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不可废,臣子面见君王行礼是必须的,否则岂不是礼乐崩坏么?”
“你啊!”
朱由校无奈的指了指杨峰,就不说什么了。
两人进了御书房相继落座,立刻就有宫女进来奉茶。
朱由校指着龙案上那一堆摞得老高的折子对杨峰苦笑道:“看到没有,这就是今天送来的弹劾你的折子,说什么的都有。
有说你在江南肆意屠戮百姓,杀良冒功的,有说你在江南囤积粮草准备早饭的,也有的说你在江南强抢民女的,几乎把所有的罪状都说了个遍,这些折子朕基本上都没看,全都留中了。”
杨峰冷静的说:“皇上,看来那些人急了。”
“是急了。”朱由校点头:“爱卿在江南这么一搞,整个江南都乱了套,尤其是杭州府、宁国府、安庆府一带,这些地方的士绅富户几乎全都被流寇一扫而空,现在不少江南的官员都在上折子让朕将潘汝桢放回去主持大局呢。”
杨峰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容,淡淡道:“他们在想屁吃呢。”
第1292章 癣疥之疾
被杨峰的话逗乐的朱由校不禁莞尔起来,责怪道:“爱卿慎言,潘汝桢如今虽然依旧关在天牢,但毕竟曾是封疆大吏,你不可对其无理。而且你这性子也太容易得罪人了,此绝非为官之道。”
杨峰暗自翻了个白眼,老子若是跟朝中的大臣们都和睦相处打成一片的话,恐怕你就该睡不着觉了。
不过这样的话他自然是不会说出口的,顺着朱由校的话道:“陛下所言甚是,但微臣就是这么个性子,估计这辈子是改不了了。否则微臣也不会早早就想带着家人下南洋,为的就是避开那些人。”
“你啊!”
朱由校无奈的指了指杨峰,这家伙的脾气还是一点没变,呛起人来能把人气死,这话里话外的不就是对自己不许他一家人去南洋有意见吗?
不过杨峰的话虽然不中听,可这事毕竟是自己理亏在先,原本答应的事情却突然反悔,这事搁在谁身上都会发火。
他不得不苦口婆心的劝道:“爱卿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如今朝廷的状况,东林党那些人这些年虽然被你和魏忠贤敲打了一番,黄立极、高攀龙也被正了国法,但是东林党京营那么多年,无论是在朝中还是江南都可谓是根深蒂固,你若是走了,朕担心压不住场子啊。”
杨峰转过头直盯着他,正色道:“陛下,微臣虽然从未念过多少圣贤书,却也听说过,为君之道,始于立志。志不立,人不成。无志而位极,家国大祸。
如今陛下为大明之主,理应手持天子剑号令四方,见到不平事当挥剑斩奸佞,将朝中的那些魑魅魍魉通通一扫而空,方不负天下百姓的厚望。”
“你说得倒是轻巧。”朱由校气乐了:“你知不知道朝中局势何等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擅自行动而引起朝廷大乱,谁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这些日子你在江南杀得倒是舒服了,可朕还得在这里替你擦屁股,你知不知道?”
或许是往日里憋得狠了,现在跟杨峰这个亦师亦友的家伙在一起,朱由校说话也就没有束缚,居然罕见的说起了粗口,这副模样若是让几名阁老或是朝中的大臣们看到,恐怕一个个都会惊掉下巴吧。
杨峰无奈的摇了摇头:“陛下,您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做事太过瞻前顾后了。如今已经不是天启五年了,那时候的大明国库空虚,内库里几乎能跑耗子,京营也全都是一片废物。
且外有满清鞑子在辽东虎视眈眈,内有东林党牵制,您做事小心求稳是对的。可如今满清鞑子已然覆灭,流寇的主力也被微臣灭了,剩下的已经不足为患。
如今您手握三万京营精锐,陕西还有卢象升的三万新军,南京、福建和南洋还有微臣的十数万江宁军,加之国库充盈,您在这么小心的话那就不是谨慎,而是胆小了。”
“你……”
被杨峰说是胆小,朱由校一时间气得把眼睛瞪得老大,胸口剧烈起伏不停,原本站在角落里的三德子看到杨峰居然如此胆大包天,敢当面指责朱由校胆小,吓得差点没昏过去。
一时间他都不知道是应该跳出来叱喝杨峰还是继续缩在角落里当缩头乌龟,不过很快朱由校就替他做出了决定,指着门口对着他喝道:“给朕滚出去,今日之事若是传出去半句,朕砍了你的狗头!”
“喏!”
