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商道人生_分节阅读_第192节
小说作者:太极低手   内容大小:1.21 MB  下载:商道人生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4-05-14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2/1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可松台区政府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松台区就这么几个企业,当初能安排掉的那几个人,都是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实在是没办法靠了面子硬塞进去的,剩下的这些人是实在没有办法解决了。

  每次那些人来上访的时候,松台区基本的做法就是能哄就哄,能拖就拖。

  黄国诚升任副区长后,主管信访工作,就碰到了好几次氮肥厂的工人上访。有次是一户人家生了重病,实在是没钱医治了,被医院强制出院,家属把病人实在是没办法了,把病人抬到了区政府大门口。另外一些原氮肥厂的工人也闻讯赶来,围住了门口要求能够解决问题。

  见那户人家一家子围着担架哭得昏天暗地的,黄国诚看着实在是心生不忍,就找主管领导签字弄个几千块稍微意思一下,自己又掏了一千块,可这毕竟是属于杯水车薪,而且政府的财政就这么多,在这上面支出了,有人就会心生不满,说些阴阳怪气的话。

  就在十几天前,氮肥厂的人又堵了一次区政府的大门,让梁卫国在政府会议上抓住机会借题发挥刺了鲁海强一下,无非又是拿旧城改造说事,等到散会之后,鲁海强第一时间就把黄国诚给叫到了办公室,铁青着脸要黄国诚一定要想办法在半年之内圆满地解决掉原氮肥厂下岗工人的生活困难。

  这可就把黄国诚给愁死了!可鲁海强是顶头上司,还是自己的靠山,他下的命令能不去执行。也是天无绝人之路,正好这时听到立信药厂要分家,立信化工成立的消息,黄国诚可是一刻都坐不住,急急忙忙便赶来了。

  可黄国诚心里也清楚,氮肥厂的事有多麻烦。虽然说上半年的常委会是作出了决定,给予能够接收氮肥厂工人的企业很大的优惠政策,但这要解决的人毕竟不是少数的五六个七八个,而是将近了上百人啊!

  更主要的是,自从上次徐海的事情之后,黄国诚原还担心韩易会因此与他心生间隙,不过还好的是韩易能力过人,不但完美解决了徐海的事,顺便还多了一个度假村的项目,也让黄国诚白得了他那个党校同学的一个人情。

  因此在后来的安置房问题上,尤其是在靖海北路拓宽改造和延伸上,黄国诚才显得如此卖力,也就是要给韩易一些补偿。

  可是黄国诚是万万没有想到,这又摊上了这么一个事来!

  说心里话,黄国诚真的是有些不想来。谁都明白要解决这么多工人的就业问题,那就是意味着要背上一个大大的包袱,立信药厂现在是松台区主要的纳税大户,要是因为这个而被阻碍了发展甚至是被拖垮,对于松台区政府来说可实在是得不偿失。

  可黄国诚在脑子里想了个遍,要说在这松台能够解决氮肥厂下岗工人问题的,,除了立信药厂外,还真的是很难再找出第二家来了。

  “黄区长,你这真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啊!”顿了半晌,韩易摸了一下鼻子摇头苦笑道,同时打破了稍有些尴尬的气氛。

  “呵呵,韩总,真是没办法,坐在这个位置上,有些话一定要说,有些事也一定要办,希望你能体谅我的难处啊!”黄国诚见韩易的样子,放下了一半的心来,闻言也是一脸的苦笑,“韩总,你是不知道啊……”

  黄国诚说着便把当初氮肥厂停产之后再就业的一些事情说了一下,又有意地重点跟韩易说了一遍那户生病人家的事。

  “韩总,氮肥厂的那些工人以前干的活专业性太强,这也导致了他们选择再就业的余地很小,说实在的,也就是你这日化厂算是最接近他们以前的工作了。另外,不瞒你说,我这次找你,说白了,能解决这个问题,对我仕途上肯定是有帮助,可除此之外,也实在是不忍心看着那些工人再那样生活下去!”黄国诚长叹了一声道。

  韩易为黄国诚的坦白感到诧异,沉默了一会才抬头问道:“黄区长,这一百多人全部都要解决的话,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你跟我交个底,最需要解决的有多少?”

