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庶族无名_分节阅读_第360节
小说作者:王不过霸   内容大小:1.85 MB  下载:庶族无名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1-09-07 14:15: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0/3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哦?”武义连忙迎徐庶入座之后,才跟崔耿坐下,看向徐庶道:“不知先生这段时间去蜀中可是有收获?”

  “嗯,刘备入川,乃是蜀中张松、法正、孟达为首的派系迎奉,这其中不但说服刘璋为刘备供应粮草,还暗中说服了不少士人暗中相助。”徐庶点点头。

  “这刘璋就这般信了?”武义皱眉道,刘备入川的名义他们算是了解了,乃是为帮刘璋平定南部叛乱。

  这个理由,让武义和崔耿都觉得不可思议,南部便是南中一带地方的部族叛乱,这些蛮人武义也了解过一些,虽然勇猛,但也就那么回事,要说偌大益州,连这种问题都解决不了,武义一万个不信,还需要借助外力来平叛?这除了彰显刘璋无能,蜀地无人之外,武义真不知道该如何说这事。

  一旁崔耿皱眉道:“据我所知,益州南中之地,蛮人叛乱也非近年才有,往日怎不见益州外求?”

  “怪便怪在此处。”徐庶接过士兵递来的水碗喝了一口,笑道:“据我所知,原本是该由张任出征讨伐,但张任却突然遭遇刺杀,身受重伤,不得已,改由大将吴懿出征,但吴懿却连败三仗,丢城失地,后来又连派蜀中大将前去镇压,或是如张任一般突然无法出征,或者就如吴懿一般战败。”

  “有人不想让赢!”崔耿眯起了眼睛,他可不相信南蛮有这般厉害,若真是如此,益州现在哪还轮得到刘璋?

  “嗯,所以,刘璋听从了张松劝谏,向外求援。”徐庶点头道。

  汉中是张鲁的地盘,与刘璋有杀母之仇,武义到来之前,两家之间的争斗就没断过,这么一来,刘璋能够求的,就只剩下刘备了。

  同是汉室宗亲,双方此前也有些往来,这个时候相求,刘备入川也就顺理成章了。

  武义看着徐庶道:“先生,您方才之意,是说如今我等也有机会入川?”

  葭萌关、剑门就如两道天堑一般,让武义无从下手,强攻很难,而且也等于是间接帮了刘备一把,但找其他路径,武义此前也问过当地人,并无所获。

  “不错。”徐庶点头道:“如今刘备击退了蛮兵,因为荆州战事,向刘璋要人要粮,刘璋于他一万人马,又送了三十万石粮草,但刘备却以此发难。”

  “这算是何道理?”崔耿皱眉,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了,不说那一万兵马,单是三十万石粮草,这可不是小数,足见刘璋诚意了,崔耿实在不知刘备怎能拿这种事情跟刘璋发难?

  “此乃表象,事实上,用何理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备一夜间攻下江州,蜀将严颜、大将吴懿先后投降,加上刘璋送来的三十万石粮草,刘备如今就算没有荆州供应粮草,也无粮草之患。”徐庶笑道。

  “先生是想让我等如刘备一般,打着支援蜀地的旗号,助刘璋退敌?”崔耿笑道。

  “自然不是,我此番入蜀,见了几位蜀地名士,此番刘备入蜀,说到底,是东州士支持,但同样蜀中士族与东州士本就矛盾不断,如今东州士支持刘备,而刘璋到如今尚不明真相,若刘璋肯归降朝廷,我等自然可以入蜀,将那刘备赶出蜀地!”徐庶微笑道。

  “这……”武义皱眉道:“刘璋肯降?”

