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橙红年代_分节阅读_第432节
小说作者:骁骑校   内容大小:2.45 MB  下载:橙红年代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3-05-19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2/4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哎呀,昨天丢人了。”陆天明爬起来说道,“七个人喝了十瓶五粮液,以前我在部队的时候也没这么喝过,老了,到底不比年轻人了。”

  老温回头道:“昨天你没脱衣服就上床睡了,我一个人也搬不动你,想找他们帮忙,怎么敲门也没人理,我寻思可能都喝多了,就没再惊动他们。”

  陆天明说:“他们俩是替我挡了不少酒,唉,求人办事就是这样,舍命陪君子啊,今天中午晚上少不得还要喝,温工,你忙你的,别管我们。”

  ……

  老温第一次到北清大学来看女儿,温雪非常兴奋,拖着陆谨一起陪父亲游览了校园,看到女儿生活学习的环境很好,老温也很欣慰。

  晚上,温雪在学校附近的请父亲吃饭,席间没有看到韩冰,老温纳闷道:“小雪,你那个同学呢?”

  陆谨抢着答道:“韩冰家里有点事,最近挺忙的。”

  老温也就没再多问,毕竟年轻人有自己的世界。

  “小雪,爸爸负责的项目已经验收合格了,如果能投产的话,效益将会很可观,将来你留在首都工作的话,爸爸也能拿得出房子首付了。”老温提起自己引以为豪的项目,满面春风。

  “是吗,太好了。”两个女大学生也兴奋起来。

  就在老温和女儿团圆的时候,陆天明还在酒桌上酣战,他有个战友,现在总部负责军购,虽然只是个大校,但手上权力大得很,上午陆天明就带着所有的资料去了他的办公室,双方相谈甚欢,中午又是一场招待宴会喝的是昏天黑地,下午去后海喝茶,晚上接着喝。

  晚宴是在首都一家久负盛名的酒店举行,装潢极其奢华,包间大的能打篮球,服务人员都是精挑细选的美女,大圆桌大的吓人,坐在对面的人面目都看不清楚。

  这回陆天明留了个心眼,喝酒前先弄了点酸奶垫底,不过还是喝多了,在洗手间狂吐一阵,头脑稍微清醒了点,来到前台结账,首都消费不比地方上那么寒酸,昨晚一顿夜宵就花了上万块,这一顿怕是没有五万下不来,不过为了订单,认了!

  前台服务员看了看电脑,报出一个数字:“六万八千元。”

  陆天明差点坐在地上,最然晨光厂获得三亿风投,但那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随便吃顿饭就是一辆小轿车的价钱,在感情上他接受不了。

  但他还是拿出银行卡来结了帐,拿着**手都在发抖,这么巨额的招待费,要是再办不成事,怎么向全厂职工交代。

  他的老战友从里面出来了:“老陆,你怎么跑了,这可不行,罚酒三杯。”说着把他扯了进去。

  “老张,真的喝不动了,缓一缓。”陆天明告饶道。

  老战友倒也通情达理,找了个没人的包间进去坐下,陆天明拿出中华烟给他,他却掏出自己的烟盒说:“抽我的,特供货。”

  “老陆,你怎么偷偷把账结了,不给我面子啊。”老张问道,以前陆天明当团长的时候,他是政委,两人是搭档过一段时间,关系很铁,上次晨光厂仿制的苏式装甲车,就是他帮忙找的。

  陆天明笑着:“应该的,应该的。”

  “那……你看我们的导弹能行不?”

  “呵呵,行肯定是行,能飞嘛,不过……作为军用武器来说,差距还是很大的。”

  陆天明目瞪口呆,都不知道如何接口了。

  老张打了个酒嗝,说道:“老团长,你应该知道,一种武器的产生,从立项、设计、试验、定型、投产、到装备部队,再到形成战斗力,起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打仗不是小孩过家家,弄几个航模就能上阵的,再说你这个东西真的不行,速度慢,不隐身,拿自动步枪就给打下来了,这样吧,我争取一下,采购一些当靶机来用,你看怎么样?”