  黄国诚猛然抬头,激动道:“韩总,你这是……”

  韩易轻轻点了点头,说道:“是的,立信日化厂成立之后,肯定是要再招一些工人,正如黄区长你所说的,氮肥厂的那些工人在专业上有相近之处,但我们也有条件,首先是年龄上要不能超过三十五周岁,第二是人员素质,我们不需要那些在国营厂养成吊儿郎当习惯的老油条。其他的……”韩易想了一下,“其他的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要求了,暂时也先就这两点吧,黄区长可以依照这两点要求先筛选一批人出来,再经过我们厂里一个简单的面试,而后通过培训取得岗位资格后便可直接上岗。”

  韩易受父亲的影响,对于工人的生活深有体会,尤其是前几年家庭艰难的生活让他记忆尤甚,因此,在黄国诚介绍了氮肥厂那些工人的生活情况之后,韩易便没有更多的犹豫。

  一个人的财富取之于社会,既然有能力了,那么便有责任去回报这个社会,韩易想得就是这么简单。

  “嗯,好的,好的。”黄国诚忙不迭地点头,过了一会,黄国诚脸上稍有些做难地说道:“韩总,你看这个年龄问题,能不能再放宽一些。你也知道,工厂车间里的生产老手最重要,氮肥厂有些老工人的技术和操作经验都很好,虽然年纪大了一点,但还是很有干劲!三十五周岁的年龄限制实在是太少了。”

  “这样……”韩易摸了一下下巴,也情知黄国诚说得是实情,转头问道:“那黄区长觉得年龄到哪个限制最为妥当?”

  “四十五周岁吧……行不行?”黄国诚迟疑了一下,说道。

  “四十五?不行不行。”韩易连连摇头,“黄区长,工厂车间操作可是开不得玩笑的,过了四十五周岁,人的记忆力和精力都差了许多,让他们再学新的问题便困难许多,而且长期养成的一些习惯也很难改过来,对于生产安全都是不小的隐患。这样吧,我看就定四十吧。”

  听韩易这么一说,黄国诚也知韩易是做了很大的让步,便不再多言,马上点头同意,说道:“韩总放心,下午我就会把名单统计出来,然后再通知他们到立信药厂去面试!”

  黄国诚的动作果然很快,到了下午依言便把名单给送了过来,韩易初步看了一下,符合条件的职工共有八十多人,也算是占了大多数。

  听说是有希望到立信药厂上班,那些工人都很高兴。立信药厂去年二期的宿舍也落成了,每个工人都搬进了新宿舍里,现在立信药厂的工人在松台区说起来也算是响当当的,工资和奖金相比起来都列前几名,福利也不错,现在好些人家嫁女儿都特意找立信药厂的那些工人。

  经过初步的面试之后,这些工人便进了工厂进行一个为期三月的短期培训,之后是岗位考试。那些工人都很珍惜这得来不易的上岗机会,由于专业接近,那些工人也都学得用心,考试过后,这些工人全部合格通过。

  韩易也没有食言,大笔一挥,把那些工人全部安排到了新成立的立信日化厂上班。

  圆满解决了氮肥厂的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也让立信日化厂在成立之初便出了名,不但松台区各家媒体争相报道,而且中海都市报也以大篇幅的文字赞扬了立信日化的行为,使得立信日化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而黄国诚也因为圆满解决氮肥厂工人再就业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受到了松台区政府的嘉奖和表扬。

  第五百二十二章 “后花园计划”

  立信化工搬入新厂房之后,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扩大产品生产种类,从原有单一个牙膏开始向着各种日用化学产品转变,除了原有的牙膏之外,还开始生产各类日用洗涤用品。