  “刘璋此人,生性过于仁厚,但手腕不足,当年刘焉在世时,以铁血手腕借助东州士打压蜀中士族,后来刘焉死,刘璋在赵韪、王商等人扶持之下登位,是以蜀中士族开始抬头,这两派早有争端,只是刘璋生性仁厚,不愿再起争端,想要平衡两派矛盾,只可惜,手腕不足,反而让东州士不满,这才有刘备入川之事。”

  “如今蜀中大将张任受伤,东洲将领接连投降,刘备于蜀中大势已成,只待攻下成都,便可尽得益州之地,刘璋此刻若不想沦为阶下囚,便只能投降我等,此番我入蜀地,拜会了黄权、赵累等一干蜀中名士,说服刘璋投降应当不难。”

  刘备拉拢的是东州士,那徐庶自然就只能找蜀地本土士族来帮忙了,这些本地士族若论底蕴,可比东州士强悍很多,而且更有民心,这些人愿意支持朝廷,就算刘璋不愿,但这葭萌、剑阁却是很容易的道。

  换个角度看,刘璋如今已经身陷绝境,败亡是迟早的事情,向刘备投降还是向陈默投降?刘备虽然同为宗亲,但刘备做的这事儿,恐怕再脾气好的人,心中也难免有怨气,而且算底蕴,刘备是半个荆州之主,而刘璋可是蜀王啊,如果向刘备投降,这牌面就说不过去,但陈默这边就没什么顾虑了,作为如今天下唯一的异姓王,陈默的地位自不必多说,这是目前为止唯一得到朝廷认可的王,甭管这朝廷是怎么认可的。

  而且相比于刘备,陈默手握大半江山,一生征战少有败绩,最重要的是,陈默比较厚道,别管旁人怎么说,但纵观陈默这些年,征战天下,却从未有过杀降之事,刘璋投降,如今的权势自然不复存在,但至少也能混个富贵王侯。

  该怎么选,刘璋只要不傻就会懂。

  武义闻言目光一亮:“如此一来,我等入蜀易也!”

  “先别忙,此番入蜀不是关键,最大的难处是刘备。”徐庶摆摆手道:“此人可不易对付,这些年虽然屡战屡败,但当年二袁如今已是冢中枯骨,但刘备还活着,曾与王上争雄天下的曹操也死了,刘备却比当年更加强盛,能否击败此人,才是此行关键,否则便是过了两关,也难得蜀地,有东州士相助,加上刘备麾下猛将不少,我等入蜀之后,如何将其驱逐出蜀,才是关键!”

  “这……”武义皱眉道:“此人有这般厉害?”

  “自然有。”徐庶点头道:“莫要小觑他,便是王上对此人,也是赞誉有加,此番伐蜀,伐的便是刘备!”

  “在下明白,先生放心,义必不负王上重托!”武义肃容道。

  徐庶点点头道:“将军的本事,庶自然知晓,且先去准备吧,益州那边,应该也快来消息了,将军当随时做好入蜀准备。”

  武义点点头,当即开始将兵马向葭萌关一带聚集,当初陈默让武义入汉中,给了武义四万兵马,张鲁投降,又得了汉中之兵,经过这数月训练,已然能够成军,除了留下一部分人马由崔耿带领守卫汉中之外,武义集结了足足八万大军准备入蜀,这个数量,便是刘备得了东州士之助,也难相比。

第四百五十七章 难题

  汉中的动静,陈默这边也只是送信过去,至于回信,恐怕得等一段时间,而陈默如今虽然对蜀地情况存疑,但不管刘备有什么打算,荆州他是必须拿下的,这襄樊防线也必须破。

  既然诸葛亮想要让自己将目标对准樊城,陈默在多番考量之后,最终也还是选择了樊城,没办法,樊城和黎丘之间地势下寨,明军要攻黎丘,樊城那边像前日那样直接把连弩车推出城百步便能攻击道明军后阵。