  陆天明一听这话,冷汗都下来了:“老张,你听我说,这种导弹虽然精度稍逊,但是胜在价廉物美,数枚一起发射,可以弥补精度不足的缺点,对于买不起精确制导武器的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啊。”

  “老战友,不是我不帮你,这里面水太深,我也做不了主,你要知道,一种新产品的进场,关系到多少人的饭碗,出口武器的话,那属于政治任务,更加马虎不得,老团长,不是我批评你,你们晨光厂实力有限,生产些防雷车之类的东西还行,高科技武器还是尽量少碰,说句不好听的,你们一个小厂自投资金百十万就能搞出来新玩意,让那些每年拿几个亿拨款的研究所情何以堪?你让人家怎么混?”

  陆天明的眼神一下黯淡下来,老战友的话虽然刺耳,但这就是现实,辛辛苦苦研制出的导弹居然被当成靶机,这是很难接受的事实,不过总比投资全打了水漂要好,他也只能忍气吞声的接受。

  “老张,谢谢你了。”

  “行了,多少年的老战友,这点面子还没有么,歇够了吧,走,喝酒去。”

  12-69 卷土重来

  北京之行结束了,大家搭机回江北,去机场的路上,向来沉默寡言的老温不停地唠叨着女儿的事情,大家听的也是津津有味,有人还打趣说要帮老温介绍个女婿,老温骄傲的回绝说,能配得上自家女儿的男孩子,他还没见过。

  陆天明也跟着谈笑风生,身为工厂的带头人,他不能把失望的情绪表现在脸上,还要装的兴高采烈,对他这种军人出身的直爽汉子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忽然出租车在路口停了下来,众人没当一回事,可是过了许久还没有开动,只见后面已经堵了一条长龙,眼前的路空旷无比,却依然是红灯闪亮,陆天明急了,问道:“司机师傅,我们要赶飞机,能不能绕路走啊。”

  司机是地道北京人,拿起大罐头瓶改的茶杯喝了一口,慢条斯理的说道:“地方上来的吧,不知道首都的规矩吧,这是有外国领导人来访,实行的交通管制,绕也绕不过去的。”

  半小时后,国宾车队呼啸而过,白色的警卫摩托雁翅排开,威武非常,一水的黑色奥迪打着双闪足足过了好几分钟才走完。

  管制解除,社会车辆重新放行,陆天明看看手表,还好,来得及。

  ……

  回到厂里,陆天明又开始着手收购红旗厂的事情,可是却收到一个让他无比震惊而沮丧的消息,收购计划被无限期搁置!

  匆忙找到孙副市长,这个项目是他一手促成的,理应最关心才对,可是连续找了几次,孙副市长不是开会就是出差,陆天明心里明白,这是在躲自己呢,于是他毅然找到了胡市长,请求市政府出面协调此事。

  胡跃进倒是没躲,在办公室接待了陆天明,首先对晨光厂的成绩表示了肯定,然后阐明了支持的态度,最后才委婉的告诉陆天明,这事儿归有关部门管,市政府爱莫能助。

  陆天明又驱车前往省城,托关系走门子,花钱送礼请客,终于从某位消息灵通人士那里得知,收购红旗钢铁厂的项目,本来进行的很顺利,就是因为高层领导派秘书传了一句话,一切就都陷入停顿了。

  该领导意味深长的说:“红钢项目,要慎之又慎啊。”

  陆天明全明白了,领导说话,向来是滴水不漏的,听话听音,下面的干部自然会认真领会贯彻领导话语后面的意思,红旗钢铁厂虽然只是一家频临破产的老国企,平时无人问津,但在省里的政治斗争中却成为棋局上的一枚棋子,因为红钢人的抗争,卫淑敏的死,还有由此引发的陈汝宁被杀案,都让某领导在博弈中频频失手,落于下风。

  领导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彻底决定了红钢人的命运,陆天明的脚步很沉重,他真的累了,真的疲了,以往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总是认为能挺过去,能杀出一条血路,但今天,他真的认输了。

  要想让位高权重的领导放过红钢,无异于与虎谋皮,重点不在于此,而在于领导的权威和意志,解决之道唯有一个,那就是该领导下台,但封疆大吏的变更,关系到更高层的决策和博弈,早就超出陆天明一个转业军官的能力范围了。

