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旌旗_分节阅读_第227节
小说作者:东方织蛛   内容大小:1.14 MB  下载:三国旌旗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3-11-09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7/2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这可不是曹休胆小,胜败乃兵家常事,曹休并没有把这次失败放在眼里,曹休关心的是这次赵云派出的伏兵有多少人。还有就是徐庶那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徐庶的身份暴露,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赵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曹休不但不害怕周泰的军队来袭,反而热切的盼望这一点。

  看问题要从两个方面看,对于赵云来说,这是歼灭曹休军队的大好机会,但是对于曹休来说,这又何尝不是把赵云的大军前知道阳平关附近的机会呢。

  没过几天,曹休的斥候就带来一个说不上好坏的消息,周泰带着五千军队出现在曹休的后路,切断了曹休和阳平关之间的联系。于是曹休立即派万政带领两千军队前去和周泰交战,只是交战而已,万政的任务并不是打败周泰,而是前去察看虚实。

  一天以后,万政就带着残兵败将回转大营,也给曹休带来具体消息,周泰手中大概有五千人马。曹休顿时长舒了一口气,加起来周泰和徐庶周仓手中应该有一万五千人马上下了,也就是说,现在南郑县赵云的军队数量并不处在绝对优势,钟繇父子的压力减轻了许多。接下来曹休要做的就是和两位周将军决一雌雄。

  曹休正在聚集精气神,准备和周仓周泰一决雌雄。周泰却十分不爽,按照赵云的军事计划,周仓一个反偷袭下来,怎么说也要干掉曹休的一半军队,但实际上周仓连三分之一的数量都没达到。

  赵云在制定军事计划的时候,还是小看了曹休,在赵云的眼里,曹休只不过是一个依靠宗族力量上位的膏粱子弟罢了。曹休千里驹的名声,只流传在曹氏宗族之内,李重的情报系统还没能做到探查一切的地步。

  再者,李重对曹休这个人也没什么印象,别忘了,李重读的是《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资治通鉴》啥的。在罗贯中的小说中,曹休、曹真这些人都是废物,比张辽徐晃等人差远了,但实际上曹休就算不如张辽徐晃等人,差距也是有限的,并不是天壤之别。论到综合能力,曹休远胜于周仓。

  不过周泰也不是没有后手,出发以前,周泰就接到了赵云的密令。

  刚刚赶到战场,周泰就给曹休写了一封书信,送到曹休手中,周泰没什么文化,书信的内容自然乱七八糟,所以曹休看的很累。周仓先是挨个问候了曹营将领,然后对周仓没能干掉曹休表示遗憾,借此表达了对曹休的一点点敬佩之情。还有就是畅谈战场局势,权曹休弃暗投明,投奔李重。

  对于曹休来说,周泰上面的话都是废话,曹营之中谁都有可能背叛,但曹休身为曹氏宗族中人,无论如何也不会背叛曹操的。

  曹休冷笑一声,接着看下去,这才知道周泰是什么意思,周泰的本意很简单,就是找曹休决一雌雄。

  随手将周泰的书信收起来,曹休闭上眼睛,慢慢沉思起来。

  坦白说,周泰这个提议对曹休的诱惑性很大,曹休有些意动,但曹休可不是鲁莽之辈,传闻周泰的武艺比周仓还高一些,而自己的武艺也就和周仓在伯仲之间,和周泰交战的话,胜算并不大。

  但是,风险越大,收获也就越大哦,如果能斩杀了周泰,此战也就赢了一半了,曹休不可能不心动的。

  仔细思索一番,曹休睁开眼睛说道:“来人,拿笔墨来!”

  人家周泰亲自写信给曹休,出去尊重对手就是尊重自己的原则,无论是否与周泰决一死战,曹休都应该写封回信的,所以在曹休写信的时候,曹休的手下并没有阻止的意思,但这并不代表曹休手下不关心曹休的决定。

  万政见到曹休奋笔疾书,忍不住说道:“周泰此人确实武艺高强,将军莫要冒险与之交战,徐徐图之为上。”

  曹休抬头看了一眼万政,笑道:“怎么?万将军据对曹某不是周泰的对手?”

