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何日请长缨_分节阅读_第252节
小说作者:齐橙   内容大小:1.5 MB  下载:何日请长缨txt下载   上传时间:1970-01-01 08: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2/2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唐总,瞧您说的。您是大企业的领导,我们就是基层和农民打交道的,您的来意,我们怎么猜得着?”副镇长李世伟陪着笑替王柄森解着围,他嘴里说猜不着唐子风一行的来意,但那尴尬的表情却暴露出了真实情况。

  唐子风没有理会李世伟的打岔,他盯着王柄森问道:“王镇长,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吗?”

  “我们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法律和道德教育,以至于在企业经营中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对临机集团的利益也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对此,我们镇政府表示高度的不安。”王柄森咬文嚼字地回答道。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王镇长是在向我们道歉?”唐子风问。

  “是的,我代表枫铺镇政府,向临机集团,向唐总您,表示诚挚的歉意。”

  “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呀。”

  “老王,你看,让我说着了吧?”唐子风笑着向王梓杰说,“没有什么事情是一个道歉不能抹平的,如果有,那就来个诚挚的道歉。”

  “领导说得对,某些基层干部的法制意识和政治意识,真的还很欠缺啊。”王梓杰发着悲天悯人的感慨。

  “唐总,我不是这个意思。”王柄森哭丧着脸辩解道。他一向被评价为作风硬朗的干部,在镇子里是说一不二的,谁敢这样跟他说话?可眼前这几位的来头,实在是太大了,人家拿他开涮,他是一点脾气也不敢有。

  “唐总,其实您的来意,我是非常清楚的。我们镇有三十多家以生产机床为主业的企业,因为自身的品牌缺乏知名度,产品销售困难,所以就借鉴了一下国内一些知名品牌,打了点擦边球。这其中,又尤其以借鉴临机集团的长缨品牌最多,这是因为长缨品牌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声誉,借鉴你们的品牌……”

  “等等,王镇长,你把你们的这种行为叫做借鉴?”唐子风打断了王柄森的话,质问道。没等王柄森回答,他又转回头向王梓杰问道:“王教授,你提出的经济理论里,有把侵权叫做借鉴的吗?”

  “他真的不是我的学生。”王梓杰委屈地说道,偌大一个教授,生生被唐子风挤兑成了个小受受。

  到了这个时候,王柄森算是明白为什么刚才王梓杰死活不承认自己教过他什么理论了,合着人家是把他王柄森当成了一个负面典型,是来兴师问罪的,谁还乐意和他叙什么师承关系?

第549章 枫铺镇的创新产业

  宝南是一个耕地资源比较贫乏的省份,历史上就有搞工业和经商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宝南省的地方经济发展很快,许多地方都建立了工业园区,靠着机械、家电、轻纺等产业实现了富裕。

  枫铺镇是宝南中部的一个山区镇,工业区位比不上东部沿海地区,在发展工业方面有些吃亏。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枫铺人便点开了另外一棵科技树,开始寻找各种左道旁门的方法来实现发财梦,而且也的确取得了不少成效。

  枫铺镇最早的产业,就是山寨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工业品,比如服装、鞋帽、小家电等。市面上卖100元一双的名牌旅游鞋,在枫铺镇的批发价还不到10元,而且外观、包装等都与正宗品牌如出一辙。不过,这种鞋子只能穿一回,而且必须是在晴天穿,因为稍微淋点雨就会变成一堆纸浆。

  靠着这一手,枫铺镇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富裕镇,镇子上建起了不少四层小洋楼,停在街边的小汽车也都是名牌。当地人有崇尚黄金的传统,有了钱,人人都开始添置黄金饰品,出太阳的时候,不戴墨镜是不能上街的,因为满街的金项链、金耳环、金镯子啥的,会把人晃出金盲症来。

  后来,国家加大了对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中央几次派出督查组赴宝南,敦促宝南省下力气打击枫铺这个制假窝点。在国家的重拳打击之下,枫铺的制假企业垮台了一大半,许多小老板都逃之夭夭,好几年不敢回家,而枫铺的经济也急转直下,出现了好几年的萧条。

  王柄森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派到枫铺镇来当镇长的。上任伊始,他就提出要重振枫铺的制造业,让人给那些跑路的小老板捎话,让他们回枫铺来投资,并承诺既往不咎。

  由于风头已经过去,只有六秒钟记忆的社会公众早就忘了过去的事情,宝南省也已经把工作重心转向了其他地方,没人再关注当年的造假风波,所以那些小老板们也就一个一个很低调地回来了。

  人回来了,但要想重操旧业,却不太容易。国内已经走过了短缺时代,即便是农村居民,也学会了在网上购买各种便宜且品质不错的消费品,质量过于低劣的产品没有了生存的余地。

  此外,国家法制建设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山寨大品牌的产品将会受到被山寨厂家的严厉追究。王柄森毕竟是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官员,而且自觉前程远大,自然不会为了政绩而纵容山寨品牌。

