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新中华1903_分节阅读_第172节
小说作者:小柯   内容大小:1.25 MB  下载:新中华1903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3-06-19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2/173  →  尾页  转到:

  10月28日敦刻尔克地区恶劣的天气,阻止了德军空袭,近一万七千人得以撤离。撤退开始后,德军加强地面进攻,并从空中和海上攻击英法运输船队。英军竭尽全力地坚守其东、西侧战线,以保持向海峡沿岸撤退的通道,并加紧部队登船工作,各式各样的小船充当摆渡,还将卡车沉入海中,作为海滩延伸入海的登船栈桥。德军投掷的炸弹在海边沙滩上爆炸威力大减。10月29日,撤出了四万七千人,同时估计每小时有2000名部队被送离法国海岸。10月30日,雾气导致能见度降低而再次阻止了德军空袭,联军撤出近五万多人。10月31日,撤退人数达到六万八千。

  敦刻尔克的包围圈逐步缩小,但德军无法阻止联军从海上撤走部队。英国空军为了掩护地面撤退,总共出动2739架次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平均每天出动300架次,有力抗击了德军的空袭。尽管在德国空军的攻击下损失惨重,11月1日仍有六万多人撤出。

  由于德军空袭和逼近敦刻尔克海滩的炮火,11月2日撤退开始转而利用夜间进行。其后三天联军利用暗夜的掩护每天将二万六千人撤往英国。11月4日德军攻克敦刻尔克,担任殿后而来不及撤离的四万法国军队被俘。

  撤退从10月26日开始进行,至11月4日结束,共历时9天。此次撤军共有338,226人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5千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英国、法国、比利时和荷兰同时动用各种舰船861艘,其中包括渔船、客轮、游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只。短短10天时间,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34万大军从死亡危机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战斗力,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巨大的奇迹。

  在撤退中英法联军将重装备全部丢弃,撤回英国本土后,英法联军只剩步枪和数百挺机枪等轻武器,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英法联军共丢弃了近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英法联军有近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死伤。在撤退过程中,共出动861艘各型船,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炮火击沉。英国空军在掩护撤退过程中总共出动2739架次,损失飞机106架,英军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火击落德机约140架。一艘名为“兰开斯特里亚号”豪华邮轮,曾被征用为撤退军事运输船,后被德军炸沉,至少3500名英军士兵死亡,这次海难事故比“泰坦尼克号”死亡人数还多。

  期间,中国总参谋部每隔4个小时向徐天宝汇报一次战况,当徐天宝得知希特勒还是放虎归山之后,只是摇了摇头。“东面已经没有苏联的危险了,希特勒为什么还不敢孤注一掷彻底打败英法联军呢?”

  徐天宝哪里知道,希特勒舍不得他的装甲部队,是为了应对有可能来自中国的威胁。希特勒的大雅利安计划中,有一个“向东扩张”的计划,这个计划是把边境线向东推到阿尔汉克斯——阿斯特拉罕一线。但是,由于中国扶植阿列克谢一世重新执政俄国,希特勒的计划没有能如愿。所以,在德军总参谋部里,一份针对新俄罗斯和中国的作战计划——《飓风行动》已经在紧张的修改之中了。

  434纳粹密使

  “戈林,如果你的智慧和你越来越肥大的肚子一样曾增,我相信英国人绝对没机会回到英国。”希特勒毫不客气的训斥着戈林,回过味儿的希特勒开始后悔没有让地面部队彻底消灭英法联军。当然,这不代表希特勒会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

  戈林只是低着头挨训,不敢有半句回嘴。

  “万岁,希特勒!”一个纳粹军官在门口高声喊道,随后走了进来,“尊敬的元首,我有一份最新的情报,是关于中国人的。”说话的是希特勒的军事谍报局局长威廉?弗兰茨?卡纳里斯。

  威廉?弗兰茨?卡纳里斯1887年1月1日出生于德国北部鲁尔河谷威斯特伐利亚的阿普勒贝克,他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军事谍报局(Abwehr)局长、海军上将。他的一生不仅充满了神秘的传奇色彩,还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不解之谜,被称为纳粹谍王。

  希特勒接过文件,大略看了看,目光落在最后的结论部分,“这就是你们得出的结论吗?中国人不会加入同盟国,而是会继续保持中立?”

