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族无名_分节阅读_第357节
小说作者:王不过霸   内容大小:1.85 MB  下载:庶族无名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1-09-07 14:15: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7/3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夜风中,木轮转动的嘎吱声响格外刺耳,站在望塔上,陈默面色平静的看着斜对岸隐约能够看到的灯火。

  “王上,船队已经备好。”张郃快步来到陈默身边,躬身道。

  “能否渡江,便在今夜!”陈默点点头道:“对岸是什么状况,如今尚未知晓,儁乂渡江之后,只需谨守便可,给我军渡河打下一处立足之地,便够,大军渡河之前,切莫冒进!”

  “王上放心,末将纵然战死,也不失地!”张郃肃容道。

  “去吧,稍后见对岸火光亮起,便率军强渡!”陈默看着张郃道。

  “喏!末将告退!”张郃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夜色下,为了避免让对岸察觉,这边只有零星的几支火把照明,一架架巨大的投石车缓缓的向岸边靠拢,同时有力士背着一筐筐坛子朝这边运送。

  “马钧!”陈默看着远处的江面,皱眉道。

  “臣在!”马钧小跑着来到陈默身边,躬身一礼。

  “此处距离对岸坞堡,足有两百步,这投石车真能投射这般远?”陈默扭头看向马钧,不确定的问道。

  明军的投石车,经过马钧和刘毅几番改良,能投射石弹百二十步,这在当前来说,已经远远超过普通诸侯的发石机,但两百步的距离,以前陈默都不敢想。

  “回王上,若是以石弹填充投射,自然不行,但若改以火坛,份量减轻不少,能投射的距离也更远,此前试射时,最远距离可达两百六十步,定能将敌军坞堡、砲台覆盖。”马钧肯定道。

  不是陈默不信,只是这距离相差太远,诸葛亮对这一带进行了严密的部署,但在这一片,对方放在岸边的弩砲也难以跨越汉江,陈默的弩砲射程远些,但最多能落在对岸的砲台之上,想要将对方建设的坞堡给圈进来需要的距离更远。

  这次为了掩人耳目,陈默让大军南迁,压向樊城,为的就是吸引孙刘两家的目光,借此机会暗中在此登岸,此番计策能否成功,全靠这投石车能否真的达到预期效果,也由不得陈默不谨慎。

  声东击西这种事情,诸葛亮会,陈默自然也玩儿的颇熟,大军压境,后方空门大开,陈默自有布置,但以自己的名声,诸葛亮和周瑜恐怕不会上当,反而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主力大军上,然后陈默趁机渡江,但这一切的前提却是在这投石车确实能够将对方的坞堡打掉,否则没有意义。

  陈默闻言点点头,虽然觉得两百六十步有些夸张,但就算不能,他这边也不会有太多损失,当下不再言语。

  投石车有十架,这么短时间内,能够做出十架已经是三百名工匠能够做到的最高效率,毕竟这种巨型投石车跟普通投石车制作起来更加困难。

  十架投石车被一字架设在岸边,陈默看到投石车的车轮两侧被打了木钉,后方有几根倒刺在确定好投石车的位置后深插进了地面,操作投石车的也并非军中将士,而是工匠,有的在前方校对投石车的角度,有的在指挥力士扳动投石车的绞盘,调整投石车的方向。

  这投石车跟以往陈默所见有很大不同,不但体积庞大,只高度就是寻常投石车的两倍,黑夜中看去,犹如一头巨兽。

  “王上,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投射!”许久之后,马钧来到陈默身边,躬身道。

  “轮番投射!”陈默点点头道。

  “喏!”马钧答应一声,转而高喊道:“放!”

  早已准备好的投石车旁,一名工匠将装了火油的坛子放好后,用火把将坛子外抹的火油引燃,而后一声令下,前方操作的工匠迅速拉开机括。

  “嗡~”

  夜空下,燃烧的坛子好似一颗流星般朝着对岸坠落下去,陈默站在高处看着这一幕,当那油弹破空之后,陈默的心也放下来了,以他的经验来看,这颗油弹的落点正是对岸的坞堡。

  紧跟着,第二颗、第三颗依次发射,虽然远近略有差距,但基本上已经将敌军的坞堡覆盖。

  这般十架投石车轮番发射过后,第一架投石车也已经重新准备好,再度发射,如此循环往复。

  站在陈默的位置,能看到那油弹落地后,有的并没有反应,但也有的直接就引燃了一片。

  夜色下,守在对岸坞堡中的荆州军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便陷入火海,天空中,一颗颗油弹落下来,不断扩散,顷刻间便将整个坞堡四周吞噬入火海之中。

