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儒道至圣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永恒之火   内容大小:6.3 MB  下载:儒道至圣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9-07-26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9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谢县尊关心,大源府的方伯父刚走,他会解决这件事。”方运道。

  蔡县令略一思考问:“方守业方大人?”

  “正是。”

  蔡县令遥望大源府的方向,道:“那柳家可要倒霉了,我也放心了。”

  方运道:“学生有两事相求。”

  蔡县令笑道:“你倒不见外,说吧。”

  “我想在今年考一次秀才,可从未考过经义,所以想在去大源府之前请您指点。”方运恭恭敬敬说道。

  蔡县令没有立即答应方运,而是仔细打量他,发现方运既没有面对上官的胆怯,也没有双甲案首、将军侄子的趾高气扬,只有面对老师的尊敬,不由得暗赞好一个不卑不亢的少年。

  蔡县令点头道:“好,圣道之路就是要披荆斩棘,不是与人争,而是与岁月争,与自己争!你既然有争渡之心,那我就送你一程东风。可惜那些人不懂这个道理。”

  蔡县令遗憾地看向那些往外走的童生,他不会主动去教童生,但如果有童生来求教,无论是逢迎拍马还是如方运这般坦荡求助,他都会相帮。

  方运奇怪地看着那些入宝山空手归的童生,不明白他们怎么放着蔡县令这个“科举大宝藏”不管,一任进士的考场经验可不是一般宝贵,别说济县,就连整个大源府也没有多少人可以得到进士的指点。

  不过方运旋即醒悟,他终究不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没有那么强烈的尊卑观念,骨子里还是受人人平等的影响,没把进士看得遥不可及,其次他是案首,又得县令称赞,所以才敢直接找一位进士县令当老师。

  “说第二件事吧。”蔡县令的态度比之前又亲近了许多。

  “我想在去大源府前,多来文院读书。”方运道。

  “自然可以。”

  两人商定了从今日开始,每日晚饭后蔡县令授课一小时。

  离开文院,方运和卢霖买了一些水果和两只鸡前往孙先生家,感谢孙先生的教导。

  之后方运和卢霖分开,回到家中,看到甄掌柜正拎着一个布包站在院子里,杨玉环坐在凳子上做针线活。

  方运一进来,甄掌柜急忙挤出难看的笑脸小跑着过来,小心翼翼道:“方案首,我赔您钱来了,我刚称过,整整一百两银子,两百倍的赔偿,您说到做到,我也心甘情愿。”

  方运接过银子,一句话也不说就往里走。

  杨玉环站起来,仔细看着方运身上的童生服,眼中是满满的欢喜,还有一丝淡淡的仰慕。

  甄掌柜急了,急忙跟上去,弯着腰弓着背可怜地说:“方案首,我都认错认罚了,您给个痛快话吧,我一整天都提心吊胆的。”

  方运点头笑道:“我理解,你知道我完成了拜圣,正式被授予童生后才放下心,带着银子过来了,感谢你这么关心我。”

  甄掌柜面色惨白,没想到竟然被方运看穿,他原本昨天就想来给方运赔钱道歉,可又舍不得一百两银子,所以一直在等,希望最后方运出意外,可方运一切顺利,他只能来送银子。

  杨玉环听后气愤地说:“怪不得甄掌柜刚才一直装可怜,原来是算计我!”

  方运冷声道:“甄掌柜,你我两清,可以走了。”

  “我……”

  “我有些话本来昨天想对你说,不过今天忘了。”方运转身看着甄掌柜,眼中一片冰冷。

  “我……”甄掌柜还想说什么,却被方运的眼神吓得出一激灵,不由自主向外走。

  走出方家,甄掌柜悲从心中起,低声骂着自己:“我怎么就那么傻!我怎么就钻进了钱眼里,吉祥酒楼一年至少能净赚五百两,可我却因为几百文的工钱损失了百两银子,还得罪了方案首。我怎么那么傻!怎么那么傻……”

第20章 府城危机

  甄掌柜走回吉祥酒楼,正好是午饭时间,平日这时候必然顾客盈门,热热闹闹,可现在偌大的大堂只有两桌人,而且没有一个读书人,更不用说那些身穿童生袍甚至秀才袍的人。

  这才过了一天。

  这时候一个伙计匆忙赶来,焦急地说:“掌柜的,不好了,苏老爷已经发话,不准苏家的人来咱们店里吃饭,而且不准苏家的产业跟咱们有来往,其他两家望族也跟着做,您想想办法吧。我听县衙的朋友说,今日蔡县令也发话,以后县衙接待客人不再选咱们吉祥酒楼。这样的话,那些衙役官员和他们的亲戚都不会来了。”