  卡纳里斯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们认为中国人会继续保持中立。”

  “理由是什么?”希特勒问道,其实在卡纳里斯的那份文件里有详细地阐述,只是希特勒懒得自己看

  卡纳里斯说道:“完全有理由认为,40万英法联军推到英国之后,将对《海狮计划》的执行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战争很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以我们掌握中国总统徐天宝的情报来分析,他不会选择立刻站边,而是会慢慢等待,等到战争局势明朗起来,才会决定加入哪一边。”

  “狡猾的中国人。”希特勒鄙夷了一番,随后对卡纳里斯说道:“我欣赏你的思路,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海狮计划》还是会按时执行。等我在白金汉宫举行宴会的时候,谁还会在乎中国人?”

  卡纳里斯似乎有意扫希特勒的兴致,他提醒道:“尊敬的元首,我们的橡胶、钨矿石、还有很多民用军用物资都需要中国的出口,我们离不开中国人。”

  希特勒一脸的不高兴,说道:“中国人还没有继续我们进行军火贸易的打算吗?”

  卡纳里斯说道:“根据情报,犹太人在中国的科研和经济中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百般阻挠。”

  “奥斯维辛~我们需要更多奥斯维辛来处理这些劣等民族。”希特勒吼道

  卡纳里斯说道:“元首,我想到一个更好的办法,与其杀掉这些犹太人,到不妨利用他们。”

  “什么意思?”希特勒问道

  卡纳里斯说道:“我们以集中营里的所有犹太人的生命作为交换,要求中国犹太人放弃他们的阻挠,允许中国人向我们出口物资。比如,每向德国出口一吨物资,我们就释放等重的犹太人。”

  “哈,好主意~!”希特勒大喜道:“反正这些劣等民族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如果能为第三帝国换回物资,那也许他们存在的唯一价值了。”希特勒挥了挥手,示意戈林可以走了。

  戈林刚走出办公室大门,没想到迎面碰到了宣传部长戈培尔。两人的眼神里微微露出敌意,但依然礼节性地握了一下手。戈培尔在宣传领域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秀战绩,造成良好的民众情绪引导。在纳粹占领区里,很多民族主义者和极右翼分子纷纷穿上纳粹军装,为纳粹服务。比如:

  党卫军第十一“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

  党卫军第十三“弯刀”武装山地师(克罗地亚第一)

  党卫军第十四武装掷弹兵师(乌克兰第一)

  党卫军第十五武装掷弹兵师(拉脱维亚第一)

  党卫军第十九武装掷弹兵师(拉脱维亚第二)

  党卫军第二十武装掷弹兵师(“爱沙尼亚第一”)

  党卫军第二十三“尼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尼德兰第一)

  党卫军第二十五“匈雅提”武装掷弹兵师(匈牙利第一)

  党卫军第二十六“匈牙利人”武装掷弹兵师(匈牙利第二)

  党卫军第二十七“兰格马克”志愿掷弹兵师(弗来明第一)

  党卫军第二十八“华隆人”志愿装甲掷弹兵师

  党卫军第二十九武装掷弹兵师(意大利第一)

  党卫军第三十三“查里曼大帝”武装掷弹兵师(法兰西第一)

  党卫军第三十四“尼德兰国土风暴”志愿掷弹兵师

  党卫军第五“维京”装甲师

  以及一系列的哈萨克军团,锡克军团,西班牙的蓝色中队为了吸引更多的战斗人员等。此外,党卫军又创建了一个挪威团。

  德国前线捷报连连,以前的轴心国,全世界喊打,现在的轴心国组织,德国雄霸欧洲。国内和整个欧洲范围的政治宣传工作也是一路高歌,别说德国民众,就连欧洲其他地区的人,也大多转变思路,牢牢站在轴心国一边。这让戈培尔一时间成了纳粹政权的头号红人,自然不会把刚刚将英法联军从自己眼皮子地下放走的戈林放在眼里。

