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顿时大急:“明润你怎可如此,大军在外,岂能如此撂下?”
苏油说道:“霸州收到的情报,其实和军机处相差不了些许时辰,陛见之前,我已去过军机处处理了公务,并请小章学士暂代指挥,相公如不放心,可以寻他来询问。”
章惇点头,正要开口,苏元贞却道:“不用,相公与司徒继续议事,我去看看小章学士那边就好。”
章惇心底不由得对苏元贞大为感激,今日自己的作为,难免没有被陛下记到小本本上的嫌疑。
现在明润来了,诸事有大个顶着,自己从旁协助,将分再捞回来就是。
心中却暗叹一声,自己终究不如苏明润忠君,要是他在霸州,只怕十二道金牌都召不回来,怎会可能在十五个时辰内就从千里之外的前线赶到御前?
苏油说道:“其实章相公和苏元贞的谏议,也是出自公心。事有经权,为防万一预为设置,这本就是宰执当然的责任。”
章惇刚松了一口气,却又听苏油说道:“然陛下的思虑,更是高瞻远瞩。陛下英茂之年,早立储君,给未来造出太多变数,也使群臣得窥君意,多生事端。”
“汉唐垂鉴未远,不可不察。”
赵煦松了口气:“司徒所言,深得我心。国夫人的医术我是完全信任的,因此觉得无此必要。”
“这倒也不然。”苏油说道:“既然相公们有万一之虑,我们就该为这万一之虑,想好应对之策。”
“臣这里,倒是有个两全的法子。”
章惇感觉自己智商被碾压了,这事儿如何还能两全?
不由得拱手道:“明润,不知是何办法?”
苏油从袖中抽出个物事来:“陛下,这是臣的密折匣子,钥匙只有臣与陛下才有,臣的那把,如今就在匣内。”
“陛下不妨御驾紫宸殿,宣喻旨意,将立储圣旨存于匣内,置于紫宸殿牌匾之后。”
“紫宸殿万众瞩目,平日也有宫卫值守,没有长梯,谁也上不去。”
“如此一来,陛下的旨意已然存在,而群臣皆不得其详,无所窥测,只能各尽职守,难起机心。”
“然此不过一时之计,待陛下身体康泰,再命人收回匣子,毁去所藏诏书即可。”
苏油的意思很明白,如果赵煦没事儿,那么这道诏书就不存在,大宋就没有立过太子,也就不会发生汉武帝那样的祸患。
如果赵煦真的有事儿,这道诏书才会生效,大宋也不怕没有由赵煦亲自指定的继承人。
办法简单到令人发指,甚至近同儿戏,但是效果绝佳。
然而苏油没有提出之前,偏偏谁都没能想到,赶回来的苏元贞正好也听见这一出,不由得与章惇一起羞了个满面通红。
就为了这点破事儿,劳累司徒放下军国大事,千里奔波,真是不当人子!
赵顼对这个方案相当满意:“准。”
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收关
紫宸殿上,群臣远远站在丹陛之下,看着赵煦在案上亲笔写下诏书。
苏油没有出面,因为这个时候他要是出现在殿上,肯定又是一波闹不完的弹劾与朝争。
搁下笔,赵煦取来宝玺盖上,将之郑重折好,放入密匣亲自锁上,才抬头,对下面招了招手。
漏勺上前,躬身从赵煦手里接过密匣,在群臣众目睽睽之下,来到殿外,登上由禁卫们搬来的长梯,将密匣放置到紫宸殿的大匾后方。
盯着漏勺做完这一切,章惇才带领着群臣拜贺:“天佑陛下万安,皇宋永祚!”
文武群臣齐齐躬身:“天佑陛下万安,皇宋永祚!”
赵煦忍着腹中再发的隐隐疼痛,摆出老牌的扑克脸:“退朝吧。”
从御座绕到紫宸殿后门,苏油在这里推着轮椅等着。
赵煦还想倔强:“这个就不用了吧?”
“这是夫人安排的。”
赵煦这才不说话,乖乖坐到了轮椅上,由苏油推着朝西华门走去。
西华门是后宫和军机处所在,将手术室安排在旧延福宫集英殿入门偏厅处,方便赵煦在后宫修养,又能让群臣时时得请起居。
石薇已经等在了延福宫宫门内,随同的还有一个内宫医使班子,都穿着洁白的医疗服。
推着轮椅来到宫门,苏油对石薇说道:“薇儿,交给你了。”
赵煦也道:“有劳国夫人了。”
石薇瞪了苏油一眼,似乎在嗔怪他昨晚没回家,然后又对赵煦点点头,让医使们将赵煦抬了进去。
苏油让宫卫寻来一把椅子,就在门口坐了下来。
过了好一阵,章惇和苏元贞才撑着雨伞赶了过来,章惇问道:“开始了?”
苏油点点头:“来,坐下等吧。”
章惇和苏元贞收了雨伞,就在苏油身边坐了下来。
苏油看着濛濛细雨中的殿宇,悠悠说道:“说起来,这还是我第二次守宫门。”
章惇问道:“上一次是什么时候?”
苏油说道:“那还是熙宁元年,当时河北大震,京师震感强烈,群臣当时正在大朝,避于紫宸殿外大空地。我奉先帝旨意,来到这里迎太后、皇后,出宫暂避。”
“诶,对了,当时守在这里的是王中正,身边还有一个小黄门,手里拿着两根带钉子的木棒,倒是颇有几分胆色。”
章惇问道:“入得明润法眼,现在也不一般了吧?”
