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茶砖的保质期普遍都长达十年以上,储存方便,经久耐喝,性价比非常高。
最后就是本次采购的大头了——糖!
越是饥荒年代,人们越渴望两种东西,一种是脂肪,还有一种就是糖。
人体所需要的七成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糖也是构成组织和保护肝脏功能的重要物质。
在未来,粮食由国家全面管控,徐东掺合不进去,小规模的交易还行,规模一大肯定会被查,风险太大。
至于脂肪,也就是肉类和食用油,保质期是个硬伤,徐东也不打算参与其中。
而糖不仅保质期非常长,而且国家管控的也不是很严,这就给了徐东涉足的空间。
在未来,糖可以媲美粮食,是一种可以随时能够变现的硬通货,长时间有价无市。
因此,徐东打算囤上一批白砂糖作为仓库的压舱石,以应对可能会爆发的各种危机。
只不过,这次购买的量实在是太大了,徐东联系了好几家供货商,这才凑足了1000吨的量,总价值约为720万元。
如此过了一个星期,本次订购的烟酒茶糖全部到货,再次把院子里堆得满满当当,徐东甚至不得不租了一间临时仓库。
这一次徐东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把所有东西归纳好。
至此,整个负二层的仓库已经被全部装满,甚至负一层的仓库也只剩下大约一半的空间。
此情此景,让徐东不由得露出了痴痴地笑容。
正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到眼下为止,徐东购买的都是一些比较适合长期储存的商品,囤积任务也完成了一大半,接下来的量就没这么多了。
8月8日,徐东集中采购了一批家用电器,包括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豆浆机、榨汁机、剃须刀、以及厨卫电器等等,每种都买了十几份备用。
徐东记得上辈子,大浩劫之后,这些家用电器非常难买,而且价格死贵,还不如现在就囤积一批,免得麻烦。
另外像电脑、手机、游戏机、收音机和平板电脑这类的电子产品,徐东总共囤积了好几百台,连孙子辈的那份都考虑到了。
除此之外,徐东还购买了家用型的碾米机和磨面机,处理稻谷和小麦的时候需要用到。
甚至,他还淘了一套做豆腐的设备,店家附送了全套视频教材,宣称一看就会。
8月10日,四合院里突然多了两辆车,一辆是10座的奔驰豪华商务车,毕竟家里人口多,只有十座的才能装得下。
另外一辆是小型的厢式货车,附带保鲜冷冻功能,主要是用来运货的,进出比较方便。
两辆车都是燃油车,一共花了730万元。
为什么选择燃油车?
一来是因为此时电动车的技术还不成熟,电池每隔几年就要更换一次,非常不方便;
二来,未来燃油比电力供应充足,以前世的庐阳为例,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几乎天天拉闸限电。
而且别忘了,太阳大耀斑爆发时会导致全球大停电,到时候还是燃油车更靠谱些。
8月12日,徐东锁上了四合院的大门,准备驱车前往燕京郊区的一家果园。
他此行的目的不是去买水果,而是想采购一批成熟、纯度高的蜂蜜。
这种蜂蜜的含糖量很高,细菌没法在如此高糖环境下生存。
曾经有考古人员在埃及金字塔内挖掘出 3300 年前的蜂蜜,一点也没有变质。
到达目的地后,徐东打了个电话,很快就找到了果园老板,双方之前是在网上认识的。
“您就是徐东徐先生吧?”果园老板招呼道。
“对对,我就是。”徐东点了点头,“您是胡老板吧?幸会幸会!”
胡老板没有浪费时间,“走吧,我带你去看蜂蜜。”
两人七绕八绕地来到了果园的中心区域,附近摆放着七八个蜂箱,蜂群三五成群地进进出出。
“胡老板,你这里养的是什么蜜蜂?”徐东好奇地问道。
“意大利蜂。”
“产蜜能力怎么样?”
“产蜜能力还不错,另外生产王浆的能力也很强,要不要也来一点?”胡老板适时推销起来。
徐东摇摇头:“暂时不需要,下次再说吧!”
他来之前查过资料,蜂王浆的保质期很短,没有储藏价值。
“哦,也行,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取蜜了!”
