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黄河生死书_分节阅读_第419节
小说作者:慕容关康   内容大小:1.72 MB  下载:黄河生死书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7-09-23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9/4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现在有的科学家,研究到最后,大部分有宗教信仰,因为他们傻眼了,他们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研究了一辈子,最后却是在对古人的思维进行实证。

但是,他们不知道古人推出宇宙演变的流程,所以就信神。

无论如何,人类从古至今,都在做着同一个事,那就是对自然和宇宙的探索。

这是人类的唯一的共同的目标!

呵呵,人类文明到底何去何从?

想到这里,我心中满是无奈,随后无奈便写在了脸上。

书呆子见我这个样子,笑道,你怎么了?

我叹了口气道,没怎么,我觉得人类文明要走向更高级的发展之路,就需要揭开奇点的虚无到底是什么?凭什么说虚无就产生了宇宙大爆炸?奇点背后到底有什么?

书呆子道,那是当然了!我研究了一辈子,思维还是没逃出光明之书中的记载,思维还在宇宙大爆炸这个地方转悠,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奇点,奇点从何而来?宇宙生命的演化到底是如何演化的?我都不知道!我考虑了一辈子,我也没考虑明白,但我知道一件事,光明之道是宇宙的本源之道,是人世间的最终极之道。

我说,为什么?

他说,宇宙大爆炸,有光有热,这就是光明,随后产生气,气就带了光明,气演化成物质形态,星辰遍布于宇宙,大都是一闪一闪亮晶晶,这就是光明。也就是说,最初的光明之力直接涵盖了世间所有的物质中,最后的万物出现,自然也带了光明,人类既然是小小原子组成的,那么也必然有最初的气蕴含的光明,这就是我们摸不到的光明之精神,所以我们人类内心才有对光明的渴望,所以说,光明是一切价值的终极价值,是人类永恒追求的情感诉求。

我叹了口气道,你说的有道理,自古至今一茬茬的人类变革,就是基于对光明的追求而产生的。

说完这话,我幽幽地道,自古至今的智慧者们,皆是在对宇宙做着思考,宇宙,宇宙,你到底是什么?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

李大鬼笑道,以我们这种智慧是参透不了的,还需要后来的科学家,打破奇点,突破人类的思维极限,然后开拓新的文明图景。未来的文明,或许要上天,我们或许就真的成了诸神。

我说,路漫漫兮而修远,人类上下求索,不应止步,更不应左右摇摆……

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一章 光明之书(下)

世间有神,唯一之神,智慧之神。

智慧之神乃智慧之生命。智慧之生命乃拥有神格之人,人人拥有智慧,人人有神格,则人人有光明之精神,人人有光明之精神,则天下归一,世界大同。

世间有道,光明之道。

光明之道乃万道之道。光明之道乃世间一切正向价值,一切正向情感。

万道乃友爱之道,乃有情之道,乃有仁之道,乃有礼之道,乃有智之道,乃有义之道,乃有信之道,乃互利之道,乃奋斗之道,乃青春之道,乃活泼之道,乃团结之道,乃平等之道,乃和谐之道,乃自由之道,乃慈悲之道,乃清廉之道,乃平衡之道……

万道是有爱之道,亦是光明之道。

爱与光明之道,世间唯一正道。

爱与光明之道,世间唯一道。

看完之后,我心里有点小吃惊,《光明之书》总纲文字,提纲挈领,以光明为主题,点出了光明是世间主要的正向价值,正向情感,并得出光明之道是世间唯一道。

对此,我深表赞同,纵观过去人类发展史,无非是为了活的开心点,活的光明点,才有了风云变幻,此种为了追求光明的情感,就是人体内的精神之光。

这种追求光明的精神永远是人内心存在的终极精神,终极价值情感。

无论世界怎么演变,人类怎么发展,这个精神是永不褪色的。

人之所以勇敢和有力量,就是来自于对光明的追求。

试问,如果没有对光明的追求,谁会连自己的性命都不要,去追求所谓的和平,追求所谓的自由,追求所谓的公道?

如果没有对光明的追求,人会软弱的如一只鸡,任人宰割,哪里会来的勇敢?

但是,光明因何而起?