  冲天的火光在黑夜中将这一带照的透亮。

  下游的位置,已经蓄势待发的张郃看着这一幕,立刻让三军将士快速滑动船桨,逆流而上,朝着对岸的砲台方向划去,原本黑夜中行船,很难辨别方向,但此刻,对岸火光冲天,根本不需要辨别,朝着对岸冲就行了。

  因为对岸坞堡被突然攻击,四周驻守的荆州将士都在往这边赶,并没有察觉到江面之上大片船只的靠近,等到有人发现,想要阻止张郃上岸之际,已经来不及了。

  张郃一手持枪一手持盾,身先士卒,当先跳上岸去,一队前来阻拦的荆州将士杀来,张郃目光一冷,手中盾牌狠狠往前一砸,巨大的力道直接将两名荆州军撞的倒飞而出,张郃趁机踏前一步,大喝一声,便刺倒一人,转身将盾牌一砸,将一名荆州军砸的脑壳崩裂,而后又是一声大喝,再将一人刺杀。

  后方将士眼见自家主将都拼命了,哪敢让张郃一人杀上去,不等船只靠稳,便咆哮着冲上岸来,虽然都是新军,但明军的新军训练之中,可是有着大量实战的,这等场面丝毫不怵,反倒是荆州军本就慌乱,加上张郃表现骁勇,一个个都被镇住了,士气被压下来,被明军将士一冲,瞬间溃散。

  张郃也不恋战,迅速让人将砲台守住,自己则带着人开始清缴周围将士。

  江对面,陈默示意停止继续投射,看着对岸已经厮杀在一起的两军,陈默让人吹响号角,对岸留在船上的将士将船划回来,从这边补充兵马过去。

  为了能够撕开诸葛亮设的这条防线,陈默今夜除了张郃的三千将士之外,还准备了五千兵马,为的就是将对岸这个缺口给守住,然后尽可能撕裂,而他接下来的进攻重心也并非诸葛亮和周瑜猜测的那般以樊城为主,就算攻不下襄阳城,他也要将襄阳北岸的这些地方拿下,让荆州军准备的江心铜柱彻底失去作用。

  既然那铁索横江拦破不了,那就想办法将两岸都掌握在手中,进一步压缩襄阳守军的活动范围。

  城外作战,自曹操败亡之后,明军已经没了敌手,荆州军这两年虽然大力训练将士,但这并不足以弥补双方的差距。

  更何况哪怕是数量上,对方也并不占优,又是突然糟袭,双方的厮杀甚至连一刻都未到,江岸边的荆州将士便开始全线溃败。

  张郃谨遵陈默吩咐,在击退敌军之后,并未追赶,而是迅速指挥将士灭火,同时安排将士巡视四周,防止荆州军反扑。

  另一边,陈默听到对岸厮杀声渐渐息止,立刻命令侯在这里的工匠乘船渡河,在对岸建立属于明军的营寨,至少将这个缺口守住,不让荆州军有重新夺回的可能。

  三百工匠在渡河之后,在马均的指挥下迅速带着士兵在四周开始设立营寨,借着对方原本的营地,又有船只源源不断将原木、泥土送过来,开始搭设寨墙,用泥土将寨墙进行加固,别的不管,这寨墙却是要先建起来,这般忙了大半夜,等到天明时分,寨墙已经在数千人的赶工下初步建好,陈默又调集了一批人渡江,运送泥土,将寨墙夯实,同时荆州军的各路援军也赶到了,只是到了此时,寨墙已经立起,张郃指挥将士严阵以待。

  荆州将领率领着兵马发起了几次进攻,想要趁张郃立足不稳,将张郃赶走,却被张郃指挥将士从容挡下,双方激战半日,互有折损,营寨却是越发稳固。

  荆州将领也知道事情不妙,早已命人赶回襄阳通知诸葛亮,而这边,陈默见张和立足稳固之后,又派了一支兵马,三百工匠也留在对岸,只是一个缺口,陈默便在此留下了上万兵马,足见陈默对这一战的重视,而等诸葛亮得到消息时,这边营寨已经被不断加固,想要再夺回此地,却是更难。

第四百五十一章 输赢

  “快快!”襄阳城,大批将士在各级将领的指挥下涌出襄阳,朝着汉江方向赶去。

  前线被敌军攻开一个缺口的消息,连诸葛亮都始料不及,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诸葛亮很清楚这被陈默打开一道缺口代表着什么,若让陈默将这个缺口扩大,那诸葛亮此前的诸多布置甚至连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所打造的江心铜柱都可能失去了意义。