  与此同时,浦青县的项目进展顺利,尤其是经济适用房项目,在黄国诚那位常务副区长同学的大力支持下,没有任何地方利益敢于插手。浦青县政府可是放出话来,谁要是为了个人不正当的利益需求胆敢染指龙水镇的两个项目,从而对项目造成人为阻碍的,一律严惩不殆,该抓的抓,该处理的处理,决不姑息。

  当然,话是这么说,但韩易还是考虑到和地方上搞好社会关系的重要性,但是这件事又不能由立信公司自己出头,不然便是示弱了。

  这个时候徐海便有了用武之地。

  徐海此人比起黄国诚来说交游更为广阔,三教九流各个层面都有人认识,在松台一地也是颇有一些名声,就是周边几个区县包括浦青县也有许多方方面面的交情,不然当初孙大龙也不会特意找到他来一起搞龙水镇的别墅了。

  龙水镇经济适用房的事可以说是韩易救了徐海的命也不过分,如今徐海自然是知恩图报,于是便由他出面牵线,拐了一个弯,将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土石方填料以及工程外包给了相关方面,那些人的利益需求得到了一些满足之后,再加上徐海的面子,对于这两个工程便不会再暗地里下绊子使些小手段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工程建设速度很快,而且在桩基工程刚刚完成之后,通过韩易的努力,便拿到了四分之一的合同建设款,这使中发财团各位股东对于韩易的能力更为认可。

  松台区在嘉义地产以及保泰地产介入之后,旧城改造工作有条不紊。事实证明了先建房后拆迁的举措获得了民众的一致好评,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有那已经开工的安置房摆在那里,那些拆迁户们便都安心了不少,拆迁动员工作也进行得颇为顺利。

  而在这其中,网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尤其是以化名“二等公民”的张军逸等人在论坛上不时发表的一些正面言论更是给松台区政府赢得了不少分数,带来了良好的声誉。

  鲁海强因为旧城改造的突出工作获得了上级的好评,并在中海市针对各区县领导考评中名列前茅,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并专门组织召开研讨会在中海市范围内探讨和推广松台区的旧城改造模式。

  鲁海强心情大好之下,也不忘嘉义地产对他的支持,在诸多方面给予了嘉义地产优惠政策和便利。黄国诚也由于在招商引资工作上的突出表现,分管工作调整为主管城建、工业、文化和卫生的副区长,其职权份量大大增加。

  盐林工业区的项目韩易不再报有幻想,立信公司受中发财团的委托之后,韩易便将立信公司大部分的班底搬到了浦青县,虽然有了淀阳湖度假村的工程在做,但韩易考虑到立信公司始终是需要一个自己的项目,而且是一个让立信公司能够真正在浦青县和松台立足的项目。

  出于这样的考虑,韩易经过细致的思考和多次的实地考察之后,特意约见了黄国诚,将一个脑中思虑已久的方案跟黄国诚提出。

  黄国诚在听取了韩易的初步计划设想之后,为韩易大胆的想法所震动,但同时心中又有隐隐的兴奋。

  黄国诚心里很清楚,若是韩易提出的这个方案能够成功实施的话,将对整个松台区的经济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个计划涉及到的层面太多,而且整体投资金额巨大,以黄国诚的能力还不能马上拍板决定,最起码是要鲁海强认可之后,这个计划才有成功的可能。

  因此,黄国诚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和韩易再详细地商讨过其中的一些细节以及整个方案的可行性之后,便不敢怠慢,马上带着韩易直接找到了鲁海强。

  “后花园计划?”鲁海强从宽大的办公桌后抬起头,双眼炯炯有神,饶有兴致地看着韩易。

  “是的。”韩易平静地微笑点头,“这个计划在我的脑海里已经酝酿许久,其最初源头的想法还是来自于黄副区长,经过我们公司多次实地的考察认证之后,认为这个方案有很大的可行性。”

  这个“后花园计划”在韩易脑子考虑已久,却是一直到现在才真正成型,其主要思路还是来自许久之前和鲁海强见面前和黄国诚及鲁海强的秘书刘晓涛的谈话,也就是在森林公园发现的那口天然温泉。