……
下午五点,徐东带着十几瓶新鲜出炉的蜂蜜离开了,蜂蜜绝对是真蜂蜜,他亲眼看着榨出来的,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成熟的蜂蜜。
不过胡老板倒是信誓旦旦地保证,他家的蜂蜜质量好,绝对可以储存好几年。
第九章 摊牌(1)
徐东在燕京一直待到了八月中旬,期间各种买买买,让他在不知不觉间染上了购物瘾。
直到昨晚心血来潮,特地查询了下银行的账户余额,这才让他如梦方醒,惊出一身冷汗。
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原本在买完汽车后,账户上还有大约2000万的余额,如今只剩下1546685.12元,直接缩水了九成。
与之相对应的是,仓库里多出了一堆永远穿不完的服装、各种名表、珠宝首饰,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地方特产。
要说最亏的还是珠宝首饰,这玩意一遇到饥荒年代,贬值是最快的。
前世,为了给孩子们弄点营养品,徐东用两枚婚戒也只换来了五个鸡蛋。
要知道当年为了买这对戒指,他可是足足攒了三个月的工资。
徐东懊恼地锤了锤胸口,之前出于补偿老婆的心理,脑袋一热就买了差不多500万的首饰。
这其中,价格最贵是一枚价值300万的钻戒,上面镶嵌的是一颗两克拉的粉钻,特别稀有。
后悔无用,徐东也懒得去退货了,超过了七天,估计想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收拾好行李,徐东坐上了去庐阳的高铁,等下次再返回首都时,应该是全家总动员了。
……
“咚咚咚……”
徐东把老房钥匙落在四合院了,没办法,只能选择敲门。
“咔嚓…”徐妈开门,发现是小儿子,惊喜之余又抱怨道:“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午饭刚吃完。”
徐东拎着行李箱跨进大门,边走边说道:“我在高铁上吃过了,还多拿了人家一份餐后水果。”
“乱花钱,高铁上的饭菜多贵,还不好吃。”徐妈习惯性的唠叨着。
徐东毫不在意,从老婆手上接过水杯,一饮而尽。
“这次回来休息几天?”杨丽娜接过空杯,紧接着问道。
徐东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拉着老婆和老妈一起坐到沙发上,面对着两人疑惑的目光,他选择了开门见山:
“娜娜、妈,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啊?”杨丽娜有些弄不清状况。
徐妈瞪了一眼小儿子,示意他别卖关子了。
徐东组织了一下语言,傲娇地宣布道:“我在燕京买房了。”
“什么?”杨丽娜一声惊呼,这个消息太劲爆了。
徐妈使劲掐了一下徐东的胳膊,催促道:“赶紧解释一下是怎么回事,你哪来的钱买房,房子在什么位置?”
徐东揉了揉被掐的部位,轻描淡写地回答道:“房子在三环边上,买房没花钱,是我用捡漏的宝贝换来的。”
“什么捡漏,你以为是在演电视剧啊?”徐妈人生经验丰富,根本就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
杨丽娜也附和道:“是啊,老公你是不是被骗了?”
徐东见两人不相信,于是将行李箱拖到跟前,放平打开,从里面取出一份事先准备好的交易合同。
这份合同是完全真实的。
他先从某珠宝公司买了块价值1.1亿的翡翠原料,然后再以原价卖回给珠宝公司,从而拿到了这份交易合同。
为了这份合同书,他被珠宝公司狠狠地讹了一笔钱,具体数额就不说了,总之用心良苦。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至少在明面上,他的巨额财产来源有了一个完美地解释。
徐妈站起来一把扯过合同书,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有看不明白的地方,还和杨丽娜小声地讨论着。
“怎么样,这下相信了吧?”徐东得意洋洋地说道。
徐妈还是有些拿捏不准,毕竟合同这东西她不怎么懂,于是换了个思路。
“既然房子买了,那房产证呢,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徐东再次掏出了一本红本本,这个早在六月初就拿到手了。
徐妈小心翼翼地接了过来,看封面果然是人见人爱的房产证,紧接着轻轻翻开,“房屋所有权人”一栏果然写的是“徐东”二字。
杨丽娜激动地快疯了,一把抱住婆婆,又蹦又跳道:“妈,是真的,是真的……”
徐妈也有些上头,整个人晕乎乎的,强忍着扶着沙发坐下,嘴唇哆哆嗦嗦地说不出话来。
徐东一看不对劲,连忙拍打起老妈的后背,嘴里同时安慰道:
“妈,您别激动,深呼吸缓一缓,咱们家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您可千万别在这时候倒下了,多亏啊……”
幸好三胞胎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突然大声哭了起来。
徐妈这才如释负重,连忙放下手中的房产证,到房间里看孙子去了,只是心脏依旧在砰砰直跳。
这时杨丽娜也缓了过来,只见她再次拿起房产证,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徐东趁机抹了抹额头上的冷汗,刚才差点弄巧成拙了,早知如此,还不如一点点地说出来,而不是搞什么大惊喜。
差点把心脏病都吓出来了!
杨丽娜看着看着,突然“咦”的一声,对着徐东问道:“老公,这房子怎么是四合院?”
“本来就是四合院啊!”徐东意兴阑珊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