  几天之后,一家容克飞机途径俄国领空转到中国蒙古,然后机上人员坐火车来到北京,开始和中国特使秘密谈判。

  于是,第二天,一个德国代表团乘坐飞机越过中德实力交界线上空,在中亚机场转机后飞往乌鲁木齐,随即换乘中国的干线飞机,很快就抵达了汉京。

  “中国的变化实在太巨大了。”德国特使考克斯还是个孩子的手,就听他的爷爷,一个参加过八国联军的德国老兵描述中国,在他印象里,中国是一个愚昧、落后的大国,除了国家大一点,人口多一点,没什么长处。

  此刻,考克斯望着轿车车窗外高耸的新楼,巨大的城市中央广场,灯光喷泉,霓虹灯,繁华的商场,心里对中国有了新的看法。

  来到外交部大楼之后,陆宗舆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考克斯先生,欢迎来到中国。”陆宗舆主动伸手

  考克斯和陆宗舆握手,说道:“我希望能尽快见到贵国总统。”

  陆宗舆笑道:“当然,不过在此之前,我国大总统安排在华的各国使节参观我国将要进行的一项新式武器试验。”

  “试验?”考克斯摇头道:“我的时间很紧迫。”

  “再紧迫也没用,因为大总统不在北京,而且其他各国使节也都不在北京。”陆宗舆答道

  “那他们在哪里?”考克斯问道

  “我已经为您准备了飞机,我们路上慢慢细说。”陆宗舆坐上了汽车,说道:“南苑机场。”

  这架大型运输机机舱里光线不足,因为所有的舷窗都是被铝合金板蒙住的,从机舱里头是看不到飞机外头的动静,只能听到飞机发动机那低沉的轰鸣声,机舱里唯一的光线来源就是那些小小的电灯泡,昏黄的光芒无力的投射到机舱里的乘客脸上,使他们看上去表情怪异。

  在所有的乘客中,大部分是外国人,虽然他们国籍不同,但是他们的表情都是一样的严肃,这些外国人中,有科学家,也有武器专家,有亚洲人,也有欧洲人、美洲人,他们都是收到来自中国!政府的邀请而参加此次武器试验的,他们先从各地赶往北京,在北京集合之后,便被安排坐上了两架中国空军的重型远程运输机,一路向西飞行,中途在中国西北地区的某处航空基地稍事休整,然后再直飞目的地。

  大约4个小时的飞行之后,远程运输机终于在一处不知名的机场降落了,飞机上的乘客们根本就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考克斯只能根据太阳的影子来判断,他们是一直在往西飞,具体到了哪里,大家都不知道。紧接着众人坐上几辆卡车,在戈壁沙漠里有走了半个小时,终于见到一片基地。

  又是一番繁琐的过程,考克斯终于进入了基地的核心部分。“各位先生们,你们好,欢迎来到33军区。”迎接他们的是一个身穿白大褂的欧洲人,“我叫爱因斯坦,这里的主管。”

  爱因斯坦看着身穿纳粹制服的考克斯时,眼神里流露出了厌恶和愤怒。但是这只是转瞬即逝,在他的带领下,各国外交官和科学家、将军们开始参观这处慎神秘的基地。

  “这里有五百台地大型分离机,每一台都是喂不饱的狮子,这附近地三个水电站所产生地大量电力基本上是被这里地这些分离机们给消耗掉了。”

  爱因斯坦说道:“我不知道先生们对物理学的了解有多深,我尽可深入浅出地为你们讲解: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变化即从一种原子核变化为另外一种原子核,往往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如果是由重的原子核变化为轻的原子核,叫核裂变。这种变化会产生巨大无比的能量,我们所做的就是利用这种能量,主要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裂变武器。”

