香,蒸包子所特有的热气腾腾的面点清香,酸辣的腌菜味道,生肉的腥臊……各种各样的味道混合在一起,使这里的空气变得尤为浑浊。

  尽管现在还不到7点,但现场已经是人头涌动。

  白玲转了一圈,有些失望发现这个季节跟她刚来团部那会儿又是不一样,冬天根本没有什么新鲜菜,只有一些连队战士和老职工自己晾出来的干菜和咸菜。

  出乎意料的是,卖肉的倒是有不少,当然不是猪羊牛这样的好肉,而是黄鳝,青蛙,蛇肉之类的肉和不知道什么动物的蛋。

  有的蛋看起来拳头大,有些看起来小的跟鹌鹑蛋一样,颜色也是五花八门。

  跟以前她逛菜市场的场景不同,大多数支着小摊的摊主都非常耻于叫卖,东西摆在面前,量并不多。

  人走过来也不招呼,也不说卖,只有那双跟着客人的眼睛隐隐透露出希望卖出去的期翼。

  还是白玲主动开口问,“大哥,你这个蛋是什么蛋?”

  站在摊位后头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站在那里不自觉的腰板笔直,一脸严肃,一看就是军队出身。

  “同志,这都是好蛋。炒着吃,煮着吃都行。都是我们连队在草甸里捡的,我是自家吃了才拿出来卖的,这些蛋一点都不比鸡蛋差。”

  白玲,“怎么卖呢?”

  男人紧张的沉默了片刻,“不说什么卖不卖的,你要的话,这一兜都给你,一共五毛钱,不要票。你要是给票的话,粮油票布票肥皂票什么票都行,不要钱。”

  冬天鸡蛋的价格大概在八分钱一个,这一袋蛋看起来至少有两三千克,才五毛钱,还不要票。

  白玲没有过多犹豫就爽快的付了钱,“这个网兜也给我可以吗?”

  男人本来报出这个价格是准备留个还价的余地,没想到白玲居然一口价买了。

  他并不觉得高兴,反倒皱起眉头,又从旁边的网兜里掏出来几把干豆角塞进了网兜,“这个也给你,豆角泡一下,可以和蛋一起炒着吃。”

  “谢谢你同志。”

  “你路上小心一点,这些蛋很脆,容易碎。”

  白玲抱着一袋蛋和干菜走在人群里,小心的护着怀里的蛋。

  市场上摩肩擦踵,在卖菜的摊位前停留的人很少,但那些肉类前面的人一点也不少,甚至一个卖青蛙的摊位前还排起了队。

  白玲对于什么青蛙蛇黄鳝是敬谢不敏,她看到都头皮发麻,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种食物。

  突然有人从背后拍了一下白玲的肩膀,“白玲!”

  白玲吓了一跳,下意识紧紧抱住怀里的蛋。

  转过来发现面前的人是吴雪梅,她笑眯眯的望着她,“哎呀。好久没见你了。你怎么在团部?”

  白玲放松下来,简略的讲了一下自己房东的弟弟生病了在住院的情况。

  吴雪梅,“那这孩子实在是太可怜了,等一下,我跟你一起去医院探望一下吧。对了。刚好今天遇上了,你还没有去过我家吧?我现在不住在知青点了,分了新房子,你要不来坐坐?”

  她刚结婚,在这里也没有几个朋友,认识的也就是左邻右舍还有一个吴雪梅,那些邻居婶婶阿姨的年纪差的太大了,聊不来。

  留在团部的知青也不爱带她玩,嫌她理想不坚定,靠嫁人逃避劳动,不是一路人。平时也就能跟孙雪梅聊上两句。

  因此吴雪梅见到白玲这个刚到这里认识的第一个知青很激动,热情邀请她来自己家坐坐。

  这世上的幸福大抵总是需要他人来见证的。

  白玲爽快的答应下来,“好啊。我能用你家的厨房煮点饭吗?”

  吴雪梅很高兴,“可以!当然可以。”

  本来白玲还想着不行去找孙红英帮忙借厨房,但现在先遇到了吴雪梅,这个问题就算是解决了。

  她又买了一些调料和细粮,跟着吴雪梅去了她分的新房子。

  这天轮到宋健民他们班来早市卖木头。

  因为宋健民见天的带着一个宿舍的几个D城男知青到处惹事,一群人屡教不改,上级将他们一个宿舍的男知青全部打散分到了连队上。

  没了那群一呼百应的小弟,身处一个管控较为严格的集体,宋健民的精力被高强度的劳动和训练,以及早汇报晚指示所消耗,果然没再惹出什么事情。

  前些天团部的连队集体分来一批煤炭,有了煤炭,之前囤的干柴就用不了那么多了。

  指导员组织了一下,让连队上的战士轮流把干柴背来早市换点东西。

  这是个苦差事,要一大早起来,背着柴走老远。

  宋健民不乐意来,但没办法,指导员盯上他了,一大早特意跑来把他从被窝里拎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1页  当前第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1/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七零炮灰白富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