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经理一叠声的没关系没关系,随便怎么都行!
他不过是承包了乐团的场地,再借着几个人兼职演奏,哪里敢惹乐团的大瓣蒜。
下午连团长和音乐指导都来旁观了。
周晴云则更皱眉,怎么能让那么好的声音,在这么局促的地方呢?
可看荆小强一脸笑呵呵的跟一些熟客挥手示意,就差点头哈腰的样子,好像这又是音乐似乎应该走到群众中去?
所以她没说话。
六点钟一到,乐团就准时起奏,主要是下午排练以后,大家都有点兴奋,想看看这首曲子面对观众是什么样。
所以基本上都没舍得按时下班,准备合一遍就收工。
于是荆小强也就成了沪海歌舞厅史上传说的那个男人。
交响乐团给伴奏唱歌的场面,在沪海歌舞厅谁看到过啊?
钢琴起步,小提琴渐入,光是这点前奏就让所有观众屏住了呼吸……
为什么音响发烧友动不动就以一个乐团声场来分析设备器材的档次,交响乐团基本上就是人类制造音乐的最高级别呈现,每一件乐器,每一声演奏都是千百年积淀下的成果。
固然是有高手能够以极为简单的设备演奏出美妙乐曲,但绝大多数小乐队,无论是乐器还是技巧,在这种大场面面前,就是渣。
大家以前无论听过什么样的乐队,在这种全副武装的乐团面前,听觉秒跪!
可是当荆小强穿着燕尾服抓住麦克风开口的刹那,伴奏,终究还是伴奏……
乐团的音乐演奏,立刻成为人声的背景板。
那略带沙哑的悠长唱腔,就如同电熨斗一般,熨过心灵,熨得平平整整!
而且还是带蒸汽功能的那种,因为不烫,温和而舒服。
用后世的形容词就是:苏。
好苏的声音,能够酥到心眼里。
有些能听懂英文的,更酥!
看着我的眼睛,你将看到,你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寻找你的心,寻找你的灵魂……
能拿下全球情歌巅峰的曲子,从旋律、节奏到歌词,又得到这样苏的唱腔配合。
杀伤力可想而知。
姑娘们看着那台上专注的男人,面红耳赤波光盈盈!
男人们也出奇的没啥戾气。
本来到歌舞厅,有相当多的老蛇皮都是为了撩骚,狼多菜少,特别是那些美女往往会吸引不少人去邀请。
但这一刻姑娘们都不是来搔首弄姿的,被感动被吸引,谁要是去打断欣赏,那就太煞风景了。
排演厅内外没有丝毫声响,把空气震动全都贡献给了乐团和荆小强。
荆小强状态也好,全程闭上眼仿佛在致敬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一位位各国佳丽。
这首歌作为电影主题曲,看过听过就很容易形成画面感。
罗宾汉这样侠盗的传奇身份,和女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交织在那些传说跟史诗中。
让他也容易陶醉。
所以绝对充满了感情,真情实感的灌注到歌声中。
对荆小强来说更是不亚于一场男欢女爱的过程,就好像在面对哪位美女深情款款的诉说。
再睁开眼看过去一双双充满柔情的眼眸,好像都在说我要……
作为歌手的他来说,PUA全场的感受,爽不爽?
乐手们也爽啊。
老实说,大家作为交响乐团成员,属于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面对观众不是在学识颇高的剧院,就是对各种晚会上。
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容易面对一堆堆茫然眼神又或者是睡眼惺忪的赠票。
这还是在文化层次普遍偏高的沪海。
这年头连解决温饱问题都还放在前面呢。
歌舞厅层次是不高,但起码来这里的大部分对歌舞是喜爱的,只是因为受教育程度没可能接触高级音乐。
所以这种受众群体的音乐细胞普及度反而高于他们以往接触的场面。
眼前这种被通俗音乐吸引陶醉的模样,更让他们感同身受,荆小强说的那句,这不就是音乐走进群众心里吗?
所谓绕梁三尺,就是形容现在的感觉。
歌声、乐声都逐渐消散,可好像那种感受还回荡在心间,久久不会散去。
好几秒后,还是周晴云鼓掌:“好!气息换调的时候可以再收一点,第一段就很好,但是第二段的时候,你可能是想渲染这种深情的气息,故意拖长了点,没必要,再拖就有点画蛇添足了!”