  甄掌柜茫然地看着空荡荡的大堂,呆了许久,坐在门槛上嚎啕大哭。

  “我不该狗眼看人低啊……”

  和往常的午饭不同,方家今天的午饭有肉有菜,杨玉环也不再不舍得吃,而是和方运一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杨玉环一边吃饭一边说一些琐事,诸如又有人来送了礼金,还有几个大户送来请柬请方运去参加晚宴。

  饭后,方运写了一些简信答复那些邀请他的人,先是不胜感激之类的,最后说要去蔡县令家学习经义,望海涵。

  午睡片刻,方运养精蓄锐,然后研墨铺纸。

  “儒之圣道漫长艰辛,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我就算有奇书天地,也需要努力,或者说,为了不辜负奇书天地,我应该更加努力!”

  “第一要练字,身为文人,字非常重要,在圣元大陆,一笔好字可比一张好脸更重要。”

  “第二要背诵、理解众圣经典,奇书天地能助我通万事,却不能让我得万能。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奇书天地是我的台阶,而不是我打开圣道的钥匙!圣道的钥匙,只有我自己!若是一切都靠奇书天地,我绝无可能走出自己的圣道,绝不可能封圣!”

  “第三,要阅读每十天一刊的《文报》,上面报道过去一周整个圣元大陆十国的时政、文化、经济、技术等所有的信息,是我了解这个世界的最好的方式。《圣道》月刊也必不可少,上面的诗词文都是十国精华,代表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思想根本。还要把历年的《文报》和《圣道》全部看完。”

  方运深吸一口气,心念一动,一本本书法字帖浮现,方运最终选定“柳体”,即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的楷书风格,而圣元大陆还没有柳体。

  颜真卿和柳公权是唐朝两大书法家,在楷书的造诣不弱于书圣王羲之,但行书自然远不如王羲之。

  颜体太过方正刚劲,现在还不适合方运学习,而柳体平稳匀称,挺秀灵动,结体严谨,更符合方运的性格和年龄。

  在科举中,楷书的地位比行书高,但在书法方面两者不分上下,而在军伍中,草书大行其道。

  方运先闭上眼,默默记忆一幅柳公权名作《神策军碑》字帖,使之深深烙印在自己脑海里,然后提笔临摹。

  “皇帝巡幸左神策军……”

  方运一笔一划写着,一张、两张、三张……

  写了整整十张纸都毫无起色,不过他并不气馁,继续写。

  在写完第二十张后,方运停笔仔细观看,脸上浮现一丝笑意,这字有小小的进步。

  “不愧是才气世界,我现在有了才气,不仅身体变强、能‘明眸夜视’,还头脑灵活,学任何东西都要比之前快。”

  方运有了信心,写起来更加流畅。

  练完一小时的字,方运在院子里散步半刻钟,然后回到屋里继续练字。

  练完字,方运把所有字帖烧掉,《神策军碑》里面记录着唐朝一次各国来降等事,不能被别人看到。

  方运休息片刻,拿出书架上一本略显破旧的《易经》翻看。

  书的原文没有任何标点符号,甚至连分段都很乱,但上面有一些方运自己用毛笔做出的标记,和句号相似,就是所谓的句读。

  方运开始朗诵《易经》,朗诵完第1章《乾》,方运惊讶地发现自己既然完全记住了,而这在以前的记忆中并不清晰。

  “这是过目不忘啊。进士因为经过多次才气灌顶,身体大脑非比寻常,所以能过目不忘,想不到我不过区区童生,竟然也可以过目不忘,莫非是奇书天地附带的力量?”