  是夜,陆天明来到红旗钢铁厂,在卫淑敏化作的钢铁山脉下坐了很久很久。

  ……

  省城,江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庭内,身披法袍的法官正在准备进行最后的判决。

  旁听席上坐着黑压压一群人,大部分是伪劣药品的受害者及其家属,方霏和袁霖坐在角落里,惴惴不安的看着被告席上的亲人。

  被告席上,袁小军戴着手铐脚镣,穿着橘黄色的看守所马甲,头皮上是一层刚长出来没多久的毛岔,他神色黯然的低着头,再也没有当初叱咤省城的风光。

  “根据被告人袁小军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之规定,决定维持原判:被告人袁小军犯行贿罪,生产、销售假药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这已经是终审,听到判决,旁听席上传来一阵喧闹,似乎有人在抗议判决太轻,袁小军的头埋得更低了。

  判决结束,袁小军被法警押了出去,开始正式服刑,他拖着脚镣走向囚车,忽然回头看了一眼,女儿和外甥女站在远处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却没有老婆的影子。

  袁家真的完了……袁小军心底哀叹了一声,在法警的搀扶下爬上了囚车。

  目送警车离去,姐妹俩悄悄离开法院,历经这么久的诉讼、上诉、该流的眼泪都流过了,一颗心早已麻木,短时间内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惨剧后,姐妹俩都长大了。

  现在方霏又回到医科大,但不是来继续学业,而是参加一个援外培训班,援助西萨达摩亚的任务主要由江东省医疗卫生系统承担,省卫生厅从各单位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而曾经参加过援非医疗队的人员,比如谷秀英,比如汪国忠等,都担任培训班的兼职教员,负责给新人们讲述西非的气候、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等注意事项。

  这些参训人员,将会在西萨达摩亚的一所中国援建医院里工作上一到两个年头,出国期间的工资照发,另外有高额的补助,最重要的是回来后可以安排工作,当然这些待遇正规的医生护士是看不上眼的,所谓的精兵强将不过是各个医院的合同制人员和医科大学刚毕业没出路的学生而已。

  在学习过程中,方霏的记忆渐渐被唤醒,她越来越觉得西萨达摩亚是那么的熟悉,那些事情,那些人,仿佛在梦里见过一样。

  今天方霏请了假,按照规定,学员是不能请假的,但谷队长对她格外开恩,特批了半天假期,方霏来到楼下,就看到谷秀英从办公室出来,对自己招招手:“小方,你来一下。”

  方霏走进了办公室,谷秀英对她说:“小方,你的记忆恢复的怎么样了?”

  “还是模模糊糊的,不过好多了,谢谢谷队长。”

  “呵呵,小方你太客气了,咱们可是出生入死的战友啊,对了,有件事想告诉你,你不要有什么想法……”谷秀英忽然吞吞吐吐起来,似乎难以启齿。

  “谷队长,有什么您直接说就行了,我不会有什么想法的。”方霏似乎已经猜到了什么,咬着嘴唇说道。

  谷秀英叹了一口气,说:“小方,其实援外任务很辛苦的,不参加也没什么,正好你还有学业没完成,趁年轻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

  方霏知道自己猜对了,但她还是问道:“我想知道为什么把我的名额取消掉。”

  “因为你母亲的事情,上面说你政审不合格,你别往心里去,我们都知道你是一个好护士。”谷秀英拍着方霏的肩膀安慰道。

  方霏很勉强的一笑,说:“谢谢你谷队长,其实我也不是特想出国,反正我已经去过一次了嘛,我只是想找回自己的记忆而已,这条路走不通,总会有别的办法。”

  “你理解就好。”谷秀英如释重负。

  “那我走了。”方霏转身离去,回到宿舍收拾了自己的行李,只有简单几件衣服鞋子,往小皮箱里一塞就得了,收拾着东西,忽然眼泪就下来了,她在医科大的学籍,已经被校方取消了,理由是清退后门塞进来的学生,妹妹袁霖的境况也很不妙,多门考试不及格,估计也要被劝退了。

  “妈妈,我想你……”方霏心里默念到,已经很久没见过母亲了,袁副厅长因受贿渎职而被纪委双规,至今仍在秘密调查之中,不许接见家人。

  想起当年还住在省委大院的时候,虽然外婆总是高高在上,妈妈总是不近情理,小舅舅总是盛气凌人,小舅妈总是尖酸刻薄,但那毕竟是个家啊,哪像现在,孤零零一个人漂泊在省城,没人疼,没人管。