  万政急忙说道:“将军千万不要误会,末将并无此意,只是末将认为,将军乃三军之帅,千金之躯,犯不上和周泰那莽夫相争罢了。”

  “言之有理!”曹休点了点头,沉声说道:“但我还是要与周泰一决胜负……不要插言,切听慢慢说。周泰纵横沙场十余年,未尝一败,武艺定然十分了得,我虽然十分自负,却也没有战胜周泰的把握,但是曹休还是要与周泰一决高下的。”

  “如果曹休避战不出,三军士气必然受到影响,这是出战的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就是我想伏击周泰。”

  “伏击周泰?”万政不解的问道。

  曹休点头说道:“正是,周泰武勇过人,但凡武勇过人之辈,大多数脾气都十分暴躁,所以我只需在交战之时多挑拨周泰两句,想来周泰就不会放过曹某人。只需打上三五十回合,曹某诈败,周泰必然会追杀曹某,到那时……呵呵……”

  说到这里,曹休猛然间发出一声冷笑。

  万政闻言大喜,急忙问道:“那么曹将军,我军在那里设伏?”

  “大营以北,密林之处。”曹休毫不犹豫的答道,看了看桓范(元则),曹休又说道:“元则以为如何?”

  桓范点头道:“曹将军之计甚妙,只不过迎战周泰太过凶险……”

  曹休呵呵一笑,说道:“无妨,这样……万政你带领两千兵卒埋伏在密林之处,要多带些弓弩手,等到我败退至此处,立即做好交战准备,射杀周泰。元则留守大营,防止周仓偷袭,必要时切断周泰追兵的退路,此事元则自行把握即可。”

  桓范本来也没有反对的意思,说是迎战周泰太过凶险,也是为了表示关心曹休而已,当即点头答应下来。

  曹休这边定下计来,没过多长时间,周泰就得到曹休的回信。看了看曹休的信件,周泰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的亲兵莫名其妙。

  到了第二天一早,周泰就披挂整齐,带着两千精兵,提刀约战曹休。

  曹休早就定下计来,自然不会食言,拎着钢枪迎战周泰。

  一见到曹休,周泰就忍不住赞叹一声,曹家世代官宦,基因自然不错,俊男美女层出不穷,曹休也算得上高大英武。要说兵法武艺,曹休也是出类拔萃之辈,虽然不及周瑜这样的千古名将,但也算得上人中豪杰了。

  虽然很欣赏曹休,但动起手来,周泰却十分狠辣,两军交战,不会有什么惺惺相惜的情况出现。

  周泰的武艺要比周仓高一个档次,如果说周仓是靠着爆发力,刚猛的力道取胜,周泰则是刚中带柔,柔中带刚,一柄钢刀上下翻飞,寒光席卷,刀势连绵不绝,几招之内,就将曹休笼罩其中。

  面对着周泰寒气逼人的刀光,曹休也忍不住暗暗叫苦,本来他的武艺就不如周泰,再加上还没有死战之心,形势还能好到哪去。没过五十招,曹休就觉得呼吸不畅,肌肉酸疼,这是用力过度的现象。

  这下子曹休也不用装模作样的诈败了,他是真败了,曹休只能包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寻找周泰的破绽,借机逃走上。

  周泰能击败曹休不假,但想要几十招就斩杀了曹休,也不太现实,论到招式精妙,周泰也不比曹休高太多,只能依靠耐力取胜。除了爆发力,耐力就是千人敌武将和百人敌武将相差最大的地方了。