  不搞这种歪门邪道,仅凭正当竞争,枫铺镇实在没有太多的优势。王柄森找那些回乡的小老板们座谈问计,大家都表示,如果不搞一些“创新”,单单是纯粹地生产产品,在枫铺镇办厂子肯定是赚不到钱的。枫铺镇最大的优势,就是天高皇帝远,搞点“创新”也不用担心会被人发现。

  当然了,大家都明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天底下还真没什么不会被人发现的事情。小老板们的想法是,被人发现了,大不了再次跑路,过几年回来,还是一条富翁。枫铺镇是个很隐密的地方,搞“创新”被人发现的概率远低于山外,这是大家愿意回来的根本原因。

  王柄森知道大家所说的“创新”是指什么。他不能接受过去的“创新”方法,但又知道不搞“创新”是无法取得政绩的。经过了若干个不眠之夜,王柄森终于发现了一种巧妙的“创新”方法,那就是玩谐音梗,“借鉴”一些知名品牌,却又不触犯法律。毕竟,国家的法律在这方面是有一些空白的,而这个空白期,足够王柄森在枫铺镇创造出一个经济奇迹了。

  顺便说一下,在那些不眠之夜里,王柄森都在苦读王梓杰的著作,他的许多灵感,都是从王梓杰的著作中获得的。

  可惜,王梓杰不肯承认。

  枫铺镇谈不上有什么传统工业项目,枫铺的小老板们都是本着什么赚钱就做什么的原则,今天开的是鞋厂,明天就能转产微波炉,到山外去买一条人家淘汰的生产线,再聘几个被大厂子开除的工程师和技工,就能把产品生产出来。

  什么,你说技术诀窍和质量控制?

  枫铺镇出版的词典里有这样的词汇吗?

  生产机床是一件偶然的事情。枫铺的一位小老板在山外Happy的时候,邂逅了一位从非洲回来的掮客,听对方说起现在中国机床在非洲热销,尤其是临机集团生产的长缨机床,在非洲几乎是一机难求。

  “你能弄到长缨机床吗?有多少我要多少,卖到非洲去,起码是翻倍的利润。”那掮客说。

  客户有需求,自己就要想方设法地去满足,这是枫铺人的信仰。

  客户需要的是长缨机床,自己生产不出来,但提供一台常缨机床总是可以的吧?你的缨上有三个穗,我比你多两个穗,算是添头。还有,你的穗是顺时针卷的,我是逆时针卷的,非洲兄弟应当不会计较这个吧?

  感谢清华肖文珺教授提出的机床模块化设计概念,现在制造一台机床的难度比过去降低了许多。机床上的核心部件是可以在市场上买到的,自己再做个床身啥的,组装在一起就成了机床。

  枫铺小老板与那掮客定了个口头协议,不到一个月时间,就真的向对方提供了10台如真包换的仿长缨机床,非但中文品牌完全不同,英文品牌也完全不同。

  至于说机身上那硕大的字母“Changying”,那只是中文品牌的拼音翻译,不是英文品牌,不涉及到品牌侵权。厂家就有这样的爱好,你管得着吗?

  王柄森是知道这件事的,他再三向小老板求证,确定这批机床并不会被投放到国内市场,于是就释然了。

  在王柄森看来,机床是卖到非洲去的,就算是在品牌上有点“瑕疵”,损害的也不是中国人,有什么关系呢?想想看,过去西方国家的冒险家们用几粒玻璃珠子就能在非洲换到大片的土地,枫铺的企业向人家销售的可是实打实的机床,价格也不坑,有什么错呢?

  这件事对于临机集团,似乎也没啥损害。人家掮客说了,长缨机床在非洲卖断货了,很多非洲企业是拿着钱等机床,自己只不过是吃了临机吃不下的那些需求,对临机没啥影响呀。

  这就像路边的瓜,瓜农没空摘,眼看着就要烂了。一个濒临渴死的路人把瓜吃了,解了渴,也没对瓜农造成损失,顺便还帮那个瓜实现了“个瓜”价值,这难道不算是一个多赢的选择吗?

  对了,王教授的某本书里,就讲过“多赢”的概念,回头要找出来重温一下。

  头一批机床卖出去,紧接着第二批机床的订单也来了。其他的小老板看到这个商机,岂有不迅速跟进的道理。短短半年时间,枫铺镇就出现了三十多家机床企业,成为小有名气的“机床一条沟”。

  枫铺镇的机床都是出口的,出口的机床至今没有收到客户的投诉。机床出口的目的地,是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地区,按照枫铺镇向上级汇报的材料里的说法,是为一带一路建设做贡献的,王柄森因此还获得了邓港市几个相关部门的表扬。

  倒也不是没人质疑过枫铺机床的那些奇葩品牌,毕竟长缨机床的名气足够响,许多人都是知道的,所以枫铺镇的那些机床品牌在玩什么梗,大家都能看得出来。可是,这种事情,人家厂家都不追究,本地官员何必多事呢?