  收拾完了东西,提着小箱子出了学校,招了一辆出租车去长途汽车站,那里有半小时一班的去江北市的客车,随到随走,很方便。

  下雨了,司机打开了雨刮器和收音机,省城笼罩在烟雨蒙蒙之中,路边的法国梧桐郁郁葱葱,不知道什么时候,春天已经来到了。

  收音机里传来新闻:“澳大利亚总理XXX及经济代表团一行于昨天结束对我国为期三天的友好访问,乘机离开北京……”

  ……

  北京,中调部办公室,上官谨拿着一份文件走进了谢主任的办公室,却惊讶的发现谭志海坐在一旁,乌黑的头发整齐的向后梳着,脸上的每一条褶子似乎都施展开来,笔直的裤线,锃亮的皮鞋,西装领口上的国旗徽标和那条猩红色的领带,都在表明着谭志海的卷土重来。

  “小王,你来的正好,有个很重要任务要交给你,谭主任是你的老上级了,这次也参与协调指导。”谢主任说。

  上官谨忽然明白了,为什么调令下达之后谭志海一直称病没有去边疆省份履新,原来他在等待机会……

  与此同时,总参大楼,赵辉奉命来到副总长的办公室,他拉一拉军装的下摆,轻轻敲门。

  “进来。”罗克功的声音依旧雄浑有力。

  副总长的办公室很大,一面墙都是地图,办公桌后面是党旗和军旗,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面,罗克功肩膀上将星闪耀。

  “叶明,组织上有个艰巨任务交给你,我就问你一句话,有没有信心完成?”

  12-70 突发急病

  江北,至诚小区,春天到了,小区里的梧桐树长出繁茂的叶子,每当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送走了上班上学的儿孙,收拾完家务的老人们就搬着板凳来到小花园里聊天打牌,打发时间。

  老刘家的新房子已经装修好了,至诚集团开发的滨江豪庭二十五楼,楼上楼下,复式结构,接近三百平方米的大房子,精装修,全套的进口家电,更离谱的是,这样的房子居然是门对门的两套,以现在的江北房价来计算,加起来价值超过一千万!

  邻居们都对老刘家有个出息儿子表示羡慕,老刘两口子也很自豪,自家儿子确实能干,这才几年,房子车子就都有了,虽说整天忙的不着家,到现在也不结婚,但那是事业,做长辈的应该支持。

  坐在花园里和邻居们聊了一会儿婆媳关系之类的闲话,老妈正准备回家做饭,忽然看到邓云峰风风火火的来了,身上还穿着工作服。

  “小邓,你怎么过来了?”老妈纳闷道。

  “嫂子,出了点事。”邓云峰的声音低沉。

  老妈一颤,不自觉的话音里带点哆嗦:“老刘他怎么了?”

  “你跟我来吧,车在门口。”

  老妈要回去要医保卡和钱,邓云峰说不用,领导们都在,这下老妈更害怕了,跟着邓云峰走出花园,厂里的汽车根本就没熄火,人一上车立刻就开走了。

  一辆电力抢修的黄色面包车驶到了楼下,几个穿工作服戴安全帽挂着工作证的男子下了车,看了看单元号便走了进去,每人手上都提着一个工具箱,来到刘子光家门口,两个人分别把住楼梯口,一个人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把手电钻摸样的东西,把尖端捅进锁孔转了一下,门应声而开,工人们鱼贯而入,从口袋里拿出薄膜手套戴上……

  几分钟后,汽车来到市立医院,陆天明和厂里的工会主席正在门诊部大楼前抽烟,看到刘子光的母亲来了,赶忙丢了烟头走过来,话没说先握手:“嫂子,你要有个精神准备。”

  老妈脚软了,差点没站住,邓云峰眼疾手快一把搀住。

  陆天明沉痛的说:“前几天厂里组织职工体检,今天复查结果出来了,是白血病。”

  “什么阶段了?”老妈虽然脚软,但依然保持着冷静。

  “专家说,已经是中晚期了。”陆天明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实话。

  老妈终于没忍住,眼泪滚滚而下,好不容易儿子回来了,还买了大房子,眼瞅着儿媳妇就能进门,抱上孙子了,可老伴怎么就得了这绝症呢,难道老天爷就容不得人过上几天舒心的日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5页  当前第4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2/4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橙红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