三德子吓得连滚带爬的出了御书房,出去的时候还顺带着把门给关了起来。
随着“砰”的一声闷响,御书房里只剩下大眼瞪小眼的杨峰和朱由校两人,一时间御书房里寂静无声,只听到朱由校沉闷的呼吸声。
良久,朱由校和杨峰几乎同时噗哧一声笑了,两人的笑声越来越大,最后都出了御书房传到了站在门口的三德子耳朵里。
笑毕,朱由校这才指着杨峰叹道:“自朕登基以来,你还是第一个敢骂朕的臣子,偏偏朕还不能动你,你说朕这个皇帝当得是不是很憋屈。”
杨峰却是笑道:“陛下这下却是错了,陛下虽然是大明天子,但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需友情、亲情,否则一个人坐在那个位子上称孤道寡,连一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做人还有什么意思。”
朱由校苦笑着摇了摇头:“你呀,从认识那那天起,你就是这幅脾气,明知道朕是皇帝,也不知道让着点。”
杨峰笑笑却没有说话,来自后世的他对皇权并没有太多的敬畏之情,在他看来,皇帝这个身份不过是一层外衣而已,剥开这层外衣之后,朱由校不过是一名需要亲情、爱情和友情的普通年轻人而已,在没有威胁到皇位的前提下,这位皇帝其实还是很有人情味的。
两人又喝了口茶,朱由校才问道:“爱情,你刚才说的可是真心话?”
杨峰正色道:“当然是真的,微臣何曾诓骗过陛下?”
“依微臣看来,为君者,只需要牢牢抓住三点便可。”杨峰伸出了三根手指:“财权、军权、人事权,只要陛下能牢牢抓住这三点,除了不可抗拒的外患,便没有人能从内部动摇陛下的根基。若是有人敢龇牙,只需将喊得最凶的几个人宰了便可,剩下的人就算在不满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朱由校闻到:“若是喊的人太多呢?”
“太多?”杨峰的笑容里露出了几分凌厉:“那就杀掉一批带头的,不够就再杀一批,如此一来就没人敢炸刺了。”
朱由校不满道:“如此一来朕岂不成了嗜杀之君,百年后史书又会如何记载朕?”
“怕什么!”
杨峰冷哼一声。
“陛下切记,只要您做的是有利于百姓,有利于朝廷的稳定便尽可放手去做,但凡是拦在面前的那些人都是为士绅富户出头的,这样的人杀多少都不用怕,也动摇不了朝廷的根基。只要陛下兵权、财权和人事权在手,这些人就像是癣疥之疾般不足为虑。”
“这也太粗暴了吧?”朱由校连连摇头,从小受到的教育让他实在接受不了杨峰的观点。
第1293章 为了保护您啊
杨峰和朱由校两人在书房谈论了很长时间,一直到中午都没有结束,期间两人虽然因为一些问题起过争执,但也是因为行事的方式上,深受传统儒家教育的朱由校认为杨峰行事太过酷烈,过刚易折,而杨峰则认为如今大明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非虎狼之药不能医治,若是还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根本不能起到治愈的效果。
争论了半天,两人谁都无法说服对方,谁也不肯让步,两哥人大眼瞪小眼,最后不知是谁先笑了一声,随即两人全都笑了起来。
朱由校无奈道:“好吧,看来咱们谁也没法说服谁,朕以为大家可以各退一步,爱卿以为如何?”
按理说朱由校身为皇帝,如此好言相求,杨峰再怎么也应该给他一个面子,孰料这货却道:“陛下,臣以为做事最忌讳的就是和稀泥,左右逢源的下场就是什么都捞不到,最后只能是掉进河里。”
“你……”
朱由校气得脸都红了,指着杨峰半晌,最后重新坐在了椅子上,无奈摇着头:“你呀,这样的臭脾气怎么就不改改呢。”
杨峰微笑道:“这个臭脾气若是改了,那还是臣吗?”
看到杨峰这般说,朱由校也长叹了口气,喃喃道:“是啊……”
半个时辰后,朱由校回到了坤宁宫,张嫣带着宫女迎了上来,一边递上了毛巾让朱由校洗脸一边问道。
“陛下,和信国公谈得如何了?”
朱由校随手将毛巾一仍,旁边的宫女赶紧忙不迭的伸手接住,整个人差点摔倒。
张嫣见状横了自家丈夫一眼,“怎么……和信国公吵起来了?”
朱由校走到一个长椅旁躺了下来,长吁了口气:“吵倒是没吵,就是朕和信国公发生了一些争执。信国公骨子里还是信奉军中的那一套,讲究铁腕治国,对东林党和江南那些人实行强硬手段,胆敢负隅顽抗的格杀勿论,朕觉得太过了,是以就争执了起来,两人就在御书房了吵了一个多时辰。”
“陛下啊。”张嫣听后简直是哭笑不得,娇嗔的给了朱由校一个白眼,“您还真把信国公当成一个愣头青了,他这是故意这么的。”
“故意这么做?”
朱由校闻言就是一愣:“怎么会,杨爱卿的脾气从来就是如此,有时候就象茅厕里的石头般又臭又硬,有时候朕也拿他没法子,他又怎么会故意顶撞朕?”
张嫣轻叹了口气:“信国公不是故意顶撞陛下,他是在保护陛下啊。”
“保护朕?”