  而且以连弩车的威力,普通木盾根本扛不住,陈默看过战死的尸体,那弩箭在破盾之后能直接穿透人体,再加上连发的速度,明军根本没办法强攻江东。

  这么一来,现在能打的就只剩下樊城了。

  而诸葛亮显然早就为此在做准备,樊城每一面城墙上,都架设着二十台连弩车,陈默试了几次,军队没冲到城下,便已经被对方的连弩车给打的士气低落。

  二十台连弩车,能在短时间内放出两百枚弩箭,大军攻城,根本不需要调整,再加上超远的射程,在这段距离,足够打两轮,这可不只是三四百的伤亡,那种视觉上的震撼和冲击力,哪怕明军将士再怎么骁勇善战,也会发怵,更何况除了连弩车之外,远处有弓箭,近处还有连弩进攻,强攻樊城,几乎就是盯着箭雨在往上冲。

  陈默试探了两次,便放弃了继续强攻的念头。

  “王上,这连弩车做工精细,构造颇为复杂。”樊城外,明军大营里,经过几日研究之后,马钧对连弩车的构造已经掌握,躬身道。

  “能做出来么?”陈默看着马钧,这连弩车构造如何复杂他不想管,他现在要的是能够压制对方连弩车的东西,破军弩显然不够。

  “可以,但此物做工复杂,寻常工匠恐难胜任,军中工匠,包括臣在内,能够制作连弩车者不足五人,便是全力赶工,一台连弩车至少也需半月方能做成。”马钧躬身道。

  “半月?”陈默皱眉:“太久了,可否快一些?要人、要钱都不是问题。”

  “这……”马钧闻言有些为难,最终还是点点头:“臣尽力!”

  这不是钱的问题,这诸葛亮造出来的弩车可不只是会木活就行,其中内部机括、部件之间的组合都暗合数理,对数术没有一定研究的人根本做不出来。

  寻常工匠识字的都不多,更别说懂数术了。

  陈默自然知道马钧的难处,想了想道:“这样,你让寻常工匠先进行一些简单打磨,你们这些懂的负责最后组建,看看是否能够节省一些时间。”

  “喏!”马钧想了想,觉得这法子也不错,或可一试,当下点头答应一声,快步离开,前去准备了。

  “王上!”待马钧离开后,荀攸看向陈默道:“可否用当日破敌军砲台之法,毁掉这些弩车?”

  再怎么说,这些连弩都是木质的,若以火攻的话,说不定能奏效,而且这东西陈默这边聚集了大量的工匠都难造出,对诸葛亮恐怕也是如此,毁一台便能少一台,以明军投石机的射程加上用的是火罐,或许可以将那连弩车收拾掉。

  “也是个法子。”陈默仔细想了想,虽然对同一个敌人,同一个方法他一般不会用两次,第一次能奏效,第二次可就未必了,但眼下也想不出太好的破解之策,试试吧,也看看诸葛亮如何防。

  当下便命人去准备投石车和油弹,次日一早,数十台巨型投石车在城中守军的视线中缓缓被推到阵前的时候,张飞皱眉道:“这是要干什么?”

  “敌军意图火攻。”诸葛亮面色凝重的看着这一幕,当初他的沿江砲台是如何破的,诸葛亮很清楚,不过这一次,敌军将这一招用在攻城上面,诸葛亮也很棘手,当下下令,让连弩车对准这些投石车射击,尽量莫让其靠近。

  投石车和连弩的射程其实差不多,甚至连弩加上高度的话要更远一些,陈默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一口气推出来四十架投石车,更在四周布置了不少强弩,连弩射速快,穿透力强,但破坏力却不如破军弩,很难在短时间内毁掉投石车,但二十架连弩车同时发威,饶是有大盾守护,依旧不是有人被射杀在地,那铁矢落在投石车上,能深入三寸,依旧看的众人心惊。

  不过就如陈默所想的那般,连弩车有着极强的穿透力,但破坏力却不足,虽能射中投石车,但这种攻击,却不足以毁掉投石车,在陈默的指挥下,投石车逐渐被推到前线,将城墙纳入射程之内。