  必须趁着这缺口未曾壮大之前,将明军攻过汉江的人马撵出去。

  “云长,此战关乎襄阳局势,务必将敌军打退!”城门口,诸葛亮看着关羽,肃容道。

  为了将明军赶回江北,诸葛亮将能调集的兵马都调过来了,近万兵马,已经是襄阳大半兵力,抽调更多是不可能了,襄樊留下的兵力本就不多。

  “孔明,这边调走这么多兵马,若明军此时趁机攻打樊城,该如何抵御?”关羽看着诸葛亮问道。

  如今襄阳派出大军去夺江口据点,诸葛亮可以肯定,陈默这个时候恐怕已经下达了攻打樊城的命令,他们这样的布局高手,一旦一个点成功,那就是环环相扣,而陈默最大的优势就是兵力,他有充足的兵马可以调动,两线作战对陈默来说并不难,但襄阳这边不一样,诸葛亮能够调动的资源并不多,江东有兵,双方如今也是盟友,但那些兵马并不受诸葛亮节制,双方可以协商,但真到了这种时候,时间很重要,江口据点若不夺回,那襄阳这边恐怕立刻就会有大量明军涌过来,到时候就是襄阳和樊城同时面对明军的压力。

  “亮已命人传讯周瑜都督,借我精兵五千,协助守备樊城,云长自去便是!”诸葛亮肃容道。

  如今的襄阳虽然算是坚固,毕竟是兵甲必争之地,但要彻底放弃外围,固守襄阳是行不通的,没有外围地形的配合,襄阳也只是一座城而已,真让陈默打到门下,那更危险。

  哪怕周瑜那边还没回应,诸葛亮也必须争一争,诸葛亮做事谨慎,这等冒险之事,他很少做,尤其是南阳兵败之后,诸葛亮做事便越发的谨慎,因为他知道刘备输不起,但到了此时,却也由不得他不冒一冒险了。

  “某去去就来!”关羽领命,带着兵马飞速赶往江口。

  天色刚刚亮起,襄阳距离江口也不过二十里的距离,当关羽率部赶到的时候,张郃已经击退了四周围来犯之敌,新立的营寨也在一众工匠和将士的赶工下初步建立起来。

  巨大的营寨连绵足有三里,将整个江口处的一片平原几乎尽数占据,关羽看着眼前的营寨,蹙起了眉头。

  “父亲!”一将率领一队人马从侧翼赶来,见到关羽在马上一拜,皱眉道:“敌军两面都已立起了寨墙,都有敌军看守,难以寻得破绽。”

  来人正是关平。

  关羽点点头,看着那寨墙,想了想道:“以连弩车射之。”

  “喏!”

  所谓连弩车,顾名思义便是放大版的连弩,或者说是诸葛连弩的原型,跟步卒手持的连弩不同,这种元戎弩为弩车,无论射程还是威力,都远在连弩之上,威力极大,而且添装也比寻常床弩更加简单,是诸葛亮这些年为弥补荆州军战力不足设计出来的武器。

  很快,一架架连弩车自军中被拉出来,在一众将士的操作下,机括撞击之声不绝于耳。

  “放!”随着关羽一声令下,刺耳的机括摩擦声中,一排排弩箭破空而出,对着寨墙便是一阵猛射。

  “砰砰砰砰~”

  一连串沉闷的声响中,寨墙上不少将士中箭被巨大的力道带飞,八寸长的铁矢足矣洞穿射程范围内的任何铠甲,便是用夯土加固过的寨墙不少地方都被射穿,连弩车虽然威力大,但为了追求射程和穿透力,并不像寻常床弩那样使用粗大的巨箭来用,所以对于城墙的伤害反而不佳,哪怕能够射穿,也难动摇寨墙。

  一轮箭雨过后,守军虽有折损,但对寨墙却并无多大伤害。

  但饶是如此,连弩的威力依旧叫守城将士心寒,这要是在战场上遇到,这一轮箭雨下来便是有盾牌保护都扛不住。

  “这是何弩?竟然这般厉害?”张郃站在望塔上,亲眼目睹了这一幕,看着身边被派来负责督建军营的马钧。

  “这……”马钧摇了摇头,这种武器的威力,便是他看着都头皮发麻,破军弩虽然厉害,也能连发,但也不过是三发,远不及对方这种连弩威力大,更何况对方还有那种便携式的小型连弩。

  “在下从未见过这等弩具。”良久,马钧方才叹道,这连弩的威力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若能得一两架拿来研究,或许能够造出威力更大的弩具来。

  一时间,马钧倒是生出几分渴望。

  另一边,关羽眼见对方寨墙坚固,对着身旁的关平道:“坦之,你且前去叫阵,问问那明军,可敢出营与某一战?”

