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可汗_分节阅读_第25节
小说作者:西风紧   内容大小:1.69 MB  下载:天可汗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3-04-05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2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张岳然不放心的说道:“就算如此,加起来也不过四五十人,以寡击众,万一卫国公有个好歹,咱们张家还有活路么?”

  “乌合之众罢了,别一提起亡命之徒就腿软,他们真要强,东躲西藏的作甚,怎么不见这种人杀官造反?亡命之徒就是欺软怕硬的另一个说法。”薛崇训道,“不用犹豫了,快把人都叫到一起来。办事!”

  因为船上当头的也拿不出个果断的主意,加上薛崇训又是朝廷大员身份,大家便只好听他的,把这艘船上的壮丁都叫到了一起,薛崇训开始安排事宜。

  “张先生现在去下令让船只缓缓靠岸,先稳住匪徒。”薛崇训对张岳然说道。

  待张岳然去了之后,薛崇训又对另一个刚才参与决策讨论的人说道:“一会岸上打起来了,你们别管许多,马上吆喝所有船上的人一拥而上,拼了!叫大家伙别管下面的胜负,冲就是。只要一发生冲突,万一失败匪徒要报复,与其引项待戮,为什么不拼一下?”

  “好,听卫国公的,此事交在我身上。”

  薛崇训又对方俞忠说道:“前排弩手,后排刀手,懂的吧?虽然是小弩,不过匪贼用的弓箭也不是军用,不见得比咱们远。”

  方俞忠抱拳道:“郎君放心,定然杀他个片甲不留。”

  船在缓缓向岸边靠拢,薛崇训也安排得差不多了,他又走到船员壮丁面前,说道:“收了报酬,就得卖命!不然雇你们来游玩的?”

  这些雇员,跑这么远的路,一般都是三两熟人在一起好相互有个照应,薛崇训心下一猜测,熟人一般都是挨着站的,便说道:“分成两拨人,这么分,每挨着的两个出来一个。”

  分完之后,薛崇训又对一个当头的富户说道:“立刻把两拨人的姓名都记录,一会下船,就这么分。你们都知道,天子就是我的舅舅,谁要是不听安排,老子杀几个人是小事一桩!第一队,分作两排,一会站在我的九名弓弩手后面,他们冲你们就冲;第二队,站最后面,你们要是看着前面的同乡兄弟拼命自个跑了心里很舒服,就尽管跑。方俞忠,一会你带刀手紧靠着站前面两队后面,后退者,斩!”

  就在这时,只见刚不久才被人从水里捞上来的张家五郎走了出来,说道:“算上我一个。”

  张岳然忙道:“五郎回去!你刚从阎王爷那儿回来,掺和什么?你要是再有个三长两短,老子回去怎么给你娘交代?”

  只见那张五郎面如刀削长得是相貌堂堂,他挺起胸膛道:“伯父大人,您不用操心,就算娘在这里,也会同意。我自幼习武,不敢忘‘义’字在胸,卫国公对我有救命之恩,且如今我张家有难,别人舍命援手,我能效一份力,岂能推脱?”

  “好!”薛崇训先赞了一声,多个有能耐的人就多份成功的把握,先把高帽子给这张五郎戴上,“五郎如此豪迈,乃国家栋梁之材也!”

  果然张五郎高兴地说道:“男儿志在四方,我练就一身武艺,正愁报国无门。”

  张岳然听五郎说的就是个理,也就无可奈何。

  人员集结完毕,安排妥当,薛崇训便不再说话,从舱门上观察着岸上的光景。这时方俞忠走到他的身边,低声说道:“何三娃不是咱们府里的人,是去年雇的,家里就他一个男丁,上有老母,下有妻女,万一死了……”

  “那你雇他作甚?”薛崇训冷冷道,“咱们现在正缺人!我让你当侍卫头儿,你要明白怎么当头。谁都是你兄弟,谁都叫你大哥,真需要办事的时候你让谁去冒险?俞忠,你关照他们也得有个规矩,只要什么时候都能拿出办法来,别人就服你。”

  “是,郎君。”方俞忠立刻应道。

  船马上就要靠岸了,薛崇训大喊道:“有话好说,我是运粮船队的头儿,想先和你们的大哥谈谈,否则只有鱼死网破!”

  岸上一个汉子喊道:“怎么谈?兄弟们只要买路钱,识相的留下银子,咱们就不为难。话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咱们江湖规矩,不动刀枪,放人一马!”

  薛崇训回道:“咱们身上的钱财你们随便取,但粮帛是朝廷赋税,不能动!答应就成交!”

  岸上立刻发出一声哄笑,这阵笑声很显然是在打喊话那大哥的脸,什么规矩不都是扯淡么?不过那人却一本正经地喝道:“笑甚?就这么办,快把船停下,人都下来!”