  所以十几招过后,曹休还是逃出周泰的刀光,策马向营门处跑去。周泰见到曹休逃跑,钢刀一挥,带着两千兵卒就追杀下来。

  不过曹休也只是堪堪跳出战团而已,并没能摆脱周泰的追杀,所以曹休并没有机会带着兵卒逃进营门。

  这很正常,如果曹休带着兵卒直接往大营逃跑的话,营门处的弓箭手就十分为难了,放箭的话很容易误伤友军。这样一来,周泰的军队就有可能混在曹休的后队杀进大营,无论如何,曹休也不会冒这个险的。

  当然了,这个破绽是曹休故意露出来的,军阵距离营门过远根本就是曹休刻意为之。

  第四百九十一章欲求之必先予之

  曹休在前面领着数百兵卒狼狈而逃,周泰带着两千精兵一路追赶,直奔曹休的大营北面而去。曹营之中的桓范急忙带领两千兵卒出战,前去救援曹休,这边周泰的副将也不示弱,领兵相应,与桓范混战在一起。

  东侧的周仓见到曹休败走,急忙率领大队人马出战,攻打曹休的大营,意图一举歼灭曹休。而桓范见到联军势大,不敢在营门外开战,只得引兵退回大营,周仓眼见机会难得,自然是不依不饶,强攻不已。

  转眼之间,曹休的大营羽箭泼天,烟火四起,喊杀之声传出数里之远。

  周泰对身后的喊杀声不管不顾,策马扬鞭,猛追曹休,两支军队一追一逃,不多时就来到万政伏兵之处。

  眼看前面就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密林,周泰高声喝道:“曹休,你还往哪里走,快快停下与我大战三百回合。”

  曹休回头冷笑道:“周泰,有种你便追来,看曹休怎么取你的项上人头。”

  马蹄脚步声中,两个人的喊声断断续续,根本就听不清楚,不过周泰也不在意,他高声大喊就是想耽搁一下曹休而已。

  曹休逃到密林边缘,也不进树林,绕着树林的边缘向西北方逃去。周泰大喊一声跟着曹休的脚步向下追赶,可周泰万万没想到,他刚追到密林边缘,就听到密林中战鼓骤响,羽箭像蝗虫一样自密林里面飞射出来。

  “中计了!”周泰非常的后知后觉,急忙舞动手中钢刀,拨打袭来的羽箭。

  周泰的武艺不错,还能挡住箭矢,但周泰带来的兵卒可不行,这些追兵为了追杀曹休,盾牌早就扔的没影了,不少人连头盔都摘了,俱都轻装简从,眨眼之间就被射到一片,在地上翻滚哀嚎,惨叫连连。

  见到兵卒死伤惨重,周泰急忙高声叫道:“退后……退后……”

  其实都不用周泰下令,如果有盾牌的话,这些兵卒还有可能列阵挡箭,没有盾牌,谁也不会傻到光挨打不逃跑,这些追兵乱哄哄的向后方逃跑,旗帜头盔扔得满地都是。

  还没等周泰的兵卒逃出射程,曹休已经带着兵卒翻身杀了回来。

  带兵追杀容易,带兵逃跑可就难了,不留下一些兵卒断后,周泰的两千精兵就容易被曹休和万政围歼在这里。周泰也算是一等一的滚刀肉,见到事情不妙,立即将步兵和骑兵分开,步兵先行撤退,骑兵断后。当然了,至于步兵在逃跑的时候会不会遇到伏兵,就不是周泰所能考虑的问题了。

  万政和曹休各自带领一支军队,两下夹攻周泰断后的兵卒,杀的战场人喊马嘶,鲜血横流。

  一通厮杀下来,周泰损失了二百余名骑兵,眼见步兵已经跑远了,周泰立即带领其余的骑兵突围。

  好容易带人杀出重围,周泰回头一看,却见到还有数十名骑兵被围困在军阵之中。周泰咬了咬牙,叫冲出重围的骑兵撤走,自己单人独骑杀了回去。单骑冲阵说起来霸气侧漏,实际上就是个玩命的勾当,更何况周泰还要救援被围困的骑兵,并不能肆意冲杀,转眼间就被曹休和万政二人截住。