  “喏!”关平答应一声,策马来到营外,朗声喝道:“营中主将何人?”

  “某乃张郃。”张郃来到辕门之上,看了看远处的军队,并未令人射杀关平,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有些规矩能守就守,当然,如果关羽或者诸葛亮亲自来叫阵,那边两说了。

  “尔等暗施偷袭,算不得本事,如今我大军已至,尔等可敢与我军一战?”关平朗声道。

  “岂不闻兵不厌诈,两军交战,各凭手段,尔等已经败了一阵,如今想要夺回此地,便拿出本事来攻。”张郃闻言却是冷笑,这营寨都立起来了,你却要我出营跟你们作战?世上哪有这般便宜的事情。

  关平冷哼一声,也没多言,调转马头返回军中,告知关羽。

  关羽看了看对方大营,也没多言,只是下令进攻,虽说作为攻方,折损必巨,但若不抢回此地,明军就很有可能直接自此源源不断的渡江,汉江以南大半防御都将荒废,襄阳也岌岌可危。

  荆州军在关羽的指挥下,从两面发起进攻,张郃这边也不含糊,不管关羽如何攻,都有应对之策,双方这般厮杀半日,寨墙虽然被摧毁一段,却被张郃迅速命人顶上去,又是一通厮杀,关羽最终也难攻入营寨,只得无奈撤军,在山口立下营寨与张郃对峙,同时报知诸葛亮,请他尽快想想办法,再这么下去,明军会源源不断的渡江。

  傍晚的时候,诸葛亮带着张飞亲自赶来阵前,观摩敌营,眼见张郃阵势严谨,军营布设有序,难以力破,思索片刻后,让人取来投石车,学着陈默那样,朝着营寨投放油弹,纵火烧营。

  张郃见状,知道不妙,立刻率军出营想要毁掉对方投石车,奈何张飞和关羽一左一右,双方在这江口平原上一番戮战,张郃虽勇,奈何后方营寨被烧,将士军中将士心慌,被两人合力杀退,眼看着大营被烧毁之际,诸葛亮这边却传来消息,上游渡口失守。

  却是陈默为了彻底撕破襄阳外围防御,借着张郃在这里吸引对方兵力之际,又命张绣、魏延、徐晃三将自上游渡河强攻对方渡口。

  诸葛亮布设虽然不错,但支援兵力如今被张郃吸引,渡口出也不过数百人,又是三处同时发力,虽然南攻,但却并非不能攻,三将当年也是学过陈默的水战之策,在东海训练过一段时间水军的,虽然没有这方面天赋,但悍将并非长江,更非东海,那些渡口最窄的地方都不到六十步,数百人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如何挡得住上千人攻伐?就在诸葛亮和关羽设法攻破张郃之际,三处渡口也先后失守,张郃虽败,但明军确实已经彻底打开渡河壁垒,源源不绝的自上游登岸,诸葛亮苦心布置的第一道防线被陈默以这样的方式破掉。

  诸葛亮闻讯之后面色大变,此时张郃犹在率领残部顽抗,急切间难以彻底将其剿灭,此时就算灭了张郃也于事无补。

  “怎会如此?”张飞有些失神的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叹了口气,摇头道:“汉水一带防线太长,江水也不宽敞,被对方这般攻破,却也难免。”

  诸葛亮自然想过这样的结果,却未曾想到这结果来的这般快。

  “孔明,现在该如何是好?”关羽策马来到诸葛亮身边,皱眉问道。

  “退往第二道防线,这道防线必须守住,纪灵!”诸葛亮看向纪灵道。

  “末将在!”纪灵躬身道。

  “由你负责阿头山与百丈山之间的防线!”诸葛亮叹道。

  “喏!”纪灵答应一声,领命而去。

  “坦之!”诸葛亮又看向关平。

  “末将在!”关平也连忙一礼。

  “江心铜柱必须守住,我在此布设三砦,你需守住此三砦。”诸葛亮沉声道。

  “喏!”关平点点头。

  “云长!”诸葛亮最后看向关羽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2页  当前第3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7/3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族无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