  王柄森不是没脑子的人,他非常清楚枫铺镇干的这些事情是什么性质,所以当王梓杰告诉他,同行者中有临机集团的总经理唐子风时,他就知道对方是来兴师问罪的。王梓杰和张宇二人的出现,说明这件事已经不仅仅是临机集团一家的事情,而是惊动了国家机器。

  “唐总,这件事情,我承认我们是存着一些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观念。最早有企业仿冒贵公司的长缨品牌时,我们没有予以重视。后来,这些机床在非洲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成为我们镇的支柱产业,我们就有些投鼠忌器了。

  “对这件事,临机集团有什么要求,请您尽管提出来,我们会在我们的职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采取措施,维护临机集团的利益。

  “不过,现在我们政府也都要求依法行政,我们如果要让那些企业放弃与长缨相似的品牌,也需要有法律依据,否则就只能是协调,而不能强迫命令,这一点,还请唐总,还有王教授、张处长理解。”

  王柄森满脸都写着诚恳二字,说话的语气也很谦恭,做足了一个基层官员面对上级领导时候的姿态。

  不过,他的话里却另有机锋,那就是暗示几位来宾,枫铺镇干的这些事情,是在法律边缘的,所以镇政府无权干预。这样一来,他自己的责任就能够撇清了,充其量就是一个敏感性不足的问题,这实在不算是很大的错误。

  至于说国家会不会对那些不法企业采取行动,王柄森也不担心。那些小老板早就说了,实在不行就再跑路呗……

第550章 和谐共赢

  “王镇长,你们枫铺镇外销的机床,质量低劣,严重损害了国外用户的利益。这些用户投诉无门,迁怒到了所有的国产机床上,导致中国机床乃至所有的中国产品在国外的声誉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这件事,你知道吗?”

  王梓杰沉声问道。

  王柄森下意识地摇摇头,想了一下,又点点头,说道:“关于这一点,我略有耳闻。王教授,你是知道的,我是学经济出身的,对机床不太了解。

  “我听说,枫铺产的这些机床,虽然质量不如唐总他们那样的正规大公司,但在非洲那些落后地区用一用,还是可以的。毕竟,非洲的企业资金也不太充裕,正规大品牌的机床,他们也不一定能买得起。”

  “你的意思是说,只要你们的技术水平比非洲当地高那么一点点,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赚他们的钱,而不必提出更高的要求?”王梓杰问道。

  王柄森不吭声了。王梓杰这话,明显就是在斥责他了,但王柄森却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技术比别人好,就是可以为所欲为。西方人在非洲就是这样做的。当年中国自己的技术水平低,西方人把产品卖到中国来的时候,也是这样做的。

  很多书上都记载过这样的事情,中国从西方引进的设备,只是换一个零件,人家就敢收上万美元。而当我们自己掌握了这项技术之后,人家立马降价,降到免费都有可能。

  说到底,发展技术不就是为了薅别人的羊毛吗?这可以算是国际惯例了。

  西方人薅得,我们为什么薅不得?我们一直说和国际接轨,接的不就是这个轨吗?

  王梓杰看出了王柄森的想法,他叹了口气,说道:“王镇长,这就是我一开始说的,你非但法律意识不强,政治意识也不强。你是一级政府官员,对于国家政策应当有更深刻的理解。你说说看,咱们国家搞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什么?”

  “为了和西方国家争夺市场啊。”王梓杰脱口而出。他也不愧是经济学硕士,平日里还是喜欢琢磨点国家大事的。他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就是如此,所以听王梓杰问起来,便连脑子也没过就回答出来了。

  “错!”

  王梓杰厉声道。他扫了一眼在场的枫铺镇的干部们,说道:

  “各位,你们记住,中国搞一带一路倡议,终极目标是重塑全球治理体系,把世界从西方主导的丛林法则中解脱出来,走向共同繁荣的天下大同目标。我们不搞殖民,也不搞掠夺,我们要做的,是帮助欠发达地区摆脱贫困。

  “地球村这样的概念,是西方人最早提出来的,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地实践地球村的理想。而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我们知道,只有各国共同繁荣,世界才能和谐。如果地球上还有70%的人口处于贫困之中,这个世界是不可能和谐的。”

  “这……”王柄森一下子有点懵,他用狐疑的目光看着王梓杰,不知道对方说的是真是假。

  王梓杰说的这些道理,王柄森当然也是听过的。报纸上、电视里,说的都是这些。但王柄森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能够机智地看出这些道理不过是说给别人听的,并不是国家的真实想法。

  他的本科和硕士阶段接受的都是经典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教育,西方经济学的鼻祖斯密就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国家间的关系也是如此,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殖民是理所应当的,是符合经济学原则的。那么,现在中国强大了,难道不应当学着西方的样子去做吗?