朱由校一下就呆滞了好一会,脑海里飞快的想起了许多的事情。他想起了数十年来大明立国以来发生的那些离奇的案件,远的不说,就说最近数十年来发生的梃击、红丸、移宫这三大案,就不能不让人心里发毛。
就说他十岁时发生的梃击好了,那时候他还是皇太孙,他的老子朱常洛还只是太子,万历四十三年的时候,一个名个叫张差的人,手持木棒闯入太子的居所慈庆宫打伤了守门的太监后又试图伤害太子,幸亏被闻讯赶来的几名太监给制服了,后经审讯,张差供出是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让他做的。
但随后张差又反悔,说先前是胡说八道,自己是喝醉酒后闯进来的,这件案子引起了轰动,满朝文武都牵扯了进来,眼看事情闹得越来越大,最后万历皇帝不得不下令将张差杀死,这件案子也成了无头案。
事实上,这件暗自明眼人一看就没那么简单,一个疯子能够随随便便就闯进太子寝宫,这种事恐怕只有傻子才会信吧?
朱由校又联想到两年前自己无缘无故落水的案子,立刻就明白了杨峰今天故意跟自己争吵的意思,他这是故意跟自己争吵,然后借别人的口把今天的事情传出去,这就等于把火力全都转移到了他那一边,将来即便杀得人头滚滚,那些人也只会将矛头指向他,而不会怨恨自己这个皇帝。
想明白了这一切的朱由校一时间眼眶不禁红了,喃喃道:“杨爱卿,你这又是何苦呢,朕难道连这点担当都没有吗?”
一旁的张嫣也轻叹了一声:“陛下,有信国公这么一个忠心的臣子,实在是您的福分啊。”
“相公,您这么做值得么?”
信国公府的后院里,杨峰躺在了躺椅上,周围坐满了他的妻妾,听着杨峰将今天的事情说完,周围的妻妾们大都不吭声,唯独大玉儿的心里有些不满。
杨峰宠溺在她的小脑袋上轻轻弹了一下,“就你怪话多,咱们做臣子的替陛下分忧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况且让那些人恨我,总比恨陛下的好。
陛下看似处于深宫,受到重重保护,但比起咱们来他更容易受到伤害,否则几年前的落水案是怎么回事?最要紧的是,咱们终究是要离开大明去南洋的,难不成那些人还有本事追到南洋去不成?既然如此,我替陛下挡住那些明枪暗箭又有何妨?”
“那倒也是。”大玉儿嘀咕了一句,随即又兴奋地问道:“相公,那里大不大,是不是真像你说的随便丢种子在地里,就可以坐等着收粮食?”
“你在想什么好事呢。”
杨峰笑了起来。
“南洋虽然土地肥沃,但也没有你说的难么夸张,不过他们的土地一年三熟倒是真的,可以这么说,在南洋,但凡你不是太烂,绝对是不愁饿肚子,但也正因为如此,也养成了那里的土著太过懒惰的性情,实在是可惜了。”
“是这样啊。”
大玉儿的眼睛变得亮晶晶的,他看着杨峰试探着问道。
“既然南洋如此肥沃,地方也大,这么说起来安排三四个儿子应该不成问题吧?”
“三四个?”
杨峰轻哼了一声。
“别说是三四个了,就算是十几二十个都没问题。”
诸女的眼光还是小了点,但杨峰却知道,光是吕宋、苏禄、苏答腊、乃至更远的澳洲现在都等着他们去政府,别说三四个儿子了,就算再多十倍都能容得下来。
第1294章 奉陛下之名而来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意思很简单,一个女人为了自己的子女可以付出一切。
海兰珠、哲哲、大玉儿、郑妥娘这些女人都不是霸道的性格,平日里大家相处得也还不错,也不会去跟别人争什么东西,但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就不一样了,会不会打出狗脑来杨峰不敢说,但如果自己不处理好这个问题,自家后院的葡萄架子一定会倒下的。
所以杨峰不得不未雨绸缪。
他环视了众女一圈后认真的说:“以前我就跟你们说过,今后你们的孩子,除了海兰珠诞下的长子要继承我的爵位之外,其他人所生的儿子我都会为他们在海外圈一个地方作为他们的封地。
至于这个封地有多大,实力有多强,这点并不取决于我,而是取决于他们,你们明白吗?”
这时,一个怯生生而又带着怪异口音的声音响起:“亲爱的,我和卡娜娅的孩子也有封地吗?”
说话的人是米莉亚,来到大明两年多后,米莉亚和卡娜娅已经学会了大明的官话,基本的对话已经没有太大问题,就是口音有些怪异。
作为杨峰的女人中唯二两名白种人,米莉亚和卡娜娅母女的心里其实是有些自卑的,这时候的大明可不象后世那样,看到洋人便自动矮三分,如今的白人还在疯狂的探索和认知全世界呢。
所以二女的内心都很敏感,生怕杨峰会因为她们异族的身份而区别对待,这才有了刚才的发问。
“当然有。”
杨峰看着俩人笑了:“米莉亚、卡娜娅,你们都是我的女人,所以我对你们的爱都是一样的,你们的孩子自然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