  爱因斯坦继续介绍道:“我们称之为原子武器或者原子弹,由于原子弹杀伤力巨大,不仅有强烈冲击波,而且也有致命的光辐射与热辐射,在原子弹爆炸发生时,请不要用眼睛直视爆炸所产生的闪光,虽然我们会发给你们护目镜。”

  435二虎竞食

  核爆的震撼力是惊人的,参观的各国代表很长时间说不出话来。许久,英法美三国代表就开始和陪同他们的陆宗舆商谈技术转让或者出售的事宜了。

  考克斯也想上去问个究竟,但是爱因斯坦用足以杀死他一百遍的目光狠狠地盯着他。“德国佬,看见了没有?如果你们不停止暴!行,我就会让中国人把原子弹扔到柏林去。说到做到。”

  考克斯有些尴尬地答道:“好吧,我这次来中国,就是受了元首的正式委派,和中国人商议,把犹太人迁移到中国来的。”

  陆宗舆没有和考克斯详谈,只是用飞机又把一大帮子人运回了北京。然后考克斯在北京的铁狮子胡同里和陆宗舆、曹汝霖等人磨嘴皮整整十天,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1942年的秋天,欧洲战事激烈,英国和德国之间都相互用着工业文明的产物大肆地屠杀着对方。在冷兵器时间,杀人哪怕是只杀一个人也是一件吃力费力的事情。就是成百上千号人直挺挺地站好让你杀,也会让你杀到手软无力,但是工业文明的进程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工业文明的产品能让一个人轻松扣动食指便能轻松地结果无数人,这就是工业文明发展所带来的高效率、快节奏。

  中国与德国关系密切,这早已被世界列强们所熟知,原来的轴心国集团中有一个中国的死敌日本。没有哪一个中国战士愿意与前几年还屠杀自己父老乡亲的屠夫同在一个战壕里。而徐天宝又极度仇日,所以他绝对不可能加入轴心国。但是,随着日本的沉没,这个阻碍因素没有了。因此,英国和美国的智库都认为徐天宝加入轴心国集团,妄图和希特勒一起瓜分世界的可能性很大。

  事实也是这样,希特勒的特使考克斯表示,如果中国加入轴心国集团,那么战争胜利之后,印度和澳大利亚肯定是中国的囊中物。而英法的代表则没有拿出足够丰厚的砝码来谈判,他们自然不可能拿出自己口袋里的殖民地来与中国分享。

  在谈判中,犹太人问题也是谈判的一个内容,考克斯表示,希特勒愿意用德国控制区域内的全部犹太人的生命来换取中国的军火出口。陆宗舆则表示,徐天宝大总统对于犹太人的问题有自己的解决方案。那就是让犹太人重返耶路撒冷。如果谁愿意让犹太人重返家园,那么他们就将赢得全世界犹太人的心,徐天宝大总统愿意帮助富有爱心的人。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有一批犹太复国主义者游说英国议会,并由犹太科学家帮助英国解决了丙酮的生产难题,最终促成了英国在1917年11月签署了著名的《贝尔福宣言》,宣言允诺建立一个犹太家园,同时确保非犹太社区的权利和信仰不受侵害。英国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如果德国向犹太人做出类似的承诺,会把国际上的犹太人拉向德国一边。英国此举遭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强烈反对,他们坚持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人的土地,并且通过暴!动和罢工等手段向英国当局施压。同时,阿拉伯人还策动美国介入此事,以便影响英国的中东政策。阿拉伯领袖达迦尼曾对美国派来的代表陈述说:历史已经证明无法与犹太人居住在一起,所有国家都不欢迎犹太人,因为他们吸所有人的血。