  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所以当他知道枫铺镇生产的那些劣质机床都是销往海外的时候,他是丝毫没有一点罪恶感的。我们又没有坑中国人,坑的都是那些落后国家的用户,有什么不行吗?

  “王镇长,你是不是觉得王教授的话是在唱高调?”唐子风笑呵呵地开口了,一语道破了王柄森的内心所想。

  “没有没有,我怎么会这样想呢……”王柄森掩饰着否定道,但言不由衷,他说话的底气自然是有些弱的。

  唐子风说:“这不奇怪啊,因为你是被西方强权理论洗过脑的,觉得弱肉强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凌强扶弱反而是虚伪,是这样吧?”

  王梓杰不说话,显然是默认了。他对于唐子风说他是被洗过脑这一点有些不服,他觉得人家西方人的理论就是对的,自己是被启蒙了,而不是被洗脑了。但他不敢与唐子风争论,因为他知道唐子风地位比他高,他不服也不能说出来,于是就只能沉默了。

  唐子风笑道:“我说你被西方人洗了脑,想必你是不服气的。我告诉你,西方人懂个屁啊?中国人谈论天下的时候,西方人还在树上叨毛呢。他们不懂得和谐共存才是最高的境界,总觉得能抢到一点、偷到一点,就是赚大便宜了。

  “这也难怪,西方人没有历史,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超过10年的事情,他们信奉的是死后不管洪水滔天。

  “从大航海开始,他们就在掠夺非洲和亚洲,靠着掠夺积累起了财富,过上了骄奢淫逸的生活。可当非洲和亚洲的财富都被掠夺完了,无力再供给他们,他们的好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你看看今天的世界,有这么高的科技水平,原本可以让所有的人都过得很好。而实际情况,却是有几十亿人生活在贫困之中。这些贫困人口集聚的地方,往往成为世界混乱的策源地,欧洲也罢,美国也罢,都受到了威胁。

  “这十几年来,美国深陷反恐漩涡,欧洲深陷难民危机,都是因为他们把事情搞砸了。欧美有这么强的技术,这么雄厚的经济实力,还有无数政治经济精英,却把事情搞得一团糟,你不觉得这是一种失败吗?”

  “可是……”

  王柄森想说点啥,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唐子风的这番话,可谓是颠覆了王柄森的三观,但他又不得不承认,唐子风说的这些是有道理的,他没法反驳。

  王柄森只是一个镇长,但架不住他也有一颗想当球长的心。他也的确很认真地思考过这颗蓝球上的事情,很多时候也觉得困惑。

  欧洲也罢,美国也罢,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是非常关心贫困国家的。君不见欧美的艺术家成天搞点啥行为艺术,都是关怀贫困国家的儿童啊、枪击啊、女性地位啊,那X格别提多高了。还有什么盖茨、马斯克啥的大富翁,动辄为非洲捐款多少多少亿美元,建立了无数的基金会,还捐出太太去当基金会负责人,那爱心秀得不要不要的。

  西方的孩子们也是如此,什么能够过滤脏水的净水书,什么能够发电的足球,都是那些西方孩子发明出来的,那叫一个真爱啊。

  可是……没鸟用啊!

  非洲还是越来越贫困,南亚还是有百分之好几十的儿童营养不良,拉美还是遍地贫民窟。明星们拉着几个穿上新衣的非洲小姑娘拍照的时候,数以十万、百万计的非洲孩子正在遭受着饥饿。

  作为一名中国的基层官员,王柄森知道很多中国的扶贫故事。这些故事里没有爱心净水书、没有爱心发电足球,却有着实实在在的成效。

  西方国家比中国更有钱,扶贫的调门比中国政府高出百倍都不止,却为什么连1%的成效都没有取得,这难道不是一件怪事吗?

  难道,真的是西方人错了?

  王柄森突然想到了一个很可怕的结论。

  西方人错了,西方的理论错了,这怎么可能呢?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唐子风说。

  他从王柄森的脸上看到了对方的动摇,他也知道王柄森在想什么。西方的政治学、经济学理论,并非没有可取之处,甚至可以说,这些理论还是非常卓越的,都是出自于一些大思想家的脑子。

  唐子风自己也曾系统地学习过这些理论,如果没有一个穿越者的高度,他没准也会成为这些理论的忠实信徒。

  中国其实是有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的。但近代以来,中国的科技落后了,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陷入了贫困与战乱之中。一代代有识之士为了寻求救国之道,引进了各种各样的西方理论,丰富了中国的思想,但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食洋不化的情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4页  当前第2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2/2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何日请长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