  眼看着便要攻城,远处樊城上突然响起一声砲响,陈默连忙抬头看去,却见数十个带火的坛子犹如流星般朝着这边落下来,根本来不及做任何反应,那火坛一个个落下来,撞击在盾牌上碎裂,瞬间引燃一片,不少明军将士被火油浇在身上,再被火一碰,瞬间火染全身,痛苦的在地上打滚。

  “还击!”陈默见对方以同样的方式来对付自己的投石车,心知今日恐怕难以取得战果,不少投石车也已经被火焰笼罩,救是救不下来了,当下命人趁着投石车还没完全损毁之际,反击敌军,这油弹虽然厉害,但只要能够烧掉几架连弩车,就足够了,就打造过程和造价来说,这连弩车可比投石车费事多了。

  几名明军将士怒吼着将油弹填装,对着城头进行还击,瞬间,城头方向也出现一片片火海,但下一刻,对方的油弹再次落下来,投石车附近热浪滔天,哪怕没有损毁的,四周也不能站人了。

  紧跟着对面又来了一轮,陈默无奈之下,只得命令军队撤回,今日攻城至此算是失败了,尤其还是以自家的方法被破掉,这让陈默心中多少有些憋屈感。

  城墙上,看着明军缓缓撤走,诸葛亮松了口气,连忙命人担土灭火,而城头的连弩车更是被人用牛皮覆盖,虽然也有不少地方被引燃,但并不影响这些连弩车的使用。

  “孔明,还是你有办法!”张飞看着明军再度退兵,忍不住锤了诸葛亮一拳,差点把诸葛亮锤倒。

  “咳~”诸葛亮揉着胸口,皱眉看了张飞一眼道:“此乃明军破我沿江砲台之法,不过城中火油不多,若一直如此大,我军中可撑不了多久,需向江东借些火油才行。”

  张飞闻言兴奋道:“这个好,我想到个计策,要是火油足够的话,等明军攻城正急之时,将这些火油罐扔下去,定能杀伤大片明军。”

  “那得多少火油?”诸葛亮摇了摇头:“此法只可用来破敌弩砲。”

  想要用这个法子大破陈默,就算陈默这二十万大军站着让他们烧,他们的火油也不够。

  更何况陈默这样的人吃过一次亏,怎么还可能再吃一次?

  张飞有些无语,总觉得诸葛亮对陈默有股莫名的畏惧,不就是人多吗?怕个屁!

  另一边,陈默回营之后将马钧叫过来。

  “王上还有何吩咐?”马钧疑惑的看着陈默,他这边人还没准备齐呢。

  “那连弩车暂时不必做了。”陈默对着马钧摇了摇头道,这连弩车就算做出来,也够不到对方,对方有城墙的优势,投石车也好,弩车也罢,射程来说都比陈默这边远,虽然远的不多,但对于投石车这种大型器械来说,哪怕是十几步都是要命的。

  思索片刻后,陈默看向马均道:“有无方法,可让投石车能投射的更远一些,只要能够多射二十步便可!”

  “二十步!?”马钧闻言有些头疼,对着陈默抱拳道:“王上,我军投石车是经过数次改良,射程几乎已至极限,此时若想再加射程的话,只有两法。”

  “哦?”陈默闻言目光一亮道:“讲!”

  “喏!”马钧思索片刻后道:“其一便是拔高投石车的高度,就如在城墙上一般,但要做到这点,便需设置高台,不说比樊城城墙更高,但也不能差太多,而且如何将投石车送上去亦是问题。”

  陈默点点头:“此事倒是不难,先做好高台,然后再在高台之上打造投石车,你且说另外一法。”

  “喏!”马钧躬身道:“其次便是减少抛物的分量,便像如今以油罐代替石弹一般,这分量越轻,射的自然更远。”

  一旁的荀攸皱眉道:“但如此一来,分量不足,便是能够投射到樊城城头,又有何威力?”