  方运心中喜悦,然后从头开始继续朗读这章《乾》。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方运发觉自己的头脑越来越清晰,而眼前的文字仿佛活了一样,一段段可感知但无法明说的信息出现在头脑里,助于理解《易经》。

  方运立刻猜到这是奇书天地的另一个作用,帮助消化知识,把奇书天地里的和书本上的变成自己的,把死的变活的。

  方运继续诵读,文字里隐含的最本质的意义在方运的脑海里滑过,逐渐被他理解吸收。

  足足读了十遍,方运有一种轻微的饱胀感,好像刚刚吃过饭一样。

  “怪不得孔子说三个月不知肉味,恐怕就是因为‘吃’到了这个世界最本源的东西,自然不会在乎肉的味道。”

  方运没有朗诵《易经》的下一卷,而是提笔书写刚才朗读的内容。

  写完第1章《乾》之后,方运腹部的饱胀感消失,而他这次写的字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一个字都趋向完美,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真意。

  方运拿起这页纸,发觉这纸比之前写的字帖重了十倍,而且墨迹凝而不散,许久不干。

  方运伸手碰触墨迹,如同摸在玻璃上一样光滑圆润。

  墨不沾肤。

  “墨不沾肤是把才气融入文字的标志,就算是秀才也要练习三五个月才行,下一步就是‘文字共鸣’,然后才能调动天地元气,完全掌握‘纸上谈兵’。我若是在童生的时候就能墨不沾肤,恐怕刚当上秀才就可以‘纸上谈兵’。纸页变重倒是没什么稀奇,传说圣人字字如山,更是可怕。”

  方运没想到自己进步这么快,心中高兴,动力十足,继续学习兼修炼,诵读十遍,然后用笔墨书写。

  在他写字和学习《易经》的过程中,文宫内的才气逐渐增长,而整座文宫也越来越坚固。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屋内变得暗淡,但方运却仿佛毫无觉察,继续诵读和写字。

  在夜里,他的眼睛比平常要亮一些,他身为童生,有“明眸夜视”之能,哪怕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也如同置身白天,一切清晰可见。

  方运又写完一张字,正诵读着,外面传来杨玉环的声音。

  “小运,吃饭了。”

  “好,我马上出去。”

  方运和往常一样吃饭,不过杨玉环却稍稍变的不一样,她以前也跟方运聊天但说的很少,可这两天却事无巨细都跟方运说,说她找女佣的过程,说邻居的事情,每次说到别人夸方运,她都眉飞色舞,特别高兴,脸上仿佛会发光一样,更加美丽。

  方运静静地听着,偶尔插嘴说两句。他觉得很温馨,杨玉环已经对他有了明显的依赖。

  吃过饭,方运带着一些纸离开,买了水果前往县衙,蔡县令就住在县衙的后院。

  在县衙后院,方运见到了蔡夫人,蔡夫人非常客气,寒暄过后,蔡县令把他带到书房,然后教他如何做经义。

  “经义结构繁多,有破题、接题、小讲、缴结、原题、大讲、余意、原经和结尾等部分,不必拘泥于这个结构,但一定要了解所有结构。”

  方运自身对经义就有一定了解,毕竟考童生哪怕不学如何做经义,也要看经义策论长见识,为以后打基础。

  方运一边听,一边运笔如飞,把重要的地方全部记下来。

  蔡县令点点头。

  “经义破题为重,所谓破题,就是破解题目,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众圣之言。若连破题都有误,其后岂非一错再错?但凡考官阅卷,若破题有误,立刻弃之为废卷。”

  之后,蔡县令就举了几种出题的方式,并解析题目中的陷阱,深入浅出,说的非常透彻。

  一般来说教童生的老师不过是秀才,而再厉害的秀才也抵不过一位进士,更何况这些进士还会继续研究经义,关注每年的考题,因为经义最有助于理解众圣之道。

  蔡县令花了一个半小时讲完经义的结构,异常透彻,方运虽然全都记下,可却因为经验不足,很多地方没有理解。

  讲完后,方运正要告辞,蔡县令却突然发问:“我方才都讲过什么题型,你一一道来,不得看笔记。”

  方运面色不变,冷静回答道:“您先讲的题型是‘通章题’,即用一章的内容为考题。其次是‘截下题’,一句话中只取前四字。其三是争论极大的‘截搭题’……”

  方运分毫不差地回答完所有题型,其中还加了自己的理解。

  蔡县令反倒愣住了,随后满面红光,道:“好!不愧是双甲圣前。朝堂两列,他日必有你之位!就算你在‘圣塔’有一席之地,我也不会吃惊!可惜我怕讲太多你难以融会贯通,否则我定要讲到天亮!”

  “谢蔡师。”方运郑重弯腰拜谢。

  “你送我一个上上的考评,又送我一首出县诗,我教你一些经义不算什么。”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向外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43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9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儒道至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