  当时的英国殖民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在1921年的“一个星期日的下午”突发奇想,把约旦河以东地区的管理权交给了阿卜杜勒,这片土地是英国所管辖的巴勒斯坦总面积的四分之三。阿卜杜勒立刻就把这片地区改名为约旦哈西姆王国,在巴勒斯坦的面积急剧缩小的情况下,在美国和英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却仍在鼓动犹太人移居到只剩下原领土四分之一的巴勒斯坦。到1929年,巴勒斯坦人口的日益稠密,造成竞争加剧和经济萧条。富有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人有很强的竞争力,他们大量购买土地,致使阿拉伯的种田人流离失所,大量涌入城市。阿拉伯人开始预感到大量欧洲和美国犹太人的涌入,会逐渐挤走缺乏商业竞争力的阿拉伯人。而且,外来移民炫耀自己与大多数阿拉伯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引起当地人的嫉恨。在1929、1930和1931年,犹太人定居点遭到了阿拉伯人的武装袭击和恐怖威胁。

  恰在此时,纳粹在德国掌了权,并开始了迫害犹太人的暴!行。当犹太人的遭遇开始为人所知时,英国政府不得不放宽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配额。1933至1935年间,获准移入的犹太人在13万以上,而非法移民数以万计。巴勒斯坦从那时起变成一座充满暴力和恐怖的活火山。恐怖主义遍布了整个地区,英国当局根本无法维持基本的秩序。1942年,美国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在纽约集会,通过了比尔特摩纲领,要求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支犹太人的军队。不久,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就进入了全面备战,双方大开杀戒,巴勒斯坦变成了烧、杀、抢、掠的战场。

  此时此刻,德国人从维希法国手里接管了叙利亚,伊拉克的亲德势力又蠢蠢欲动。而在北非,德国传奇将军“沙漠之狐”隆美尔率领着非洲军团狂飙突击,直逼苏伊士运河。英国人在中东的统治岌岌可危。

  考克斯说道:“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只要第三帝国从英国手中夺取了巴勒斯塔,并把他交到犹太人的手里,中国就会无条件向第三帝国出口军火和战略物资?”

  陆宗舆答道:“是的。”

  1942年,意大利乘英法在西欧失败之机从埃塞俄比亚进犯东非英军。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军随即对意军发动反攻,收复了东非的失地,并在北非重创意军,俘敌13万。随后,希特勒不得不派出德国隆美尔将军率德国非洲军团进入北非地区增援意大利军队。在德意联军的攻势下,英军开始从利比亚败退。德意联军自利比亚突入埃及,进抵距开罗只有350公里的阿拉曼地区。但由于盟军控制了地中海的制空、制海权,驻北非德军因兵力及装备补给不足而无力继续向前推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不过,在意大利南方港口塔兰托,大批战舰和物资正在向那里集结,希特勒打算在地中海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夺取地中海的制空权和制海权,为北非的德军和意大利军队打通海上补给线。继而让北非军团顺利控制苏伊士运河,并继而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兑现犹太人重新建国的诺言。

  看着情报部门送来的战报,蒋百里竖起了大拇指,“大总统果然高明,好一招二虎竞食。”

  436旧事重提

  徐天宝对犹太人的态度使得英国陷入了两难的局面。如果英国人支持犹太人建国,那么他们很可能失去阿拉伯盟友的支持。如果他们反对犹太人建国,又会遭到犹太人的嫉恨,犹太财阀掌握的财富是一件威力非常巨大的武器。况且,英国人之前发表过《贝福尔宣言》,总不能到了现在才食言而肥。

  对此,最为恼火的要算英国首相丘吉尔了,当年就是他在1921年的“一个星期日的下午”突发奇想,把约旦河以东地区的管理权交给了阿卜杜勒。徐天宝现在这么做,等于是在抽他的脸。

  MI-5的特工冷着脸,把一份报告递到丘吉尔面前,“情报显示,希特勒正在把各处的犹太人集中起来,传闻是要通过俄国的铁路把他们都送到中国的西疆去,然后再从哪里进入巴勒斯坦地区。”

