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是假,不过在其一念之间。
文武群臣,这才知道金刚三藏打的什么主意。
罗思远此时面对的不是金刚三藏,而是这天人天女、金刚罗汉,甚至是诸佛菩萨!
难怪他敢夸口!
只是这也太过匪夷所思。
这金刚三藏竟有如此本事,能令诸佛加持?
这可不是诸佛愿不愿意的事,而是那金刚三藏有没有这个身子骨,能承担起诸佛因果?
如若不然,就算诸佛想要随便找一个人来达到某种目的,只是动个念头,那人若是没有造化,便要被因果所噬,即便诸佛,也要受到反噬。
只一个天庭问罪,即便是诸佛,都难以承担。
现在金刚三藏还好端端的,就证明他是个身负大气运、大造化之人。
难怪他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比。
仅此一点,就足以彰显出他能担负国师尊位的底气所在。
若是罗思远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有着不下于他的底气,就算当真让他取出了黄金宝盒中的宝玺,恐怕也没有脸面坐上国师尊位。
槐江仙山上。
江舟亦将太极宫前的一幕看在眼里。
那金刚三藏并不能入他的眼。
不过,那宝盒与法坛之上显现的诸佛菩萨,他虽都未曾见过,却令他有一丝熟悉之感。
还有那些藤蔓缠绕,隐现一方法界。
正是此法界存在,才能让诸佛菩萨于人道气运所聚中心的大唐国都之中显现。
这法界……倒是与当初所见的宝日光如来有几分相似。
群臣之议,入他耳中,因此他亦知金刚三藏来历。
他也没想到,当年在后丘村所见的那个金刚无畏,当时他根本没有放在眼里,竟然还会在几百年后的现在,留下这么一段因果。
密宗……
大日如来?
据他所知,密宗以此佛为尊。
他所曾阅过的经籍之中,也有传记此佛乃世尊如来法身之佛,佛佛无异,二佛同体。
可如今看来,却不大像。
江舟按下心中疑思。
他也想看看,罗思远要如何应对。
若按常理,罗思远绝无可能突破这诸佛菩萨的重重阻隔。
众人瞩目之中,此时罗思远取出一物。
却是一方碧玉如意。
手捧如意,朝天一拜。
便见如意绽放清光,又有清灵之风忽起。
清光如流,清风阵阵。
一时间云烟涌动舒卷,竟也成如意之状。
天地之间,霎时成了天上仙境一般,出尘绝俗,清灵妙韵。
与诸佛法界相对,各持一边。
片片白云化为如意,层层蔓延,如若阶梯。
有一尊尊出尘之仙,自云梯之上落下。
每现一位仙人,那诸佛法界便退缩一分。
不过片刻之间,那云梯便蔓延到了黄金法坛百丈之上。
李世民君臣等人眼见此景,虽都面色如常,但眼中已不见笑意。
堂堂大唐国都,人道之中,此时却沦为了仙佛两家争斗之地,作为开辟人道盛世的君臣,又岂能甘之如饴?
“陛下……”
此时,却是忽有金吾卫快步前来,低声奏道:“陛下,方寸观黄真人在宫外求见,说是祖师已归,欲拜谒陛下……”
第1261章 道行大退?
在此之前。
槐江仙山。
江舟手掌一翻,取出一本紫华流转的玉册。
北帝服佩中的太素三元羽书。
所谓元胎剖判,太素氤氲。
太素者,乃天地万物万灵之起始。
上劫之时,便有太素元君,虚结空胎,凭华而生。
此太素三元羽书,便与此君有此因果。
其中详细,江舟也难以尽知。
不过此册之神妙,却是与“太素”二字不可离。
便在于“太素氤氲,元胎剖判”“虚结空胎,凭华而生”这几个字之上。
简单说来,便是能令人死后重生,即便是形神尽灭,亦可虚空而生。
绝非以诡道异术操死物之流。
不过想要真正如太素元君一般虞字结空胎,凭华而生,那自是不可能。
却须有一点真灵尚存,方可施为。
而在此之前,于幽都之地,江舟就已经暗中以此册将一点真灵藏于其中。
算算时日,现在也该蕴育出来了?
将手中太素三元羽书抛出。
羽书绽放紫色光华,道道金纹玉篆浮现。
紫华氤氲,金玉辉映。
内中有一点无形炁机,若隐若现。
江舟口中诵念咒诀,引指一点。
振声呼道:“金顶尊者,还不现身,更待何时!”
那点无形炁机与氤氲华光相融,仿如鸡子。
道道金玉之篆镌刻其上。
经江舟一点,鸡子分裂,一道金光射出。
落在地上,竟是变作人形,披头撒发,形貌邋遢。
紫华氤氲缭绕,化为一袭袈裟遮覆。
正是不久前以一己之力,力战四天王,以自身为代价,斩落一尊天王的金顶尊者。
当初金顶斩了一尊天王,他自己也形神俱灭。
只是江舟及时以太素三元羽书将其真灵收回。
在场竟无一人察觉。
也是因此书册非同凡响,着实神妙之极。
于金光之中显化而出的金顶尊者,缓缓睁开双眼。
见得江舟,目中并不见半分茫然。
向一侧悬浮的太素三元羽书扫了一眼,似乎便已尽知。
江舟起身笑道:“金顶前辈,别来无恙?”
金顶尊者轻轻扭了扭脖子,活动了下手脚。
露出一丝一如其“生前”般张狂的笑意。
“想不到,昔日小儿,竟有今日造化。”
江舟闻言也不恼怒,只是笑了笑:“前辈还是一如既往,幽都一战,实令江某钦佩,此时前辈之名,怕是已经震动三界了。”
金顶却忽然撩起袈裟,拜倒在地:“既是再生之恩,前辈之称,却是当不得了。”
江舟也不纠结,笑道:“也好,那你我便以道友相称。”
说着便将其扶起:“道友不必多礼,请起吧。”
金顶却是按住他手,抬头道:“我生前因果已了,本无遗憾,死亦死尔,”
“如今既蒙你再生之恩,重活一世,造化如此,说不得,或有一线之机,再了却心头大愿。”
“你若有老僧效力之处,老僧亦甘受驱策。”
“道友如此爽快,我也直说了。”
江舟笑道:“我欲为罗酆之主,不过那罗酆山中,却都是昔日大魔,而且不久前我才杀了六天鬼洞两尊魔王,彼等怕不会轻易甘愿为我所用。”
金顶尊者目中闪过一丝异光。
江舟这一句话中透露出的信息足够骇人。
当时他已身殒,并不得见其后之事。
不过,他是连对佛祖都敢喊打喊杀之人,这些事情,却也不足以令他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