  周泰一柄钢刀轮的跟匹练一样,寒光四射,带着凄厉的呼啸声,盘旋在万政和曹休的身侧,杀的曹休和万政心惊胆颤,汗流浃背。

  这可不是曹休和万政本领稀松,打不过周泰,曹休就不说的,仅差一步就可以达到周泰的地步。万政也拿得出手,虽然在《三国演义》,万政被赵云一箭射死,但那只是小说而已,能独领一军的将领,能差到哪去。

  曹休和万政步步退却的原因是周泰拼了老命了,打到现在,周泰身上至少有十余处伤口,刀伤,箭伤,一应俱全,甚至万政的长枪都在周泰腿上扎了一个窟窿,也就是为了这一枪,万政差点没被不闪不避的周泰一刀劈死,如果不是曹休救援及时,万政就成为历史了。

  一将无能累千军,反之,一名好将领同样能激发兵卒的斗志。周泰悍不畏死,一下子就将河北骑兵的斗志激励起来。周泰的救援让他们知道,他们还没被抛弃,他们依旧还有……希望。

  数百河北骑兵呼喝着,艰难的聚拢到一起,组成冲锋队形,一路向周泰杀来。这一路上,数百河北骑兵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落马者无数,但也斩飞了无数曹兵的头颅,同样,也击垮了曹兵围歼河北骑兵的决心。

  无论到什么时候,拼命的都是弱势一方,周泰如此,河北骑兵也是如此。

  当然,河北兵卒冲出重围也不是没有代价的,真要是说起来,骑兵组成军阵之后,死伤的人数并不多,大多数骑兵都死在汇合的过程中。

  河北骑兵悍不畏死的气势同样震住了曹休和万政,他们也不行惨死在铁蹄之下,只得闪身躲开,让周泰和河北骑兵聚到一起。

  周泰狂笑一声,带着河北骑兵一路向来路奔去,留下咬牙切齿的曹休和万政。

  见到曹休脸色不豫,万政劝解道:“子烈将军莫要懊恼,此番大战下来,斩杀赵兵千余人,又重伤周泰,已经算是大获全胜了。想来此战能极大的震慑住周泰的嚣张气焰,保得大营无忧。”

  万政这话倒不是纯粹安慰曹休,事实上也是这样,古往今来,能一战定乾坤的战役太少了,官渡大战,赤壁大战都是经过无数次的试探,小规模冲突,才最终爆发决战的。就连现在的洛阳战役也是一样,无论是曹操还是李重都还处在观望状态,寻找对方的破绽,查看各个战场的形式呢。

  此外曹休和万政还不知道,周泰的伤势远比他们想象中的恶劣,还没回到大营,周泰就一栽歪,在战马上掉了下来。

  回到大营,随军郎中解开周泰的衣甲,这才发现,周泰身上伤口纵横交错,足足有数十道之多,鲜血沁的内衫一片血红,依照这样的伤势,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周泰别想在上战场厮杀了。

  对于周泰的军队来说,这是一个很重大的打击,军队被伏击受损还好说,周泰受伤,影响更大,周泰可不是周瑜这样的智将,不靠武艺,单靠智慧就能让敌人心惊胆颤。

  第四百九十二章赵云诈取阳平关1

  两军对垒,曹休随机应变的本事要比周泰高多了,眼见到周泰逃回大营,立即开始连续不断的挑战周泰,借以试探周泰的伤势。

  周仓知道周泰中伏受伤,只得将统领全军的责任放在自己身上,不过论到指挥军队,周仓的水平还不如周泰呢,几天下来,就被曹休用灵活的战术狠狠的揍了几顿,损兵折将。其实周仓这完全是自作自受,赵云的战术一点问题也没有,当初伏击曹休有很大的希望重创曹军,但很可惜,周仓的战术执行力不够,没能重创曹休,给曹休留下了反扑的机会。

  但对于赵云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合格的将领在什么时候都是稀缺产品,周仓已经算是合格的将领了,只不过人家曹休是优秀将领而已。

  如果有可能,赵云也想派周瑜、张辽之类的将领去执行任务,但那有可能吗?

