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吴三桂发迹史(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136节
小说作者:子非鱼   内容大小:582 KB  下载:吴三桂发迹史(出书版)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4-04-17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6/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此时,吴世璠困守于昆明。他召马宝、胡国柱、夏国相等人还救云南。

  康熙帝令赵良栋等人率兵拦截马宝等人。

  马宝自寻甸到楚雄,屯兵于乌木。与赵良栋遭遇,不敌,兵败。马宝手下之将巴养元、赵国祚、郑旺等人投降于清军。

  胡国柱自丽江、鹤庆进入云龙州。被清军追得走投无路,胡国柱只好自缢而死。

  夏国相自平越失败后,便逃往广西,清军总兵李国梁遣兵围之。夏国相无法,只得与其将领王永清、江义等一起投降。

  于是,吴世璠便真正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地。

  康熙二十年,清将赵良栋与清将彰泰、赉塔等所率之兵会合,将昆明城紧紧围住。

  到当年九月,已围城数月,仍没攻下昆明。赵良栋便与彰泰、赉塔等人商量。

  彰泰、赉塔二人认为吴世璠已如瓮中之鳖,只要稍待时日,吴世璠必败无疑。所以,他们觉得不需着急,只慢慢等待便是。

  赵良栋却认为吴世璠虽已陷入孤境,但怕万一死灰复燃,所以主张速攻。

  彰泰担心速攻伤亡太大,对己方不利。

  赵良栋说,只要截断昆明湖的水道,使城中之兵无水可饮,不战自乱,然后出兵击之。

  众人认为此计甚妙,便截断昆明湖的水道。

  果然不出赵良栋所料,仅一个月,城中之兵便乱了。尤其吴世璠麾下的大将线缄,他觉得再无生路,心里便暗暗筹划起一个大阴谋来。

  线缄将其部下集中起来,然后叹口气对他们说:“大周已陷绝境,我等当另谋出路!”

  部下闻之大惊,说:“国公不是说马宝将军、胡国柱将军、夏国相将军三人正在奔云南而来救皇上么?”国公是指郭壮图。

  线缄说:“如今已过数月,为何仍没见他们来呢?”

  众人都缄口不言,其实大家都意料到某个结果了,只是不愿说罢了。

  线缄说:“据线某得知,他们已死的死了,降的降了。”

  众人闻之,心头仍然大震。

  线缄见时机已到,便说:“线某有一主意,不知各位可愿意听?”

  众人心里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然而,仍然忍不住问:“线将军所谋的出路是什么?”

  线缄斩钉截铁地说:“投降!”

  有人说:“我们投降,皇上怎么办?”

  有人说:“我们只管自己便得了,何必管皇上呢?”

  有人说:“我们食君俸禄,可不能做忘恩负义之事!”

  有人说:“都到今日这份上了,若再紧跟皇上,便只有死路一条!我们何必自绝生路呢?”

  线缄见众人议论够了,便说:“依线某之意,不仅要投降,而且还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之事来!”

  众人问:“如何惊天动地?”

  线缄阴沉地说:“将皇上和国公拿了,献于清廷,岂不是大功一件?”

  有人说:“我们投降就是了,何必还要做这缺德事呢?”

  有人说:“我们做臣子的,怎能拿皇上去邀功请赏呢?”

  线缄说:“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有人问:“此话怎讲?”

  线缄说:“吴三桂当年不是将永历帝杀了,才得亲王之称号的么?”

  众人闻之默然。

  线缄见众人不再言语,知道他们已经同意,便约定在十月初五将吴世璠和郭壮图捉拿投降。

  众人之中有个叫李贵的不满线缄这样做,觉得这是大逆不道,便跑到吴世璠处告密。

  吴世璠与郭壮图正在商量如何拒敌,见一陌生人走来,大吃一惊。

  郭壮图问:“你是何人?”

  李贵说:“我是线缄手下之将李贵。”

  郭壮图说:“你来此何事?”

  李贵便把此事的来龙去脉告知皇上和国公二人。吴世璠与郭壮图听了,吓得哪里还有魂在?两人冷静地思考一阵之后,觉得此事不可相信,尤其是吴世璠。

  吴世璠问:“朕待他们不薄,他们为何要投降呢?”

  李贵说:“他们觉得跟着皇上耗下去,便会再无生路。”

  郭壮图不语,知道他们没错。

  吴世璠说:“朕还没死,大周国还在,怎么能说跟着朕便没有生路了呢?”

  李贵不语。郭壮图扭过脸,看着窗外,窗外是慌乱的人在来回穿梭。

  吴世璠明白他们的意思了,便说:“就算他们的想法对,也不能将朕与国公拿去邀功啊!难道他们不怕丧尽天良么?”

  李贵说:“线缄说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吴世璠问:“此话何意?”