  薛崇训忙道:“是啊,你们笑甚么?喂,兄弟说话可得算数!真要不讲规矩,咱们左右是死,死也得拉两个垫背的……不行,我不能太相信你们的话,你们退后一百五十步(弓箭射程之外),咱们派人下来谈清楚了再说!”

  “少废话,赶紧痛快点,省得老子放你们的血!”

  薛崇训道:“没诚意就拉倒,来吧,老子看你们怎么攻这大船,大家耗着呗。”

  第四章 恶斗

  后面是“鬼门关”,粮船队经历千辛万苦才熬出来,自然不愿意再回头,何况他们大部分都是岭南人,不习地形也不习黄河水,运着这么多粮帛赋税也不好跑掉。

  不过匪贼们确实怕船队像薛崇训说的那样,这么耗着。粮船都是大船,匪徒要强攻就是仰攻,得付出惨重代价,真要那样恐怕只有凿船底了。

  岸上的河贼们商量了一阵,便喊道:“成,你们派人下来,咱们后退一百五十步。”

  薛崇训从甲板上看下去,只见河贼作了一些安排,一些携带弓箭的人占据了高地,其他人退到一百五十步外聚集。他当机立断道:“马上搭登板,刚才安排的人全部下去,立刻布好队形!要快,怕贼人反悔,乘我们立足未稳就攻!”

  方俞忠道:“郎君,刀剑弓矢不长眼,您在船上掌控大局,下边的事交给我来。”

  “少废话,下去!既然要干,就要全力以赴!”薛崇训喝道。方俞忠只得转身和众壮丁一起下船去了,只对三娘说道:“保护好郎君!”

  薛崇训走在后面,回头对刚才那当头的嘱咐道:“记住我说的话,一打起来马上敲铃,叫大伙一拥而上。”

  “生死在此一战,卫国公且放心罢!”

  待众人都下船了,对面空地上的贼人喊道:“怎么谈?”

  却不料这时薛崇训大吼道:“列阵!”

  远处的贼人们顿时大骂起来,“他|妈|的,要和咱们拼命不是!”“不想活了,鸡蛋碰石头……”

  见贼人们没有马上进攻,薛崇训再次鄙夷地骂道:“乌合之众!”

  这么一耽搁功夫,船队这边的人已经列成了六排,最前面的是薛崇训的侍卫弓弩手九名,后面依次是两排船员刀弓手、一排侍卫刀手,两排船员刀手。

  薛崇训悄悄把从袖子里摸出一枚金簪出来,藏在手心做了个捂嘴的动作,却亲了一下那簪子。希望它真的如愿是一件吉祥物。

  片刻之后,他便缓缓从腰间拔出了明晃晃的横刀,亮铛铛的刀身反射着阳光,犹如一面狭窄的镜子。

  贼人那边喊道:“给老子弄死他们!”便操|着各式兵器蜂拥而来。

  薛崇训将横刀平指前方,高呼道:“前进,后退一步者,斩!”众人齐呼一声,六排一起向前推进。虽然事前没有一起训练过,步伐有些凌乱,不过基本的排列队形还是保持住了的。

  河贼也迎面向这边挺进了,他们没有队列可言,有的把刀拖着地走,有的把兵器抗在肩膀上,一大群吊儿郎当骂骂咧咧地向这边蜂拥走来,和干群架没啥区别。

  “嗖!嗖!”稀松平常的箭羽从河贼那边射到空中,但射程不够,暂时没伤着人。

  五十步,方俞忠取出了一把黑漆漆的大砍刀,吼道:“放箭!”他手里那把砍刀平常很少拿出来,长度和横刀差不多,但又宽又厚,刀身也是直的,很重的样子。

  五十步已经完全进入射程,弩手一轮发|射,箭矢嗖嗖地窜进密密麻麻的河贼人群,几乎例无虚发,河贼那边也在零星用远程边打边进。终于接近到二十余步了,方俞忠大吼了一声“杀”!双手抡起砍刀,带头奔了上去。

  两边对冲,片刻之后便短兵相接。刀光闪处,惨叫声就像鬼哭神嚎,鲜血横飞。薛崇训这边的弩手收起了弩,纷纷拔出横刀直冲贼群,瞬息之间就破阵插|了进去。薛崇训举起横刀,随即也和队员们一起紧贴了上去。

  横刀很趁手,不是很重,但厚脊构造很给劲,毫无轻飘飘的感觉,劈砍时是干净利落,薛崇训眼睛里全是兴奋,好战分子的本能暴露无遗。

  成排推进的刀手左右都是自己人,勇气大增。薛崇训刚一冲进敌群,马上大喝了一声,双手抓着刀柄“呼”地一刀向迎面的贼人劈下,立刻见鲜血乱飙。横刀对没有盔甲保护的人杀伤非常强,几乎每刀毙命。

  “郎君,左侧长枪!”