  当时韩易听到后便上心了一下,不过也没有太好的计划,之后因为事务繁忙便把这念头给搁置了下来,上月和黄国诚吃饭的时候双方曾在一起闲聊式地探讨了一下松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道路,却是让韩易突发灵感,又想到了对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

  当然了,这时韩易在如何更好地利用温泉资源上想法更为全面。

  依照韩易的想法,整个“后花园计划”具体的内容,第一步便是依托松台区现有的旅游资源,以国家级的森林公园为着重切入点,开发温泉旅游项目;第二步是将松台区原有的悠久的文化历史古迹和自然景观相结合,打造出一个覆盖整个松台区的高质量的旅游休闲环境;第三步便是要松台区政府出面,以政府的名义借助各种媒体,将松台区的这个方案推广出去,其最主要的对象当然是中海城区的居住人群。其提出的口号便是“为中海市人们打造一个舒适的后花园”!

  这便是韩易的“后花园计划”。

  韩易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借助整个中海市庞大的人群基数以及依靠飞速发展的经济推力,这个“后花园计划”必将获得极大的成功。

  虽然只是听黄国诚和韩易汇报和介绍了大概的思路,但鲁海强凭着多年的城建工作经验,还是敏锐地感觉到了韩易所提出的这个方案其所蕴含的价值。

  不得不说,鲁海强比黄国诚看得更远,依他的眼光来看,如果这个方案能够成功的话,其对于松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它将给松台区带来不可忽略的区域价值上的凸显,这给鲁海强带来的政治好处将远远超过安置房的建设。

  但是,这个计划涉及到的层面又太广。

  光听了韩易简单的介绍之后,鲁海强便清楚其中至少涉及到了土地资源和园林景区开发、拆迁移民、道路交通建设,另外还要加上大力的宣传推广活动等等,其牵涉到的部门起码上了十个以上。

  更重要的一点,鲁海强心里还有疑惑,这个计划若要成功其需求的资金量太大,就凭着立信公司的实力,究竟能不能完成那还真是个未知数?若是到了最后再弄出个半拉子的烂尾工程来,不但不能给他添分,说不定还会让某些人以此为借口揪自己的小辫子,从而将自己好不容易才苦心经营起来的局面和树立起来的形象毁于一旦!

  第五百二十三章 指示

  “关于这个“后花园计划”,我觉得韩总的思路非常不错,如果这个方案能够成功的话,对我们整个松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不可忽略的促进,甚至能够让我们整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更重要的是,整个“后花园计划”是建立在开发和利用我们松台区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这将给我们在今后一个时期里就如何跳出单纯的工业化发展的条框,依靠第三产业来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鲁海强稍稍沉吟了之后,对韩易的这个方案做了一个肯定的点评。

  “鲁区长,你也觉得这个方案可行了?”黄国诚听到鲁海强的肯定,顿时心里大定,略有些兴奋道。

  鲁海强不置可否地微笑着,接着说道:“这个方案行不行,不是我说了算,而是要用事实依据来说话。在这里我希望你们能够把工作做得再细致一些,把各项环节考虑得再具体周到一些,比如说首先需要考虑到土地征用和山民的安置工作,民生问题是头等大事嘛!另外,关于如何完善开发利用温泉资源,也要有计划;嗯……还有开发周期和资金筹集利用等等,都很重要。这几方面情况,都能够有完善的解决方案,有关这几点就麻烦黄区长要协助好韩总做好工作,尽量给韩总提供必要的帮助。我的想法……希望你们最好是能够把这个计划以书面文件的形式具体反应出来,这样的话,我就可以把这整个“后花园计划”先拿到市政会议上进行审议,先听取和汇总一下各方面的意见,如果可以的话,接下来就能拿到常委会上进行审核表决。”

  “嗯,好的好的,鲁区长,我这就回去马上安排工作,协助好韩总把这个方案做好再拿来给你审查。”对于鲁海强的指示,黄国诚自然是言听计从,忙不迭地点头,又从包里拿出笔和笔记本来,把几处重点记在了本子上。