  李贵说:“线缄说先帝也是以永历帝的头颅换来亲王之爵位的。”

  郭壮图沉默不语,吴世璠气得浑身发抖。弄得李贵不知所措地站着。

  三人都忘记身在何处了。

  李贵陡然明白自己不宜再待在此处,便说:“奴才离开了。”吴世璠没说话,郭壮图挥了挥手。

  吴世璠和郭壮图相对无言地站着。谁都想说话,谁都不知从何说起,于是,便用自己的眼睛凝视着对方,那眼睛只有悲切和哀伤。

  许久之后,吴世璠问:“国公,你相信报应么?”

  郭壮图摇摇头,眼眶里已满是泪水。

  吴世璠说:“既然没有报应,朕为何也有此劫?”

  郭壮图说:“那是因为名利抹瞎了他们的眼睛?”

  吴世璠说:“朕也可以对他们赐官封爵啊!”

  郭壮图说:“在有些人眼里,皇上仍然是臣子!”

  吴世璠说:“朕怎么对得起先帝?”

  郭壮图知道他之意是没有将先帝传给他的江山守住,于是安慰他说:“先帝有言,康熙之胜,非在于兵马之利,而在于君主之身;本王之败,非在于兵马之钝,而在于臣子之身。”

  吴世璠说:“可朕是皇上啊!”

  郭壮图说:“皇上是否是皇上,非在于皇上,而在于民众。皇上是民众之君,民众拥之,不是君主也成君主,民众弃之,是君主,也不成君主。”

  吴世璠默然。

  于是,皇上与国公自杀于云南的平西王府之中。

  第十八章 帝王之梦

  一、乱刀分吴三桂之尸骨

  吴世璠自杀之后,大周国的势力便随之瓦解。清军将领穆占和都统马齐先入城,接受线缄等人的投降。

  投降清军的将领还有何进忠、林天擎、黄明等人。除了线缄之外,其他将领的心情并不太好,因为他们也参与了谋擒皇上与国公献给清军的行为,所以,他们总觉得皇上与国公的自杀与自己有着关系。

  穆占与马齐先入城后,将凡是参与反清之人都登记入册,又将方光琮及其儿子方学潜、方学范在军门之前分尸。

  何进忠、林天擎、黄明等人见此惨象,心中对大周国和皇上的内疚感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庆幸。他们庆幸自己及早回了头,没有将生命作赌注押上去。

  穆占派人将吴世璠的首级割下,带入京城向康熙帝请功。

  康熙帝望着吴世璠那怒目而视的脑袋,不知为什么,他心中并没有多少因平乱战功而带来的多少激情。除了松了口气之外,他甚至感到有些悲哀。

  正在此时,明珠、米翰思、索额图等人进见康熙。康熙帝脸色平淡地看着他们。

  明珠等人见皇上在此大喜之时,脸上并无欢愉之色,感到非常奇怪。

  明珠说:“臣等有一事要奏请皇上恩准。”

  康熙帝问:“何事?”

  明珠说:“臣等认为吴三桂犯上作乱,离析国家,致使国家战祸不断,天下生灵涂炭,须按律行大刑。”

  康熙帝说:“然吴三桂已死在先,如何加之以大刑?”

  明珠说:“吴三桂既死,可以离散吴三桂之尸骨的酷刑处罚他!”

  康熙帝说:“人既然死了,以酷刑加之又有何用?”

  明珠说:“以警天下人之心!”

  康熙帝听说之后,再无言语。

  米翰思说:“臣认为还须将吴世璠之首级悬于菜市,让京城之百姓见之生惧怕之心,从此不敢作乱于国家。”

  索额图说:“臣认为像马宝、夏国相、李本深等人的亲属按律也要斩首。而高启隆、张国柱、巴养元等人应斩首,其妻子儿女应入宫世代为奴!”

  康熙帝说:“吴世璠是作乱之魁首,如何处置都不为过,只是那高启隆等人既然要斩,为何还要将其妻子儿女沦为奴隶呢?”

  米翰思说:“对犯上作乱之暴徒,须用重典!否则君主之威何在?”

  康熙帝说:“朕只担心天下人认为朕无仁厚之德。”

  明珠说:“皇上认为失德与失天下相比,孰轻孰重?”

  康熙帝说:“此话怎讲?”

  明珠说:“皇上若对这些暴徒惩治不重,天下之民必不生警觉之心,以为天威易犯。若有强暴之徒,再挑事端,国家岂非又要陷入战乱之中?故臣等以为须用重典。此事虽会令天下之民众认为皇上酷政,缺乏仁厚之德,但事过境迁,民众对皇上之看法必有所改变。”

  康熙帝沉思良久,最后决断地说:“朕依各位所奏!”

  于是,吴世璠的尸首被悬于菜市上。

  马宝、夏国相、李本深、王李清等人的亲属因受株连而被斩首。

  高启隆、张国柱、巴养元等被斩,其妻子儿女入宫,财产收缴国库。

  当民众得知还要将吴三桂之尸骨用乱刀离析,便纷纷赶来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1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6/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吴三桂发迹史(出书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