  “这个该死的国际流氓~趁火打劫的中国恶棍。”丘吉尔十分恼火,“我们不应该和他们谈判,而是应该和他们宣战。”

  徐天宝在北京的会议室里打了一个喷嚏,“谁在说我坏话?”他揉了揉鼻子,板着手指算了算,“哎~会骂我的人太多了。”徐天宝自嘲地说道

  会议室内的众人都是莞尔

  徐天宝继续他刚才的话题,说道:“众所周知,《凡尔赛条约》建立起来的核心内容就是极度的削弱德国,确保英国、法国在欧洲大陆占有战略上的绝对优势,但是这种战略态势并不符合中国利益,一个统一的欧洲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同样,一个处于某个强势集团控制下的欧洲也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对于我们而言,欧洲的最好形势不仅是分裂,而且有必要进行内部的对抗,只有这样,世界上才不会出现一个美国的强大盟友,而这个盟友偏偏还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种族、文化、信仰、经济等全方位的联系,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摧毁美国将欧洲变为其战略盟友的基础,只要德国不遭到过分的削弱,欧洲就无法用一个声音说话。”

  白崇禧问道:“那么为什么大总统要暗助希特勒呢?如果德国征服了欧洲大陆,对中国不也一样不是什么好事吗?”

  “那不一样。”徐天宝答道:“希特勒的野心是征服全球,而不是仅仅是征服欧洲。即便他征服了欧洲之后,下一个目标也会是亚洲、非洲,最后是美洲。但是美国人不傻,他们不会等到希特勒把所有的对手都消灭之后再为自己的安慰打算。”

  李宗仁说道:“根据情报部门的资料,现在美国国内也出现了要求美国与德国合作甚至结盟的声音。我以为,我们甚至可以重启当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中德美三国同盟计划。只要我们与德国和美国结盟,那么整个世界都将是我们三个国家的囊中物。德国可以拥有欧洲,美国拥有没有,中国拥有、俄罗斯、印度。其余的地方,可以按照门户开放的政策,三国一起共享利益。”

  徐天宝眉毛一挑,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

  很快,这个想法就开始变成计划,并进一步开始实施。中国的特使频繁出访美国和德国。美国国内的犹太组织和德美同盟组织出于各自的目的,都极力推动这项计划。

  这项计划还附带了几个项目,其中之一就是建立一个名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国际商贸组织,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方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建立一体化的多边贸易体制等等。通过这个组织来加强中国、美国、德国只见的经济资源互补。同时也利用三国在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剪刀差来盘剥一些不发达国家。

  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对这个计划很有兴趣,他们早就和中国的振华集团有了很密切的经济往来,如果进一步加强这种联系,那么他们将得到更加的利益。总之,即便是极端孤立主义的美国人,也觉得中国的这个计划对美国来说是一件好事。

  美利坚合众国华盛顿特区宾夕法尼亚大道沏号,一场细雨之后,白宫漂亮的草坪上的水珠在的灯光的映照下,反射出些许美丽的反光,偶尔几名陆战队的警卫从这里走过时,他们大都可以感觉到今天气氛的不同,内阁成员几乎在几个时前就云集到总统办公室内,甚至于偶尔从那些白宫高级顾问身边经过时,也可以注意到他们的脸上大都带着凝重之色。

  “嗨,瑞恩,你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不清楚,肯定是生了大事了。”

  在总统办公室椭圆形的大写字台上,乱糟糟地放着一些摆设和舰艇模型,看上去有些疲惫的罗斯福总统陷在沙发里,不断地轻柔太阳穴。其他内阁成员们也大都直挺挺地坐在沙发上。

  罗斯福说道:“就像当年拿破仑说的那样,中国并不软弱,它只不过是一只睡眠中的狮子。狮子睡着了连苍蝇都敢落到它的脸上叫几声。中国一旦被惊醒,世界会为之震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3页  当前第1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2/173  →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新中华1903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