  从鲁海强办公室出来后,两人回到了韩易的办公室,此时,黄国诚的情绪倒是有些冷静了下来,坐在沙发上微微皱着眉头。。

  韩易吩咐了人给黄国诚泡上香茶,黄国诚正仔细揣摩着鲁海强说的话,有些心不在焉地端起杯子来就喝了一口,却被滚烫的茶水呛得一下全喷了出来。

  “不好意思,失礼了,失礼了!”黄国诚忙不迭地起身,拿过桌上的纸巾擦拭衣服上的水渍。

  “呵呵,没事,黄区长想什么呢,想得这么入神?”韩易微笑着摆了下手,又顺手抽出纸巾来,帮了黄国诚一起擦掉桌上残留的水渍。

  “呃……”黄国诚顿了一下,开口想说什么,想了一下,又才开口道:“韩总,今天听了鲁区长的话,我也觉得要完成这个计划确实是困难重重,其他不说,就鲁区长提到的第一点,这温泉区周边的山民搬迁安置工作,就够让人头疼的。韩总也是知道,我原来也有过开发温泉资源的念头,可就是被那些山民硬生生地给拦住了,死活都不肯搬迁,说什么也没则,就是给他们赔偿金也不干。他们的理由也很实在,说什么到了山下就没地方住了,而且日后的生活问题也无法解决,靠了那几个赔偿金根本不顶用,在山上虽然过得清苦一些,好歹也有个安身之处,而且有那几亩山田产出,至少是饿不死了。我设身处地想想,他们说得也有道理,你说这些山民大半辈子都是在山上生活,让他们下山来,能干些什么呢?现在有些人口口声声说着那些山民住在深山里,交通不便,有些地方还没有电灯,一辈子没看过电视什么的,要动员他们搬到山下来,享受社会主义的新生活。他们也不想想,这些山民们大多手无一技之长,到了山下又人生地不熟,能找到工作赚钱养家糊口吗?倒还不如呆在山上来得现实,好歹是能混个温饱。”

  韩易听着黄国诚牢骚般地说了这么一大段,心里想着黄国诚在有些事情上倒比大多数人看得清。

  这其实也是韩易在浦青县事后还一直和黄国诚保持良好关系的原因之一。黄国诚此人虽然对于仕途热衷,当然了,这也是大多数政府人员的基本心态,不过黄国诚做事还算是有底线,心里也到底是存了几分要为民做事的心。

  不过韩易还是觉得黄国诚想得太片面了一些,以他听鲁海强话里的意思,倒是猜到了鲁海强的几分心思,觉得鲁海强话音里头,最后的重点还是落在了开发计划和资金落实上。

  这才是最现实的问题!毕竟这要做什么事,最终还是要拿钱说话,没钱,那都是空口白话,计划再好再周详也是白搭!

  当然了,韩易此时也不宜说这些,想了下便问道:“黄区长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难办!”黄国诚摸了两下额头,有些无奈道,“上次那几个山民的态度太坚决了,话里话外根本就没有商量的余地,再多说上几句就直接拿扫把锄头赶人……”韩易听了心里一笑,想着黄国诚当时肯定是兴冲冲地上山找那些人,却是当头吃了一个闭门羹,心头的失落可想而知。

  “黄区长能不能跟我具体说下那里的情形?”韩易问道。

  “那块地方的人家其实也不多,撒落开来也就十二三户的样子,听说早前是有三十多户的,后来有些条件稍好一些的都搬下山来了,毕竟山上的生活实在是太清苦了些,也太不方便了些,到去年了才给那里通上电。但凡稍微有些路子的都想法子下来了,剩下的这些就是跟山下毫无关系,也没亲没戚,又没有任何手艺,没有任何出路的。”黄国诚说道:“这些人也是实在没办法,你说谁希望自个穷一辈子呢!那子女长大了也要跟着在山上刨土呢!”