  投石车威力大,就是因为抛出去的是石头,磨盘大小的石头砸下来,别说是人了,城墙如果不够坚固的话,也得塌下去一大片,若是减少分量,就算能抛上去,威力没了,要这东西又有何用?

  马钧无奈苦笑,这是他目前能够想到唯一的解决方法。

  “先不说这些,你且先去找寻所需材料,至于如何做,我等再商议一番。”陈默摆摆手,这事儿确实叫人头疼。

  “喏!”

第四百五十八章 突破

  投石车的事情先放在一边,虽然一时间拿不出足矣压制连弩的武器,但也不能就这样放弃进攻,陈默连续两日试图以别的法子攻城。

  他命工匠做出前方是巨大木盾的盾车,让将士们推着攻城,连弩虽有极强的穿透力,却也难以穿透那足有三寸厚的木盾,一度压迫到城下,云梯搭在城墙上的时候,被守军以滚木礌石砸毁不少,樊城兵马不敌,幸亏诸葛亮及时将襄阳兵马调过来,重新将明军赶下去,又放火烧掉井欗、云梯,这才将明军逼退。

  “可恶,若非那座浮桥,这樊城已经攻下!”负责攻城的魏延回营后一脸不甘,狠狠地一拳打在地上,愤愤不平的道。

  其余众将也是各个面色难看,这些井欗、云梯还有那盾车,可是耗费了不少材料方才做出来的,如今却被焚毁大半,明日就算再攻城,没了这些东西也难以像今天这般几乎破城。

  “为将者切忌心浮气躁。”陈默敲了敲桌案,示意魏延坐好,别闹情绪,打仗这种事,本来就是你来我往的过程,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谁强谁弱,各凭本事,哪有只赢不输的仗?

  “喏!”魏延躬身一礼,坐回到自己的位置。

  陈默看着众人道:“既然那浮桥碍事,便将那浮桥除去。”

  “王上,末将去看过那江心铜柱,那铜柱不说,周围暗桩都是深埋江底,而且多数隐于水下,我命将士前去拆除,但锤子在水下难以发力,若不拆除这些暗桩,我军船只难以过来。”徐晃躬身道。

  陈默点点头,想了想道:“我看过那浮桥,其实要破这浮桥,只需几艘火船便可,今夜我等便试试。”

  几艘小船,也用不着马钧亲自来,军中找了十几名工匠,很快便造出十六艘火船来,陈默让人将八艘船都装满了干草、火油等易燃之物,两艘一组,每艘配一名将士,相互以绳索牵连,待到夜深时,陈默让这些人划着小船靠近浮桥,等快到时,将装满引火之物的小船引燃,随后割断绳索,让这八艘火船顺流而下。

  江岸之畔,看着那一艘艘火船朝着浮桥靠近,陈默和众将脸上都闪过喜色,襄樊二城守夜的士兵显然也察觉到了这些,两城之上,鼓号之声大作,诸葛亮带着张飞等人来到城头,看着迅速靠近浮桥的火船,诸葛亮微微眯眼,看了看远处明军大营的方向,对张飞道:“传我军令,暂时莫要修补浮桥,待明日天色将明之际再说,着一队人马前去救火便是。”

  “这是为何?”张飞皱眉道。

  “自有道理!去做便是!”诸葛亮笑道。

  “喏!”张飞答应一声,立刻派一支人马出城救火,同时以号声命令对岸负责修桥的工匠莫要出城,修补浮桥由这边来做。

  随着八艘火船靠岸,浮桥迅速燃烧起来,陈默看着那匆忙出城救火的荆州军将士,总觉得有些不对,这似乎太顺利了一些,诸葛亮不会只有这招吧?

  “王上,桥这毁了,怎的这副模样?”典韦看着陈默,疑惑道。

  “太顺利了些。”陈默摇了摇头,看向身边的张辽道:“文远,你着暗探在此监视,看看荆州军今夜是否还有动作。”

  “喏!”张辽答应一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82页  当前第3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0/3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庶族无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