当然是基于人内心的情感,那个爱的情感。

如果没有爱,人类活一辈子也不会知道自己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有爱有情有光明,人才会真正的幸福开心。

想到这里,我暗赞一声,然后翻开了下一页,只见上面写道:

I天

天是阳,天是父,天是刚,天是强,天是力量,天是希望,天是脊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乃天所蕴藏的刚强之道。

II地

地是阴,地是母,地是柔,地是容纳,地是承载,地是负重前行,地是无私的胸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乃大地蕴藏的承载之道。

III人

柔弱之血肉,刚强之脊梁,柔中带刚,刚中带柔,刚柔之性,并存于人之躯体。

女是柔,柔中若有刚,则生力量。

男是刚,刚中若有柔,则放光芒。

此乃人之本性之道。

IV相交

阴阳两气,开天辟地,两气相交,寒来暑往,秋冬收藏,果实生熟,自然之道。

男欢女爱,男女之情,有爱有情,男女相交,十月孕育,胎儿初生,男女之道。

相交是矛盾,矛盾有冲突,冲突有统一,统一即为道,此乃统一之道。

天有道,地有德,人有情。天地相交,道德生,天人相交,人道生,地人相交,仁德生。天地人相交,龙道生,能上能下,能退能进,能刚能柔,龙的传人。

V道

道是规律和统一,道是爱与光明,爱与光明是唯一道,非爱非光明之道,皆是邪道,邪道最后皆是死道。

VI法

法是规矩,法是抑恶扬善之法,法是扬光明压黑暗之法,光明是唯一法,非光明之法皆是邪法,邪法最后皆是死法。

上面的文字讲的是天地人三者蕴藏的道,以及世间一个最为普遍的东西,即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蕴含于世间所有一切事中,一切人的内心中,上到世界,下到个人,矛盾概之。

看完这些,我飞快继续看了下去,下面的文字如下:

(一)生死之道

生死之道在明生,在明死。

生者,存也,存者,活也,活是生活,生活是活。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文化。有物质无文化,行尸走肉。有文化无物质,壮志难酬,自怨自艾。物质和文化相合,物质和文化互相补偿,物质和文化互相平衡,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

死者,归也。归于虚,归于空。

有的人活着,其实早已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

找到自己从哪里来,要去往哪里,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才是重中之重。

生死之道即生活之道,物质文化齐头并进,互相平衡和补偿,才能真正找到幸福。

(二)孝之道

孝在父母生前,非死后。

生前不孝,死后葬之再隆重,也是假孝。

孝葬,虚礼也,心中无孝无情,葬孝。

孝非顺从,父母有错不规劝,让父母犯错,遭受骂名与刑罚,乃不孝中的大不孝。

如有大利,给予大利与情,如无利给予小利与情。

父母不记子女之利,只记子女之情。

如情况极为特殊,则给予心。

尽孝,趁早。

莫等父母不在,再仰头问苍天。

心在,情在,孝在。

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

(三)智慧之道

1:智慧来自于学习。

向谁学习?

向全天下人学习,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

智慧永远来自于集体智慧,集体情感,集体意识。

这是亘古不变的取得智慧的道理。

2:学习如何学?

你必须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省时省力的去学习。

古代先贤、理论研究者们花费数十年甚至一生写下的人生感悟和理论著作,值得你不断的咂摸。阅读这件事永远与深度阅读有关。

碎片化阅读指的是利用好碎片时间来去深耕你所喜欢的领域。

当你不断的阅读,你发现你的视野越来越开阔,你发现你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你发现你拥有的也越来越多,甚至连宇宙都是你的。

3:学习是从浅入深,从窄到博,从点到面,最后回到总结最简单的恒常之理的过程。

当你不断的拓展的时候,你忽然发现,世间道理以及知识有着众多相通的地方,就距离辨别事物不远了,一个人能识人识事识物,就能有一颗中正之心,不偏不倚之心,他就会更好的去理解坏的为什么坏,好的为什么好,坏的如何能变成好,好的里面又潜伏着什么坏,他就更能获得智慧。

4:智慧来自于思考。

不思考的人生是停止不前的人生。

思考最开始是纠结和痛苦的,当你逐渐的打开了思考之门的时候,你就通往了智慧的世界。

智慧的取得,学习是第一步,思考是第二步,但两步也是一步,学和思,永远是同步的,除了学和思之外,最关键的是学习者要有一颗坚持不懈的心,一颗中正之心,一颗善良的心。

5:智慧与道通,则道德通。

愿天下人,人人有智慧。

(四)爱情之道

爱情,古往今来极为重要的话题。

这个东西千人有千理。

但爱情的产生是两个人互相的吸引,如果互相喜欢,那对方身上一定会有吸引你的地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45页  当前第4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9/4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黄河生死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