苏油说道:“现在啊,可算是天下扬名,那娃就是西征黑汗,秣马天山的童姥姥。”
章惇也不禁感慨:“从熙宁先帝新极,到改元元丰,大宋在那十年间……”
那十年,是无数人心里的痛,大宋天灾人祸,层出不穷,苏油现在回想起来,都是面有惧色:“若非先帝刚毅明锐,执着不回,我大宋如何能走到今天?”
起中原五代之沉衰,挽华夏狂澜于既倒。
宋神宗的神字,不再有另一时空里那种充满讥讽的意味,在他逝世十年后,已经化作大宋臣民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
二十七年后的今日,苏油再守宫门,心中感慨自是颇多。
苏元贞说道:“陛下前日还特意叮嘱,京师火车站扩建的时候,不要伤损了站前那一排垂柳。”
章惇有些不明白:“那排柳树不过十几年,还达不到开封府城古树的保护标准,不知为何陛下如此看重。”
苏油看着雨帘中皇城内最高大的紫宸殿上,黄色琉璃瓦顶发着微光:“我们陛下啊,终究是长情顾旧之人……”
几人又聊了一阵熙丰年间的旧事,就听身后有了动静,石薇向门口走来,边走边取下口罩。
苏油问道:“薇儿,如何?”
石薇对章惇和苏元贞施礼:“好叫相公们知晓,陛下手术非常成功,不日便可接见群臣起居。”
章惇喜动颜色,对石薇深作一揖:“这可真是太好了,多谢仙卿妙手。”
石薇微笑还礼:“早说过了,这是小手术,当不起相公此赞。”
……
三日之后,赵煦躺在病床上,开始接见群臣。
等到臣子们都走了,苏油才最后进来。
赵煦神色很好,手里还吊着京师大学堂医学院最新研发出来的葡萄糖生理盐水吊针:“司徒。”
苏油躬身:“陛下大安,臣等不胜欣喜。”
“司徒坐。”赵煦微笑道:“若非仙卿,这关难过。”
“倒也不然。”苏油谢恩之后,在病床前的椅子上坐了:“这主要还是得益于近三十年来大宋医术的蓬勃发展,其中天方医学、黑汗医学、吐蕃医学的参赞之力也不少。”
赵煦点头:“司徒还是那么谦逊。”
苏油从袖中取出那条项链,塞到赵煦的枕头底下:“这是陛下送给皇后的陨铁项链,皇后以之召臣,故臣不敢不星夜而至。”
“不过此事大违规矩,陛下将之收好,一会儿皇后来探视,便交给皇后,万不可落旁人口实。”
赵煦说道:“为了这点小事,耽误司徒节制前方军务,是我君臣夫妻之失。”
苏油说道:“这一节倒是无碍,我朝早已占据对辽的绝对优势,依照之前的战略计划一步步来,本来就出不了什么大差池。”
“就算是这次不行,我们再组织一次就是,大宋如今也具有这样的实力。”
“故而在臣心里,陛下的安危,远过于收复幽云。”
“事实也是如此。刚刚收到前线奏报,种谔的战术大获成功,西军截断了断云岭、鸡鸣山、石门关三处要隘,将和鲁斡的军力切做了五段。”
“耶律淳大军过得居庸关后,被种谊堵截于石门关下,不得寸进。李纯元、曹南、折可大三路大军又紧追不舍,从后掩杀。”
“耶律淳见事不可为,只得率大军折向北方,散从龙门、望云出塞。”
“八万大军翻山越岭,一日崩散,俘降者十之七八,随耶律淳得脱者,不过一二。”
“给陛下报喜,幽云战局,已经进入收官阶段。”
“好!”赵煦兴奋得想要坐起身子,结果扯动伤口,“哎哟”一声痛呼。
石薇赶紧进来看顾,又检查了赵煦手背上的针头,嗔道:“你们君臣俩说事儿就好好说事儿,再要这样,我可就要将小油哥哥你给赶出去了。”
苏油缩了下脖子,待到石薇再次出去后,才对着赵煦吐了下舌头。
赵煦幼年时,苏油时常带着他搞些不靠谱的事情,比如领着光着小屁股的赵煦在田里一起抓泥鳅,变成一大一小俩泥猴。
石薇知道后就会嗔怪,而苏油当时的应对,就如现在一般。
这是三个人之间的常态,赵煦多年不见这一套,现在突然看到熟悉的一幕,却也忍俊不禁。
见到赵煦重新安静下来,苏油才说道:“所以陛下要谨遵医嘱,早日调养好身体,接下来还要去紫宸殿接受群臣朝贺呢。”
赵煦说道:“收复幽云,乃祖宗夙志,能在我手中实现,司徒实在是居功至伟。”
“待事了之后,司徒就可以回到京师,继续襄助于我,我必洒扫郊迎,给司徒最大的体面。”
苏油摇头:“陛下,这正是臣今日要和陛下商议的大事,臣,其实已经不适合再居于朝堂了。”
赵煦顿时大急:“司徒要弃我吗?”
苏油赶紧安抚赵煦:“不是这样,陛下且听臣道来。”
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坦荡
“陛下,臣几日之前从霸州起身,十五个时辰抵达御前。其间让巢谷暂代四路转运司职务;入京后又直入军机处料理军务,叮嘱章楶接手指挥;再其后入宫陛见,中间竟无一人阻挠。”
“虽然臣得到了皇后的项链,算是奉了密旨,可一直没有示人,旁人也无从知晓,而臣,竟然就这样做到了。”
“或者陛下和群臣都不以为异,然臣心底,却不禁大为惊惕——臣之权势,何时大到了如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