  “这么说来,只要解决了那些山民们的生活,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就有很大的希望让他们搬迁下来喽!”韩易听后,却摸着下巴若有所思道。

  黄国诚从韩易的话里听出了点苗头,他也知道韩易素来点子多,精神顿时一振,问道:“韩总有什么想法,快说来听听?”

  韩易心里已经有了一点主意,不过却不想马上说出来,微微笑了一下,说道:“我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不过是看路走步罢了。既然那些山民有困难,那我们就想法解决困难不就得了。我希望黄区长能带我上山去一趟,让我亲自跟见一些那些山民,和那些山民谈一谈,先听听他们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再说,你觉得如何?”

  黄国诚原以为韩易有什么好方法,却没想到韩易只是说出了这么一番话来,脸上略显失望,不过这个时候也确实是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是先照着韩易的话试一试了。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上山

  第二日一早,韩易便坐张勇的车先到了松台区府,与黄国诚会合,黄国诚也没有坐自己的车,吩咐了司机一声后,打开车门上了韩易的车子,两辆车子一前一后地往森林公园开去。

  靖海北路拓宽工程正在进行,好几段路面都被挖开,只能容一辆车子通过,不时还有运送土石方的大型工程车来往,不过好在这条路上平日来往的车子不多,车子减慢速度之后,也没碰到太多的阻碍。

  韩易摇下一半的车窗,指着外面的道路笑着道:“黄区长可能不知道,你所提议修建拓宽靖海北路,也是促使我开发产生开发温泉度假村的原因之一。靖海北路拓宽之后,交通状况大大改善,大客车也能直达山脚,这就为度假村的成功开发打下了基础。良好的道路交通是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我期望在未来不久,我们能够在这条路上看到车水马龙游人来往不息的景象。”

  “韩总有信心是好事。”黄国诚的脸上绽出一丝笑容来,说道:“松台北区的交通一直滞后,现在区政府下决心要发展北区的经济,道路交通自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有句老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嘛!我觉得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靖海北路有一半是黄国诚投桃报李之作,他心里清楚的很,见韩易此时提起这个话题,显然是有意指不忘的意思在里头,心里也觉得舒服。

  车子路过正在建设的安置房工地,远远可以看到工地上一片繁忙的景象,黄国诚便笑道:“看来工程进展非常顺利啊!”

  “是啊!”韩易笑着回答:“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到年底大概便可以结顶了。”靖海北路拓宽延伸之后,受益最大的还是在建的安置房地块,其价值立刻增生。

  一路闲聊着一直到了山脚处的度假村,看到张军逸在路口招手。张军逸算是黄国诚的军师般,看来这次也是黄国诚特意叫上张军逸,到时也能帮忙一起出个主意。

  接了张军逸也上了车,然后继续前行。

  松台区的森林公园因为是国家级的,也算是远近有名,当年国家也是拨了财政下来,再加上林场的产出,因此上山的道路并不差。不过韩易看着这个路况,心里算计着日后是否还要增加道路改善投资,又或是让松台区再出钱把道路拓宽。

  开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便到了目的地,韩易看到在路口还有好几个人在等候。

  韩易和黄国诚下了车,先和路边等候的人一一握手,又给韩易介绍,韩易才知道这几个人都是当地乡政府的几位领导干部,还有就是当地的几位村干部了,都是听闻副区长上山来考察,一大早的便过来等候了。

  韩易一时间也记不牢那么多的面孔,只记了其中一个方脸中等身材姓陈的是乡党委书记,几人中就他嘴上留了小胡子,因此印象深刻一些。

  相互介绍了一番之后,那几个乡干部便热情邀请黄国诚先去乡政府里坐坐,顺便听取一下他们的工作汇报。黄国诚回头看了韩易一眼,沉吟了一下便开口说道:“我今天主要是陪同韩总来山上考察旅游资源情况,工作汇报的事还是日后再说。”

  那几位乡干部听黄国诚这么一说,当然是不再坚持,不过有如此同区领导亲密接触的机会,当然是不容错过了,于是便都说着要陪同黄国诚和韩易他们一起考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6页  当前第1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2/19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商道人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