这就是见识,好的老师也许唱不了夜后咏叹调,但是她能传授指导怎么做得更好。
荆小强这时候已经不需要在技巧上再点拨什么,反而是这些艺术性的感受,一点就通。
嗯嗯嗯点头。
转身对整个乐团鞠躬致意。
乐团也纷纷对他鼓掌致谢。
发自内心的那种相互感谢您的演绎。
然后又带动了观众们的掌声,如梦方醒的铺天盖地跟上!
拍红掌心的那种激动,后到的,只听见半首的,简直都要哭出来,还有吗?!
黄雪蓉和她的小姐妹就是稍微晚了点,因为一般不都是六点半到七点左右才开始唱歌嘛,她们下班赶过来。
急得眼泪都出来了,但又开心,知道荆小强又有首让好多人喜欢的歌了。
开心!
荆小强看见小伙伴,在他心目中就是工作同事,笑着提醒乐团成员:“你们的下班时间到了,该回家做饭接小孩了哦?要不再来一次?”
心中颇有些恶作剧,下午老子想去收拾出租屋,你们打岔要排练……
结果乐手们纷纷被提醒到,已婚妇女立刻从音乐的迷幻中清醒,纷纷跳起身是的是的,赶紧回到柴米油盐的现实生活中去吧。
哗啦啦的乐团就从台子后面闪掉一多半!
对乐团来说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呢,下班天最大。
掌声如雷的观众们有点傻眼。
周晴云无可奈何。
却看见荆小强反而脱了礼服,从已经就位的爵士乐队手里接过一把贝斯,转头对大家:“所以呢……这首来自花旗的电影主题曲《I Do it for You》,换种方式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喜欢跳舞的朋友也可以试试……”
结果换来的是尖叫!
姑娘们此起彼伏的尖叫!
然后又目送一位高挑的姑娘上台,更疯狂了!
周教授简直叹气,这都什么环境啊,孩子你在这里唱歌,简直是太辛苦了。
第12章、此子必成大器
沪海的姑娘真的时髦。
粤东那边比这里还时髦还敢穿,但没这么好的气质跟身材,很多时候穿成了非主流。
北方身材好,但是衣服又土气得多。
90年,这位姑娘的打扮真真嗲。
现在最流行的齐刘海、大粗眉,比蜡笔小新的还粗。
灰色丝光短袖上衣还带了点夸张的小垫肩,反衬着黑色超短包臀裙下的长腿,美得要命!
点睛之笔是胳膊下还夹着一只驼色的手拿包。
如果手指间再挟支带烟杆的香烟,活脱脱有名媛的风姿了。
而且以她的身材相貌,放到十年二十年后,或者说哪个年代都显得时尚。
气得黄雪蓉跟她的小姐妹只想冲上去掰了这狐狸精的腿,太长了!
不过荆小强不慌不忙,双手抓在贝斯上随意打拍子,就挡住了对方的侵略性。
有人说贝斯是乐队里面最不起眼的存在,而且外观跟主音吉他也差不多,简直就是凑数。
毕竟贝斯这俩字就是低音的意思,很多时候低音真的会被淹没在炫目的旋律和鼓点里。
就好比荆小强这样第一次挎起贝斯的家伙,也能滥竽充数的单一拨弦打节奏。
看他样子,外行绝对能被糊弄过去。
可有人形容过鼓点节奏等于是骨架,键盘和主音吉他负责旋律就像衣服跟皮肤保证了好看,而贝斯就是肌肉,无处不在的把骨架和皮肤撑起来。
真正的易学难精。
但现在足够了,爵士乐队版的《I Do it for You》少了几分殿堂气息,更加充满烟火气。
同样的歌唱,之前带着些悲壮忧伤,现在就是调侃戏谑。
特别是配合荆小强跟这位短裙姑娘的脚步,更加充满了挑逗。
欲拒还迎的那种前后摇曳。
不是有人说过吗,摇滚乐队拿着吉他或者贝斯的动作,很像拿着那啥……
就跟自力更生的样子差不多。
这位粗眉大美女都吃惊了下,但更加如鱼得水的契合上荆小强的动作,娴熟又充满风情。
当荆小强唱到副歌部分,纵情高歌身体后仰的时候,她还有探身俯压的姿态。
美得冒泡!
眉眼之间更是和荆小强进行深度对话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