  这人挤人的没法躲,薛崇训看得长枪来势,一把抓住,硬生生用一只手定住了,然后身体沿着枪杆一转身,反手一刀劈了下去,只见白的脑花红的鲜血满空乱飞,溅了他一身,一脸的腥味叫人十分恶心,那血沾在手上,粘粘的。

  薛崇训抬眼向前看去,前两排的队形已经散乱了,在贼群中横竖乱冲,杀得昏天黑地。只见方脸壮汉方俞忠一身都是血,就像一只熊一养嗷嗷直叫,一把大砍刀舞得呼呼生风。

  “挡我者杀!前进,击溃贼人!”薛崇训大吼一声,双手举着横刀竖在肩侧,见人就捅见人就劈。

  “嗖!”薛崇训突然感到耳边一阵劲风飞过,心下一惊,直觉有一枝箭从后面飞来,片刻之后,只见前面正要冲来的一个贼人捂住眼睛大声惨叫起来,丢到兵器跪倒在地。薛崇训回过头时,看到那个张五郎正从箭壶里取箭,看着薛崇训点了点头。

  就在回头时,薛崇训看见有几艘粮船已经成功靠岸了,许多人拿着棍棒刀兵从船上蜂拥下来。薛崇训大喜:“咱们援兵来了,贼人马上就会溃散,大伙放开了杀!杀呀!”

  一群乌合之众遭受了冲击本来就溃不成军,眼见更多的人冲来,果然许多人掉头就跑。薛崇训带人趁势掩杀,提刀冲进去,一刀一个真他|娘|的痛快,跟切瓜似的。匪贼立时大溃,死伤无数。

  “何三娃中箭了!”战斗快结束时,听得一个侍卫大喊道,“郎君,郎君!三娃想对您说句话!”

  薛崇训把刀在身上的衣服擦了两擦,放进刀鞘,顺着喊声跑了过去。只见方俞忠关照的那个雇佣的侍卫胸口中箭,正躺在另一个人的怀里,满嘴都是血,还没死。

  薛崇训走到他面前蹲下去时,何三娃立刻紧紧抓住了薛崇训的手,说道:“郎君,我这条命卖给您了,家里的老小……”

  “你死了,家里的人我给你养。”薛崇训抓住他的手道,随即回头喊道,“快叫李鬼手!”

  “方俞忠,带人把山头围了,不用攻,叫上面的人缴械投降。”

  这时李鬼手、张岳然等人都从船上下来了,看着遍地的尸体和那些没死透的哀叫呻|吟的人,人们皆尽失色。

  薛崇训喊道:“李先生,先救这个人,他娘就一个儿,家里还有妻小。”李鬼手便走了上来,忙乎着救治伤者。

  张五郎追击贼人回来,收起弓箭,走到薛崇训的面前,情绪激动道:“形同拉枯摧朽啊!这还是以寡击众,卫国公,我张五郎服你!”

  薛崇训淡然道:“早和你们说了,一帮乌合之众,以为是街头巷口打架呢?”

  张五郎当下就跪倒在地,抱拳道:“张某愿追随卫国公左右建功立业,请卫国公收留。”

  一旁的张岳然听罢忙道:“你不跟船队了?不回家乡?”

  张五郎道:“男儿志在四方,不先做出一番事来,回乡干嘛?”

  张九龄也走了上来,扶住五郎道:“这种事你得和大家伙商量一下,事情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薛崇训当然明白张九龄的意思。

  可是五郎没有张九龄想得那么多,执意说道:“卫国公,请收留我,先做一个侍卫随从也成,愿效犬马之劳。”

  薛崇训看了一眼张家的几个人,扶起五郎道:“丑话说在前头,你兄弟(张九龄)说的话你应该想想,确实不是你想得那样。”

  五郎道:“卫国公有救命之恩!大丈夫一言既出,岂能随口乱说?愿追随卫国公左右!”

  就在这时,山头上的一二十个贼人放弃了无谓的抵抗,被缴了械压了下来。薛崇训看了一眼那些人,对五郎说道:“行,你先去把那些人砍了,就跟我走。”

  张岳然忙正色道:“薛郎,五郎!他们已经放下兵器了,虽为盗匪,也是性命,交由官府就行了!”