  不过此时此刻,赵云却没时间考虑周泰和周仓的战果如何,而是遥望着阳平关,暗暗皱眉。

  阳平关位处阆水(嘉陵江)南岸,丛山峻岭之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而在赵云眼里,阳平关岂止是易守难攻,简直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高达数丈的城墙全都是青石所筑,滑不留手,搭上云梯都极为困难。而且阳平关前地势狭隘,别说安置投石机等重型攻城器械了,就是布置军阵都嫌地方不够。

  可以这么说,攻打这样的关隘,只要守将不是笨蛋,没有十倍以上兵力,旷日持久的鏖战,根本就别想动弹阳平关分毫。

  至于什么绕道奇袭更是想都不用想,在冷兵器时代,除了用人命堆,就没有第二个办法。而赵云偷偷的观望阳平关,就是想看看阳平关有没有破绽可循,但遥望良久,赵云只能悻悻而退。

  不过对于筹谋良久的赵云来说,根本就没有强攻阳平关的打算,所以赵云将大营按扎在阳平关二十里开外的山谷之中,忍受着蚊虫叮咬,苦苦的等待着。

  没过几天,几名斥候风尘仆仆的出现在赵云面前。

  赵云急忙问道:“东西到手了吗?”

  为首的斥候点头道:“回禀赵将军,周泰将军已经将东西拿到手了?”

  说着话,斥候在身后接下一个包袱,小心翼翼的打开,包袱里是一个防守的竹筒,再打开竹筒,是一个羊皮袋,打开羊皮袋,斥候拿出一封书信,上前几步,用双手把书信递到赵云手里。

  见到书信到手,赵云也就不急着打开了,张口问道:“周泰周仓那里的战况怎么样?详细说说。”

  斥候当即答道:“战况很不理想,周仓将军虽然提前埋伏,但并没能重创曹休,曹休损失两千余人,带兵撤到山林边缘……周泰将军挑战曹休,曹休迎战。周泰将军虽然占据上风,但却斩杀不了曹休,曹休败退,周泰将军带领两千兵卒追击曹休……”

  斥候足足说了一盏茶的时间,才将周泰和曹休交战的情况讲述一遍,赵云听得连连点头,他到没奢求能全歼曹休,只要能困住曹休,计策就成功了一大半。

  叫斥候退下休息,赵云将曹休给周泰的回信递到马良手中,笑道:“季常文采飞扬,想来模仿他人的笔迹不在话下了,今日季常就修书一封与典满,让典满速速发兵救援曹休,骗的典满出城,我军好偷袭阳平关。”

  “呵呵呵……”马良听得直笑,事到如今他才知道赵云打的什么注意,一直以来,马良还认为赵云就打算直接偷袭典满呢。

  说实话,这个计策赵云筹谋良久了,为了得到曹休的笔迹,周泰还给曹休写了一封废话连篇的书信,引得曹休回信,曹休果真没有在意,非常痛快的给周泰回了一封书信。而周泰得到书信以后,立即派斥候将书信送到赵云手中。

  而赵云能想到这个计策,也不是赵云智力爆棚,这还是李重的功劳,为了防止军情泄露,凡是重大的军情传递,李重都用上了密码。也就是李重派人编了一本字典,传递军情的时候,主将只需写代码就可以了,到时候那字典查对,将代码翻译过来,收信人就能得到一道完整的军令了。

  当然,曹操那边也有保密措施,但具体是用什么方法保密,李重就不得而知了。

  但就算这样,也不是不能用书信骗一下典满,赵云的借口多的是,什么曹休没时间啊,情况紧急之类的,只有笔迹对的上,典满十有八九不会怀疑的。而且曹休也是仓促出兵,不一定和典满有什么秘密约定。

  马良和赵云商议一番数次,大笔一挥,写了一封书信给典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2页  当前第2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7/23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旌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