  和张岳然同路的另一个人说道:“劫掠官粮,交官府也是死罪。”

  薛崇训面无表情地看着张五郎道:“你要是和你伯父一样仁心有余、果断不足,就算了。”众人的神色都是一凝,立刻感受到了薛崇训身上冷血的一面。

  五郎皱眉道:“妇孺我不杀,贼人怎么杀不得?他们一日做贼,放下兵器也是贼!”说罢便站了起来,拾起地上的一把横刀。这时其他侍卫和壮丁拿着兵器围住了那些俘虏,喝道:“跪下!”

  俘虏们大呼饶命,五郎杀气腾腾地走到那群贼人跟前,铁青着脸,突然挥起横刀,一刀砍了下去,鲜血飞处,那人便栽倒在地。旁边那贼人大睁着眼,双腿微颤颤地要站起来,一边讨饶道:“大侠饶命,不要……啊!”横刀捅进了他的腹部,还搅了两下,那人哀嚎的声音异常凄惨。

  薛崇训见状便下令道:“都动手,砍掉了省事。”众人便挥起兵器一拥而上,惨叫此起彼落。整片空地上尸体横陈,血把泥沙都染红了。

  大家都沉默下来,许多人很少见到血,看着这场面瘆人得慌。不过他们倒没怎么怪薛崇训,原本就是你死我活的事儿。

  这时只听得李鬼手平淡地说道:“你们杀人,我救人,这人没伤着要害,流血过多昏过去了,性命应该无忧。这样,卫国公是要东去,这人我带回长安,一路上好医治他。”

  他说的那人便是薛崇训的侍卫何三娃,话音刚落,方俞忠等人都松了一口气。

  过得一会,张岳然等船队当头的召集船员挖了一些坑,忙乎着埋匪徒的尸体,人都死了让他们入土为安。而战死的船员尸体则带走,这时候的人死了都想葬在家乡落叶归根。

  第五章 献丑

  薛崇训一行人沿河东走,还没到洛阳呢,就遇到了洛阳来的官吏数十人之多,他们竟然出城几十里相迎。按惯例地方官迎接京官最多迎到城门口,如今迎出城几十里,根本就是逾制。

  但见带头的人是刘安,薛崇训也就心下了然。刘安以前在长安的时候和薛崇训有过一两面之缘,他本是官宦世家出身,但做到中央大员是因为依附了太平公主。现在太平公主的儿子到来,他当然不能怠慢,礼节上过分一点也不为过。

  薛崇训骑着马刚走到官员们的前面,立刻就有身穿官服的命官上来亲自牵马,各种马屁顿时嘈杂起来,“卫国公在陕州的英明神武事迹一传到东都,真是惊天动地,上到府衙,下到市井,无不对卫国公崇拜得五体投地。”“您文武双全那是举世无双啊,我等恭候在此多时,只要能仰望到卫国公的风度仪态,便是三生有幸……”

  薛崇训倒是没被捧昏了头,他心道:按照现在的信息传输速度,三门砥柱那事最多就是地方官报到了东都,官场上的人知道一点罢了,绝不可能这么快传到市井。

  他们涌上来就马屁震天响,有的人更是越说越不像话,什么“东都的俊俏小娘在闺房里只说卫国公”云云都说出来了,好像他亲自跑到人家姑娘媳妇闺房外面偷听过一样。

  薛崇训笑呵呵地留意观察周围这些马屁官,见很多人的面相都没长周正,举止荒疏,言语更是恶俗,恐怕不少就是“斜封官”一类。

  相比之下,不卑不亢的刘安看起来简直是鹤立鸡群、气宇轩昂,他看起来大约三十余岁正当壮年,肤白、皮松,身上透着一股子文人的儒雅之气。等众人都热情得差不多了,刘安才抱拳从容淡定地和薛崇训相互见礼。

  薛崇训抱拳道:“我与刘使君(户部侍郎同时又是转运使)是同级,如此礼遇真让人受宠若惊啊。”

  刘安笑道:“本来我也和地方同僚说太过了传到京里也不好听,但那陕州刺史派来的人将薛郎的事迹说得传神,同僚们急不可耐地要一览薛郎俊才,劝阻不住也就作罢。”

  这时薛崇训的目光注意到了后边的一个慈祥的老头,不是姚崇是谁?因为姚崇以前干过宰相,经常在官场上的各种场合露面,薛崇训倒是认得。

  姚崇的年纪约六十多岁,额头十分饱满。按照面相的说法,这种面相是出身好、前半生不会吃苦那种。薛崇训想了想,姚崇出身官宦家,年轻的时候好逸恶劳游手好闲,后来发奋进取仕途……很巧姚崇前半生过得确实很舒服,和面相真就对上了,这种玄妙的东西还真说不清楚。

  薛崇训便向姚崇抱拳道:“姚相公,幸会幸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4页  当前第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26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可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